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更换套筒的棘轮扳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72853阅读:169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更换套筒的棘轮扳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更换套筒的棘轮扳手,属于机械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棘轮扳手与套筒配合使用,已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扳手工具。其具有转动效率高,所需旋转角度小,单向传力的特点。而面对复杂的环境,要求的套筒规格不同,使得可更换套筒的棘轮扳手应运而生,但伴随其中的是,可更换套筒的棘轮扳手结构复杂,要求的生产工艺高,成本大,且更换流程相对繁琐,体积也相对较大,在相对狭窄的空间里,不方便操作,且需要较大的维护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现状,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更换套筒的棘轮扳手。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更换套筒的棘轮扳手,包括扳身1、销2、钢珠3、棘轮4、制动齿块5和弹簧6;

所述扳身1包括手柄8及中间设有容置空间10的扳身头部11;所述扳身头部11前端设有油孔12,扳身头部11上设有侧向贯穿扳身头部11的方孔13,方孔13中设有纵向的圆孔Ⅱ14和横向的销孔9,圆孔Ⅱ14连通方孔13,方孔13连通容置空间10,容置空间10连通油孔12;所述容置空间10内设有相对表面下凹的棘齿16的棘轮4,所述方孔13内设有制动齿块5,所述圆孔Ⅱ14内设有弹簧6;所述棘轮4两端设有套筒15,所述制动齿块5前部左右设有棘爪17,制动齿块5两侧面均设有拨动部18,制动齿块5后部设有两个凸起19;

所述制动齿块5相对扳身头部11转动;转向第一极限,一侧的棘爪17与棘轮4的棘齿16啮合连接;转向第二极限,制动齿块5与棘轮4的棘齿16脱离,用于更换设有不同规格的套筒棘轮4;转向第三极限,另一侧的棘爪17与棘轮4的棘齿16啮合连接;所述弹簧6与制动齿块5间设有钢珠3,制动齿块5与扳身头部11用销2穿过销孔9固定。

所述手柄8后端设有圆孔Ⅰ7(用于悬挂扳手,方便携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棘轮棘齿相对棘轮表面下凹的方式,在使用时,制动齿块转到第一或第三极限时,棘爪与棘轮啮合,既单向锁紧了棘轮,也上下锁紧了棘轮,以此省掉繁琐的锁紧机构,制动齿块转到第二极限时,解除所有锁定,用于更换设有不同规格的套筒棘轮;这样以最少的零件,发挥强大功能,使得结构简单,操作流程简单、方便、快捷。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中整体结构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爆炸立体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钢珠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弹簧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扳身立体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中棘轮立体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中制动齿块立体图;

图中各标号:1-扳身,2-销,3-钢珠,4-棘轮,5-制动齿块,6-弹簧,7-圆孔Ⅰ,8-手柄,9-销孔,10-容置空间,11-扳身头部,12-油孔,13-方孔,14-圆孔Ⅱ,15-套筒,16-棘齿,17-棘爪,18-拨动部,19-凸起。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如图1-7所示,一种可更换套筒的棘轮扳手,包括扳身1、销2、钢珠3、棘轮4、制动齿块5和弹簧6;

所述扳身1包括手柄8及中间设有容置空间10的扳身头部11;所述扳身头部11前端设有油孔12,扳身头部11上设有侧向贯穿扳身头部11的方孔13,方孔13中设有纵向的圆孔Ⅱ14和横向的销孔9,圆孔Ⅱ14连通方孔13,方孔13连通容置空间10,容置空间10连通油孔12;所述容置空间10内设有相对表面下凹的棘齿16的棘轮4,所述方孔13内设有制动齿块5,所述圆孔Ⅱ14内设有弹簧6;所述棘轮4两端设有套筒15,所述制动齿块5前部左右设有棘爪17,制动齿块5两侧面均设有拨动部18,制动齿块5后部设有两个凸起19;

所述制动齿块5相对扳身头部11转动;转向第一极限,一侧的棘爪17与棘轮4的棘齿16啮合连接;转向第二极限,制动齿块5与棘轮4的棘齿16脱离,用于更换设有不同规格的套筒棘轮4;转向第三极限,另一侧的棘爪17与棘轮4的棘齿16啮合连接;所述弹簧6与制动齿块5间设有钢珠3,制动齿块5与扳身头部11用销2穿过销孔9固定。

所述手柄8后端设有圆孔Ⅰ7。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