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快捷的竹钢切割用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369502阅读:160来源:国知局
一种快捷的竹钢切割用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快捷的竹钢切割用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竹钢加工过程中,刀具切割产生的碎屑到处散落,当碎屑堆积到一定程度时,操作者使用笤帚等清理工具对碎屑进行清理,已有的收集装置虽然可对碎屑进行收集,但仍需要操作者定时检查收集装置的收集情况,而且还要手动进行收集装置内碎屑的倾倒,同时,加工过程中的冷却水也会倾倒于收集装置内,不便于碎屑分离,在一定程度上,给操作者加大了工作强度,浪费人力及工时,降低加工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之一。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快捷的竹钢切割用收集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快捷的竹钢切割用收集装置,所述快捷的竹钢切割用收集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的一侧为第一竖直板,所述底板的另一侧为第二竖直板,所述底板、所述第一竖直板和所述第二竖直板围绕形成U字形,所述第一竖直板和所述第二竖直板之间为过滤板,所述过滤板的上侧为第一收集腔,所述过滤板的下侧为第二收集腔,所述第二收集腔的下端为排屑组件,所述排屑组件包括:

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下端为第一排屑孔,所述第一排屑孔在竖直方向上贯穿所述连接套,所述连接套的侧部为进风孔,所述进风孔贯穿所述连接套的侧壁;

导向板,所述导向板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进风孔的下端,所述导向板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排屑孔的靠近所述进风孔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中,因设置有过滤板和排屑组件,竹钢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先被收集于第一收集腔内,经过滤板将碎屑分离出来,冷却水进入第二收集腔内,在导向板的导向作用下,迅速流入第一排屑孔内,这样,操作者无需定时检查收集装置的收集情况,碎屑和冷却水会被有效地分离,碎屑累积于第一收集腔内,冷却水并被排屑组件进行收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了操作者的工作强度,节约人力及工时,提高了竹钢加工的效率。

另外,根据本实用新型上述实施例的快捷的竹钢切割用收集装置,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排屑组件还包括:

风机,所述风机与所述进风孔的相交处为进风通道,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进风孔为通过卡箍的可拆卸连接;

收纳盒,所述收纳盒与所述第一排屑孔的相交处为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排屑孔为通过卡夹的可拆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进风通道的中心处的下侧为凹槽,所述凹槽的下侧为第二排屑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导向板倾斜设置,所述过滤板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过滤孔。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底板靠近所述第二竖直板的一端为凹陷部,所述凹陷部的下边缘处为排屑组件。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竖直板的外侧为第一固定块,所述第二竖直板的外侧为第二固定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所述第一固定块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块设置为多个。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其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110-底板,111-凹陷部,112-排屑通道,113-连接套,1131-进风孔,1132-第一排屑孔,1133-导向板,114-风机,115-卡箍,116-进风通道,1161-凹槽,1162-第二排屑孔,120-第一竖直板,121-第一固定块,130-第二竖直板,131-第二固定块,140-过滤板,141-过滤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只通过说明的方式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某些示范性实施例。毋庸置疑,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认识到,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对所描述的实施例进行修正。因此,附图和描述在本质上是说明性的,而不是用于限制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如图1-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快捷的竹钢切割用收集装置,所述快捷的竹钢切割用收集装置包括底板110,所述底板的一侧为第一竖直板120,所述底板的另一侧为第二竖直板130,所述底板110、所述第一竖直板120和所述第二竖直板130围绕形成U字形,所述第一竖直板和所述第二竖直板之间为过滤板140,所述过滤板的上侧为第一收集腔,所述过滤板的下侧为第二收集腔,所述第二收集腔的下端为排屑组件,所述排屑组件包括:

连接套113,所述连接套的下端为第一排屑孔1132,所述第一排屑孔在竖直方向上贯穿所述连接套113,所述连接套的侧部为进风孔1131,所述进风孔贯穿所述连接套的侧壁;

导向板1133,所述导向板的一端抵接于所述进风孔1131的下端,所述导向板的另一端抵接于所述第一排屑孔的靠近所述进风孔的一端。

本实用新型中,因设置有过滤板和排屑组件,竹钢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先被收集于第一收集腔内,经过滤板将碎屑分离出来,冷却水进入第二收集腔内,在导向板的导向作用下,迅速流入第一排屑孔内,这样,操作者无需定时检查收集装置的收集情况,碎屑和冷却水会被有效地分离,碎屑累积于第一收集腔内,冷却水并被排屑组件进行收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了操作者的工作强度,节约人力及工时,提高了竹钢加工的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排屑组件还包括:

风机114,所述风机与所述进风孔1131的相交处为进风通道116,所述进风通道与所述进风孔1131为通过卡箍115的可拆卸连接;

收纳盒,所述收纳盒与所述第一排屑孔1132的相交处为连接管,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第一排屑孔为通过卡夹的可拆卸连接,优先地,卡夹和卡箍可以为相同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进风通道116的中心处的下侧为凹槽1161,所述凹槽的下侧为第二排屑孔1162,优先地,进风通道在水平方向上具有一定的长度,可为3-4cm,这样,当风机抽风或吸风时,难免将冷却水带入进风通道内,冷却水便经凹槽和第二排屑孔进而排出。

进一步地,所述导向板1133倾斜设置,所述过滤板140上均匀设置有多个过滤孔141。

进一步地,所述底板110靠近所述第二竖直板130的一端为凹陷部111,所述凹陷部的下边缘处为排屑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竖直板的外侧为第一固定块121,所述第二竖直板的外侧为第二固定块131。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固定块121设置为多个,所述第二固定块131设置为多个,优先地,多个第一固定块在第一竖直板的外侧均匀设置,多个第二固定块在第二竖直板的外侧均匀设置。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如下:

操作者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第一固定块和第二固定块将该收集装置连接于竹钢加工设备的下侧即可,再将收纳盒通过卡夹连接于排屑组件的下侧,因设置有过滤板和排屑组件,竹钢加工过程中产生的碎屑,先被收集于第一收集腔内,经过滤板将碎屑分离出来,冷却水进入第二收集腔内,在导向板的导向作用下,迅速流入第一排屑孔内,这样,操作者无需定时检查收集装置的收集情况,碎屑和冷却水会被有效地分离,碎屑累积于第一收集腔内,冷却水并被排屑组件进行收集,所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地降低了操作者的工作强度,节约人力及工时,提高了竹钢加工的效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出的等同变化与修改,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