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汽车装配的标准件取用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39488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汽车装配的标准件取用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件加工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汽车装配的标准件取用架。



背景技术:

螺栓、螺母等标准件是汽车装配过程中使用最多的一类零件,标准件的规格和种类繁多,即使是看起来一模一样的两个螺栓,也可能在力学性能方面存在巨大差异。因此,如何使标准件的管理更有序,保证标准件不会被错误地安装,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装配的标准件取用架,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于汽车装配的标准件取用架,包括底板、立柱、大抽屉和转轮,所述的立柱固定树立在底板上,所述的大抽屉设置在底板上方,并位于两立柱之间,所述的转轮的两端通过主轴安装在立柱的上端,所述的转轮包括两个转盘以及安装在两个转盘之间的物料盒,两个转盘分别安装在主轴的两端,转盘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挂放物料盒的挂耳,所述的物料盒至少有三个,三个物料盒均匀分布在主轴的周围,物料盒为长条形结构,其结构包括盒体和盒盖,盒盖铰接在盒体上并可在翻转至盒体的后侧后自然垂下,盒体的两端固定有销轴,物料盒通过销轴和挂耳的配合挂装在两个转盘之间,物料盒内部设置有隔板,隔板将物料盒内部分隔成至少两个等大的储物格,所述的转盘的外侧设置有销孔,所述的立柱上与销孔对应设置有插销,所述的立柱的侧面设置有废品盒和工具盒。

所述的底板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所述的大抽屉上设置有拉手。

所述的大抽屉的底部设置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独特的转轮结构形式,转轮旋转过程中,其上的物料盒始终不与地面之间发生相对转动。采用这种形式,与现有的普通货架相比,可在最小的高度空间内放入最多种类的零件,并且零件的放置井然有序,从而有效降低了零件取用过程中出错的几率。

2、本实用新型在底板上设置了大抽屉,大抽屉可用于存放大量的备用零件,以便在物料盒中的零件用完时进行物料补充,考虑到标准件的密度比较大,因此在大抽屉的底部也设置了滚轮,目的是为了承重。

3、物料盒挂装在转盘上,可随时取下,便于物料的补充和物料盒的清洗。

4、插销的设置,使得转轮可停留在用户所需的某一常用位置,进一步便于物料的取用和管理。

5、废品盒的设置,使得废品有了独立的存储空间,从而进一步避免废品混用,将废品盒远离物料盒设置而不将废品放在物料盒中的某一空间内,也起到避免废品混用的作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图1的右视图;

图4是物料盒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本实施例包括底板2、立柱3、大抽屉4和转轮,所述的立柱3固定树立在底板2上,所述的大抽屉4设置在底板2上方,并位于两立柱3之间,所述的转轮的两端通过主轴17安装在立柱3的上端,所述的转轮包括两个转盘6以及安装在两个转盘6之间的物料盒,两个转盘6分别安装在主轴17的两端,转盘6的内侧设置有用于挂放物料盒的挂耳13,所述的物料盒至少有三个,三个物料盒均匀分布在主轴17 的周围,物料盒为长条形结构,其结构包括盒体7和盒盖8,盒盖8铰接在盒体7上并可在翻转至盒体7的后侧后自然垂下,盒体7的两端固定有销轴 12,物料盒通过销轴12和挂耳13的配合挂装在两个转盘6之间,物料盒内部设置有隔板16,隔板16将物料盒内部分隔成至少两个等大的储物格9,所述的转盘6的外侧设置有销孔15,所述的立柱3上与销孔15对应设置有插销14,所述的立柱3的侧面设置有废品盒10和工具盒11。

所述的底板2的底部设置有滚轮1。所述的大抽屉4上设置有拉手5。所述的大抽屉4的底部也设置有滚轮。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独特的转轮结构形式,转轮旋转过程中,其上的物料盒始终不与地面之间发生相对转动。采用这种形式,与现有的普通货架相比,可在最小的高度空间内放入最多种类的零件,并且零件的放置井然有序,从而有效降低了零件取用过程中出错的几率。本实用新型在底板上设置了大抽屉4,大抽屉4可用于存放大量的备用零件,以便在物料盒中的零件用完时进行物料补充,考虑到标准件的密度比较大,因此在大抽屉4的底部也设置了滚轮,目的是为了承重。物料盒挂装在转盘6上,可随时取下,便于物料的补充和物料盒的清洗。插销14的设置,使得转轮可停留在用户所需的某一常用位置,进一步便于物料的取用和管理。废品盒10的设置,使得废品有了独立的存储空间,从而进一步避免废品混用,将废品盒10远离物料盒设置而不将废品放在物料盒中的某一空间内,也起到避免废品混用的作用。

利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或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启发下,设计出类似的技术方案,而达到上述技术效果的,均是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