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快速调整扭力的扭力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57096阅读:389来源:国知局
可快速调整扭力的扭力扳手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快速调整扭力的扭力扳手,具有:一管身;一挠杆、一顶持件与一压缩弹簧,设于该管身内;一头部,连接于该挠杆前端;该压缩弹簧的前端弹性抵住该顶持件;一滑脱机构,形成于该挠杆后端与该顶持件前端之间;一调整杆,设于该管身内,并具有一螺杆部;一调整钮,套设于该管身后端,并与该调整杆后端连接;转动该调整钮时,该调整杆与该调整钮一起转动,借以调整该压缩弹簧顶持该顶持件的弹性力。该调整钮受到一限位装置的限位只能于一圈的范围内转动;于该调整钮之转动范围内,该扳手具有一可调整的最小扭力值与最大扭力值,该最大扭力值与最小扭力值之比值为1.2倍至10倍之间。借此,转动该调整钮,可快速调整该扭扳的设定扭力值。
【专利说明】可快速调整扭力的扭力扳手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手工具,尤指一种扭力扳手。
【背景技术】
[0002]扭力扳手具有可设定扭力的功能,以避免过度锁紧螺件(螺栓或螺帽)或锁紧不足的缺失,故已为广泛使用的手工具。
[0003]已知的一种机械性结构的扭力扳手10如图1所示,其杆身12上设有一视窗13 ;一刻度表14,设于该杆身12内,由该视窗13可看见该刻度片14上的刻度15。一握把16,可转动地设于杆身12末端,且该握把16的周面亦设有刻度17。转动该握把16时,可调整该扳手的扭力值,该刻度片14并间接地受该握把16连动而位移。借由该刻度15与17的数值,可读取扳手调整后的设定扭力值,该扭力值的读取方式是雷同游标卡尺的读取方式。
[0004]另一种机械性结构的扭力扳手20则如图2所示,其杆身22上设有刻度25。转动握把26时,可调整该扳手20的扭力值,且该握把26并在杆身22的轴向上移动。利用握把上的刻度27,以及握把26前端所对正的刻度25,可读取该扳手调整后的设定扭力值。
[0005]但是已知扳手,不论上述的任一种,其扭力值的调整速度慢而相当不便。例如,握把16或26旋转一圈,是将扭力值调增或调降10牛顿-米(Nm),因此,若欲将扳手的扭力值调整60牛顿-米,便需将握把旋转六圈。有许多场合具有常用的扭力值,例如修车厂对于汽车的轮胎有几个常用的扭力值,且会频繁地在该等扭力值间切换。已知扭力扳手并无法快速调整扭力,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0006]此外,已知扳手的刻度15、25小,难以清楚地看见刻度的数值,且扭力扳手多标示有不同单位的刻度,例如,国际单位的牛顿米,英制的磅-呎(lb-ft),或公制的公斤-米(kg-m),在复数单位的标示下,刻度更多、更小、排列更密,更难以辨识扭力值,许多使用者在不同单位的换算/转换时,都是用猜的或调整到大概的范围就算了,并未精确的调整到正确的扭力值。
[0007]故已知扭力扳手具有无法快速调整扭力及扭力值读取不易的缺失有待改进。实用新型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机械性结构的扭力扳手,可快速地调整该扳手的扭力值。
[0009]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扭力扳手,是特别针对一定范围内的扭力值而设计,可将该扳手的扭力快速地及准确地调整至若干个常用的扭力值。
[0010]本实用新型的又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上述的扭力扳手,可清楚的辨识该扳手所调整的扭力值。
[0011]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12]一种可快速调整扭力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
[0013]一管身;[0014]一头部,位于该管身前端;一挠杆,枢设于该管身前端,并可摆动;该挠杆后端位于该管身内;该头部是固接于该挠杆前端;
[0015]一顶持件与一压缩弹簧,设于该管身内,该顶持件是位于该挠杆后方,并可于该管身内位移;该压缩弹簧的前端弹性抵住该顶持件;
[0016]一滑脱机构,形成于该挠杆后端与该顶持件前端之间;
[0017]一扭力调整机构,包括:一调整杆与一调整钮,该调整杆是设于该管身内,并具有一螺杆部,该螺杆部具有螺纹;该调整钮设于该管身后端可供转动,并与该调整杆后端连接;转动该调整钮时,该调整杆是与该调整钮一起转动,并调整该压缩弹簧顶持该顶持件的弹性力;以及
[0018]一限位装置,设于该管身与该调整钮之间;该调整钮受该限位装置所限位,只能于一圈的范围内转动,于该调整钮的转动范围内,该扭力扳手具有一可调整的最小扭力值与最大扭力值,该最大扭力值与最小扭力值的比值为1.2倍至10倍之间。
[0019]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限位装置包含有一限位件与一限位环槽,分别设于该管身的外周面与该调整钮的内周面,该限位环槽具有二端;该限位件的一端是置入该限位环槽中。
[0020]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最大扭力值与最小扭力值的比值是利用该压缩弹簧的弹性系数、或该螺杆部的螺距、或该压缩弹簧的弹性系数与该螺杆部的螺距的配合关系而达成。
[0021]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最大扭力值与最小扭力值的比值为L 5倍至3倍之间。
[0022]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调整杆只能转动,无法于该管身的轴向位移;该扭力调整机构包括:一滑移件,设于该管身内,并可位移,该滑移件的前端是抵住该压缩弹簧后端;该调整杆的螺杆部与该滑移件的后端螺接。
[0023]在一较佳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是设于该管身的外周面;该限位环槽是设于该调整钮的内周面。
[0024]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另包含有:具有若干扭力值的刻度以及一指示标记,分别设于该调整钮的周面与该管身的周面,并相对应。
[0025]在一较佳实施例中,另包含有:一握套,套设于该管身上,并位于该调整钮前方;具有若干扭力值的刻度以及一指示标记,分别设于该调整钮的周面与该握套的周面,并相对应。
[0026]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将一定范围内的几个常用扭力值设计在调整钮旋转一圈的操作上即可调整完成,可容易及快速地切换扳手的扭力值。此外,由于该刻度只是标示若干个常用的扭力值,故同时标示不同单位的扭力值并不拥挤,使用者仍容易辨识数值,可清楚地辨识扭力值,且能准确地调整至正确的扭力值。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已知一种扭力扳手的顶视图。
[0028]图2是已知另一种扭力扳手的局部顶视图。
[0029]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扭力扳手的立体图。
[0030]图4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扭力扳手的纵向剖面图。[0031]图5是图4的局部放大图。
[0032]图6是图3的局部放大立体图。
[0033]图7是图6的7-7剖线的剖面图。
[0034]图8显示图3的调整钮上的刻度的展开图。
[0035]图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较佳实施例的扭力扳手的立体图。
[0036]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较佳实施例的扭力扳手的立体图。
[0037]图11是图10的局部纵向剖面图。
[0038]附图标号:30、30’、30”:扭力扳手;40:管身;41:指示标记;42、42,:头部;45:挠杆;451:凸出部位;452:第一凹部;46:枢轴;48:抵块;50:顶持件;501:凸出部位;502:第二凹部;52:压缩弹簧;60:扭力调整机构;62:滑移件;63:螺孔;64:调整钮;642:套环;65:刻度;66:调整杆;68:螺杆部;69:卡定构件;70:限位件;75:限位环槽;751:第一端;752:第二端;80:握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39]以下仅以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可能的实施态样,然而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所欲保护的范畴,先予叙明。
[0040]请参阅图3至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扭力扳手30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其是一机械性结构的扭力扳手。
[0041]该扳手30具有一管身40及一位于该管身40前端的头部42。该扳手30是以该头部42连接并转动螺接构件(螺栓或螺帽)或套筒。该头部的结构形式不以本说明书揭示者为限,本说明书的图3的扳手30与图11的扳手30”是揭示二种形式的头部42、42’。一挠杆45,以一枢轴46枢设于该管身40前端,并以该枢轴46为转动支点而摆动。该挠杆45后端是位于管身40内;该头部42固设于该挠杆45前端。一指示标记41,设于该管身40周面。
[0042]一顶持件50、一压缩弹簧52及一滑移件62,由前往后依序设于该管身40内。该顶持件50可于该管身内滑动,并位于该挠杆45后方;该滑移件62可于该管身40内滑移,但无法转动,且滑移件62的内部具有一螺孔63 ;该压缩弹簧52位于该顶持件50与该滑移件62之间,其前端是弹性抵住该顶持件50 ;该滑移件62前端是通过小圆盘54抵住该弹簧52后端。该压缩弹簧52的弹性能是使该顶持件50与挠杆45后端弹性接触。该顶持件50前端与该挠杆45后端各设有一凸出部位501、451,该二者501、451的结构设计是形成一滑脱机构。当该扳手30使用时的扭力大于所设定的扭力值时(亦即大于该弹簧52的弹性能时),该挠杆45后端与该顶持件50的凸出部位451、501将会滑脱,并产生震动与声响,对操作者提供警示作用,使操作者停止操作。扭力扳手的滑脱机构为已知构件,已知技艺已公开多种滑脱机构,例如图11亦揭露另一滑脱机构。各式滑脱机构均可应用于本实用新型,不以本实用新型所示者为限。
[0043]一扭力调整机构60,包括:上述的滑移件62、一套设于该管身40后端外周面的调整钮64,以及一设于该管身40内的调整杆66,该调整杆66只能在管身40内转动但无法前后位移,该调整杆66至少于其前段形成一螺杆部68,该螺杆部68具有螺纹,并与该滑移件62的螺孔63螺接。该调整钮64亦只能在管身40上转动,无法位移,其后端是直接或间接(例如通过插销641)与该调整杆66后端连接。转动调整钮64时,该调整杆66是与该调整钮64 —起转动,该螺杆部68便驱动该滑移件62沿着管身40的轴向前后滑移,使滑移件62位移至不同的位置,借以调整该压缩弹簧52弹性顶持于该顶持件50的弹性力,达到调整扳手30的设定扭力值的作用。一套环642,装设于该调整钮64前端,形成调整钮的一部分;若干刻度65,设于该套环周面。该调整钮于本实施例恰为扳手的握柄。
[0044]--定构件69,设于该调整钮64末端,并可于--^定位置及一释放位置间位移,
当该卡定构件69位于卡定位置时,该调整钮64无法被转动;将卡定构件扳动至释放位置时,该调整钮64始可被转动,以便调整扳手的扭力值。卡定构件为已知技艺,容不赘述。
[0045]本实用新型的调整钮64只能转动不超过一圈的距离,亦即,其转动的角度不超过360度。为达此效果,本实施例更具有:一限位装置,包括一限位件70与一限位环槽75。请参阅图6、图7,该限位环槽75是设于该调整钮64的内周面,并具有二个封闭端751、752。该限位件70是插设于该管身40中,其外端是凸出管身的外周面,并置入该环槽75中。借由该二端751、752的限位作用,该调整钮64只能在一圈的范围内转动。可理解的是,该二者70、75的设置位置可互换,亦即,限位件可设于调整钮的周面,而限位环槽则设于管身的周面。
[0046]该压缩弹簧52具有一弹性系数(K),而该螺杆部68的螺纹是具有一螺距(pitch),本实施例的该弹簧52的K值为同等级的已知扭力扳手的弹簧K值的1.5至2倍,而该调整杆66的螺杆部68的螺距则为同等级的已知扭力扳手的螺距的1.3至2倍。举例而言,假设已知扭力扳手的握把旋转一圈时,其扭力值的调整量为10牛顿-米(Nm),该已知扭力扳手的压缩弹簧的弹性系数为78xl03N/mm2,则本实施例的弹簧52的弹性系数为117xl03至156xl03N/mm2 ;该已知扭力的螺距为2mm,本实施例的螺杆部68的螺距为2.6至4mm。换言之,本实施的弹簧的弹性系数及螺杆部的螺距均大于同等级的已知扭力扳手。前述的数值及倍数仅为例示,而非限制。
[0047]借由加大弹簧的弹性系数及螺杆部的螺距的相乘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握把64在旋转一周的范围内 ,可大幅变动该压缩弹簧52的弹性系数(K),使其设定扭力值的调整范围(指可调整的最大扭力值与可调整的最小扭力值的比值)为1.2至10倍之间,1.5倍至3倍为各式扳手的适用范围。小型的扭力扳手,其比值可为2至10倍;中型的扳手的比值可为1.4至3倍;大型的扭力扳手的比值为1.2至2.2倍。
[0048]请参阅图8,以本实施例为例,在握把64转动一圈的范围内,其可调整的最小扭力值为100牛顿米(此时,限位环槽75的第一端751受该限位件70所限制);而最大扭力值为160牛顿米(此时,限位环槽的第二端752受该限位件70限制),故该扳手30的扭力值的调整范围为1.6倍。
[0049]下表列举几种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扭力值的态样:
[0050]
【权利要求】
1.一种可快速调整扭力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 一管身; 一头部,位于该管身前端;一挠杆,枢设于该管身前端,并可摆动;该挠杆后端位于该管身内;该头部是固接于该挠杆前端; 一顶持件与一压缩弹簧,设于该管身内,该顶持件是位于该挠杆后方,并可于该管身内位移;该压缩弹簧的前端弹性抵住该顶持件; 一滑脱机构,形成于该挠杆后端与该顶持件前端之间; 一扭力调整机构,包括:一调整杆与一调整钮,该调整杆是设于该管身内,并具有一螺杆部,该螺杆部具有螺纹;该调整钮设于该管身后端可供转动,并与该调整杆后端连接;转动该调整钮时,该调整杆是与该调整钮一起转动,并调整该压缩弹簧顶持该顶持件的弹性力;一限位装置,设于该管身与该调整钮之间;该调整钮受该限位装置所限位,只能于一圈的范围内转动,于该调整钮的转动范围内,该扭力扳手具有一可调整的最小扭力值与最大扭力值,该最大扭力值与最小扭力值的比值为1.2倍至10倍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快速调整扭力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含有:一限位件与一限位环槽,分别设于该管身的外周面与该调整钮的内周面,该限位环槽具有二端;该限位件的一端是置入该限位环槽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快速调整扭力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扭力值与最小扭力值的比值是利用该压缩弹簧的弹性系数、或该螺杆部的螺距、或该压缩弹簧的弹性系数与该螺杆部的螺距的配合关系而达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快速调整扭力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最大扭力值与最小扭力值的比值为L 5倍至3倍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快速调整扭力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杆只能转动,无法于该管身的轴向位移;该扭力调整机构包括:一滑移件,设于该管身内,并可位移,该滑移件的前端是抵住该压缩弹簧后端;该调整杆的螺杆部与该滑移件的后端螺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快速调整扭力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是设于该管身的外周面;该限位环槽是设于该调整钮的内周面。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快速调整扭力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另包含有:具有若干扭力值的刻度以及一指示标记,分别设于该调整钮的周面与该管身的周面,并相对应。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快速调整扭力的扭力扳手,其特征在于,另包含有:一握套,套设于该管身上,并位于该调整钮前方;具有若干扭力值的刻度以及一指示标记,分别设于该调整钮的周面与该握套的周面,并相对应。
【文档编号】B25B23/142GK203779401SQ201420143761
【公开日】2014年8月20日 申请日期:2014年3月27日 优先权日:2014年2月21日
【发明者】谢智庆 申请人:优钢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