适于不同车型的车顶弯梁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文档序号:2352987阅读:187来源:国知局
适于不同车型的车顶弯梁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适于不同车型的车顶弯梁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城轨车辆车顶弯梁辅助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领域,该装置包括多个滑动定位块、多个T形槽导轨定位座和多段导轨,滑动定位块包括阶梯底座、弯梁定位销和第一T形槽。本发明通过多个立柱联合支撑一整条通长的H型导轨,并按照不同车型对车顶弯梁的不同间距需求在通长的H型导轨上做出多组刻度标识,各车顶弯梁定位块均根据所需车型相对应的一组刻度标识在通长的H型导轨上逐一定位和锁定,由此确保每一个车顶弯梁均通过一个对应的车顶弯梁定位块精确定位。该装置可以快速将车顶弯梁沿H型导轨切换和重新定位至适于其它车型的新位置,从而大幅度节约成本、提高效率。
【专利说明】适于不同车型的车顶弯梁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属于城轨车辆车顶弯梁辅助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于不同车型的车顶弯梁定位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0002]目前,通常采用单独立柱的支撑方式对各种城轨车型的车顶弯梁进行间距定位,即:在车厢中轴线上均设置多根单独的立柱,并在每个立柱的顶端均固定一组车顶弯梁,众多车顶弯梁共同形成车顶骨架。
[0003]然而,城轨车型种类繁多,对于不同的车型,其骨架中的车弯梁间距区别很大,因此每当更换所生产的城轨车型时都需要根据新车型的车厢长度和骨架中规定的车顶弯梁数目重新计算所需的立柱总数,并重新计算最佳的立柱间距,反复调整众多立柱的定位位置,这使得车顶弯梁及其立柱的定位工作费时费力,在生产线频繁地更换车辆品种时,常常大量消耗生产工时,影响工作进度,造成生产效率的低下,产生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0004]为了解决现有采用单独立柱的支撑方式对各种城轨车型的车顶弯梁进行间距定位时,每当更换车型都需要根据新车型的车厢长度重新计算所需的立柱总数和立柱间距,并反复调整各个立柱的定位位置,该过程费时费力,效率低下,常常大量消耗生产工时,影响工作进度并直接造成经济损失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适于不同车型的车顶弯梁定位装置。
[0005]本发明解决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适于不同车型的车顶弯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多个滑动定位块、多个T形槽导轨定位座和多段导轨,滑动定位块包括阶梯底座、弯梁定位销和第一 T形槽;所述阶梯底座的上端面设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第二阶梯的高度小于第一阶梯的高度,弯梁定位销固连于第二阶梯上端面的中心;阶梯底座的下端面设有沿纵轴方向贯通的第一 T形滑槽;所述第一 T形滑槽是由两个L字形小压板与车顶弯梁定位块的下端面共同合围形成;所述L字形小压板通过多个小压板螺钉固连于车顶弯梁定位块的下端面的两侧;
[0007]T形槽导轨定位座包括座板和两个L字形大压板,两个L字形大压板与座板的上端面共同合围并形成第二 T形滑槽;
[0008]所述导轨是H型钢,多段导轨首尾顺次拼接并形成一条通长的H型导轨;所述第二T形滑槽是由两个L字形大压板与座板的上端面共同合围形成;所述L字形大压板通过多个大压板螺钉固连于座板的上端面的两侧。
[0009]上述适于不同车型的车顶弯梁定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10]步骤一:将每一个T形槽导轨定位座中座板的下端面均焊接在一个对应立柱的顶端;
[0011]步骤二:将一段导轨平放在两个T形槽导轨定位座的上端面;然后向每一个T形槽导轨定位座中座板的两侧均对应安装一个L字形大压板并用L字形大压板将导轨的底边外缘压紧;
[0012]步骤三:用多个大压板螺钉分别穿过每一个L字形大压板及其对应的座板上的螺孔并将每两个L字形大压板固连于一个对应的座板的两端,所述两个L字形大压板与其对应的一个座板的上端面共同合围形成一个第二 T形滑槽,使得导轨的下部嵌入所述第二 T形滑槽并被其固连和定位;
[0013]步骤四:采用与步骤二相同的方法向邻近的两个T形槽导轨定位座上安装另一段导轨,在固连和定位之前,先调整导轨的位置,使邻近的两段导轨对正并收尾拼接以形成一段通长的H型导轨,然后在将第二段导轨固连和定位于其自身下方的第二 T形滑槽内;
[0014]步骤五: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四的过程,将当前的整节车厢内旧有的每一个立柱上均安装一个T形槽导轨定位座,并用这些T形槽导轨定位座共同支撑和定位一整条通长的H型导轨;
[0015]步骤六:用小压板螺钉分别穿过每一个L字形小压板及其对应的阶梯底座下端面上的螺孔,将每两个L字形小压板固连于一个对应的阶梯底座的两端,两个小压板螺钉和一个对应的阶梯底座共同合围形成一个沿车顶弯梁定位块纵轴方向贯通的第一 T形滑槽;用同样的拼装方法装配多个车顶弯梁定位块;
[0016]步骤七:将步骤六所述的每一个车顶弯梁定位块均通过其第一 T形滑槽与步骤五所述的一整条通长的H型导轨滑动连接;
[0017]步骤八:分别向步骤五所述一整条通长的H型导轨上做出多组刻度标识,每一组刻度标识均与一种列车车型的车顶弯梁标准间距唯一对应;
[0018]步骤九:从步骤八所述的多组刻度标识中选取与当前所需列车车型相对应的一组,并将步骤六所述的多个车顶弯梁定位块分别调整至当前所选定的一组刻度标识的位置,然后拧紧每一个小压板螺钉,将每个车顶弯梁定位块均同其当前所在位置的导轨定位和锁定;
[0019]步骤十:向步骤九所述的每一个车顶弯梁定位块上均安装一根车顶弯梁,车顶弯梁定位块中的阶梯底座用于随型支撑车顶弯梁的下端面,所述弯梁定位销用于对该段车顶弯梁自身的中心孔进行定位;至此便完成了与当前所需列车车型相对应的车顶弯梁的定位过程;
[0020]步骤十一:当更换其它列车车型时,首先松开当前被锁紧的小压板螺钉,使得每一个车顶弯梁定位块均能沿着一整条通长的H型导轨自由滑动,然后再重复步骤九制步骤十的车顶弯梁定位过程。
[00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将车顶弯梁定位方式改进为通过多个立柱联合支撑一整条通长的H型导轨,并按照不同车型对车顶弯梁的不同间距需求在通长的H型导轨上做出多组刻度标识,每一个车顶弯梁定位块均根据所需车型相对应的一组刻度标识在通长的H型导轨上逐一定位和锁定,由此确保每一个车顶弯梁均通过一个对应的车顶弯梁定位块精确定位。通过解锁和重新调整车顶弯梁定位块在通长的H型导轨上的位置,可以快速将车顶弯梁沿H型导轨切换和重新定位至适于其它车型的新的位置。此外该装置还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大幅度节约成本、提高效率等优点。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本发明滑动定位块的立体图;
[0023]图2是本发明T形槽导轨定位座的立体图;
[0024]图3是图1的爆炸装配示意图;
[0025]图4是本发明适于不同车型的车顶弯梁定位装置的立体图;
[0026]图5是图4的中I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8]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适于不同车型的车顶弯梁定位装置,该装置包括多个滑动定位块1、多个T形槽导轨定位座2和多段导轨3,滑动定位块I包括阶梯底座1-1、弯梁定位销1-2和第一 T形槽1-3。所述阶梯底座1-1的上端面设有第一阶梯1-1-1和第二阶梯
1-1-2,第二阶梯的高度小于第一阶梯1-1-1的高度,弯梁定位销1-2固连于第二阶梯上端面的中心。阶梯底座1-1的下端面设有沿纵轴方向贯通的第一 T形滑槽1-3。所述第一 T形滑槽1-3是由两个L字形小压板1-3-1与车顶弯梁定位块I的下端面共同合围形成。所述L字形小压板1-3-1通过多个小压板螺钉1-3-2固连于车顶弯梁定位块I的下端面的两侧。
[0029]T形槽导轨定位座2包括座板2-1和两个L字形大压板2-2,两个L字形大压板
2-2与座板2-1的上端面共同合围并形成第二T形滑槽2-3。
[0030]所述导轨3是H型钢,多段导轨3首尾顺次拼接并形成一条通长的H型导轨。所述第二 T形滑槽2-3是由两个L字形大压板2-2与座板2-1的上端面共同合围形成。所述L字形大压板2-2通过多个大压板螺钉2-4固连于座板2-1的上端面的两侧。
[0031]上述适于不同车型的车顶弯梁定位装置的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0032]步骤一:将每一个T形槽导轨定位座2中座板2-1的下端面均焊接在一个对应立柱4的顶端。
[0033]步骤二:将一段导轨3平放在两个T形槽导轨定位座2的上端面。然后向每一个T形槽导轨定位座2中座板2-1的两侧均对应安装一个L字形大压板2-2并用L字形大压板2-2将导轨3的底边外缘压紧。
[0034]步骤三:用多个大压板螺钉2-4分别穿过每一个L字形大压板2-2及其对应的座板2-1上的螺孔并将每两个L字形大压板2-2固连于一个对应的座板2-1的两端,所述两个L字形大压板2-2与其对应的一个座板2-1的上端面共同合围形成一个第二 T形滑槽2-3,使得导轨3的下部嵌入所述第二 T形滑槽2-3并被其固连和定位。
[0035]步骤四:采用与步骤二相同的方法向邻近的两个T形槽导轨定位座2上安装另一段导轨3,在固连和定位之前,先调整导轨3的位置,使邻近的两段导轨对正并收尾拼接以形成一段通长的H型导轨,然后在将第二段导轨3固连和定位于其自身下方的第二 T形滑槽2-3内。
[0036]步骤五: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四的过程,将当前的整节车厢内旧有的每一个立柱4上均安装一个T形槽导轨定位座2,并用这些T形槽导轨定位座2共同支撑和定位一整条通长的H型导轨。
[0037]步骤六:用小压板螺钉1-3-2分别穿过每一个L字形小压板1-3-1及其对应的阶梯底座1-1下端面上的螺孔,将每两个L字形小压板1-3-1固连于一个对应的阶梯底座1-1的两端,两个小压板螺钉1-3-2和一个对应的阶梯底座1-1共同合围形成一个沿车顶弯梁定位块I纵轴方向贯通的第一 T形滑槽1-3。用同样的拼装方法装配多个车顶弯梁定位块
1
[0038]步骤七:将步骤六所述的每一个车顶弯梁定位块I均通过其第一 T形滑槽1-3与步骤五所述的一整条通长的H型导轨滑动连接。
[0039]步骤八:分别向步骤五所述一整条通长的H型导轨上做出多组刻度标识,每一组刻度标识均与一种列车车型的车顶弯梁标准间距跨度唯一对应。
[0040]步骤九:从步骤八所述的多组刻度标识中选取与当前所需列车车型相对应的一组,并将步骤六所述的多个车顶弯梁定位块I分别调整至当前所选定的一组刻度标识的位置,然后拧紧每一个小压板螺钉1-3-2,将每个车顶弯梁定位块I均同其当前所在位置的导轨3定位和锁定。
[0041]步骤十:向步骤九所述的每一个车顶弯梁定位块I上均安装一根车顶弯梁,车顶弯梁定位块I中的阶梯底座1-1用于随型支撑车顶弯梁的下端面,所述弯梁定位销1-2用于对该段车顶弯梁自身的中心孔进行定位。至此便完成了与当前所需列车车型相对应的车顶弯梁的定位过程。
[0042]步骤十一:当更换其它列车车型时,首先松开当前被锁紧的小压板螺钉1-3-2,使得每一个车顶弯梁定位块I均能沿着一整条通长的H型导轨自由滑动,然后再重复步骤九制步骤十的车顶弯梁定位过程。
[0043]该装置将车顶弯梁定位方式进为通过多个立柱联合支撑一整条通长的H型导轨,并按照不同车型对车顶弯梁的不同间距需求在通长的H型导轨上做出多组刻度标识,每一个车顶弯梁定位块均根据所需车型相对应的一组刻度标识在通长的H型导轨上逐一定位和锁定,由此确保每一个车顶弯梁均通过一个对应的车顶弯梁定位块精确定位。通过解锁和重新调整车顶弯梁定位块在通长的H型导轨上的位置,可以快速将车顶弯梁沿H型导轨切换和重新定位至适于其它车型的新的位置。
【权利要求】
1.适于不同车型的车顶弯梁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多个滑动定位块(I)、多个T形槽导轨定位座(2)和多段导轨(3),滑动定位块(I)包括阶梯底座(1-1)、弯梁定位销(1-2)和第一 T形槽(1-3);所述阶梯底座(1-1)的上端面设有第一阶梯(1-1-1)和第二阶梯(1-1-2),第二阶梯的高度小于第一阶梯(1-1-1)的高度,弯梁定位销(1-2)固连于第二阶梯上端面的中心;阶梯底座(1-1)的下端面设有沿纵轴方向贯通的第一 T形滑槽(1-3);所述第一 T形滑槽(1-3)是由两个L字形小压板(1-3-1)与车顶弯梁定位块(I)的下端面共同合围形成;所述L字形小压板(1-3-1)通过多个小压板螺钉(1-3-2)固连于车顶弯梁定位块(I)的下端面的两侧; T形槽导轨定位座(2)包括座板(2-1)和两个L字形大压板(2-2),两个L字形大压板(2-2)与座板(2-1)的上端面共同合围并形成第二 T形滑槽(2-3); 所述导轨(3)是H型钢,多段导轨(3)首尾顺次拼接并形成一条通长的H型导轨;所述第二 T形滑槽(2-3)是由两个L字形大压板(2-2)与座板(2-1)的上端面共同合围形成;所述L字形大压板(2-2)通过多个大压板螺钉(2-4)固连于座板(2-1)的上端面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适于不同车型的车顶弯梁定位装置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将每一个T形槽导轨定位座(2)中座板(2-1)的下端面均焊接在一个对应立柱⑷的顶端; 步骤二:将一段导轨(3)平放在两个T形槽导轨定位座(2)的上端面;然后向每一个T形槽导轨定位座(2)中座板(2-1)的两侧均对应安装一个L字形大压板(2-2)并用L字形大压板(2-2)将导轨(3)的底边外缘压紧; 步骤三:用多个大压板螺钉(2-4)分别穿过每一个L字形大压板(2-2)及其对应的座板(2-1)上的螺孔并将每两个L字形大压板(2-2)固连于一个对应的座板(2-1)的两端,所述两个L字形大压板(2-2)与其对应的一个座板(2-1)的上端面共同合围形成一个第二T形滑槽(2-3),使得导轨(3)的下部嵌入所述第二 T形滑槽(2-3)并被其固连和定位; 步骤四:采用与步骤二相同的方法向邻近的两个T形槽导轨定位座(2)上安装另一段导轨(3),在固连和定位之前,先调整导轨(3)的位置,使邻近的两段导轨对正并收尾拼接以形成一段通长的H型导轨,然后在将第二段导轨(3)固连和定位于其自身下方的第二 T形滑槽(2-3)内; 步骤五:重复步骤一至步骤四的过程,将当前的整节车厢内旧有的每一个立柱(4)上均安装一个T形槽导轨定位座(2),并用这些T形槽导轨定位座(2)共同支撑和定位一整条通长的H型导轨; 步骤六:用小压板螺钉(1-3-2)分别穿过每一个L字形小压板(1-3-1)及其对应的阶梯底座(1-1)下端面上的螺孔,将每两个L字形小压板(1-3-1)固连于一个对应的阶梯底座(1-1)的两端,两个小压板螺钉(1-3-2)和一个对应的阶梯底座(1-1)共同合围形成一个沿车顶弯梁定位块(I)纵轴方向贯通的第一 T形滑槽(1-3);用同样的拼装方法装配多个车顶弯梁定位块(I); 步骤七:将步骤六所述的每一个车顶弯梁定位块(I)均通过其第一 T形滑槽(1-3)与步骤五所述的一整条通长的H型导轨滑动连接; 步骤八:分别向步骤五所述一整条通长的H型导轨上做出多组刻度标识,每一组刻度标识均与一种列车车型的车顶弯梁标准间距唯一对应; 步骤九:从步骤八所述的多组刻度标识中选取与当前所需列车车型相对应的一组,并将步骤六所述的多个车顶弯梁定位块(I)分别调整至当前所选定的一组刻度标识的位置,然后拧紧每一个小压板螺钉(1-3-2),将每个车顶弯梁定位块(I)均同其当前所在位置的导轨(3)定位和锁定; 步骤十:向步骤九所述的每一个车顶弯梁定位块(I)上均安装一根车顶弯梁,车顶弯梁定位块(I)中的阶梯底座(1-1)用于随型支撑车顶弯梁的下端面,所述弯梁定位销(1-2)用于对该段车顶弯梁自身的中心孔进行定位;至此便完成了与当前所需列车车型相对应的车顶弯梁的定位过程; 步骤十一:当更换其它列车车型时,首先松开当前被锁紧的小压板螺钉(1-3-2),使得每一个车顶弯梁定位块(I)均能沿着一整条通长的H型导轨自由滑动,然后再重复步骤九制步骤十的车顶弯梁定位过程。
【文档编号】B25B11/00GK104227602SQ201410441063
【公开日】2014年12月2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1日
【发明者】曹生永, 王洪亮 申请人: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