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底槽结构、带有底槽结构的四连杆滑撑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16762阅读:1005来源:国知局
一种底槽结构、带有底槽结构的四连杆滑撑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窗配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底槽结构、带有底槽结构的四连杆滑撑。



背景技术:

随着建筑领域的不断发展,现在住宅楼的窗户大多采用铝合金材质的平开窗。平开窗使用方便、可以不占用室内空间,且具有较好的气密性能和水密性能,能有效防止室内能量散失,符合节能减排的要求。根据建筑行业的技术要求,平开窗的承重部件只能使用滑撑。

滑撑一般包括底槽结构、托臂和连杆结构,底槽结构固定安装在窗框上,托臂固定安装在窗扇上,连杆结构连接底槽结构和托臂。目前,滑撑主要为三连杆滑撑以及四连杆滑撑,但无论是三连杆还是四连杆其底槽结构均是U型槽结构,U型槽结构的槽底通过螺钉固定在门窗型材上:如中国专利CN103485623A公开了一种滑撑,但这种连接方式不是很稳固,一般螺钉的使用时限不超过十年,而门窗的时候期限圆圆超过十年,当螺钉发生锈蚀或者外力破坏而产生松动时,门窗容易连同底槽一起从门窗型材上脱落,存在安全隐患,容易造成人员伤亡。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稳固型底槽结构,以提高底槽与门窗型材的连接稳固性,减少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底槽结构、带有底槽结构的四连杆滑撑,其有效保证了槽底结构的稳定性。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底槽结构,包括底槽槽体,底槽槽体沿宽度方向一侧带有折弯边,折弯边能卡于门窗型材的凹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技术方案,底槽槽体在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挡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技术方案,挡板呈V字型,V字型结构挡板的凹面侧朝向底槽槽体长度方向的另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技术方案,底槽槽体的底面设有安装块,安装块在远离底面的一侧设有安装部,底槽槽体通过安装部安装于门窗型材的凹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技术方案,底槽槽体的中间段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底槽结构的四连杆滑撑,包括滑动连接块、第一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第三连接杆以及第四连接杆;第一连接杆的一端穿过通孔后以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滑动连接块的一端,第二连接杆的一端穿过通孔后以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滑动连接块的另一端,并且滑动连接块位于底槽槽体的底面侧,第一连接杆与第二连接杆均位于底槽槽体的顶面侧;第四连接杆的一端以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底槽槽体的一端;第一连接杆的另一端以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第三连接杆的一端;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以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第四连接杆的中间段;第四连接杆的另一端以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第三连接杆的中间段。

作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技术方案,第一连接杆为折弯件,折弯件保证第三连接杆能安装于窗扇的安装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技术方案,第四连接杆为折弯件,折弯件保证第二连接杆能安装于窗扇的安装槽中。

作为本实用新型改进的技术方案,第三连接杆在远离底槽槽体的一面设有防护壁,防护壁有两个,两个防护壁位于第三连接杆宽度方向两边,并沿第三连接杆的长度方向设置。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底槽结构采用折弯边与螺栓螺母一起将底槽结构固定于门窗型材上,以提高底槽结构与门窗型材的连接稳固性,减少安全隐患;且在螺丝松动的情况下,门窗型材对折弯边的作用力能辅助提高门窗的安全性。

进一步的,本实用新型的四连杆滑撑改进现有四连杆的结构,有效提高了滑撑结构的强度与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底槽结构的四连杆滑撑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底槽结构的四连杆滑撑的正面示意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有底槽结构的四连杆滑撑的背面示意图;

图中:1、底槽槽体;2、安装块;3、折弯边;4、挡板;5、通孔;6、第一连接杆;7、第二连接杆;8、第四连接杆;9、第三连接杆;10、安装部;11、滑动连接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充分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一步介绍和说明,但不局限于此。

本实施例中横向是指门窗安装时的从窗内到窗外的方向、或者从窗外到窗内的方向。

本实施例提供的底槽结构,可以运用在连接门窗与门窗型材之间,以提高底槽与门窗型材的连接稳固性,减少安全隐患。

一种底槽结构,包括底槽槽体1,底槽槽体1沿宽度方向一侧带有折弯边3,折弯边能卡于门窗型材的凹槽上。具体的为现有技术中的门窗型材上带有凹槽,在底槽槽体1安装凹槽上时,折弯边3能卡于门窗型材的凹槽侧壁空隙中;进一步的有折弯边3的折弯方向是根据门窗型材的凹槽侧壁空隙的方向设置,这样在底槽槽底在相对于门窗型材做横向移动时会受到来自于凹槽的阻力,有效提高底槽槽体1的稳定性能与安全性能。

进一步的为了增加底槽结构安装的稳定性,底槽槽体1的底面设有安装块2,安装块2在远离底面的一侧设有安装部10,底槽槽体1通过安装部10安装于门窗型材的凹槽中;安装部10安装于在门窗型材的凹槽内,具体的为在门窗型材的凹槽底面还设有安装部10的安装槽,安装部10安装于安装槽中;在螺丝松动的情况下,安装部10可以起到稳固门窗以及四连杆滑撑的作用,以提高底槽与门窗型材的连接稳固性,减少安全隐患。进一步的有,安装部10为T字型,T字型的横边设于底槽槽体1相背于折弯边3与的一侧,且T字型可以使得安装部10完全卡设在门窗型材的凹槽内,且不易脱落。当然安装部10也可为工字型或者其他类工字型或者类T字型结构。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安装块2能方便安装,折弯边3上预留有安装块2的安装缺口。这样不仅方便安装块2安装于底槽结构上;还节省底槽结构的材料,降低底槽结构的重量。

更进一步的,安装块2的一端朝上延伸,形成上弧形连接段,上弧形连接段的外端延伸有水平限位块,安装块2嵌入在门窗型材的凹槽内时,水平限位块顶住门窗型槽的凹槽侧壁,限制安装块2在门窗型材的横向移动。

本实用新型还改进了四连杆在底槽槽体1上的安装方式,为了适应四连杆的安装,底槽槽体1的中间段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通孔5。

如附图1-3所示的一种带有底槽结构的四连杆滑撑,包括滑动连接块11、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第三连接杆9以及第四连接杆8;第一连接杆6的一端穿过通孔5后以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滑动连接块11的一端,第二连接杆7的一端穿过通孔5后以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滑动连接块11的另一端,并且滑动连接块11位于底槽槽体1的底面侧,第一连接杆6与第二连接杆7均位于底槽槽体1的顶面侧;第四连接杆8的一端以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底槽槽体1的一端;第一连接杆6的另一端以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第三连接杆9的一端;第二连接杆7的另一端以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第四连接杆8的中间段;第四连接杆8的另一端以能旋转的方式安装于第三连接杆9的中间段。在安装时,将第三连接杆9的另一端安装于窗户上,推动窗户,第三连接杆9发生位移,进而带动第一连接杆6、第二连接杆7以及第四连接杆8发生位移。这里的顶面与底面是指相对于底槽槽体1安装状态而言,底槽槽体1朝向门窗型材的一面为底面,底槽槽体1远离门窗型材的一面为顶面。

为了保证四连杆在收缩过程中能不影响窗户或者不对窗户造成磨擦磨损,第一连接杆6为折弯件(为了区分,这里称为第一折弯件),第一折弯件的折弯处用于配合第三连接杆9安装于窗扇的安装槽中,在四连杆收缩时第三连接杆9能收缩于第一连接杆6上;第四连接杆8为折弯件(这里称为第二折弯件),第二折弯件的折弯处用于配合第二连接杆7安装于窗扇的安装槽中,在四连杆收缩时第二连接杆7能收缩于第四连接杆8下;进一步的也有第三连接杆9在远离底槽槽体1的一面设有防护壁,防护壁有两个,两个防护壁位于第三连接杆9宽度方向两边,并沿第三连接杆9的长度方向设置。

为了保证第一连接杆6在伸缩过程能够准确定位,不会造成四连杆卡位,底槽槽体1在长度方向的一端设有挡板4;在本实施例中,挡板4呈V字型,V字型结构挡板4的凹面方向朝向底槽槽体1长度方向的另一端。进一步的有V字型结构凹面为弧面,弧面的弧度能保证第一连接杆6能顺利的伸缩。

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