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实用新型属于断膜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断膜机构。
背景技术:随着包装材料的应用和发展,越来越多的场合采用膜或其他类似非金属材料卷膜进行包装,为方便使用和存放,膜和其他费金属材料多以卷膜的形态生产,使用时通过断膜机构进行断膜分段处理,传统的断膜机构断膜幅宽有限,且不能调节,结构复杂,占地空间大。
技术实现要素: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断膜机构,断膜幅宽长且能在一定角度范围断膜。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自动断膜机构,包括刀座,沿刀座长度方向设置的刀片以及对称设于刀座两侧的第一刀座支轴、第二刀座支轴,第一刀座支轴、第二刀座支轴一端伸入至刀座内,另一端分别与固定在第一齿轮座、第二齿轮座上的齿轮相连,两侧的第一齿轮座、第二齿轮座均设有与齿轮相啮合的齿条以及驱动齿条的气缸;所述第一刀座支轴、第二刀座支轴分别在所述气缸驱动,所述齿条、齿轮传动的作用下带动所述刀座旋转实现所述刀片的断膜。进一步完善上述技术方案,所述刀片通过刀片固定压板、螺柱固定,刀片固定压板贴合在所述刀片上并通过均匀分布的三颗螺柱固定在所述刀座上。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刀座支轴、第二刀座支轴与第一齿轮座、第二齿轮座连接处均设有轴套,其中内侧轴套为Φ22×Φ16×10,外侧轴套为Φ14×Φ10×10。设置轴套利于刀座支轴与齿轮座连接之间的稳固性,保证齿轮带动刀座支轴转动的稳定。为了保证传动过程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座、第二齿轮座外侧分别设有第一齿轮盖板、第二齿轮盖板。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齿轮座、第二齿轮座分别通过底部的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固定,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分别连接有第一气缸固定座、第二气缸固定座用于固定所述气缸。气缸和齿轮、齿条传动均通过支撑座固定,进一步提高断膜过程中的稳定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侧设置刀座支轴,并分别连接传动结构和动力装置,保证刀座的旋转动力,从而确保刀片在一定角度范围断膜,且通过这种结构,能够合理利用刀座长度,保证断膜幅宽长;整体结构简单,组件少,占用空间小。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实施例1:如图1、图2所示的自动断膜机构,包括刀座1、第一刀座支轴2、第二刀座支轴13、第一齿轮座3、第二齿轮座8、齿轮4、齿条5、第一齿轮盖板6、第二齿轮盖板9、第一气缸固定座7、第二气缸固定座10、刀片11、刀片固定压板12,连接螺柱13,刀片11通过刀片固定压板12固定在刀座1的底部,第一刀座支轴2、第二刀座支轴13从两侧伸入刀座1内,且露出刀座1外部的部分分别连接有第一齿轮座3、第二齿轮座8上的齿轮4,第一齿轮座3、第二齿轮座8外侧分别固定有第一齿轮盖板6、第二齿轮盖板9,第一齿轮座3、第二齿轮座8分别通过底部的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固定,第一支撑座、第二支撑座分别连接有第一气缸固定座7、第二气缸固定座10用于固定气缸。刀座1两侧的结构相同,以右侧为例,第一刀座支轴2与第一齿轮座3相连处设有轴套,内侧轴套为Φ22×Φ16×10,外侧轴套为Φ14×Φ10×10;第一齿轮座3上设有齿轮4、齿条5、气缸10,气缸10通过连接螺柱13固定在第一气缸固定座7上,气缸10与齿条5相连,齿条5与齿轮4啮合,齿轮4与第一刀座支轴2相连并带动其旋转。工作过程和原理:以右侧进行说明,气缸10驱动齿条5,齿条5带动与之啮合的齿轮4转动,与齿轮4相连的第一刀座支轴2带动刀座1与刀片11在一定角度内摆动,在这摆动范围内刀片11断膜。申请人声明,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