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压花纸用压花打孔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73505阅读:47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打孔机,具体涉及一种压花纸用压花打孔机。



背景技术:

打孔机是由四大部分相互配合完成打孔过程。首先将材料移动到自动打孔机摄像头扫描区域,摄像头扫描到图像之后进行处理并给控制部分信号,控制部分收到信号之后,进一步的处理并控制传动部分动作,使冲头在平面上的X轴,Y轴走位,完成走位动作之后气动部分开始工作,电磁阀控制气缸进行冲孔动作。自动打孔机打印刷定位孔,整个动作一气呵成,快速,准确,效率高。现有的打孔机不方便对压花纸进行输送,不方便对压花纸进行打孔操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安装架通过滚筒轴可以方便对压花滚筒进行套装,从而可以方便对压花滚筒进行移动调节;可以将压花纸放置在底座上,压花滚筒通过打孔轴可以方便对压花纸进行打孔操作,大大提高了打孔操作的效率的压花纸用压花打孔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压花纸用压花打孔机,包括底座,底座上设有支架,支架的顶部设有导轨,导轨内设有移动架,移动架的一侧设有第一侧架,移动架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侧架,第二侧架与第一侧架的下部之间设有安装架,安装架的下部两侧均设有定位管,定位管之间设有滚筒轴,滚筒轴的外周面套装有压花滚筒,压花滚筒的外周面设有若干打孔轴,打孔轴的内端安装在压花滚筒的外周面内,打孔轴的外端为尖角状;移动架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轴,第一安装轴的两端均设有第一移动轮,第一移动轮安装在导轨内,移动架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安装轴,第二安装轴的两端均设有第二移动轮,第二移动轮安装在导轨内。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的一侧设有第一推拉杆,第一推拉杆的外端设有第一推拉环,安装架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推拉杆,第二推拉杆的外端设有第二推拉环。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推拉环与第一推拉环均为环形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推拉杆与第一推拉杆均为弧形形状。

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架的中间位置比两端宽大。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通过底座可以方便对支架进行固定安装,通过支架可以方便对导轨进行固定安装;第一移动轮与第二移动轮沿着导轨实现移动调节,从而可以方便对移动架进行移动调节,移动架通过第一侧架与第二侧架可以方便对安装架进行移动调节,安装架通过滚筒轴可以方便对压花滚筒进行套装,从而可以方便对压花滚筒进行移动调节;可以将压花纸放置在底座上,压花滚筒通过打孔轴可以方便对压花纸进行打孔操作,大大提高了打孔操作的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压花纸用压花打孔机,包括底座11,底座11上设有支架12,支架12的顶部设有导轨13,导轨13内设有移动架14,移动架14的一侧设有第一侧架15,移动架14的另一侧设有第二侧架16,第二侧架16与第一侧架15的下部之间设有安装架17,安装架17的下部两侧均设有定位管18,定位管18之间设有滚筒轴19,滚筒轴19的外周面套装有压花滚筒20,压花滚筒20的外周面设有若干打孔轴21,打孔轴21的内端安装在压花滚筒20的外周面内,打孔轴21的外端为尖角状;移动架14的一侧设有第一安装轴22,第一安装轴22的两端均设有第一移动轮23,第一移动轮23安装在导轨13内,移动架14的另一侧设有第二安装轴24,第二安装轴24的两端均设有第二移动轮25,第二移动轮25安装在导轨13内;安装架17的一侧设有第一推拉杆26,第一推拉杆26的外端设有第一推拉环27,安装架17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推拉杆28,第二推拉杆28的外端设有第二推拉环29;第二推拉环29与第一推拉环27均为环形形状;第二推拉杆28与第一推拉杆26均为弧形形状;安装架17的中间位置比两端宽大。

本实用新型压花纸用压花打孔机,通过底座11可以方便对支架12进行固定安装,通过支架12可以方便对导轨13进行固定安装;第一移动轮23与第二移动轮25沿着导轨13实现移动调节,从而可以方便对移动架14进行移动调节,移动架14通过第一侧架15与第二侧架16可以方便对安装架17进行移动调节,安装架17通过滚筒轴19可以方便对压花滚筒20进行套装,从而可以方便对压花滚筒20进行移动调节;可以将压花纸放置在底座11上,压花滚筒20通过打孔轴21可以方便对压花纸进行打孔操作,大大提高了打孔操作的效率。

其中,安装架17的一侧设有第一推拉杆26,第一推拉杆26的外端设有第一推拉环27,安装架17的另一侧设有第二推拉杆28,第二推拉杆28的外端设有第二推拉环29;第二推拉环29与第一推拉环27均为环形形状;第二推拉杆28与第一推拉杆26均为弧形形状;所以通过第一推拉杆26与第二推拉杆28可以方便对安装架17的两侧进行推拉操作,方便对安装架17进行灵活移动调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