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960119阅读:6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属于汽车零配件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



背景技术:

出于使用者存、取物品的便捷性考虑,配备电吸锁的趋势越来越明显。目前,市面上的尾门电吸锁的其中一种是,门锁锁体仅实现上锁功能,尾门由半锁紧位置到完全贴合位置则由拉耳处的门锁锁体部分实现。

然而,现有技术中,上述尾门电吸锁主要存在着以下不足:1、多数采用拉线直接驱动拉耳从打开位置到锁紧位置的移动,且拉耳在尾门锁紧状态下无自锁功能,结果是汽车行驶过程中,为保持尾门处于锁紧位置,拉线承受太大的载荷,存在安全隐患。2、多数依靠弹簧力让拉耳保持在打开位置,拉耳在打开状态并没有锁紧功能结果是,关门时,尾门必须采用较大的冲击力才能让尾门锁锁体与拉耳达到上锁的位置,产生较大的噪声、抖动,且关门体验不理想。3、部分采用的通过采用侧拉拉线的方式,通过倾斜一定角度的导向槽实现拉耳从打开位置到锁紧位置的移动,从而一定程度上实现自锁的功能,但由于拉耳运动过程到锁紧位置缺乏过渡,容易在关门过程中产生冲击载荷;同时,通过滑槽的方式实现驱动力运动方向的转换,传力损失较大,效率不高,造成成本及能源的浪费,也使驱动部件积虚大,不利放置。

因此,研发出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尾门电吸锁存在着:安全隐患大、对尾门冲击大以及传力损失大的技术缺陷,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尾门电吸锁存在着:安全隐患大、对尾门冲击大以及传力损失大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所述汽车尾门电吸锁包括:车锁主体、传动单元、拉耳、拉线以及动力单元,所述车锁主体一面设置有滑槽,所述车锁主体的另一面设置有腔体,所述车锁主体的侧边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贯穿所述车锁主体;

所述拉耳在所述滑槽中移动,所述传动单元安装在所述腔体中,所述拉耳与所述传动单元连接,所述拉线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转动单元连接连接;

所述动力单元与所述拉线连接带动所述拉线运动。

优选地,所述拉耳上设置有拉耳柱;

所述拉耳柱与车尾门的拉钩连接。

优选地,所述拉耳上设置有受力部,所述受力部与所述传动单元连接。

优选地,所述传动单元上设置有出力部,所述出力部与所述受力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出力部选自:偏心轮、凸轮以及连杆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优选地,所述传动单元上设置有传力部,所述传力部与所述拉线配合连接。

优选地,所述拉耳的下部设置有工字滑槽,所述工字滑槽插入所述滑槽中。

优选地,所述工字滑槽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地,所述滑槽为t型滑槽,所述滑槽的数量为两个。

优选地,所述传动单元在所述腔体中做旋转运动。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所述汽车尾门电吸锁包括:车锁主体、传动单元、拉耳、拉线以及动力单元,所述车锁主体一面设置有滑槽,所述车锁主体的另一面设置有腔体,所述车锁主体的侧边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贯穿所述车锁主体;所述拉耳在所述滑槽中移动,所述传动单元安装在所述腔体中,所述拉耳与所述传动单元连接,所述拉线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转动单元连接;所述动力单元与所述拉线连接带动所述拉线运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当车尾门靠近时,动力单元启动,带动拉线运动,拉线带动传动单元运动,随之,传动单元带动拉耳在滑槽中移动,完成车锁的锁定;整个锁定过程简便快捷,锁定结构简单、传力损失小,对尾门无冲击。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尾门电吸锁存在着:安全隐患大、对尾门冲击大以及传力损失大的技术缺陷。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中,车锁主体其中一个平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中,车锁主体另一个平面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中,传动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中,拉耳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中,拉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的其中一个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的另一个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车锁主体1、滑槽11、腔体12、安装孔13、传动单元2、拉耳3、工字滑槽31、拉耳柱32以及拉线4。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尾门电吸锁存在着:安全隐患大、对尾门冲击大以及传力损失大的技术缺陷。

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为了更详细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进行具体地描述。

请参阅图1至图7,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包括:车锁主体、传动单元、拉耳、拉线以及动力单元,车锁主体一面设置有滑槽,车锁主体的另一面设置有腔体,车锁主体的侧边设置有安装孔,贯穿车锁主体;拉耳在滑槽中移动,传动单元安装在腔体中,拉耳与传动单元连接,拉线穿过安装孔与转动连接;动力单元与拉线连接带动拉线运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尾门电吸锁存在着:安全隐患大、对尾门冲击大以及传力损失大的技术缺陷。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当车尾门靠近时,动力单元启动,带动拉线运动,拉线带动传动单元运动,随之,传动单元带动拉耳在滑槽中的打开位置与锁紧位置之间移动,完成车锁的锁定。整个锁定过程简便快捷,完成了力的直接传递,传力损失大幅度降低,相应地,由于传力损耗小,因此对于尾门的其余结构基本不会造成冲击;同时,锁定结构简单,便于技术人员安装以及维护的优点。第三,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为便于拉线的连接固定,防止拉线在传动的过程中,发生脱落,加固拉线与其余部件的连接稳定性,拉线可穿过车锁主体的安装孔,实现拉线的多重固定。

进一步地优化技术方案,当车尾门落下锁紧时,为有效提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在锁紧状态下的稳定性,防止由于车辆颠簸震动等外界因素,导致车尾门松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拉耳上设置有拉耳柱,拉耳柱与车尾门的拉钩连接。

为有效确保拉耳与传动单元在进行力的传递时,传动单元受到的力可以顺利的传至拉耳,且不造成力的损失或力的损失较小。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中,拉耳上设置有受力部,受力部与传动单元连接。

同理,为便于传动单元的传力,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传动单元上设置有出力部,出力部与受力部连接。

在确保出力部高效无损耗将外力传导至拉耳的基础上,同时兼顾以出力部结构简便,便于安装以及不易损坏的设计角度,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中,出力部选自:偏心轮、凸轮以及连杆中的任意一种或多种。

同样的设计思路,为便于拉线更加高效无损耗地将动力传至传动单元,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传动单元上设置有传力部,传力部与拉线配合连接。

为便于拉耳的连接固定,确保拉耳可以稳定的嵌入滑槽中移动而不发生脱落,同时,还需兼顾拉耳与传动单元的力传导连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中,拉耳的下部设置有工字滑槽,工字滑槽插入滑槽中。

进一步地优化技术方案,使得受力更加均匀,同时提升拉耳与汽车尾门的连接稳定性,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工字滑槽的数量为两个;这样,即使其中一个工字滑槽发生损坏,依然可以将拉耳与车锁住稳定的固定在一起,有效延长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的使用寿命。

为有效提升本发明中,汽车尾门电吸锁的使用寿命,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滑槽为t型滑槽,滑槽的数量为两个。t型滑槽的结构设计,可有效提高拉耳在其中的滑动流畅度,便于拉耳的安装固定;两个滑槽的结构设计,相应地,此时拉耳的数量也是两个,即使有一个拉耳发生损坏,另一个拉耳依然可以起到与汽车尾门连接固定的作用,有效延长了汽车尾门电吸锁的使用寿命。

为使得传动单元将力传导至拉耳时,传力过程均匀,进一步地使得拉耳在滑槽中的运动时匀速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中,传动单元在腔体中做旋转运动。

从上述技术技术方案可以得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具有以下优点:

1、能实现拉耳在打开、锁紧位置的自锁;

2、拉耳在运动状态到锁定状态过程中,转换过程中实现无冲击或柔性冲击;

3、将锁体的传递损失降到最低,节约驱动部件的成本及空间位置。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所述汽车尾门电吸锁包括:车锁主体、传动单元、拉耳、拉线以及动力单元,所述车锁主体一面设置有滑槽,所述车锁主体的另一面设置有腔体,所述车锁主体的侧边设置有安装孔,所述贯穿所述车锁主体;所述拉耳在所述滑槽中移动,所述传动单元安装在所述腔体中,所述拉耳与所述传动单元连接,所述拉线穿过所述安装孔与所述转动单元连接;所述动力单元与所述拉线连接带动所述拉线运动。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当车尾门靠近时,动力单元启动,带动拉线运动,拉线带动传动单元运动,随之,传动单元带动拉耳在滑槽中移动,完成车锁的锁定;整个锁定过程简便快捷,锁定结构简单、传力损失小,对尾门无冲击。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汽车尾门电吸锁,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尾门电吸锁存在着:安全隐患大、对尾门冲击大以及传力损失大的技术缺陷。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