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内夹持的环形机械手机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内夹持的环形机械手机构,包括支臂和气动夹持机构,所述气动夹持机构有多个,所述支臂的末端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多个圆周线处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气动夹持机构的螺孔,多个所述气动夹持机构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圆盘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圆盘上设置多个气动夹持机构,增加了对零部件抓取动作的稳定性,所抓取的零部件不容易掉落,根据所需抓取的零部件的形状,可通过所设置的多个螺孔,改变圆盘上气动夹持机构的位置,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范围。
【专利说明】—种用于内夹持的环形机械手机构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到机械自动化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内夹持的环形机械手机构。
【背景技术】
[0002]机械手即是用以按固定程序抓取、搬运物件或操作工具的自动操作装置,现有的机械手机构都是外持式机械手,面对一些较狭窄的筒式零部件则无法完成抓取的动作,即使能抓取到,其动作稳定性也较差,很容易掉落,工作人员需要采用其它的方式来移动零部件,增加了工作人员额外的工作量。
【发明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用于内夹持的环形机械手机构。
[0004]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是按照以下技术方案实施的:
[0005]一种用于内夹持的环形机械手机构,包括支臂和气动夹持机构,所述气动夹持机构有多个,所述支臂的末端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多个圆周线处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气动夹持机构的螺孔,多个所述气动夹持机构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圆盘上。
[0006]通过在圆盘上设置多个气动夹持机构,增加了对零部件抓取动作的稳定性,根据所需抓取的零部件的形状,可通过所设置的多个螺孔,改变圆盘上气动夹持机构的位置,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范围。
[0007]作为优选,所述气动夹持机构的夹持端设置有软质的防滑层。
[0008]作为优选,所述圆盘上还设置有用于穿控制线和气动管的管线孔。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圆盘上设置多个气动夹持机构,增加了对零部件抓取动作的稳定性,所抓取的零部件不容易掉落,根据所需抓取的零部件的形状,可通过所设置的多个螺孔,改变圆盘上气动夹持机构的位置,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实用范围。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0]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内夹持的环形机械手机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11]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内夹持的环形机械手机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在此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以及说明用来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0013]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支臂7和气动夹持机构2,气动夹持机构2有多个,支臂7的末端设置有圆盘4,圆盘4的多个圆周线处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气动夹持机构2的螺孔5,多个气动夹持机2构均通过螺栓3固定在圆盘4上,本实施例中气动夹持机构2的个数为四个,气动夹持机构2的夹持端设置有软质的防滑层6,这样抓取零部件时就更加稳定,不会滑落,圆盘4上还设置有用于穿控制线和气动管的管线孔I。
[0014]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用于内夹持的环形机械手机构,通过在圆盘4上设置多个气动夹持机构2,增加了对零部件抓取动作的稳定性,根据所需抓取的零部件的形状,可通过所设置的多个螺孔5,改变圆盘4上气动夹持机构2的位置,扩大了本实用新型的使用范围,本实用新型只对前端抓取部分做了改进,因此其他相关的部件未完全在图中画出。
[0015]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不限于上述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凡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做出的技术变形,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用于内夹持的环形机械手机构,包括支臂和气动夹持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夹持机构有多个,所述支臂的末端设置有圆盘,所述圆盘的多个圆周线处均设置有用于安装所述气动夹持机构的螺孔,多个所述气动夹持机构均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圆盘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内夹持的环形机械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夹持机构的夹持端设置有软质的防滑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内夹持的环形机械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盘上还设置有用于穿控制线和气动管的管线孔。
【文档编号】B25J15/12GK203792352SQ201420234967
【公开日】2014年8月27日 申请日期:2014年5月9日 优先权日:2014年5月9日
【发明者】虞定生 申请人:虞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