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锁梁复位功能锁具的锁梁复位力度的调节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425345阅读:363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有锁梁复位功能锁具的锁梁复位力度的调节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锁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锁梁复位功能锁具的锁梁复位力度的调节方法。



背景技术:

挂锁是当前最为常用的锁具种类之一。使用时将挂锁的U型锁梁绕在被锁件上,然后将所述U型锁梁压缩到锁孔内完成锁止,需要打开时使用钥匙打开即可。

但是现有的挂锁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当锁具被打开时,所述锁梁由于缺少拘限的作用力,非常轻易的即可绕其长柄转动,而一旦锁梁转动呈一定角度,锁具容易从被锁件上掉落下来。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锁梁复位功能锁具的锁梁复位力度的调节方法,锁具可以在所述限位槽对应的角度范围内实现助力复位,还可以调整助力复位的力度大小,调节方便快捷,有效克服现有技术的锁具容易脱落问题。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具有锁梁复位功能锁具的锁梁复位力度的调节方法,具有锁梁复位功能的锁具,包括锁本体、调节孔、调节旋钮、调紧滑块、顶紧装置,

所述锁本体包括:

长锁梁孔,设在所述锁本体上端面后方,

短锁梁孔,设在所述锁本体上端面前方,

U型锁梁,包括长柄、弧柄、短柄,所述长柄可滑动的插设在所述长锁梁孔内,所述长柄与所述长锁梁孔转动配合,所长柄背离所述短柄的侧面成型有限位槽;

所述调节孔包括:

上螺纹孔,设在所述锁本体上端面位于所述长锁梁孔后方处,

矩形孔,位于所述上螺纹孔下方,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矩形孔外接圆直径小于所述上螺纹孔直径;

得益于上述改进结构,可以方便安装:先将所述调紧滑块安装在所述矩形孔内,然后将所述调节旋钮安装在所述上螺纹孔内。

插孔,沿水平方向贯通连接所述矩形孔与长锁梁孔,

安装螺孔,设在所述矩形孔后方与所述插孔对应处,

内六角螺栓,螺接在所述安装螺孔内;

显而易见的,所述安装螺孔尺寸应当足以容纳所述限位顶杆、限位块穿过,以便从所述安装螺孔处安装所述限位顶杆、限位块。

所述调节旋钮包括:

螺纹柱,螺接在所述上螺纹孔内,

下顶杆,设在所述螺纹柱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旋钮上端面还设有手捏块;

得益于上述改进结构,所述手捏块便于使用者拧转所述调节旋钮。

所述调紧滑块包括:

上顶板,设在所述矩形孔内,

矩形条,设有一对,对称式设在所述上顶板下端面前方,

驱动条,设有一对,对称式设在所述上顶板下端面后方,所述驱动条设有由上前方至下后方倾斜的第一倾斜面,

所述顶紧装置包括:

限位顶杆,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插孔设置,所述限位顶杆前端成型有锥头,所述锥头插设在所述限位槽内;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槽横截面为前窄后宽状。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槽包括位于前方的向前突出的底弧面、对称设在所述底弧面两侧的向后突出的侧弧面。

得益于上述结构,所述U型锁梁绕长柄转动时,所述锥头可以顺畅的进行以下动作:

1、从所述限位槽一侧滑入,

2、划过所述限位槽的轨迹线,

3、从所述限位槽另一侧滑出;

当转动所述U型锁梁,使得所述锥头抵靠在所述长柄的圆周外表时,所述长柄受所述锥头的阻力小且均匀,可以方便的转动。

当转动所述U型锁梁,使得所述锥头插在所述限位槽的侧弧面时,所述锥头给予所述侧弧面作用力使得所述长柄转动,所述锥头向前步进;

当转动所述U型锁梁,使得所述锥头插在所述限位槽的底弧面时,所述U型锁梁能够保持稳定姿态。

限位块,设在所述限位顶杆下端面前方,与所述插孔挡止配合,

压缩弹簧,绕接在所述限位顶杆上,抵接在所述限位块后方,

滑动簧座,所述滑动簧座通过设在其下端面的滑孔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限位顶杆上,所述滑动簧座抵接在所述压缩弹簧后方,所述滑动簧座上端面成型为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面抵接配合。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一对矩形条、驱动条之间的缝隙用以容设所述限位顶杆、限位块、压缩弹簧进而避免干涉。

一种具有锁梁复位功能锁具的锁梁复位力度的调节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调节:

步骤1,安装:

步骤1.1,安装所述顶紧装置:

拆下所述内六角螺栓,然后将所述限位顶杆、限位块、压缩弹簧经由所述安装螺孔插入所述矩形孔内,所述限位顶杆穿过所述插孔后插设在所述限位槽内,再安装上所述内六角螺栓,最后由上向下将所述滑动簧座插在所述限位顶杆上,所述滑动簧座抵靠在所述压缩弹簧后方;

步骤1.2,安装所述调紧滑块:

由上向下将所述调紧滑块插在所述矩形孔内,一对矩形条、一对驱动条之间的缝隙用以容设所述限位顶杆、限位块、压缩弹簧进而避免干涉,所述第二倾斜面与所述第一倾斜面抵接配合;

步骤1.3,安装所述调节旋钮:

将所述调节旋钮螺接在所述上螺纹孔内,所述下顶杆32抵靠在所述上顶板上;

步骤2,U型锁梁助力复位:

步骤2.1,转动所述U型锁梁;

步骤2.2,所述锥头抵靠在所述长柄的圆周外表时,所述长柄受所述锥头的阻力小且均匀,方便继续转动所述U型锁梁;

步骤2.3:所述锥头插在所述限位槽的侧弧面时,所述锥头给予所述侧弧面13d-2作用力使得所述长柄转动,同时所述锥头向前步进;

步骤2.4:所述锥头插在所述限位槽的底弧面时,所述U型锁梁保持相对稳定姿态;

步骤3,调节限位顶杆顶紧力度:

步骤3.1,旋转所述调节旋钮使其向下步进,所述下顶杆挤压所述调紧滑块使其向下步进,所述第一倾斜面作用于所述第二倾斜面驱动所述滑动簧座向前滑动,所述压缩弹簧压缩,所述限位顶杆对所述限位槽的顶紧力度增大,此时转动所述U型锁梁需要更大的力;

步骤3.2,旋转所述调节旋钮使其向上步进,所述压缩弹簧驱动所述动簧座向后步进,所述第二倾斜面作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使得所述调紧滑块向上步进并抵靠在所述下顶杆下方,此时所述限位顶杆对所述限位槽的顶紧力度减小,此时转动所述U型锁梁需要较小的力。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锁具可以实现U型锁梁的助力复位:

所述锥头插在所述限位槽的侧弧面时,所述锥头给予所述侧弧面作用力使得所述长柄转动,同时所述锥头向前步进直至插在所述限位槽的底弧面内,此时所述U型锁梁保持相对稳定姿态。

进一步的,所述锥头抵靠在所述长柄的圆周外表时,所述长柄受所述锥头的阻力小且均匀,可以方便的转动。本发明所述锁具能够实现在所述限位槽对应的角度范围内的助力复位,而超出所述限位槽的范围时则不具有助力复位功能。此时所述U型锁梁能够保持其短柄位于所述短锁梁孔正上方,相对于所述U型锁梁打开的姿态来讲,此时所述U型锁梁与锁本体之间的距离最小,能够避免本发明所述锁具从被锁紧件上脱落。

本发明的锁具可以快捷调整U型锁梁助力复位的力度:

旋转所述调节旋钮使其向下步进,所述下顶杆挤压所述调紧滑块使其向下步进,所述第一倾斜面作用于所述第二倾斜面驱动所述滑动簧座向前滑动,所述压缩弹簧压缩,所述限位顶杆对所述限位槽的顶紧力度增大,此时转动所述U型锁梁需要更大的力。

步骤3.2,旋转所述调节旋钮使其向上步进,所述压缩弹簧驱动所述动簧座向后步进,所述第二倾斜面作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使得所述调紧滑块向上步进并抵靠在所述下顶杆下方,此时所述限位顶杆对所述限位槽的顶紧力度减小,此时转动所述U型锁梁需要较小的力。

本发明的一种锁梁复位力度调节方法,调节方便快捷,仅仅需要旋转所述调节旋钮即可轻松实现。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锁具的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

图2是本发明所述锁具的一种实施例的局部剖视图(略去部分U型锁梁)。

图3是图2中A-A截面剖视图。

图4是本发明调紧滑块与顶紧装置配合状态仰视图。

图5是本发明限位槽与限位顶杆配合示意图。

图中:

1.锁本体,11.长锁梁孔,12.短锁梁孔,13.U型锁梁,13a.长柄,13b.弧柄,13c.短柄,13d.限位槽,13d-1.底弧面,13d-2.侧弧面;

2.调节孔,21.上螺纹孔,22.矩形孔,23.插孔,24.安装螺孔,25.内六角螺栓;

3.调节旋钮,31.螺纹柱,32.下顶杆,33.手捏块;

4.调紧滑块,41.上顶板,42.矩形条,43.驱动条,43a.第一倾斜面;

5.顶紧装置,51.限位顶杆,51a.锥头,52.限位块,53.压缩弹簧,54.滑动簧座,54a.滑孔,54b.第二倾斜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需要说明的是,以下所述“前”“后”方向与附图中所示的方向一致。

一种具有锁梁复位功能锁具的锁梁复位力度的调节方法,具有锁梁复位功能的锁具,包括锁本体1、调节孔2、调节旋钮3、调紧滑块4、顶紧装置5,

所述锁本体1包括:

长锁梁孔11,设在所述锁本体1上端面后方,

短锁梁孔12,设在所述锁本体1上端面前方,

U型锁梁13,包括长柄13a、弧柄13b、短柄13c,所述长柄13a可滑动的插设在所述长锁梁孔11内,所述长柄13a与所述长锁梁孔11转动配合,所长柄13a背离所述短柄13c的侧面成型有限位槽13d;

所述调节孔2包括:

上螺纹孔21,设在所述锁本体1上端面位于所述长锁梁孔11后方处,

矩形孔22,位于所述上螺纹孔21下方,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所述矩形孔22外接圆直径小于所述上螺纹孔21直径;

得益于上述改进结构,可以方便安装:先将所述调紧滑块4安装在所述矩形孔22内,然后将所述调节旋钮3安装在所述上螺纹孔21内。

插孔23,沿水平方向贯通连接所述矩形孔22与长锁梁孔11,

安装螺孔24,设在所述矩形孔22后方与所述插孔23对应处,

内六角螺栓25,螺接在所述安装螺孔24内;

显而易见的,所述安装螺孔24尺寸应当足以容纳所述限位顶杆51、限位块52穿过,以便从所述安装螺孔24处安装所述限位顶杆51、限位块52。

所述调节旋钮3包括:

螺纹柱31,螺接在所述上螺纹孔21内,

下顶杆32,设在所述螺纹柱31下方;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旋钮3上端面还设有手捏块33;

得益于上述改进结构,所述手捏块33便于使用者拧转所述调节旋钮3。

所述调紧滑块4包括:

上顶板41,设在所述矩形孔22内,

矩形条42,设有一对,对称式设在所述上顶板41下端面前方,

驱动条43,设有一对,对称式设在所述上顶板41下端面后方,所述驱动条43设有由上前方至下后方倾斜的第一倾斜面43a,

所述顶紧装置5包括:

限位顶杆51,沿前后方向贯穿所述插孔23设置,所述限位顶杆51前端成型有锥头51a,所述锥头51a插设在所述限位槽13d内;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槽13d横截面为前窄后宽状。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限位槽13d包括位于前方的向前突出的底弧面13d-1、对称设在所述底弧面两侧的向后突出的侧弧面13d-2。

得益于上述结构,所述U型锁梁3绕长柄13a转动时,所述锥头51a可以顺畅的进行以下动作:

1、从所述限位槽13d一侧滑入,

2、划过所述限位槽13d的轨迹线,

3、从所述限位槽13d另一侧滑出;

当转动所述U型锁梁3,使得所述锥头51a抵靠在所述长柄13a的圆周外表时,所述长柄13a受所述锥头51a的阻力小且均匀,可以方便的转动。

当转动所述U型锁梁3,使得所述锥头51a插在所述限位槽的侧弧面13d-2时,所述锥头51a给予所述侧弧面13d-2作用力使得所述长柄13a转动,所述锥头51a向前步进;

当转动所述U型锁梁3,使得所述锥头51a插在所述限位槽的底弧面13d-1时,所述U型锁梁3能够保持稳定姿态。

限位块52,设在所述限位顶杆51下端面前方,与所述插孔23挡止配合,

压缩弹簧53,绕接在所述限位顶杆51上,抵接在所述限位块52后方,

滑动簧座54,所述滑动簧座54通过设在其下端面的滑孔54a可滑动的套设在所述限位顶杆51上,所述滑动簧座54抵接在所述压缩弹簧53后方,所述滑动簧座54上端面成型为第二倾斜面54b,所述第二倾斜面54b与所述第一倾斜面43a抵接配合。

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方案,一对矩形条42、驱动条43之间的缝隙用以容设所述限位顶杆51、限位块52、压缩弹簧53进而避免干涉。

一种具有锁梁复位功能锁具的锁梁复位力度的调节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调节:

步骤1,安装:

步骤1.1,安装所述顶紧装置5:

拆下所述内六角螺栓25,然后将所述限位顶杆51、限位块52、压缩弹簧53经由所述安装螺孔24插入所述矩形孔22内,所述限位顶杆51穿过所述插孔23后插设在所述限位槽13d内,再安装上所述内六角螺栓25,最后由上向下将所述滑动簧座54插在所述限位顶杆51上,所述滑动簧座54抵靠在所述压缩弹簧53后方;

步骤1.2,安装所述调紧滑块4:

由上向下将所述调紧滑块4插在所述矩形孔22内,一对矩形条42、一对驱动条43之间的缝隙用以容设所述限位顶杆51、限位块52、压缩弹簧53进而避免干涉,所述第二倾斜面54b与所述第一倾斜面43a抵接配合;

步骤1.3,安装所述调节旋钮3:

将所述调节旋钮3螺接在所述上螺纹孔21内,所述下顶杆32抵靠在所述上顶板41上;

步骤2,U型锁梁3助力复位:

步骤2.1,转动所述U型锁梁3;

步骤2.2,所述锥头51a抵靠在所述长柄13a的圆周外表时,所述长柄13a受所述锥头51a的阻力小且均匀,方便继续转动所述U型锁梁3;

步骤2.3:所述锥头51a插在所述限位槽的侧弧面13d-2时,所述锥头51a给予所述侧弧面13d-2作用力使得所述长柄13a转动,同时所述锥头51a向前步进;

步骤2.4:所述锥头51a插在所述限位槽的底弧面13d-1时,所述U型锁梁3保持相对稳定姿态;

步骤3,调节限位顶杆51顶紧力度:

步骤3.1,旋转所述调节旋钮3使其向下步进,所述下顶杆32挤压所述调紧滑块4使其向下步进,所述第一倾斜面43a作用于所述第二倾斜面54b驱动所述滑动簧座54向前滑动,所述压缩弹簧53压缩,所述限位顶杆51对所述限位槽13d的顶紧力度增大,此时转动所述U型锁梁3需要更大的力;

步骤3.2,旋转所述调节旋钮3使其向上步进,所述压缩弹簧53驱动所述动簧座54向后步进,所述第二倾斜面54b作用于所述第一倾斜面43a,使得所述调紧滑块4向上步进并抵靠在所述下顶杆32下方,此时所述限位顶杆51对所述限位槽13d的顶紧力度减小,此时转动所述U型锁梁3需要较小的力。

以上述依据本发明的理想实施例为启示,通过上述的说明内容,相关工作人员完全可以在不偏离本项发明技术思想的范围内,进行多样的变更以及修改。本项发明的技术性范围并不局限于说明书上的内容,必须要根据权利要求范围来确定其技术性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