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触点组件接触电阻测试的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68296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触点组件接触电阻测试的夹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夹持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触点组件接触电阻测试的夹持装置。



背景技术:

电触点广泛应用于各类接触器、继电器、照明开关、故障电流开关及辅助开关中,其工作电流从几安培至几千安培不等,不同工业需求使电触点的成分、制备工艺与尺寸结构各异。同时为实现器件内部的特性匹配及具有多路切换的功能,通常将电触点通过一定的连接和组合方式形成触点组件,其中将电触点先与连接片连接后再通过注塑基座固定的方式最为普遍。其中触点组件的注塑基座的长度L、宽度W、高度H以及触点工作面与注塑基座长度方向的夹角X是指导触点组件夹具生产的重要参数。一般情况下,注塑基座的长度L、宽度W、高度H的范围在几十个毫米到几百个毫米,触点工作面与注塑基座长度方向的夹角X范围在-90°到90°,由于这四个参数有不同的组合,因此为了夹持不同规格的触点组件需要多种型式及规格的夹具,由此使得制造成本增加,而且在进行测试时会使得夹具更换繁琐,不利于提高测试的效率。本发明不仅支持多种型式及规格触点组件的稳定夹持,而且可以实现触点组件的快速装卡与拆卸。

目前,现有的触点组件接触电阻测试的夹持装置适用范围窄,不适用夹持不同型式及规格的触点组件,在进行测试时需要频繁更换夹具,而且更换过程十分繁琐,测试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解决现有的触点组件接触电阻测试的夹持装置存在适用范围窄,测试时需要频繁更换夹具,测试效率低的问题,进而提供一种用于触点组件接触电阻测试的夹持装置。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本发明的用于触点组件接触电阻测试的夹持装置用于触点组件接触电阻测试的夹持装置包括滑动板1、支架2、支撑架3、定位块4、导柱5、推动板6、第一固定螺钉7、推动螺杆8、两个定位销9、两个第二固定螺钉10、两个第三固定螺钉11和两个固定螺母12;支架2为“U”型支架,支架2底部加工有沿竖直方向的通孔,支架2两侧壁上对称加工有两个螺纹孔,支架2的下部通过第三固定螺钉11和固定螺母12固定在滑动板1上,支撑架3的横截面呈“U”型,支撑架3两侧加工有螺纹孔,支撑架3底端面后侧两端部对应克弯有两个限位挡板,支撑架3通过两个定位销9安装在支架2上,支撑架3通过两个第二固定螺钉10与支架2限位;推动板6上部加工有通孔,推动板6上端面沿竖直方向加工有螺纹孔,导柱5的一端依次穿过的推动板6上部通孔和支撑架3上部,推动螺杆8的外壁上加工有外螺纹,推动螺杆8穿过支撑架3并与导柱5的另一端连接,推动板6通过第一固定螺钉7固定在导柱5上,定位块4设置在支撑架3的U型腔内,定位块4设置有与触点组件14外型相应的型腔,定位块4与支撑架3的两个限位挡板紧密贴合设置,调整块13放置在定位块4的型腔内,调整块13放置在紧密排布的触点组件14之间。

进一步地,定位销9的前段为直杆,定位销9的前段与支撑架3连接但可灵活转动,定位销9的后段有外螺纹,定位销9的后段与支架2螺纹连接固定。

进一步地,支撑架3的两侧上对应排布有螺纹孔,螺纹孔与竖直方向形成的角度范围为-90°到90°,螺纹孔与触点工作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和螺纹孔与注塑基座长度方向形成的夹角X互为对角。

进一步地,推动螺杆8前段设置有外螺纹,推动螺杆8的后段为直杆,推动螺杆8的直杆上加工有3.5mm的槽。

进一步地,导柱5由不锈钢制成,导柱5经淬火处理,导柱5与支撑架孔成过盈配合,采用双导柱与支撑架3连接。

进一步地,定位块4由聚酰亚胺制成,定位块4的长度为125mm。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的用于触点组件接触电阻测试的夹持装置适用于多种型式及规格的触点组件的夹持,可以实现触点组件快速装卡与拆卸和稳定夹持,测试效率高;

本发明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通用性高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用于触点组件接触电阻测试的夹持装置的主视图;

图2是本发明的用于触点组件接触电阻测试的夹持装置的右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一中支撑架3的主视图;

图4是图3的俯视图;

图5是图3的左视图;

图6是本发明的触点组件测试装夹状态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的一个触点组件14的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的多种不同触点组件14的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的多种定位块4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如图1~9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用于触点组件接触电阻测试的夹持装置包括滑动板1、支架2、支撑架3、定位块4、导柱5、推动板6、第一固定螺钉7、推动螺杆8、两个定位销9、两个第二固定螺钉10、两个第三固定螺钉11和两个固定螺母12;支架2为“U”型支架,支架2底部加工有沿竖直方向的通孔,支架2两侧壁上对称加工有两个螺纹孔,支架2的下部通过第三固定螺钉11和固定螺母12固定在滑动板1上,支撑架3的横截面呈“U”型,支撑架3两侧加工有螺纹孔,支撑架3底端面后侧两端部对应克弯有两个限位挡板,支撑架3通过两个定位销9安装在支架2上,支撑架3通过两个第二固定螺钉10与支架2限位;推动板6上部加工有通孔,推动板6上端面沿竖直方向加工有螺纹孔,导柱5的一端依次穿过的推动板6上部通孔和支撑架3上部,推动螺杆8的外壁上加工有外螺纹,推动螺杆8穿过支撑架3并与导柱5的另一端连接,推动板6通过第一固定螺钉7固定在导柱5上,定位块4设置在支撑架3的U型腔内,定位块4设置有与触点组件14外型相应的型腔,定位块4与支撑架3的两个限位挡板紧密贴合设置,调整块13放置在定位块4的型腔内,调整块13放置在紧密排布的触点组件14之间。

具体实施方式二: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定位销9的前段为直杆,定位销9的前段与支撑架3连接但可灵活转动,定位销9的后段有外螺纹,定位销9的后段与支架2螺纹连接固定。如此设计,可实现全角度范围内满足触点组件14的测试要求,提高本装置的通用性。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三: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方式支撑架3的两侧上对应排布有螺纹孔,螺纹孔与竖直方向形成的角度范围为-90°到90°,螺纹孔与触点工作面之间形成的夹角和螺纹孔与注塑基座长度方向形成的夹角X互为对角。如此设计,可实现全角度范围内满足触点组件14的测试要求,提高本装置的通用性。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或二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四: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推动螺杆8前段设置有外螺纹,推动螺杆8的后段为直杆,推动螺杆8的直杆上加工有3.5mm的槽。如此设计,不仅可连接推动板,还可使推动板6沿导柱5进行滑动达到根据触点组件14结构尺寸进行灵活调整,增强本装置的通用性。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三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五: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导柱5由不锈钢制成,导柱5经淬火处理,导柱5与支撑架孔成过盈配合,采用双导柱与支撑架3连接。如此设计,可提高并保证其优良的导向性能。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一、二或四相同。

具体实施方式六: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定位块4由聚酰亚胺制成,定位块4的长度为125mm。如此设计,主要是根据触点组件14的宽度、高度以及触点工作面与注塑基座长度方向的夹角X进行综合设计,起到辅助定位作用,其长度最大可达125mm,适用于长度在110mm以内的触点组件14。

在对触点组件14进行接触电阻测试时,只需对定位块进行装卡与拆卸。根据触点组件14的长度尺寸,可同时装夹单个或多个触点组件14,当长度方向不够时,也可用调整块13进行长度补偿。针对紧密排布时会相互干涉的触点组件14还需在触点组件14之间放置调整块13,与定位块4组合使用。如此设计,可以实现对多种型式及规格的触点组件14的夹持,可以实现触点组件14快速装卡与拆卸,使该装置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通用性高的优点。其它组成及连接关系与具体实施方式五相同。

工作过程: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使用时,将触点组件14卡入定位块4,从前侧推入支撑架3,在支撑架3两侧上选择与触点工作面、与注塑基座长度方向的夹角X为对角的螺纹孔,即触点工作表面呈水平朝上的状态后通过第二固定螺钉10与支架2固定,旋转推动螺杆8推动推动板6将触点组件14完全夹紧,保证其不发生晃动;测试完毕后,旋转推动螺杆8将触点组件14松开,取出定位块4,然后重复之前的步骤,装入新的触点组件14进行再次测试。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