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执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38064阅读:216来源:国知局
一种执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门窗的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执手。



背景技术:

执手是门窗上必不可少的构件,主要用于门窗的开启与关闭。现有执手的固定方式是打开执手座盖,螺丝钉通过执手底座固定在门窗上,再把执手座盖扣在执手底座上,操作不方便,同时打开执手座盖与执手底座时,易导致卡扣断裂,影响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执手,包括拨动件、执手座、可带动拨动件移动的执手柄以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固定座,所述执手柄安装于所述执手座的上方,所述拨动件安装于所述执手座的下方,所述执手座通过所述固定座可拆卸的固定在门窗框上。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用户先将固定座固定在门窗框上,而后通过固定座将所述执手座固定在门窗框上,避免直接将所述执手座固定在门窗框上,从而降低执手座的安装问题,不仅便于加工制造,而且便于使用者安装,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其中,所述固定座包括滑座、调节件、锁固件及锁座,所述锁座通过所述锁固件固定在门窗框上,所述滑座通过所述调节螺丝与所述锁座连接且安装于所述执手座上。

其中,所述滑座上设有调节孔,所述调节件通过该调节螺孔安装于所述执手座上。

其中,所述执手座上设有调节通孔,所述调节通孔的位置与所述调节孔的位置相对应。

其中,所述滑座上设有滑座凸缘,所述执手座上设有执手座凹槽,所述滑座凸缘与所述执手座凹槽连接。

其中,所述锁座上设有锁座凹槽,所述锁座凹槽的位置与所述调节孔的位置相对应。

其中,包括一齿轮,所述执手柄与所述齿轮固定连接,所述拨动件通过该齿轮与所述执手柄连接。

其中,所述拨动件上设有齿条,所述拨动件通过该齿条与所述齿轮连接。

其中,还包括弹性件,所述弹性件安装于所述齿轮与执手座之间。

其中,所述弹性件包括弹簧及钢珠,所述弹簧安装于所述执手座上且与所述钢珠连接,所述钢珠安装于所述齿轮上。

本实用新型执手设计不仅设计紧凑合理,同时克服现有执手在固定与拆卸中的不便和其对执手座产生的不良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执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执手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执手的分解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执手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固定座的分解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拨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执手的安装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执手的另一种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请参阅图1-9,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执手,包括执手柄10、执手座20、拨动件30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固定座4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执手柄10安装于所述执手座20的上方,所述拨动件30位于所述执手座20的下方,所述执手座20通过所述固定座40固定在门窗框90上。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使用者先将固定座40固定在门窗框上,而后通过固定座40将所述执手座20固定在门窗框90上,避免直接将所述执手座20固定在门窗框90上,避免了传统执手因安装或拆卸执手座时,需要打开执手座上用于盖住螺丝的盖子而产生的困难,或者因盖子与执手座之间的卡扣断裂等问题,影响产品的质量,此外,方便所述执手座加工制造,而且利于使用者安装,起到一举两得的作用。

请参阅图1-9,所述执手柄10的一端上设有执手柄安装孔11,所述执手柄安装孔11上设有执手柄螺孔12,所述执手柄螺孔12位于所述执手柄安装孔11的末端上,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可以将所述执手柄10可拆卸的固定在所述执手座20上,同时减少所述执手的加工工艺,提高产品的制造效率。

请参阅图1-9,包括一齿轮50,所述齿轮50上设有齿轮安装轴51,所述齿轮安装轴51包括转矩轴511及转动轴512,所述执手柄安装孔11上设有与所述转矩轴511相适配的转矩轴安装孔111及圆形凹槽121,当所述齿轮安装轴51与所述执手柄安装孔11连接时,所述转矩轴511与所述转矩轴安装孔111连接,所述转动轴512的一端与所述圆形凹槽121连接,以便更好的校正所述执手柄10与执手座20之间的稳定性,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转矩轴511及转矩轴安装孔111的形状均呈方型,以便所述执手柄10通过该转矩轴安装孔111更好的将动力传递到所述齿轮50上。

请参阅图1-9,所述齿轮50上设有与所述执手柄螺孔12相适配的齿轮通孔55,螺丝穿过该齿轮通孔55后与所述执手柄螺孔12螺纹连接,从而使得所述齿轮50更好的固定在所述执手柄10上,此外,所述执手柄螺孔12上设有胶水,避免因所述执手柄10与执手座20之间的相对转动而造成螺丝松开的问题。

请参阅图1-9,包括转圈80,所述执手座20上设有与所述转圈80相适配的执手座通孔26,所述转圈80上设有转圈凸缘81及与所述转动轴512相适配的转圈通孔82,所述转圈凸缘81的外径大于所述执手座通孔26的外径,所述转圈通孔82的外径小于所述执手柄10的外径,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不仅减少所述齿轮50与所述执手座20的接触面积,而且使得所述执手柄10与所述执手座20直接的直接接触,避免因摩擦而造成所述执手柄10、执手座20及齿轮50的磨损问题,同时减少了所述执手柄的制造成本。

请参阅图1-9,所述齿轮50上设有齿轮凸缘52,所述齿轮凸缘52的外径大于所述执手座通孔26的通孔,所述齿轮安装轴51穿过所述转圈通孔82后与所述执手柄安装孔11固定连接,其中,所述转圈80安装在所述执手座通孔26上,所述转圈凸缘82的一端与所述执手柄10相抵接,另外一端与所述执手座20相抵接,所述齿轮凸缘52与所述执手柄的另一端相抵接,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不仅解决了产品的安装定位问题,提高产品的生产效率,而且更好的将所述执手柄10固定在所述执手座20上。

请参阅图1-9,所述执手座20上设有底面为敞口的执手座腔21,所述齿轮50及拨动件30依次安装于该执手座腔21上,使得所述执手的整体结构显得更为紧凑合理。

请参阅图1-9,包括弹性件60,所述弹性件60包括弹簧61及钢珠6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执手座腔21上设有弹性件安装槽(图中未示出),所述齿轮凸缘52上设有钢珠容纳槽521,所述弹簧61的一端安装于所述弹性件安装槽上,其另外一端与所述钢珠62连接,所述钢珠62安装于所述钢珠容纳槽521上,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便于所述执手柄10与所述执手座20之间的转动定位,同时防止所述执手柄10与所述执手座20间因磨损而产生的晃动问题。

请参阅图1-9,所述固定座40包括滑座41、调节件42、锁固件43及锁座44,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固定座40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调节件42为机米螺丝,所述锁固件43为常见的螺丝,所述滑座41上设有滑座凸缘43,所述执手座20上的两侧上设有执手座凹槽22,所述滑座41通过所述滑座凸缘43可自由滑动的安装在所述执手座凹槽22的两侧上,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不仅便于所述执手座20的成型模具加工及制造,而且方便所述执手装配,从而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制造成本。

请参阅图1-9,所述滑座41还设有滑座固定螺孔414,所述滑座固定螺孔414上设有滑座固定螺钉415,当所述滑座41安装在所述执手座凹槽22上,调节所述滑座固定螺钉415,使得所述滑座凸缘43与所述执手座凹槽22相抵接,从而将所述滑座41固定在所述执手座20上,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可以大幅度的避免因加工误差而致使所述执手座50报废,从而节约大量的制造成本。

请参阅图1-9,所述滑座41上还设有可容纳所述锁座44的锁座固定孔412,所述锁座固定孔412上设有调节孔411,所述调节件42安装于该调节孔411上,通过调节所述调节件42,从而实现所述滑座41与所述锁座44的固定或分离。

请参阅图1-9,所述锁座44上设有锁座凹槽441及锁座通孔442,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锁座通孔442呈V字型,且设置于所述锁座44的圆周上,所述锁座凹槽441的位置与所述调节孔411的位置相对应,以便锁紧所述调节件411时,所述调节件411顺着所述锁座凹槽441的斜边前进,致使所述滑座41拉紧所述锁座44,从而将所述执手座20固定在门窗框90上。

请参阅图1-9,所述锁固件43穿过所述锁座通孔442后与门窗框螺纹连接,从而将所述锁座44固定在门窗框90上。

请参阅图1-9,所述执手座20上设有调节通孔23,所述调节通孔23的位置与所述调节孔411的位置相对应,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以便为了提高产品的美观性,将所述滑座41隐藏在所述执手座腔21上,通过所述调节通孔23调节所述调节件42,从而将所述执手固定在门窗框90上,或者从门窗框90上拆卸出来。

请参阅图1-9,所述拨动件30固定于所述执手座20的另外一端,并与所述执手柄10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拨动件30上设有齿条31,所述齿条31与所述齿轮50啮合连接,通过转动所述执手柄10,从而带动所述齿轮50转动,即可实现所述拨动件30来回运动,从而门窗的开启与锁闭。

请参阅图1-9,所述拨动件30上还设有拨动件底盘32,所述拨动件底盘32与齿轮连接的一端上设有光滑的平面,另一端上则设有底盘凹槽321,以便减少所述齿轮50在所述底盘32上转动而产生的摩擦力,避免了大量的噪音产生。

请参阅图1-9,还包括底盖70,所述执手座20上设有底盖固定螺孔24,所述底盖70上设有底盖螺柱71及拨动件通孔72,所述底盖螺柱71的位置及数量与所述底盖固定螺孔24相对应,所述底盖70通过该底盖固定螺孔24固定在所述执手座20上,所述拨动件30穿过所述拨动件通孔72,且所述拨动件底盘32与所述底盖70相抵接。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后,由于所述拨动件底盘32上设有底盘凹槽321,从而减少了所述拨动件30与底盖70的摩擦力,进一步避免了所述拨动件30因来回运动而产生的噪音,此外,通过所述底盖70将所述拨动件底盘32、滑座41及齿轮50封装在所述执手座腔21上,使得整个执手的外观趋向一致,极大的改善执手的美观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括在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