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可动家具部件的推出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11808阅读:19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可动家具部件的推出装置,包括:用于将可动家具部件从关闭位置推出到打开位置中的可转动的推出元件,在推出可动家具部件时所述推出元件可沿着一个转动方向转动;沿着可动家具部件的打开方向对推出元件进行力加载的推出蓄力器;和用于通过推出元件张紧推出蓄力器的张紧装置。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家具,其包括家具主体、可动家具部件和这种推出装置。



背景技术:

在家具配件工业中,多年来已制造并且销售各种类型的用于可动家具部件(如抽屉、门或家具盖板)的推出装置。这种推出装置通常也称为触摸锁机构(touch-latch-mechanismen)或触碰式开启装置(tip-on-vorrichtung)。借助这种推出装置可在抽屉的情况下触发家具部件的线性运动或在家具盖板或家具门的情况下触发转动运动。在推出装置中进行的运动并非必须与由家具部件执行的运动行程一致。因此,可移动的推出元件完全能够推出可枢转的家具门,反之亦然。

在ep1875021b1中可枢转地或者说可转动地支承的推出元件直接对家具门加载。在此,在打开时推出元件在被弹簧加载的情况下沿着一个转动方向转动。为了再次张紧推出蓄力器,在关闭时通过家具门按压推出元件,由此使该推出元件反向于原始转动方向转动,从而推出蓄力器再次张紧。此外,该实施方式的缺点在于,推出元件在家具门完全打开时始终还保持在推出位置中。因此,该推出装置可阻挡向家具中放置器物。如果也可能附加地存在拉入装置,则在关闭时才再次张紧推出蓄力器可能是不利的。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替代现有技术或改进现有技术的推出装置。

这通过具有权利要求1特征的推出装置来解决。据此,根据本发明规定,在张紧推出蓄力器时所述推出元件可沿着与在推出可动家具部件时相同的转动方向转动。换言之,在张紧时推出元件在推出之后简单地沿着相同方向继续转动。因此不必等到可动家具部件再次为了张紧而沿着关闭方向运动。

原则上推出元件在张紧时可仅转动相对小的区域(如八分之一圈),而推出元件在推出时转动较大的区域(如四分之三圈)。但为了向推出蓄力器中输入所需的力,可设置不同的传动机构。因此并非必须规定,推出元件在张紧和推出时以相同的角度值旋转。也并非必须规定,推出元件在张紧和推出时总共旋转360°。这也可仅在部分区域、如分别四分之一圈上进行。然而为了简单的设计,优选规定,推出元件在推出可动家具部件时和在张紧推出蓄力器时总共经过以一整圈转动形式的转动行程,推出元件在推出可动家具部件时经过大致一半转动行程并且在随后张紧推出蓄力器时经过大致另一半转动行程。

可动家具部件可在推出时沿家具部件打开行程运动。该家具部件打开行程可以是线性的(通常在抽屉中)或曲线形的(例如在家具门或家具盖板中)。推出装置的推出行程可与可动家具部件的家具部件打开行程基本相同并且也可以是线性的(如在推出活塞时)或曲线形的(如在推出杆时)。也可能的是,推出装置的推出行程是线性的,而可动家具部件的家具部件打开行程描绘一个曲线。

与家具部件打开行程或推出行程的具体设计无关,至少优选规定,推出元件在推出可动家具部件时可围绕横向于推出装置的推出行程定向的转动轴转动。该转动轴与推出行程的偏差例如可以是45°或60°。特别优选规定,推出元件在推出可动家具部件时可围绕大致垂直于推出行程定向的转动轴转动。“大致”在此表示,在描绘曲线的推出行程中仅在推出行程的最开始存在所述垂直度。在推出行程进一步进行时,转动轴的定向越来越多地偏离于与推出路径的垂直度。

为了简单安装推出装置,优选设置有承载件。该承载件例如可具有安装板或盖,由此整个推出装置受保护地设置在构造为壳体的承载件中。在存在这种类型的承载件时优选规定,推出蓄力器在一侧作用于承载件并且在另一侧作用于推出元件。

为了实现从可动家具部件到推出装置以及反过来的运动传递,优选规定,张紧装置可通过耦合装置与可动家具部件耦合。

原则上不应排除在关闭时、即在按压可动家具部件时张紧推出装置的推出蓄力器。但优选规定,通过沿着打开方向拉动可动家具部件可由张紧装置张紧推出蓄力器。优选该拉动的张紧运动直接紧接着推出运动。

推出元件可以是推出装置的直接贴靠在可动家具部件上的元件。但根据一种优选实施例规定,可动家具部件可通过推出元件间接经由张紧装置的张紧元件运动到打开位置中。因此,推出元件是直接被推出蓄力器加载的构件。该推出元件的转动运动向可动家具部件的传递可通过一个或多个设置其间的构件(如传动机构)进行。

如果推出蓄力器在拉动可动家具部件时张紧,则优选设置有用于使张紧装置运动到返回位置中的复位蓄力器。

此外,优选设置有用于将推出元件锁止在锁止位置中的锁止装置,所述锁止装置可通过将可动家具部件过压到位于关闭位置后方的过压位置中解锁。这种锁止装置例如能构造成可在心形滑槽中移动的控制销的形式。根据一种优选实施例,设置有死点锁止装置。

还请求保护一种家具,其包括家具主体、可动家具部件(如以家具门、家具盖板或抽屉的形式)和根据本发明的用于可动家具部件的推出装置。这种家具也可附加地具有优选受阻尼的拉入装置。

附图说明

下面参照后续附图说明借助在附图中所示的实施例详细阐述本发明的其它细节和优点。在附图中:

图1示出具有根据第一种实施例的推出装置的家具;

图2示出根据第一种实施例的推出装置的分解图;

图3示出处于组装状态中的该推出装置;并且

图4至20示出在推出和张紧根据第一种实施例的推出装置时的运动过程;

图21示出具有根据第二种实施例的推出装置的家具;

图22示出根据第二种实施例的推出装置的分解图;

图23示出处于组装状态中的该推出装置;并且

图24至37示出根据第二种实施例的推出装置的运动过程。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包括家具主体22和以家具门形式的可动家具部件2的家具21。该可动家具部件2通过两个铰链23可围绕竖直轴线转动地支承在家具主体22上。在所述铰链23的至少一个中可集成未示出的、用于关闭运动的阻尼装置。在家具主体22上设置有根据第一种实施例的推出装置1。推出装置1的耦合配合件24固定在可动家具部件2上。纯粹为了说明,耦合配合件24也直接在推出装置1区域中显示。实际上当然只存在可动家具部件2上的耦合配合件24。在所有实施例中原则上推出装置1也可设置在可动家具部件2并且耦合配合件24设置或构造在家具主体22上。由此可以说推出装置1在家具主体22上撑开。

图2以分解图示出根据第一种实施例的推出装置1。该推出装置1包括作为基底元件的承载件3,通过该承载件所述推出装置1安装在家具21上。承载件3连同未示出的盖件可构成用于推出装置1其余部件的壳体。张紧元件7可移动地支承在承载件3中。该张紧元件7的移动运动通过阻尼装置36被阻尼。复位蓄力器15一方面作用于张紧元件7并且另一方面作用于承载件3。张紧元件7与构造为止挡的运动传递元件8一同构成张紧装置6。此外,推出元件4围绕转动轴x可转动地支承在承载件3的转动支承件57中。构造为拉伸弹簧的推出蓄力器5在一侧通过推出元件-蓄力器基座29作用于推出元件4并且在另一侧作用于承载件3的承载件-蓄力器基座32。偏转元件38通过转动支承销58可枢转地支承在张紧元件7上。在偏转元件38和张紧元件7之间附加地设有构造为拉伸弹簧的偏转蓄力器39。另外设有耦合装置26。该耦合装置26主要包括耦合件25和耦合配合件24。耦合件25可移动地支承在张紧元件7的导轨28中。耦合和解耦元件27同样可移动地设置在该导轨28中。另外,设置有耦合杆41,其可转动地支承在张紧元件7的转动支承件44中以及一方面在耦合件25的长形孔48中引导并且另一方面与耦合配合件止挡43的一个端部铰接连接。此外,设置构造为拉伸弹簧的耦合蓄力器40,其在一侧作用于耦合和解耦元件27并且在另一侧作用于耦合件25。此外,设置有同样构造为拉伸弹簧的耦合杆-蓄力器42。该耦合杆-蓄力器42在一侧作用于耦合杆41并且在另一侧作用于张紧元件7。另外,设置有可与承载件3连接的头部件37。

在图3中可以看到处于组装状态中的、根据第一种实施例的推出装置1。在根据图3的显示中已经可清楚地看到,承载件-蓄力器基座32和推出元件-蓄力器基座29位于包含推出元件4转动轴x和作用线w的平面中。另外,也可看到构造在耦合和解耦元件27上的止挡45。在图3中还可看到,推出元件4贴靠在触发装置35上,该触发装置由构造为张紧元件7上的止挡构成。

图4示出根据图3的推出装置1的俯视图。固定在可动家具部件2上的耦合配合件24在此代表可动家具部件的2的位置。因此,可动家具部件2位于关闭位置ss中。锁止装置17处于锁止位置vs中,在该锁止位置中推出蓄力器5的作用线w经过转动轴x。作用线w的作用方向通过箭头示出并且指向关闭方向sr。由于该作用线w经过转动轴x,因此张紧的推出蓄力器5的力不能释放。由此可以说推出元件4保持在死点中。承载件-蓄力器基座32(连同承载件3)、推出蓄力器5和推出元件4由此共同构成锁止装置17。耦合装置26位于耦合位置k中,因为耦合件25与耦合配合件24耦合。

当从该根据图4中的位置起沿着关闭方向sr按压可动家具部件2时,则该可动家具部件2进入根据图5的过压位置üs中。耦合配合件24在此也带动张紧元件7沿着关闭方向sr一同运动,由此触发装置35的止挡使推出元件4沿转动方向d、即逆时针围绕转动轴x转动。因而通过该按压使转动轴x和作用线w进入达相互间隔开的相对解锁位置es中。由此锁止装置17解锁。

从根据图5的该解锁位置起,推出蓄力器5可卸载,从而推出元件4进一步沿转动方向d转动(参加图6)。由此推出元件4的远离推出元件-蓄力器基座29的端部与构造在张紧元件7上的推出止挡46接触。这引起整个张紧元件7沿着打开方向or相对于承载件3运动,由此可动家具部件2进入——虽然才稍微打开的——打开位置os中。同时推出元件4也使偏转元件38克服偏转蓄力器39的力顺时针枢转。

在图7中推出蓄力器5进一步卸载,由此家具部件2(由耦合配合件24代表)更进一步运动到打开位置os中。可动家具部件2因此由推出元件4间接地通过张紧元件7和耦合件25推出。由于张紧元件7沿着打开方向or运动,因此构造为拉伸弹簧的复位蓄力器15也开始张紧。

在图8中推出元件4完成四分之一圈转动。推出蓄力器5已经大致卸载一半。可动家具部件2位于打开位置os中,锁止装置17位于解锁位置es并且耦合装置26位于耦合位置k中。偏转蓄力器39完全张紧。

由于根据图9推出元件4已经进一步运动,因此推出元件4的背离推出元件-蓄力器基座29的端部也再次反向(在此情况下向右)运动。由此偏转蓄力器39可再次卸载,使得偏转元件38跟随推出元件4。

在图9和图10之间推出装置1到达一个未示出的位置,在该位置中达到与锁止位置vs相反的死点,在该位置中承载件-蓄力器基座32、推出元件-蓄力器基座29和转动轴x在俯视图中位于一条线上。但为了使推出元件4从该中间位置或者说死点位置继续运动,偏转蓄力器39进一步卸载,由此偏转元件38使推出元件4运动到根据图10的位置中。在该位置中完成推出装置1的推出行程a。因此从该位置起开始张紧行程s,在该张紧行程中主动拉动可动家具部件2。由于张紧元件7通过耦合装置26与可动家具部件2耦合,因此推出元件4根据图11也通过构造为止挡的运动传递元件8沿打开方向or运动。因而在推出蓄力器5张紧的情况下推出元件4沿着与在推出可动家具部件2时相同的转动方向d(逆时针)转动。

根据图12,推出元件4通过运动传递元件8进一步沿着转动方向d围绕转动轴x转动。

最后,在图13中张紧装置6的张紧行程s完成。因此推出装置1已经沿着打开方向or经过打开行程o(由推出行程a和张紧行程s组成)。同时推出元件4也已经完成一次完整的转动,从而再次到达锁止位置vs,在该锁止位置中推出蓄力器5的作用线w经过转动轴x。复位蓄力器15完全张紧。在耦合和解耦元件27上的止挡45贴靠在头部件37上,因此已达到或经过用于耦合装置26的控制装置的预定打开行程vo,所述控制装置由耦合和解耦元件27构成。耦合和解耦元件27的顶端47仍位于耦合件25的最前部区域中,从而耦合件25的头部区域仍扩张或者说头部区域的两个彼此隔开间隙的突出部不能向彼此弯曲。在耦合件25的头部区域与耦合配合件24的容纳区域之间的耦合位置k通过形锁合保持得到。在图13中清楚可见,推出元件的转动轴x垂直于推出装置1的推出行程a定向。

当从根据图13的位置起继续拉动可动家具部件2时,则耦合装置26进行行程控制的解耦(参见图14)。首先张紧元件7通过耦合件25进一步沿着打开方向or运动。但由于构成控制装置的耦合和解耦元件27贴靠在头部件37上,因此仅耦合件25连同张紧元件7沿着打开方向or相对于承载件3运动。由此耦合和解耦元件27的顶端47移出耦合件25的头部区域,使得该头部区域不太强烈地或者不再被扩张。头部区域的突出部因此可朝向彼此弯曲。从而达到解耦位置ek并且在耦合件25的头部区域与耦合配合件24的容纳区域之间仅存在松动的连接。因此,不再被扩张的耦合件25根据图14已经可与耦合配合件24分离。在耦合和解耦元件27与耦合件25的相对运动中耦合蓄力器40张紧,因为其在一方面作用于耦合件25并且在另一方面作用于耦合和解耦元件27。

一旦耦合配合件24完全与耦合件25分离,可动家具部件2处于自由运动中。同时耦合蓄力器40可再次卸载,由此耦合件25沿着关闭方向sr相对于张紧元件7运动。由此,耦合杆41也围绕转动支承件44转动。通过该运动,耦合配合件止挡43在耦合杆蓄力器42卸载的情况下从张紧元件7运动出。在耦合件25回移时,耦合件25的头部区域到达耦合件导向装置49的侧壁之间,由此耦合件25头部区域的彼此间隔开的部分被压向彼此。由此,耦合和解耦元件27的顶端47不能进入耦合件25的最前部。因而耦合蓄力器40不能完全卸载,而只能进行至大约一半。

但为了使耦合件25完全进入耦合件导向装置49中,根据图16耦合杆蓄力器42卸载并且使耦合杆41枢转,直至耦合件25贴靠在张紧元件7的止挡59上。由此耦合配合件止挡43也完全移出。耦合和解耦元件27的顶端47尚未完全位于耦合件25的最前部区域中。

从图16起或者已经从图15起,复位蓄力器15也开始卸载,由此首先到达根据图17的位置。

接着,通过卸载的复位蓄力器15张紧元件7进一步移动至根据图18的位置中,直至最终到达图19的返回位置r中。从图18到图19的返回运动由阻尼装置36阻尼。可动家具部件2始终仍处于打开位置os中。锁止装置17处于锁止位置vs中。

当最后根据图20也还将可动家具元件2关闭时,耦合配合件24首先与耦合配合件止挡43接触。由此耦合件25首先通过耦合杆41的转动运动沿打开方向or运动,从而未扩张的耦合件25头部区域首先嵌入耦合配合件24的容纳区域中。随后由于耦合件25不再收窄地保持在耦合件导向装置49的侧面之间,因此根据图20耦合蓄力器40也卸载,由此耦合和解耦元件27的顶端47再次完全伸入耦合件25的头部区域中并且因此使头部区域扩张。从而在图20中再次达到耦合装置26的耦合位置k。图20也再次相应于根据图4的初始位置。

图21示出包括家具主体22和可动家具部件2的家具21,其具有第二种实施例的推出装置1。在此可动家具部件2仍然通过铰链23与家具主体22铰接。在可动家具部件2上安装推出装置1的耦合配合件24。

在根据图22的分解图中可详细看到推出装置1的第二种实施例。再次设置有承载件3,其可与未示出的盖件一同构成用于推出装置1其余部件的壳体。张紧元件7可移动地支承在承载件3中。该张紧元件7可运动地并且通过阻尼装置36阻尼地支承在承载件3上。通过复位蓄力器15,张紧元件7与承载件3连接。在张紧元件7中设置有用于耦合和解耦元件27的导轨28。该耦合和解耦元件27通过耦合蓄力器40相对于张紧元件7向左预压紧。所述耦合蓄力器40在此情况下构造为大致v形的拉伸弹簧,该拉伸弹簧以其端部保持在张紧元件7中并且在中间区域中贴靠在耦合和解耦元件27上。此外,设有与承载件3连接的耦合元件夹紧件56,其可靠置在耦合和解耦元件27的止挡45上。另外,在本实施例中头部件37也安装在承载件3上。在张紧元件7上总共设有三个推出止挡46,它们与设置在推出元件4上的推出辊51相对应。推出元件4本身围绕转动轴x可转动地支承在承载件3的转动支承件57上。另外,在推出元件4上设置张紧辊52。偏心销50偏心地设置在推出元件4上。推出蓄力器5一方面通过推出元件-蓄力器基座29与推出元件4连接并且另一方面通过承载件-蓄力器基座32与承载件3连接。另外,也设有触发装置35,其在本实施例中由触发元件55、触发弹簧54和触发弓形件53构成。触发弓形件53保持在承载件3的凹部60中。

图23示出处于组装状态中的推出装置1的第二种实施例。在此耦合和解耦元件27的止挡45贴靠在耦合元件夹紧件56上。还可看出,承载件-蓄力器基座32和推出元件-蓄力器基座29在所示的锁止位置vs中位于一个包括推出元件4转动轴x和作用线w的平面中。

与图23相配的推出装置1俯视图在图24中示出。耦合配合件24的位置相应于可动家具部件2的位置,其处于关闭位置ss中。此外,锁止装置17处于锁止位置vs中,因为推出蓄力器5的作用线w经过转动轴x。触发弓形件53以其端侧贴靠在偏心销50上。触发元件55的一个端部区域又贴靠在触发弓形件53的弯曲区域上。触发元件55的另一端部贴靠在耦合配合件24上。虽然耦合件25的头部区域通过耦合和解耦元件27的顶端47扩张,但由于耦合件25的头部区域未处于耦合配合件24的容纳区域中,因此耦合装置26仍处于解耦位置ek中。

当现在从根据图24的该关闭位置ss起沿着关闭方向sr按压可动家具部件2时,则可动家具部件2进入根据图25的过压位置üs中。由于触发元件55贴靠在耦合配合件24上并且挠性的触发弓形件53通过其弯曲区域又贴靠在触发元件55上,因此触发弓形件53的端侧压到偏心销50上,由此推出元件4沿转动方向d围绕转动轴x转动。由此转动轴x与作用线w进入彼此间隔开的相对解锁位置es中。由此锁止装置17解锁。(在这里所示的实施例中为了锁止始终移动推出元件-蓄力器基座29。但原则上也可在过压时使转动轴x这样移动,使得其与作用线w间隔开。由此,作用线w相对于承载件3保持不变,而转动轴x将相对于承载件3运动)。

一旦家具21的操作者不再按压可动家具部件2,根据图26推出蓄力器5开始进一步卸载。推出蓄力器5带动推出元件4并使其继续沿转动方向d逆时针转动。由此三个推出辊51中的第一推出辊与三个推出止挡46的第一推出止挡接触,从而张紧元件7通过推出元件4沿着打开方向or运动。由于耦合件25和张紧元件7一体构造,因此,通过耦合件25的头部区域,耦合配合件24和利用该耦合配合件可动家具部件2也沿着打开方向or运动。从而可动家具部件2位于——虽然才稍微打开的——打开位置os中。锁止装置17位于解锁位置es中。耦合装置26始终仍位于解耦位置ek中。根据图26张紧元件7已经稍微沿着打开方向or相对于承载件3运动。但由于耦合元件夹紧件56固定在承载件3上并且止挡45贴靠在该耦合元件夹紧件56上,因此构成控制装置的耦合和解耦元件27不随张紧元件7沿着打开方向or一起运动。由此耦合和解耦元件27的顶端47移出耦合件25的头部区域。从而耦合件25的头部区域已较小地扩张。

由于根据图27顶端47仍进一步相对于耦合件25回移,因此耦合件25的头部区域不再被扩张并且该头部区域基于其两个突出部的可朝向彼此弯曲的设计而滑入耦合配合件24的容纳区域中。因此在耦合件25和耦合配合件24之间实现松动的连接。通过耦合和解耦元件27与张紧元件7沿滑槽28的相对运动,根据图27耦合蓄力器40张紧。根据图27推出元件4也已经进一步转动,从而第二推出辊41与第二推出止挡46接触。

当推出元件4根据图28进一步转动时,弹性的耦合元件夹紧件56的一个端部与推出元件4接触,由此耦合元件夹紧件56稍微向左弯曲。由此,耦合和解耦元件27的止挡45不再被耦合元件夹紧件56保持,从而耦合蓄力器40可卸载。由此,耦合和解耦元件27也再次相对于张紧元件7沿着打开方向or运动,从而耦合和解耦元件27的顶端47进入耦合件25的头部区域中并且使该头部区域扩张。从而在耦合件25和耦合配合件24之间形成可靠的形锁合保持并且因此达到耦合位置k,其在耦合和解耦元件27相对于耦合件25没有相对运动时不可脱开。

根据图29,推出元件4完成半圈转动。因此推出蓄力器5完全卸载并且推出元件4再次位于中间位置中。从而推出装置1的推出行程a结束。复位蓄力器15已经大约被张紧一半。从图29起现在沿着打开方向or拉动可动家具部件2。

通过在图30中已经开始的进一步的拉动运动,张紧元件7继续沿着打开方向or相对于承载件3运动。由于第三推出辊51始终仍与第三推出止挡46接触,因此推出元件4在张紧推出蓄力器5的情况下继续沿着与在推出可动家具部件2时相同的转动方向d转动。同时张紧辊52也与运动传递元件8接触。构造为止挡的该运动传递元件8与张紧元件7共同构成用于推出蓄力器5的张紧装置6。该推出蓄力器在图30中已经部分张紧。

根据图31,可动家具部件2仍继续沿着打开方向or运动并且同时推出元件4进一步沿转动方向d转动,由此偏心销50贴靠在触发弓形件53的一个侧面上并使触发弓形件基于其挠性已经稍微向右弯曲,这在右上方示出的细节图中清晰可见。

在图32中可动家具部件2仍继续沿着打开方向or运动,由此推出元件4也继续转动。因此偏心销50使触发弓形件53更明显地弯曲(参见右上方的细节图)。

在继续运动中,偏心销50最终经过触发弓形件53,从而两个部件再次到达其根据图33的初始位置。通过触发弹簧54,触发元件55的位置也再次这样调整,使得触发元件55以间隙量伸出于承载件3。根据图33张紧行程s也完成,该张紧行程与推出行程a共同构成推出装置1的打开行程o。在推出装置1从图32到图33的运动中,耦合和解耦元件27的止挡45与头部件37接触。达到了预定的打开行程vo。由此,耦合和解耦元件27在耦合蓄力器40加载的情况下相对于张紧元件7运动,从而耦合和解耦元件27的顶端47移出耦合件25的头部区域并且不再使头部区域的突出部扩张。由此实现耦合装置26的解耦位置ek。但在耦合件25的头部区域与耦合装置26的容纳区域之间仍存在松动的连接。

当现在从图33的位置起继续拉动可动家具部件2时,则耦合配合件24可与耦合件25通过头部区域的突出部朝向彼此弯曲而脱开并且松动的连接也由此解除。

从达到解耦位置ek起,复位蓄力器15也可再次卸载并且首先使张紧元件7沿着关闭方向sr运动至到达根据图35的位置。在该运动的同时或者说从止挡45不再贴靠在头部件37上的时刻开始,耦合蓄力器40也可卸载。由此,耦合和解耦元件27的顶端47运动到耦合件25的头部区域中,从而再次使头部区域扩张。

在图36中复位蓄力器15完全卸载。该返回运动通过阻尼装置36的活塞进行阻尼。由此达到复位装置13或复位蓄力器15的返回位置r。但可动家具部件2——由耦合配合件24代表——仍处于打开位置os中。

当最后根据图37也沿着关闭方向sr移动可动家具部件2时,可动家具部件2进入关闭位置ss。在该关闭位置ss中耦合配合件24再次贴靠在触发元件55上。锁止装置17位于锁止位置vs中。耦合装置26位于解耦位置ek中。图37再次相应于根据图24的初始位置。

最后还应指出,在所述实施例中相同的功能部件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因此,对于实施例所提及的优点和可能性也可按意义适用于相应其它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