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语音控制式医疗导诊服务机器人。
背景技术:
医院是一个人流量较大的场所,需要大量的医护人员去帮助患者;但是,当今的医疗场所的规模越来越大,许多的患者进入医院之后,都无从下手,所以需要咨询,而在医院的人员根本不够,使得患者在医院就诊前浪费了大量的宝贵时间,同时也导致了其他患者得不到及时的就医。
还有一些行动不便的患者或者重症患者,只能乘坐轮椅在医院活动,或者长期的在病床上修养。当这些特殊病人需要就诊或者和医护人员沟通的时候,非常不便。因此,以上的问题暴露出在现今的医疗领域急需一种为患者进行智能服务的机器人,给予患者或者大型的场所提供智能医疗服务的机器人。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语音控制式医疗导诊服务机器人,从而能够对行动不便的患者快速做出响应,并为患者提供自助导诊服务,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语音控制式医疗导诊服务机器人,包括头部和主体部,所述主体部设有滚轮和驱动电机,还包括:
语音启动模块,用于接收患者的语音,对该语音进行识别分析得到语音启动信号和声源方向信号,并将语音启动信号和声源方向信号传送至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其根据所述语音启动信号启动机器人进行工作,并根据所述声源方向信号控制所述头部进行转动至声源方向,然后向所述驱动电机发出开始运动的控制信号,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滚轮并带动机器人向患者靠近;
红外感应器,用于对患者进行距离检测,并将距离信号传送至控制中心;
控制中心根据所述距离信号判断机器人与患者的距离,当到达预设距离时,控制中心向所述驱动电机发出停止运动的控制信号,使所述机器人停止运动。
优选的,所述语音启动模块预设有启动语音代码,当语音启动模块接收到患者语音时,还进一步将该语音与预设的启动语音代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将向控制中心传送语音启动信号。
优选的,所述语音启动模块包括三个以上语音采集器,各个语音采集器间隔分布在不同的方向用于采集不同方向的语音信号,通过将各个方向的语音采集器所采集的语音信号进行信号强度的比对分析,根据信号强度较大的语音采集器所对应的方向得到所述声源方向信号。
优选的,还包括摄像头识别模块,用于对患者进行面部扫描,并将扫描的人脸图像传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对该人脸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患者的人脸信息。
优选的,还包括智能知识库,机器人通过语音采集器获取患者的语音问题后,将该语音问题传送至控制中心进行运算处理,控制中心将所述语音问题的运算结果结合所述人脸信息对所述智能知识库进行答案搜索,并将搜索到的答案通过扬声器或者显示屏反馈给患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导诊服务机器人,能够根据患者的语音自动启动,并通过分析患者语音的声源方向,向驱动电机发出控制信号使其驱动滚轮并带动机器人自动向患者靠近,快接近患者时通过红外感应器的距离检测自动停止运动,特别适用于行动不便的患者或者重症患者,患者直接在远处呼唤机器人,机器人即可自动识别并运动至患者面前,给患者带来极大的便利;
(2)、本实用新型通过预设启动语音代码,通过将患者的语音与该启动语音代码进行匹配来实现机器人的启动,能够避免外界环境的噪音干扰,防止误启动及程序错乱;
(3)、本实用新型还设置摄像头识别模块,通过将语音问题的运算结果结合摄像头识别模块所获取的人脸信息对所述智能知识库进行答案搜索,能够为患者提供更符合条件的答案,提高搜索的准确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本实用新型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语音控制式医疗导诊服务机器人的结构框架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语音控制式医疗导诊服务机器人,包括头部、主体部、语音启动模块、控制中心、红外感应器、摄像头识别模块以及智能知识库。
所述主体部设有滚轮和驱动电机,机器人通过驱动电机驱动滚轮滚动,并带动机器人运动。
所述语音启动模块用于接收患者的语音,对该语音进行识别分析得到语音启动信号和声源方向信号,并将语音启动信号和声源方向信号传送至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根据所述语音启动信号启动机器人进行工作,并根据所述声源方向信号控制所述头部进行转动至声源方向,然后向所述驱动电机发出开始运动的控制信号,所述驱动电机驱动所述滚轮并带动机器人向患者靠近;
所述红外感应器用于对患者进行距离检测,并将距离信号传送至控制中心;
所述控制中心根据所述距离信号判断机器人与患者的距离,当到达预设距离时,控制中心向所述驱动电机发出停止运动的控制信号,使所述机器人停止运动。
所述摄像头识别模块用于对患者进行面部扫描,并将扫描的人脸图像传送至控制中心,控制中心对该人脸图像进行分析处理,得到患者的人脸信息。本实施例中,患者的人脸信息包括通过人脸识别算法获取患者的性别、年龄、情绪等信息。
所述智能知识库,机器人通过语音采集器获取患者的语音问题后,将该语音问题传送至控制中心进行运算处理,控制中心将所述语音问题的运算结果结合所述人脸信息对所述智能知识库进行答案搜索,并将搜索到的答案通过扬声器或者显示屏反馈给患者。
本实施例中,所述语音启动模块预设有启动语音代码,当语音启动模块接收到患者语音时,还进一步将该语音与预设的启动语音代码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将向控制中心传送语音启动信号。
本实施例中,所述语音启动模块包括三个以上语音采集器,各个语音采集器间隔分布在不同的方向用于采集不同方向的语音信号,通过将各个方向的语音采集器所采集的语音信号进行信号强度的比对分析,根据信号强度较大的语音采集器所对应的方向得到所述声源方向信号。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语音控制式医疗导诊服务机器人,患者只需站在机器人可识别到的范围内通过语音启动机器人服务,机器人识别到预设的语音启动信号后,自动启动内部操作与控制中心。控制中心通过内部控制电路将机器人的头部转向患者,本实施例中,该机器人的头部可左右45度及上下30度转动,同时发送控制信号,使内部控制电路控制驱动电机工作,带动滚轮使机器人向患者靠近。当机器人外部的红外感应器感测到与患者的距离小于或等于预设距离时,即发送距离信号使机器人停止运动。然后,启动摄像头识别模块,对患者的面部进行扫描上传,由控制中心进行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情绪等。此时机器人开始进入与患者进行交流的工作状态。用户的语音经过机器人的语音采集器(麦克风)进行采集后,经内部降噪、提取、翻译、文本化等处理后,交由机器人的控制中心进行运算处理,结合人脸信息及智能知识库,然后将答案通过扬声器及显示屏反馈给客户。如此反复,直至患者的问题得到解决。
上述说明示出并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如前所述,应当理解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本文所披露的形式,不应看作是对其他实施例的排除,而可用于各种其他组合、修改和环境,并能够在本文所述实用新型构想范围内,通过上述教导或相关领域的技术或知识进行改动。而本领域人员所进行的改动和变化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则都应在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