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动化菌菇切片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24431阅读:519来源:国知局
一种自动化菌菇切片机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使用方便且安全快捷的自动化菌菇切片机。



背景技术:

菌菇是理想的天然食品和养生食物,不仅营养价值高,而且具有很好的药用保健作用。菌菇类食物包括蘑菇、杏鲍菇、香菇、金针菇、草菇和木耳等,其中蘑菇营养丰富,富含人体必需氨基酸、矿物质、维生素和多糖等营养成分,具备提高机体免疫力、降血糖、抗癌的功效,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的营养保健食品,欧洲人把蘑菇誉为“植物肉”,美国人甚至把蘑菇誉为“上帝的食品”;杏鲍菇菌肉肥厚,质地脆嫩,具有愉快的杏仁香味和如鲍鱼的口感,同时对人体具有降血脂、降胆固醇、防止心血管疾病等作用,是一种集食用、药用、食疗于一体的珍稀食用菌。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显著提高以及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的饮食观念开始发生着明显的变化,更多地追求方便食用、营养保健和素食养生。另外,通过采用真空冷冻干燥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保留新鲜菌菇特有的风味、组织状态和营养成分,将菌菇切成片冻干为最佳状态,然而菌菇人工切片非常耗时耗力,因此有必要研制一种切片效率高的自动化菌菇切片机。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了一种使用方便且安全快捷的自动化菌菇切片机。

本发明的技术解决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自动化菌菇切片机,包括操作台、切片装置、定位装置、压杆、气缸和输送带;所述切片装置由多根切刀横向分布组成;所述切刀的刀刃朝上;所述操作台上开设有贯穿操作台的卡槽;所述切片装置可拆卸固定在卡槽上;所述定位装置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状,可拆卸连接在切片装置上方;所述压杆为实心圆柱状,设置在定位装置上方且与定位装置同轴,其外径小于定位装置的内径;所述气缸通过支架固定连接在操作台上,压杆固定连接在气缸的下端;所述气缸用于控制压杆上下运动,所述输送带位于切片装置下方。

优选的,所述切刀均匀分布,有3-6根。

优选的,所述切刀与切刀之间的间距可调节。

优选的,所述定位装置有直径大小不同的多个。

优选的,所述压杆为采用木材制成。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底面后端部还连接有固定装置。

优选的,所述操作台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开关,所述开关操控气缸。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的自动化菌菇切片机,结构简单,使用时首先根据待切菌菇的直径大小选择合适的定位装置固定在切片装置上方,然后将菌菇的菌盖向下放入定位装置中,通过开关操控气缸控制压杆下压,菌菇经过切片装置就可快速切片后掉落到输送带上,运送至下一个工序处,使用方便,且安全快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发明的切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来说明本发明。

本发明的自动化菌菇切片机,如附图1-2所示,包括操作台1、切片装置2、定位装置3、压杆4、气缸5和输送带6;所述切片装置2由多根切刀7横向分布组成;所述切刀7的刀刃朝上;所述切刀7均匀分布,可根据需求设置为3-6根,且切刀与切刀之间的间距可调节;所述操作台1上开设有贯穿操作台的卡槽;所述切片装置2可拆卸固定在卡槽上;所述定位装置3为两端开口的空心圆柱状,可拆卸连接在切片装置2上方;所述定位装置3有直径大小不同的多个,可以根据待切菌菇的直径大小来选择合适的定位装置3,以保证菌菇在定位装置中能保持垂直状态;所述压杆4为实心圆柱状,设置在定位装置3上方且与定位装置3同轴,其外径小于定位装置3的内径;所述气缸5通过支架8固定连接在操作台1上,压杆4固定连接在气缸5的下端;所述气缸5用于控制压杆4上下运动;所述操作台1的上表面还设置有开关9,所述开关9用于操控气缸5;所述输送带6位于切片装置2的下方。使用时,首先根据待切菌菇的直径大小选择合适的定位装置3固定在切片装置2上方,且可根据实际需求调节切片装置2中切刀7的间距,然后将菌菇的菌盖向下放入定位装置3中,打开开关9通过气缸5使得压杆4将菌菇下压,菌菇经过切片装置2就可快速切片掉落到下方的输送带6上,快速的输送到下一个工序处。

进一步的说明,所述压杆4为采用木材制成,以硬木为佳,安全干净,清洁起来也方便。

进一步的说明,所述操作台1的底面后端部还连接有固定装置10,方便将操作台1固定在需要的位置,也可以再输送带的侧边固定多个本发明的菌菇切片机,使得工作效率更高。

本发明的自动化菌菇切片机,结构简单,比较使用于菌盖大菌柄小的菌菇,例如白蘑菇、香菇、猴头菇等,切片效率高,非常适合菌菇产品生产工厂使用,自动化效率高。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