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紧钳自调节紧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4850阅读:6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压紧钳自调节紧固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五金工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压紧钳自调节紧固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外使用的压紧钳,种类很多,如螺纹式、液压式、四杆机构式等等,而四杆机构式以其快速方便,应用较广,但是如果被紧固物体的外形尺寸相差较大,不是均匀分布,就限制了该型压紧钳的使用,特别是在批量或大规模生产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解决现有现有技术中的一些缺点,设计一种压紧钳自调节紧固装置,该压紧钳自调节紧固装置将压紧钳四杆机构的后部连杆,设计成可移动形式,自调节适应开口尺寸变化,并在适当位置直线运动停止,且自动锁紧,这样被夹紧物体外形相差较大时无需再次调整压紧钳开口大小,方便简单高速快捷,拓展了四杆机构式压紧钳的适用性、实用性。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增加压紧钳自调节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杆与销轴铰接,凸轮与销轴铰接,下楔形块与销轴铰接并枢接在钳体孔中,调节螺钉拧在凸轮上,小弹簧一端固接在连杆孔中,另一端固接在凸轮孔中,浮动片两侧凸起枢接在钳体两侧槽口中,位于下楔形块上方,上楔形块枢接在钳体孔中,位于浮动片上方,弹簧一端装入上楔形块孔中,一端抵在挡片上,挡片固接在钳体槽口内。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取上述结构,工作中将被夹紧物体尺寸差异影响的位移,通过活动后连杆消除,并在消除位移影响后,由凸轮曲线控制,在合适位置上下两楔块配合锁紧固定后连杆,直至连杆机构到达死点位置,压紧工件并自锁。传动压紧过程快速准确,操作方便自调节。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浮动片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连杆示意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楔形块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凸轮示意图;

附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钳体示意图;

附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下楔形块示意图;

附图1中标记为:1.连杆,2.小弹簧,3.凸轮,4.调节螺钉,5.销轴,6.上楔形块 7.浮动片 8.钳体 9.下楔形块 10.弹簧 11.挡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压紧钳自调节紧固装置,其特征在于:连杆1与销轴5铰接,凸轮3与销轴5铰接,下楔形块9与销轴5铰接并枢接在钳体8孔中,调节螺钉4拧在凸轮3上,小弹簧2一端固接在连杆1孔中,另一端固接在凸轮3孔中,浮动片7两侧凸起枢接在钳体8两侧槽口中,位于下楔形块9上方,上楔形块6枢接在钳体8孔中,位于浮动片7上方,弹簧10一端装入上楔形块6孔中,一端抵在挡片11上,挡片11固接在钳体8槽口内。

本实用新型通过增加压紧钳自调节紧固装置,从而实现压紧钳开口大小的自动修正并锁紧,如图1所示,压紧钳压紧时,连杆1绕销轴5逆时针转动,凸轮3通过小弹簧2与连杆1相连也跟着转动,同时连杆1受到压紧反作用力的作用,通过销轴5带动凸轮3、下楔形块9沿着钳体8孔向图右方运动,这时凸轮3与上楔形块6啮合处的运动曲线使上楔形块6处于打开状态,也跟着向右运动,弹簧10被压缩,浮动片7随着上楔形块6与下楔形块9向右移动时斜面产生的分解力向上移动。当连杆1转动到接近四杆机构压紧钳的死点位置时,凸轮3与上楔形块6相啮合曲线分离 ,上楔形块6在弹簧10作用下停止运动,与下楔形块9斜面通过浮动片7产生自锁,连杆1运动停止,且位于四杆机构死点位置,这时物体被压紧。

当压紧钳打开时,连杆1顺时针转动,四杆机构打开死点位置,压紧物体松开,连杆1继续转动,通过螺钉4推动凸轮3转动,凸轮3运动曲线与上楔形块6啮合,打开上楔形块6自锁状态,这时连杆1又处于可活动状态。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