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径向锁紧螺母安拆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51365阅读:6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径向锁紧螺母安拆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安拆器,特别涉及一种径向锁紧螺母安拆器。



背景技术:

矿用机械设备的锁紧螺母很多采用径向锁紧螺母,虽然有专用的拆卸扳手,当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因为受设备空间的限制,根本起不到安装时要锁紧、拆卸时要方便的作用,这就造成维修工在安装和拆卸机械设备上带有径向锁紧螺母的过程中使用冲子和手锤去锁紧或松开,径向锁紧螺母上的凹槽就会损坏,多数径向锁紧螺母就是因为凹槽的损坏而不能再次使用,从而造成材料的浪费,时间的损失、轻伤的产生,造成成本浪费,加大人为劳动力,浪费大量的维修时间,还易造成安全事故,在现有的安拆器的技术条件基础上,在使用的范围性以及便捷性上依然存在很多不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径向锁紧螺母安拆器。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径向锁紧螺母安拆器,包括传动筒和防滑手柄,所述传动筒上设置有若干调控螺母,所述传动筒的两端设置有O型稳定环,所述O型稳定环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凸缘卡键,所述传动筒的内侧设置有延伸套管,所述防滑手柄的一端设置有防损钢球,所述防损钢球的一侧设置有弹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筒与延伸套管通过调控螺母相连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传动筒由10mm圆型铁板制作而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径向锁紧螺母安拆器,可以有效解决径向锁紧螺母安拆的问题,告别了用冲子、手锤拆卸和安装径向锁紧螺母的时代,为提效节时打牢了基础,节省了维修时间,解决了事故隐患,实现了安全生产,同时安装锁紧方便,拆卸松动快捷,使用安全可靠,解决了在特定条件下,拆卸和紧固径向锁紧螺母困难的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实现了松紧自如,安装方便、紧固可靠的功效,保证了径向锁紧螺母的反复使用,不会因为损坏边缘就报废,节约了材料,增加了效益。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防滑手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传动筒;2、凸缘卡键;3、调控螺母;4、防滑手柄;5、弹簧;6、防损钢球;7、O型稳定环;8、延伸套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径向锁紧螺母安拆器,包括传动筒1和防滑手柄4,传动筒1上设置有若干调控螺母3,传动筒1的两端设置有O型稳定环7,O型稳定环7的内侧设置有若干凸缘卡键2,传动筒1的内侧设置有延伸套管8,防滑手柄4的一端设置有防损钢球6,防损钢球6的一侧设置有弹簧5。

进一步的,传动筒1与延伸套管8通过调控螺母3相连通,通过调控螺母3方便防滑手柄4进行伸入工作。

传动筒1由10mm圆型铁板制作而成,传动筒1材料简单,硬度强,成本低廉,方便实用。

具体的,本实用新型在使用的时候,在检修带有径向锁紧螺母的机械设备时,把O型稳定环7上的凸缘卡键2和径向锁紧螺母上的凹槽对正,用力轻轻推进,直到推不动为止,把延长套管安装在径向锁紧螺母上,拆卸时将防滑手柄4放入调控螺母3中顺时针转动旋转,使O型稳定环7上的凸缘卡键2左侧面和径向锁紧螺母上的凹槽右侧面贴紧,同时带动径向锁紧螺母顺时针方向旋转,直到拆卸完毕,设备检修好后,需要安装锁紧时,逆时针转动旋转固定装置的手柄,迫使O型稳定环7上的凸缘卡键2右侧面和径向锁紧螺母上的凹槽左侧面贴紧,同时带动径向锁紧螺母逆时针方向旋转,直到锁紧为止。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径向锁紧螺母安拆器,可以有效解决径向锁紧螺母安拆的问题,告别了用冲子、手锤拆卸和安装径向锁紧螺母的时代,为提效节时打牢了基础,节省了维修时间,解决了事故隐患,实现了安全生产,同时安装锁紧方便,拆卸松动快捷,使用安全可靠,解决了在特定条件下,拆卸和紧固径向锁紧螺母困难的问题,消除安全隐患,实现了松紧自如,安装方便、紧固可靠的功效,保证了径向锁紧螺母的反复使用,不会因为损坏边缘就报废,节约了材料,增加了效益。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