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筒咬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23784发布日期:2019-01-05 10:10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套筒咬合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是一种套筒咬合装置,详指应用于零组件的相关领域,其主要技术是能够确实且不费力的将具有略微变形、磨损的多角形螺丝(螺帽)予以拆卸,即为一种实用性极佳的发明。



背景技术:

螺丝、螺帽是现今重工业领域中缺一不可的零组件,一台机械的组成中任何原件都是极其重要,尤其是螺丝、螺帽这类的细小的零件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缺少一个都有可能影响整台机械的运作,严重者会影响产线的生产而衍伸出不可挽回的损失。然而,机械并非万能,长久的运作下都必须定期进行检修、保养以维持使用的寿命,只要机械中有不符合规定的零件就必须进行更换以保有安全的防护。然而,在一整台的机械中,因为螺丝、螺帽的体积过小,所以很容易在检修时发生螺丝、螺帽的掉落、遗失等问题发生,所以在进行维修、保养上多数采用了手工具进行作业使用,避免上述问题的发生。

但是,螺丝、螺帽的主要功能是能够相互螺合而固定相关机械内部的组件,避免机械在运作时会产生震动,以至于内部原件遭受较大的震荡而掉落,导致影响整台机械的运作,故相关人员会利用手工具将螺丝、螺帽相互紧锁、紧迫、拆卸等进行施工作业,虽然大力的操控手工具将螺丝、螺帽相锁合下能够确实的固定机械内部的各项组件稳固设置,以及拆卸进行维修、保养,但是却容易因为过大的施力而破坏螺丝、螺帽,让原本具有边角的螺丝、螺帽变形,从原本多边形的形状变成不具边角的形状(趋近圆形),另外长期的螺紧、螺松也是导致螺丝、螺帽变形的元凶之一,如此一来就导致使用者日后以手工具已经无法顺畅的将螺丝、螺帽予以拆卸、紧锁,最后转变成需要以破坏性的做法才可拆卸螺丝、螺帽,不仅费时、费力又增加成本无谓的支付(更换新螺丝、螺帽)等缺失。故,相关业者必须再次思考该如何改善,才可以让使用者以顺畅且不须破坏的方式将螺丝、螺帽取出。

有鉴于上述情形,本发明人投入许多时间研究相关知识,并加以比较各项优劣,进行相关产品的研究及开发,并历经的多次实验及测试,而终于推出一种『套筒咬合装置』改善上述缺失,以符合大众所需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为改善现有在组装、拆卸螺丝、螺帽时,如果遇到变形情况时,一般的手工具无法将其拆卸外,还必须耗费时间、体力以破坏式的做法将其拆卸的缺失,本发明提供一种套筒咬合装置,供使用者能够通过手工具就可以将略为变形(具有磨损的边角)予以拆卸,不需要以破坏性的方式进行,借此节省了使用者的时间、体力以外,更可以节省过多的成本支出。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套筒咬合装置,包括:一本体,其具有一套接孔贯穿本体,而该套接孔具有数个掣动壁面,各掣动壁面彼此相互连结围绕设置,又各掣动壁面的中央区段凸设形成有一主掣齿块,以各掣动壁面的主掣齿块的齿面为主向两侧延伸并定义有一主轴线,又以各主掣齿块与主轴线相叠合的中心点进一步向两侧分别延伸一副轴线,且各副轴线与主轴线之间具有一锐角度,另外各掣动壁面上且位于主掣齿块两侧进一步凸设有数个侧齿块相互连接,且各主掣齿块两侧的各侧齿块以副轴线延伸方向倾斜排列;其中,利用主掣齿块以及两侧的各侧齿块的排列,使得以螺转已经变形、磨损的螺丝、螺帽予以拆卸。

根据上述针对本发明所描述的主要技术之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各副轴线与主轴线之间的锐角度范围的最小值大于0度,最大值则至5度。

根据上述针对本发明所描述的主要技术之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各副轴线与主轴线之间的锐角度是以2度为较佳。

根据上述针对本发明所描述的主要技术之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各掣动壁面与掣动壁面之间的连结处进一步形成数个弧导槽。

根据上述针对本发明所描述的主要技术之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各侧齿块之间的连结进一步形成有数个缺槽。

根据上述针对本发明所描述的主要技术之下,进一步的技术特征在于,该本体进一步区分为一接合段及一掣动段,又位于本体内的套接孔依接合段、掣动段的区分而分成一第一孔区及一第二孔区,而该第一孔区的孔型为四方形,该第二孔区的孔型为多边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供使用者能够通过手工具就可以将略为变形(具有磨损的边角)予以拆卸,不需要以破坏性的方式进行,借此节省了使用者的时间、体力以外,更可以节省过多的成本支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俯视图。

图3为图2的局部放大图。

图4为本发明与尚未磨损的螺丝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与尚未磨损的螺丝的组合俯视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与已经磨损的螺丝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与已经磨损的螺丝的组合俯视示意图。

图8为图7旋动本体,各侧齿面与已经磨损的螺丝的咬合状态示意图。

图9为图8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扳手20螺丝

1本体11套接孔

12接合段13掣动段

131第一孔区132第二孔区

2掣动壁面3主掣齿块

4主轴线5副轴线

7锐角度8侧齿块

81缺槽82弧导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1图9所示,本发明一种套筒咬合装置,主要是与扳手10进行组合并用来旋动螺丝20、螺帽,甚至是已经磨损的螺丝20、螺帽,包括:一本体1呈筒状,其具有一套接孔11贯穿本体1且从底至顶予以贯穿,而该套接孔11具有数个掣动壁面2,各掣动壁面2彼此相互连结围绕设置,以各掣动壁面2围绕形成的套接孔11可以咬合螺丝20、螺帽的外周面,又各掣动壁面2的中央区段凸设形成有一主掣齿块3,该主掣齿块3呈梯状,以各掣动壁面2的主掣齿块3的齿面为主,分别向两侧延伸并定义有一主轴线4,又以各主掣齿块3的表面与主轴线4相叠合的中心点进一步向两侧分别延伸一副轴线5,且各副轴线5与主轴线4之间具有一锐角度7,另外各掣动壁面2上且位于主掣齿块3两侧进一步凸设有数个侧齿块8相互连接,各侧齿块8同于主掣齿块3也为梯状,且各主掣齿块3两侧的各侧齿块8以副轴线5延伸方向倾斜排列;其中,利用主掣齿块3以及两侧的各侧齿块8的排列,使得以螺转已经变形、磨损的螺丝20、螺帽予以拆卸。

请参阅图4至图8所示,使用者在拆卸具有六角头的螺丝20或是六角形的螺帽时(本发明的说明是以具有六角头的螺丝20为主要实施说明),当螺丝20的六角头具有明显的边、角(如图4所绘)时,将本体1的一端套设在常见的扳手10上,而本体1的另一端则套设在欲要拆卸、组装的螺丝20的六角头、六角螺帽,让六角头、六角螺帽的边能够确实的贴合(靠近)套接孔的各掣动壁面2,如此一来扳手10带动本体1进行转动时就可以利用各掣动壁面2驱动螺丝20、螺帽的转动,进而达到紧锁、螺松的施做;反之,当使用者利用本体1要拆卸已经具崩坏六角头的螺丝20、螺帽时(所谓崩坏指的是原本六角形状的造型已经磨损变成非六角形状),通过各主掣齿块3两侧的各侧齿块8以倾斜方式向上设置,让尽管已经变形、磨损的六角头的螺丝20的边面能够受限于各侧齿块8并予以贴抵,使得具有已经变形、磨损的六角头的螺丝20尚能够受到本体1的驱动而达到松懈,让使用者得以顺利的拆除,不需要再利用一堆工具,甚至是破坏的方式才可拆卸,提供了使用者省时又省力,且不会再造成多余额外的开销支付,请参阅图8、图9所示。

本发明对于各主掣齿块3及各侧齿块8的设置上具有特殊的设计,请参阅图3所示,图中为套接孔11的任一掣动壁面2的放大图呈现,从图中可以定义平行于主掣齿块3的主轴线4,该主轴线4贴合于主掣齿块3的表面(指的是主掣齿块3对应套接孔11内的一侧),而再以主轴线4与主掣齿块3的表面的中央点为基准分别朝向两侧边延伸有副轴线5,各副轴线5与主轴线4之间分别具有锐角度7,其中本发明该锐角度7的范围介于0°~5°之间(不包含0°但包含5°),但是本发明该锐角度7又以2°为最佳角度值,主要是能够配合具有完整六角头的螺丝20、螺帽,或者具有不同程度磨损的六角头的螺丝20、螺帽,皆能够确实的以各掣动壁面2去贴抵螺丝20的六角头的边面、螺帽,让使用者能够通过扳手10套接本体1并驱动螺丝20、螺帽的螺松、螺紧。

另外,本发明在各侧齿块8与侧齿块8之间的连结上进一步形成有数个缺槽81,各缺槽81呈凹陷的三角状,而各掣动壁面2与掣动壁面2之间的连结形成有数个弧导槽82,各弧导槽82呈圆弧状设计,其中本发明在各侧齿块8、缺槽81的设计上,以该套接孔11任一面的掣动壁面2至相对应的掣动壁面2的宽度为55mm为基准说明,其各缺槽81的槽口宽度为0.38mm、各缺槽81的槽深度为0.1mm、各侧齿块8的齿宽为0.56mm、各主掣齿块3的齿宽为0.5mm,通过此数值的设计下能够确实的带动各种不同磨损程度的六角螺丝20、螺帽予以松卸,而上述的数值是根据套接孔11的宽度为基准,并非用以限定缺槽81、侧齿块8的诸多数据,可以根据不同的螺丝20、螺帽而设定相对应的数据,请参阅图2所示。

又本体1在套接孔11的设计上主要是能够确实的将具有变形、磨损的六角头的螺丝20、螺帽予以卸除,其主要仰赖的还是套接孔11的设置,因此本发明在本体1的设置上进一步区分为一接合段12及一掣动段13,请参阅图1所示以及图4至图7所示,图中本体1的接合段12主要是与扳手10相组接,而掣动段13则是套合于欲要拆、装的螺丝20、螺帽,又该套接孔11根据接合段12及掣动段13的区分则分成一第一孔区131及一第二孔区132,该第一孔区131因与扳手10相接合,所以该第一孔区131为四方形,而该第二孔区132因与螺丝20、螺帽相套合,所以第二孔区132的孔型会根据螺丝20、螺帽而定为多边形,然而本发明是以螺丝20、螺帽为六角形,而第二孔区132就为六角形设计或是大于六角形的多边形,重点仅着重于第二孔区132能够套合于所要拆卸、组装的螺丝20、螺帽,并且能够确实的让各掣动壁面可以贴抵螺丝、螺帽的边面。

总结说明,本发明利用套接孔11的各掣动壁面2具有主掣齿块3以及数个侧齿块8的设计下,让本体在结合扳手后能够驱动具有正常形状的多边形螺丝、螺帽以外,当螺丝20、螺帽的外型产生磨损、变形时,通过本体1的套接孔11的各掣动壁面2的各侧齿块8为倾斜的设计方式下,能够更确实的咬合已经磨损的螺丝20、螺帽,进一步将磨损的螺丝20予以卸除以及维持原本螺锁的功能,借此避免用户须以破坏的方式将以磨损的螺丝20、螺帽予以破坏,徒增使用者的麻烦,更浪费使用者的时间、体力、增加成本无谓的支出等缺失,也让使用者能够以最简单、轻松的方式顺利将已经磨损、变形的螺丝20、螺帽予以取下,比起现有来说本发明更具有实质上的价值,也更具有一定程度上的进步性与实用性。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