夹料式裁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2361163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夹料式裁切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夹料式裁切机,包括支架、放料器胀轴、若干过渡滚筒、送料气夹、定位气夹、皮带传送组件、上压膜轮、两上压膜轮气缸、下压膜轮、切刀组件及出料输送机构,送料气夹固接于皮带传送组件上,下压膜轮旋转连接于支架上对应皮带传送组件的前方,传动齿轮组的两端分别与下压膜轮的一端及下压膜轮马达的输出端相接,支架的两内侧壁设有上下走向条形的轴孔,上压膜轮的两端分别旋转插接于对应的轴孔中,上压膜轮气缸分别固定于支架的外侧壁,且上压膜轮气缸的输出端与上压膜轮对应的一端相接,定位气夹、切刀组件及出料输送机构自后而前依次安装于支架上对应下压膜轮的前方。该夹料式裁切机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
【专利说明】夹料式裁切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夹料式裁切机。

【背景技术】
[0002]膜料在生产运用过程中,常需要切割,现时的裁切机结构复杂、操作繁琐,生产效率欠佳。
[0003]因而,亟待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的夹料式裁切机。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生产效率高的夹料式裁切机。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夹料式裁切机,包括支架、放料器胀轴、若干过渡滚筒、送料气夹、定位气夹、皮带传送组件、上压膜轮、两上压膜轮气缸、下压膜轮、切刀组件及出料输送机构,所述放料器胀轴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后内端,所述过渡滚筒依次垂直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后内端对应所述放料器胀轴的前上方,所述皮带传送组件设于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过渡滚筒的前方,所述送料气夹固接于所述皮带传送组件上且随所述皮带传送组件前后移动,所述下压膜轮旋转连接于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皮带传送组件的前方,所述下压膜轮的一端与传动齿轮组的一端相接,所述传动齿轮组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压膜轮马达的输出端相接,所述支架的两内侧壁对应所述下压膜轮的上方分别开设有上下走向条形的轴孔,所述上压膜轮的两端分别旋转插接于对应的所述轴孔中,所述上压膜轮气缸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架的外侧壁,且所述所述上压膜轮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上压膜轮对应的一端相接,所述定位气夹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下压膜轮的前方,所述切刀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定位气夹的前方,所述出料输送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切刀组件的前方。
[0006]所述切刀组件包括上切刀、下切刀、切刀马达、切刀传动带、切刀连接块、两切刀链接杆及两导柱结构,所述下压膜轮的两端自内而外依次设有下压膜轮传动轮及传动凸轮,所述下切刀横向固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导柱结构具有固定端及移动端,所述固定端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下切刀的一端侧,所述切刀连接块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导柱结构的移动端相接并随所述移动端上下移动,所述上切刀安装于所述切刀连接块的下端且与所述下切刀相切,所述切刀连接杆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移动端相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凸轮相接,所述切刀马达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底部,所述切刀马达的输出端设有马达传动轮,所述切刀传动带缠绕于所述马达传动轮及相应的下压膜轮传动轮上。
[0007]所述夹料式裁切机还包括纠偏感应器及纠偏控制面板,所述纠偏感应器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过渡滚筒的一侧,所述纠偏控制面板与所述纠偏感应器电性相接。
[0008]所述夹料式裁切机还包括气体过滤器,所述气体过滤器安装于所述支架的顶部。
[000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夹料式裁切机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
[0010]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1]图1为本实用新型夹料式裁切机第一个角度的结构图。
[0012]图2为本实用新型夹料式裁切机第二个角度的结构图。
[0013]图3为本实用新型夹料式裁切机第三个角度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参考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夹料式裁切机100包括支架10、放料器胀轴15、若干过渡滚筒20、送料气夹25、定位气夹30、皮带传送组件35、上压膜轮40、两上压膜轮气缸45、下压膜轮50、切刀组件55、出料输送机构60、纠偏感应器65、纠偏控制面板70及气体过滤器75。
[0015]所述放料器胀轴15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支架10的后内端。所述过渡滚筒20依次垂直连接于所述支架10的后内端对应所述放料器胀轴15的前上方。所述皮带传送组件35设于所述支架10上对应所述过渡滚筒20的前方。所述送料气夹30固接于所述皮带传送组件35上且随所述皮带传送组件35前后移动。所述下压膜轮50旋转连接于所述支架10上对应所述皮带传送组件35的前方。所述下压膜轮50的一端与传动齿轮组502的一端相接,所述传动齿轮组502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压膜轮马达501的输出端相接。所述支架10的两内侧壁对应所述下压膜轮50的上方分别开设有上下走向条形的轴孔11,所述上压膜轮40的两端分别旋转插接于对应的所述轴孔11中。所述上压膜轮气缸45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架10的外侧壁,且所述上压膜轮气缸45的输出端与所述上压膜轮40对应的一端相接。所述定位气夹30安装于所述支架10上对应所述下压膜轮50的前方,所述切刀组件55安装于所述支架10上对应所述定位气夹30的前方,所述出料输送机构60安装于所述支架10上对应所述切刀组件55的前方。所述纠偏感应器65安装于所述支架10上对应所述过渡滚筒20的一侧,所述纠偏控制面板70与所述纠偏感应器65电性相接。所述气体过滤器75安装于所述支架10的顶部。
[0016]具体的,所述切刀组件55包括上切刀551、下切刀552、切刀马达553、切刀传动带554、切刀连接块555、两切刀链接杆556及两导柱结构557。所述下压膜轮50的两端自内而外依次设有下压膜轮传动轮51及传动凸轮52。所述下切刀552横向固接于所述支架10上,所述导柱结构557具有固定端5571及移动端5572,所述固定端5571安装于所述支架10上对应所述下切刀552的一端侧,所述切刀连接块555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导柱结构557的移动端5572相接并随所述移动端5572上下移动,所述上切刀551安装于所述切刀连接块555的下端且与所述下切刀551相切。所述切刀连接杆556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移动端5572相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凸轮相接,所述切刀马达553安装于所述支架10的底部,所述切刀马达553的输出端设有马达传动轮5531,所述切刀传动带554缠绕于所述马达传动轮5531及相应的下压膜轮传动轮51上。
[0017]本实用新型夹料式裁切机100工作时,膜料卷套于其中一放料器胀轴15上,膜料沿过渡滚筒20延伸至皮带传送组件35,送料气夹25夹住膜料随皮带传送组件35向前移动,膜料穿过上压膜轮40及下压膜轮50之间的空隙,上压膜气缸45下压夹住膜料,膜料随下压膜轮50转到而前移并伸出上切刀551及下切刀552之间的空隙,然后定位气夹30夹住,送料气夹25松开,切刀马达553启动,马达传动轮5531带动切刀传动带554继而带动传动凸轮52转动从而带动切刀连接杆556向下运动,使切刀连接块555下移实现切刀动作,膜料被切后随出料输送机构60输出。切刀动作完成后,定位气夹30松开,送料气夹25回归原位,进行下一轮切膜工序。
[0018]本实用新型夹料式裁切机结构简单,工作效率高。
[0019]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实施例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权利要求】
1.一种夹料式裁切机,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放料器胀轴、若干过渡滚筒、送料气夹、定位气夹、皮带传送组件、上压膜轮、两上压膜轮气缸、下压膜轮、切刀组件及出料输送机构,所述放料器胀轴的一端垂直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后内端,所述过渡滚筒依次垂直连接于所述支架的后内端对应所述放料器胀轴的前上方,所述皮带传送组件设于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过渡滚筒的前方,所述送料气夹固接于所述皮带传送组件上且随所述皮带传送组件前后移动,所述下压膜轮旋转连接于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皮带传送组件的前方,所述下压膜轮的一端与传动齿轮组的一端相接,所述传动齿轮组的另一端与所述下压膜轮马达的输出端相接,所述支架的两内侧壁对应所述下压膜轮的上方分别开设有上下走向条形的轴孔,所述上压膜轮的两端分别旋转插接于对应的所述轴孔中,所述上压膜轮气缸分别固定于所述支架的外侧壁,且所述上压膜轮气缸的输出端与所述上压膜轮对应的一端相接,所述定位气夹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下压膜轮的前方,所述切刀组件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定位气夹的前方,所述出料输送机构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切刀组件的前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料式裁切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刀组件包括上切刀、下切刀、切刀马达、切刀传动带、切刀连接块、两切刀链接杆及两导柱结构,所述下压膜轮的两端自内而外依次设有下压膜轮传动轮及传动凸轮,所述下切刀横向固接于所述支架上,所述导柱结构具有固定端及移动端,所述固定端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下切刀的一端侧,所述切刀连接块的两端与对应的所述导柱结构的移动端相接并随所述移动端上下移动,所述上切刀安装于所述切刀连接块的下端且与所述下切刀相切,所述切刀连接杆的一端与对应的所述移动端相接,另一端与所述传动凸轮相接,所述切刀马达安装于所述支架的底部,所述切刀马达的输出端设有马达传动轮,所述切刀传动带缠绕于马达传动轮及相应的下压膜轮传动轮上。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料式裁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纠偏感应器及纠偏控制面板,所述纠偏感应器安装于所述支架上对应所述过渡滚筒的一侧,所述纠偏控制面板与所述纠偏感应器电性相接。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夹料式裁切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气体过滤器,所述气体过滤器安装于所述支架的顶部。
【文档编号】B26D7/02GK203973603SQ201420390003
【公开日】2014年12月3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5日
【发明者】龚志平 申请人:东莞市莱宝机电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