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动车尾门撑杆阻尼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41730阅读:来源:国知局

技术特征:

1.一种机动车尾门撑杆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动力输入轮、小阻尼腔体、小阻尼扭簧、大阻尼扭簧、大阻尼腔体和动力输出轮,所述大阻尼扭簧位于大阻尼腔体内与大阻尼腔体摩擦连接,所述小阻尼扭簧位于小阻尼腔体内,并随小阻尼腔体一起位于大阻尼扭簧内,所述动力输入轮位于小阻尼扭簧内与小阻尼扭簧卡式连接,所述动力输出轮位于动力输入轮内,并与动力输入轮连接,所述小阻尼腔体、大阻尼扭簧和大阻尼腔体共同组成外侧阻尼系统,所述外侧阻尼系统采用定值阻尼,所述动力输入轮、小阻尼腔体、小阻尼扭簧和动力输出轮共同组成内侧阻尼系统,所述内侧阻尼系统正向传动阻尼小,反向传动阻尼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机动车尾门撑杆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阻尼腔体内设有大阻尼扭簧安装面,所述大阻尼扭簧的外径大于大阻尼扭簧安装面的内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机动车尾门撑杆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阻尼扭簧的两端均向内弯折形成第一大阻尼扭簧挂钩和第二大阻尼扭簧挂钩,所述第一大阻尼扭簧挂钩和第二大阻尼扭簧挂钩的外侧分别为与小阻尼腔体相配合的第一大阻尼扭簧受力面和第二大阻尼扭簧受力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机动车尾门撑杆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阻尼腔体包括顶部卡环,所述顶部卡环的外侧与动力输入轮接触连接,顶部卡环的内侧设有凸环,所述凸环上沿凸环圆周均匀分布有多个用于推动大阻尼扭簧的大阻尼扭簧推动凸起,所述大阻尼扭簧推动凸起的两侧分别设有用于推动第一大阻尼扭簧受力面和第二大阻尼扭簧受力面的第一大阻尼扭簧推动面和第二大阻尼扭簧推动面,相邻两个大阻尼扭簧凸起之间的第一大阻尼扭簧推动面和第二大阻尼扭簧推动面分别将第一大阻尼扭簧受力面和第二大阻尼扭簧受力面卡住。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权利要求所述的机动车尾门撑杆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阻尼腔体内设有小阻尼扭簧安装面,所述小阻尼扭簧安装在小阻尼扭簧安装面内与小阻尼扭簧安装面过盈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机动车尾门撑杆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小阻尼扭簧的两端均向内弯折形成第一小阻尼扭簧挂钩和第二小阻尼扭簧挂钩。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动车尾门撑杆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阻尼扭簧挂钩和第二小阻尼扭簧挂钩的外侧分别为与动力输入轮相配合的第一小阻尼扭簧被推动面和第二小阻尼扭簧被推动面。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机动车尾门撑杆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入轮安装在小阻尼扭簧内,所述动力输入轮上分别设有用于推动第一小阻尼扭簧被推动面和第二小阻尼扭簧被推动面的第一动力面和第二动力面。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动车尾门撑杆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小阻尼扭簧挂钩和第二小阻尼扭簧挂钩的内侧分别为与动力输出轮相配合的第三小阻尼扭簧被推动面和第四小阻尼扭簧被推动面。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机动车尾门撑杆阻尼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轮位于动力输入轮内,所述动力输出轮上设有伸入动力输入轮的凸柱,所述凸柱的一侧设有位于第三小阻尼扭簧被推动面和第四小阻尼扭簧被推动面之间用于推动小阻尼扭簧的小阻尼扭簧凸起,所述小阻尼扭簧凸起的两侧分别为用于推动第三小阻尼扭簧被推动面和第四小阻尼扭簧被推动面的第一输出轮动力面和第二输出轮动力面。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