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器人驱动触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53389发布日期:2019-06-19 00:14阅读:194来源:国知局
一种机器人驱动触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机器人驱动触发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家用机器人已经走进的消费者的日常生活中。现有的机器人在启动时,通常需要用户通过机器人本体上的开关按键进行触发,交互并不便捷。并且由于家用机器人的私密性,通过物理按键的启动方式,还降低了机器人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人驱动触发装置,用于提高用户触发机器人的安全性,同时提高人机交互效率。

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提供一种机器人驱动触发装置,包括:机器人本体、驱动模块、红外投射阵列模块和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分别与所述驱动模块以及所述红外投射阵列模块电连接;所述驱动模块设置于所述机器人本体底部,所述处理器设置于所述机器人本体内部,所述红外投射阵列模块设置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外表面;

所述红外投射阵列模块,用于向投射区域发射至少四条红外线构成的投射阵列;

所述处理器,用于根据投射阵列的反馈信息确认用户面部特征,若所述用户面部特征匹配,则触发所述驱动模块启动。

可选的,还包括: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一端设置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顶部,另一端与所述红外投射阵列模块活动连接;

当所述处理器启动所述红外投射阵列模块时,所述转动机构,用于将所述红外投射阵列模块转动至起始角度。

可选的,当所述用户面部特征匹配时,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控制所述转动机构转动,以使所述红外投射阵列模块持续对准用户面部。

可选的,所述红外投射阵列模块,还用于识别所述用户的手势动作;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根据所述用户的手势动作,停止所述驱动模块。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驱动触发装置,通过红外投射阵列模块向投射区域发射至少四条红外线构成的投射阵列;进而处理器根据投射阵列的反馈信息确认用户面部特征,若用户面部特征匹配,则触发驱动模块启动,由于该红外投射阵列模块利用投射阵列获得用户的面部3d信息,因此其相对于图像识别的技术而言,可以获得用户的面部更加丰富的面部特征信息,从而提高用户触发机器人启动的安全性,并且由于该人脸识别操作无需用户进行额外的操作,从而提高了人机交互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驱动触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机器人驱动触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机器人驱动触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1,该机器人驱动触发装置,包括:机器人本体100、驱动模块101、红外投射阵列模块102和处理器103;

处理器103分别与驱动模块101以及红外投射阵列模块102电连接;驱动模块101设置于机器人本体100底部,处理器103设置于机器人本体100内部,红外投射阵列模块102设置于机器人本体100的外表面;

红外投射阵列模块102,用于向投射区域发射至少四条红外线构成的投射阵列;

处理器103,用于根据投射阵列的反馈信息确认用户面部特征,若用户面部特征匹配,则触发驱动模块101启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机器人驱动触发装置,通过红外投射阵列模块向投射区域发射至少四条红外线构成的投射阵列;进而处理器根据投射阵列的反馈信息确认用户面部特征,若用户面部特征匹配,则触发驱动模块启动,由于该红外投射阵列模块利用投射阵列获得用户的面部3d信息,因此其相对于图像识别的技术而言,可以获得用户的面部更加丰富的面部特征信息,从而提高用户触发机器人启动的安全性,并且由于该人脸识别操作无需用户进行额外的操作,从而提高了人机交互的效率。

在图1的基础上,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机器人驱动触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参见图2,该机器人驱动触发装置,还包括:转动机构104,转动机构104一端设置于所述机器人本体的顶部,另一端与红外投射阵列模块活动连接;

当处理器103启动红外投射阵列模块102时,转动机构104,用于将红外投射阵列模块102转动至起始角度。

进一步的,为了针对用户进行交互或跟随动作或者,通过用户的脸部识别后,还可以利用转动机构104和红外投射阵列模块102对用户脸部进行持续跟踪。下面给出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

当用户面部特征匹配时,处理器103,还用于控制转动机构104转动,以使红外投射阵列模块102持续对准用户面部。

可选的,由于红外投射阵列模块102利用投射阵列对物体的3d轮廓进行识别,因此,除了用户的面部特征以外,该红外投射阵列模块102利用还可以用来进行用户手势识别,因此,红外投射阵列模块102,还用于识别所述用户的手势动作;进而处理器103,还用于根据用户的手势动作,停止所述驱动模块。从而提供一个额外的停止机器人移动的交互方式。当然该机制也可以用于用户与机器人的其他交互,此处不予限定。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器人驱动触发装置,机器人驱动触发装置,通过红外投射阵列模块向投射区域发射至少四条红外线构成的投射阵列;进而处理器根据投射阵列的反馈信息确认用户面部特征,若用户面部特征匹配,则触发驱动模块启动,由于该红外投射阵列模块利用投射阵列获得用户的面部3D信息,因此其相对于图像识别的技术而言,可以获得用户的面部更加丰富的面部特征信息,从而提高用户触发机器人启动的安全性,并且由于该人脸识别操作无需用户进行额外的操作,从而提高了人机交互的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彭欣;覃波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湘潭宏远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10
技术公布日:2019.06.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