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切成型的模切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69502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分切成型的模切板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切机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分切成型的模切板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公仔玩具拼图的设计线条越来越复杂,美观与精确要求也越来越高,与此相应,就会产生很多尖角等细小的位置的模切,拼图的材质也相应变厚或者变硬,这些都增加了模切的难度。

传统采用的单次模切,对于复杂的图形容易造成局部线条粗糙,变厚变硬的材质也容易造成爆刀,弯折刀模带有圆角,满足不了尖角要求,且在弯折处容易发生爆刀产生斜边,刀具的寿命也很短,增加了模切成本,频繁换刀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分切成型的模切板结构,能切出拼图尖角,并减少爆刀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分切成型的模切板结构至少包括第一模切板和第二模切板,所述第一模切板包括第一刀模和第一底板,所述第一底板上设置与第一刀模匹配的第一刀槽,第一刀模嵌设于第一刀槽内并与第一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模切板包括与第一刀模组合模切的第二刀模和第二底板,所述第二底板上设置与第二刀模匹配的第二刀槽,第二刀模嵌设于第二刀槽内并与第二底板固定连接;第一刀模和第二刀模组合模切成目标模切图案的全部或部分,其中目标模切图案中的尖角处,尖角的两侧分别由第一刀模和第二刀模模切形成;其中目标模切图案中的复杂细节处,分别由第一刀模上和第二刀模组合模切形成。

进一步的,第一底板四角设有第一定位标记,所述第二底板四角设有第二定位标记,模切时模切板通过定位标记与模切机上的定位感应器感应定位。

分别将拼图中尖角的两侧设置在两个刀模上,解决了拼图尖角的问题;另外,分次模切将复杂的细节处拆分,降低了这些地方模切时容易造成爆刀的现象,也减少了因拼图材质变厚增加的爆刀现象,节约了成本,因此减少换刀也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第一模切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第二模切板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模切后的拼图平面图;

1-第一模切板 11-第一刀模 12-第一底板 12a-第一刀槽 12b-第一定位标记;

2-第二模切板 21-第二刀模 22-第二底板 22a-第二刀槽 22b-第二定位标记。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图1为本实施例第一模切板结构示意图,第一模切板1包括第一刀模11和第一底板12,第一底板12上设置与第一刀模11匹配的第一刀槽12a,第一刀模11嵌设于第一刀槽12a内并与第一底板12固定连接。

图2为本实施例第二模切板结构示意图,第二模切板2包括与第一刀模11组合模切的第二刀模21和第二底板22,所述第二底板22上设置与第二刀模21匹配的第二刀槽22a,第二刀模21嵌设于第二刀槽22a内并与第二底板22固定连接。

工作时,先将未模切的拼图板固定在模切机上的底部模板上,再通过模切机上的定位感应器与第一定位标记12b感应定位,将第一模切板1定位固定,开始第一次模切操作,结束后,拼图板显示第一刀模11的形状;接下来,取下第一模切板1,再通过模切机上的定位感应器与第二定位标记22b感应定位,将第二模切板2定位固定,开始第二次模切操作,结束后,拼图得到了目标模切图案,如图3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通过定位感应器感应定位标记对第一模切板1和第二模切板2分别定位的方式,属于现有模切设备中常用的定位方式,故,本实施例中对具体的定位结构与定位方式不做赘述。

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将拼图分两次成型,可以根据拼图的难度和刀模需要,制作若干个模切板,分若干次进行模切,这些变化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中。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