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撞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9481阅读:790来源:国知局
一种防撞夹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用于铝型材或金属工件的电镀、电泳、氧化喷涂等工艺处理中应用的夹持工具领域,特别是一种防撞夹。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在金属表面处理的夹具越来越多。但目前的夹具大多采用扭簧来获得自动夹紧力。如图1与图2所示,现有夹具包括左夹块100、右夹块200、扭簧300、转轴400,在左夹块100与右夹块200的背部上还分别开设有弹簧藏纳槽500。安装时,转轴400呈穿过扭簧300中部设置,并通过转轴400将左夹块100与右夹块200铰接一起,扭簧300的两个弹性端分别设于左夹块100与右夹块200上的弹簧藏纳槽500内,以使左夹块100与右夹块200实现自动夹紧作用。装配过程中既要克服扭簧300的弹力将左夹块100与右夹块200装配到一起,又要准确的将转轴400安装在左夹块100与右夹块200上,装配难度较大。同时,由于弹簧藏纳槽500开设在左夹块100与右夹块200的背部,且弹簧藏纳槽500的宽度要大于扭簧300的长度,以便安装扭簧300。并且,为了保证左夹块100与右夹块200的结构强度,就不得不将左夹块100与右夹块200做得足够的厚,使得夹具占用的空间较大。且需要投入较多的原材料用以制造夹具头,从而使得夹具头的成本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和不足,提供一种防撞夹,该防撞夹上开设有安装缝,用卡簧穿过安装缝并使防撞夹实现自动夹紧作用,由于,卡簧呈偏平状,其厚度较薄,这样防撞夹的厚度就不会受到卡簧的影响;与采用扭簧的夹具头相比,防撞夹的厚度可做得更薄,占用空间也就更小,还可节省部分原材料;同时,防撞夹还具有安装简便、难度小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防撞夹,其特点在于包括左夹件、右夹件、卡簧,其中左夹件与右夹件上还分别设有从内侧壁贯穿至外侧壁的安装缝;所述左夹件与右夹件之间设有使左夹件与右夹件铰接设置一起的中间转轴结构,所述卡簧的两端分别穿过左夹件与右夹件的安装缝后并分别贴靠在左夹件与右夹件外侧壁上,以使左夹件与右夹件实现自动夹紧作用。

在前述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两种卡簧的安装结构,它们分别为:第一种,所述卡簧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凸部,所述左夹件与右夹件的安装缝中还分别设有供限位凸部卡置定位的限位凹槽。第二种,所述左夹件与右夹件的外侧壁上还分别设有限位腔,所述卡簧两端分别嵌装在左夹件的限位腔与右夹件的限位腔内。

在前述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两种中间转轴结构,它们分别是:第一种,所述中间转轴结构包括设置在左夹件上的嵌装凸部和带嵌装槽的圆弧形凸部、圆弧形导向槽、以及设置在右夹件上的嵌装凸部和带嵌装槽的圆弧形凸部、圆弧形导向槽,所述左夹件上的嵌装凸部嵌装在右夹件的嵌装槽内,所述右夹件上的嵌装凸部嵌装在左夹件的嵌装槽内,并使左夹件上的圆弧形凸部嵌装在右夹件的圆弧形导向槽内、使右夹件上的圆弧形凸部嵌装在左夹件的圆弧形导向槽内。第二种,所述中间转轴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夹件与右夹件上的铰接凸部、以及穿置在左夹件的铰接凸部与右夹件的铰接凸部上的铰接轴。

其中,所述左夹件与右夹件包括前夹嘴部、后手持部,所述中间转轴结构的外侧面与左夹件的前夹嘴部内侧面、右夹件的前夹嘴部内侧面共同围合形成有夹嘴口。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夹嘴口的结构,所述两个夹嘴部的内侧面上设有夹套凹部,两个夹套凹部共同围合形成有夹套腔。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前夹嘴部的结构,所述前夹嘴部的内侧面上设有齿形部或凸起部。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后手持部的结构,所述后手持部的端部设有圆饼状的把持部。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防撞夹包括左夹件、右夹件、卡簧,通过在左夹件与右夹件上还分别设有从内侧壁贯穿至外侧壁的安装缝,并使卡簧的两端分别穿过左夹件与右夹件上的安装缝后并分别贴靠在左夹件与右夹件上,从而使左夹件与右夹件实现自动夹紧作用。由于,卡簧呈偏平状,其厚度较薄,这样防撞夹的厚度就不会受到卡簧的影响。与采用扭簧的夹具头相比,卡簧的厚度要远远小于扭簧。因此,防撞夹的厚度可做得更薄,占用空间也就更小,还可节省部分原材料,有利于降低防撞夹的生产成本。(2)在组装防撞夹时,可先通过中间转轴结构将左夹件与右夹件组装在一起,然后在安装卡簧,这样在组装左夹件与右夹件时就不用克服卡簧的弹力,使得整个组装过程更为简便,有利于降低组装的难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侧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方案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方案一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方案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方案二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防撞夹安装效果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防撞夹,包括左夹件1、右夹件2、卡簧3,其中左夹件1与右夹件2上还分别设有从内侧壁贯穿至外侧壁的安装缝10;所述左夹件1与右夹件2之间设有使左夹件1与右夹件2铰接设置一起的中间转轴结构20,所述卡簧3的两端分别穿过左夹件1与右夹件2的安装缝10后并分别贴靠在左夹件1与右夹件2外侧壁上,以使左夹件1与右夹件2实现自动夹紧作用。由于,卡簧3呈偏平状,其厚度较薄,这样防撞夹的厚度就不会受到卡簧3的影响。与采用扭簧的夹具头相比,卡簧3的厚度要远远小于扭簧。因此,防撞夹的厚度可做得更薄,占用空间也就更小,还可节省部分原材料,有利于降低防撞夹的生产成本。同时,在组装防撞夹时,可先通过中间转轴结构20将左夹件1与右夹件2组装在一起,然后在安装卡簧3,这样在组装左夹件1与右夹件2时就不用克服卡簧3的弹力,使得整个组装过程更为简便,有利于降低组装的难度。

在前述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两种卡簧的安装结构,它们分别为:第一种,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卡簧3两端分别设有限位凸部31,所述左夹件1与右夹件2的安装缝10中还分别设有供限位凸部31卡置定位的限位凹槽51;卡簧3安装时,是使限位凸部31嵌装在限位凹槽51内,以达到限定定位作用。第二种,如图6所示,所述左夹件1与右夹件2的外侧壁上还分别设有限位腔52,所述卡簧3两端分别嵌装在左夹件1的限位腔52与右夹件2的限位腔52内;其中,如图5和图6所示,卡簧3可以做成呈字母C状的结构,安装时,使卡簧3的端部直接嵌装在限位腔52内。

在前述的基础上,设计出了两种中间转轴结构,它们分别是:第一种,如图3和图4所示,所述中间转轴结构20包括设置在左夹件1上的嵌装凸部70和带嵌装槽801的圆弧形凸部80、圆弧形导向槽90、以及设置在右夹件2上的嵌装凸部70和带嵌装槽801的圆弧形凸部80、圆弧形导向槽90,所述左夹件1上的嵌装凸部70嵌装在右夹件2的嵌装槽801内,所述右夹件2上的嵌装凸部70嵌装在左夹件1的嵌装槽801内,并使左夹件1上的圆弧形凸部80嵌装在右夹件2的圆弧形导向槽90内、使右夹件2上的圆弧形凸部80嵌装在左夹件1的圆弧形导向槽90内;其中,圆弧形导向槽90可以起到导向作用,圆弧形凸部80在于圆弧形导向槽90相配后,就可以绕着弧形的中心点转动,从而使左夹件1与右夹件2实现可转动的连接。第二种,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中间转轴结构20包括分别设置在左夹件1与右夹件2上的铰接凸部5、以及穿置在左夹件1的铰接凸部5与右夹件2的铰接凸部5上的铰接轴4。

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左夹件1与右夹件2包括前夹嘴部30、后手持部40,所述中间转轴结构20的外侧面与左夹件1的前夹嘴部30内侧面、右夹件2的前夹嘴部30内侧面共同围合形成有夹嘴口50。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夹嘴口的结构,如图3和图5所示,所述两个夹嘴部30的内侧面上设有夹套凹部303,两个夹套凹部303共同围合形成有夹套腔60。其中,如图7所示,在使用过程中,可以将防撞夹夹持在防撞杆6上,使防撞杆6位于夹套腔60中,这样可限制防撞夹移动范围,并且,还不会影响防撞夹的夹持效果。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前夹嘴部的结构,如图3至图5所示,所述前夹嘴部30的内侧面上设有齿形部301或凸起部302。

在前述的基础上,为进一步优化后手持部的结构,如图5和图6所示,所述后手持部40的端部设有圆饼状的把持部401。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