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于ST钉和T钉替换使用的射钉匣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36114阅读:2339来源:国知局
一种适于ST钉和T钉替换使用的射钉匣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设钉枪技术领域,涉及到多功能射钉匣装置,特指一种适于ST钉和T钉替换使用的射钉匣装置。



背景技术:

在现有射钉枪结构中,尽管已经出现过适于两种或多种不同种类的钉子替换使用的多功能钉匣装置,但目前这种多功能钉匣装置仍存在着一些场景上使用的局限性。

目前市面上的多功能射钉匣装置仅适用于钉子大小、粗细相差不大或作业对象场景相似的情形;随着射钉枪应用领域的不断扩大,场景也越来越多,当然在作业实践时对钉匣的通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当需要在水泥或者钢板等场所上和在木板上使用时需要用到ST钉和T钉,由于ST钉和T钉的大小、粗细不同,两者差异较大,目前市场上的多功能射钉匣装置无法达到要求,在作业实践时,ST钉和T钉的容置槽必须是独立的,同时需要解决弹匣晃动大、推钉困难的问题,当然,在高频率的射钉作业中,钉匣装置中过钉槽的耐磨性也需要进一步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适于ST钉和T钉替换使用的射钉匣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适于ST钉和T钉替换使用的射钉匣装置,包括可做相对运动的钉夹和外钉夹,在钉夹和外钉夹之间成型有容纳钉子的容置槽,在容置槽中设置有推钉块,推钉块通过弹性元件连接在外钉夹上,所述钉夹包括有槽座,以槽座为中间隔板将容置槽分为ST钉容置槽和T钉容置槽,所述推钉块的前后方向上的竖截面呈倒U型,其架设在槽座上,在推钉块上端部的一侧或者两侧设置有限位槽,在推钉块与外钉夹之间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相适配的限位块。

在上述射钉匣装置中,所述钉夹的前后方向上的竖截面呈倒T型,外钉夹的前后方向上的竖截面呈倒U型,在槽座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凸筋一,外钉夹的两内侧面均设置有凸筋二,该凸筋二与所述凸筋一相对设置构成所述ST钉容置槽和T钉容置槽。

在上述射钉匣装置中,所述的推钉块的中端部向两外侧延伸设置有外边沿,在外钉夹上设置有与该外边沿相适配的导向凹槽,该导向凹槽的结构是:从外钉夹的内侧面向其外侧面延伸出的内凹结构。

在上述射钉匣装置中,所述的外边沿对称的分布在推钉块的中端部的两侧,且每侧均具有两个外边沿。

在上述射钉匣装置中,所述的限位块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固定端固定于所述推钉块的限位槽内,活动端位于ST钉容置槽或/和T钉容置槽内且其外侧面与外钉夹的内侧面之间预留有间隙。

在上述射钉匣装置中,所述的钉夹的下端部上设置有钉夹滑槽,所述的外钉夹的下端部上设置有滑条,该滑条与所述钉夹滑槽相适配实现外钉夹在钉夹上做相对运动。

在上述射钉匣装置中,所述的钉夹上设有两道镶条槽,两道镶条槽分设在槽座的两侧,在每个镶条槽内均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设置有镶条。

在上述射钉匣装置中,所述的钉夹的前侧螺接有枪嘴,在枪嘴上开设有独立的ST钉过钉通道和T钉过钉通道,且该ST钉过钉通道与所述ST钉容置槽相贯通匹配,T钉过钉通道和T钉容置槽相贯通匹配。

在上述射钉匣装置中,所述的枪嘴的前侧螺接有盖板,该盖板封闭所述的枪嘴上的ST钉过钉通道和T钉过钉通道。

在上述射钉匣装置中,所述的外钉夹的后侧设置有钉夹托座。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突出且有益的技术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结构牢靠,实用性强,使用范围广,解决了在水泥或者钢板等场所上和在木板上使用时需要用到ST钉和T钉替换的难题;

2、本实用新型推钉稳定,在推钉过程中不易晃动,同时在高频率的射钉作业中,进一步提高了过钉槽(容置槽和过钉通道)的耐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装配关系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图1中G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从枪嘴向钉夹方向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钉夹与外钉夹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钉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外钉夹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钉夹、推钉块和外钉夹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图7上装上限位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装上ST钉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装上T钉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含义:1-盖板;2-枪嘴;3-推钉块;301-限位槽;4-镶条;5-钉夹;501-镶条槽;502-螺纹孔;503-钉夹滑槽;504-槽座;6-外钉夹;601-滑条;7-钉夹托座;8-限位块;9-凸筋一;10-凸筋二;11-外边沿;12-导向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参见图1-图11所示,一种适于ST钉和T钉替换使用的射钉匣装置,包括可做相对运动的钉夹5和外钉夹6,在钉夹5和外钉夹6之间成型有容纳钉子的容置槽,在容置槽中设置有推钉块3,推钉块3通过弹性元件连接在外钉夹6上,所述钉夹5包括有槽座504,以槽座504为中间隔板将容置槽分为ST钉容置槽和T钉容置槽,两个容置槽在槽座504两侧不联通;所述推钉块3的前后方向上的竖截面呈倒U型,其架设在槽座504上,在推钉块3上端部的一侧或者两侧设置有限位槽301,在推钉块3与外钉夹6之间设置有与所述限位槽301相适配的限位块8。

作为第一选择,所述的限位块8具有固定端和活动端,固定端固定于所述推钉块3的限位槽301内,活动端位于ST钉容置槽或/和T钉容置槽内且其外侧面与外钉夹6的内侧面之间预留有间隙。

所述限位块8设置在推钉块3与外钉夹6之间,目的是减少了推钉块3与外钉夹6的空留间隙,在保证推钉块3能沿着槽座504滑动的前提下起到了限位外钉夹6左右晃动的作用。

推钉块3与外钉夹6之间为间隙配合,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两者可实现共同相对运动、又可实现单独的相对运动。

作为第一选择,所述钉夹5的前后方向上的竖截面呈倒T型,外钉夹6的前后方向上的竖截面呈倒U型,在槽座504的两侧面均设置有凸筋一9,外钉夹6的两内侧面均设置有凸筋二10,该凸筋二10与所述凸筋一9相对设置构成所述ST钉容置槽和T钉容置槽。

作为第一选择,所述的推钉块3的中端部向两外侧延伸设置有外边沿11,在外钉夹6上设置有与该外边沿11相适配的导向凹槽12,该导向凹槽12的结构是:从外钉夹6的内侧面向其外侧面延伸出的内凹结构。

作为第一选择,所述的外边沿11对称的分布在推钉块3的中端部的两侧,且每侧均具有两个外边沿11。

作为第一选择,所述的钉夹5的下端部上设置有钉夹滑槽503,所述的外钉夹6的下端部上设置有滑条601,该滑条601与所述钉夹滑槽503相适配实现外钉夹6在钉夹5上做相对运动。

作为第一选择,所述的钉夹5上设有两道镶条槽501,两道镶条槽501分设在槽座504的两侧,在每个镶条槽501内均通过间隙配合的方式设置有镶条4。即镶条4位于容置槽的槽底,在实践工作中,钉子顶尖在镶条4上滑动,在上下位置上实现下方的限位,进一步所述左右两侧的容置槽根据钉子的长短设置有对应的凸筋一9或凸筋二10,起到限位钉子钉头即上下位置上实现上方的限位。

作为第一选择,所述的钉夹5的前侧螺接有枪嘴2,在枪嘴2上开设有独立的ST钉过钉通道和T钉过钉通道,且该ST钉过钉通道与所述ST钉容置槽相贯通匹配,T钉过钉通道和T钉容置槽相贯通匹配。具体的结构是:所述钉夹5前端面设有螺纹孔502,枪嘴2通过螺钉锁死方式实现与钉夹5的连接,同时可以对镶条4进行限位。

作为第一选择,所述的枪嘴2的前侧螺接有盖板1,该盖板1封闭所述的枪嘴2上的ST钉过钉通道和T钉过钉通道。

所述盖板1通过螺钉锁死方式连接在枪嘴2上,以形成一个封闭的钉槽。

作为第一选择,所述的外钉夹6的后侧设置有钉夹托座7。

本实用新型中,钉夹5为倒T型,倒U型推钉块3架在槽座504上,以实现推钉块3在弹性元件的作用下沿着槽座504推动钉子往枪嘴2的方向运动,同时限制了推钉块3的左右晃动。

本实用新型中,如图7所示,钉夹5与外钉夹6配合导向在底部且采用的间隙配合方式,所示外钉夹6会造成晃动影响推钉效果;如图8所示,推钉块3设置在钉夹5的槽座504上,在左右方向推钉块3被限位保持与钉夹5同一状态;同理设置在推钉块3上的限位块8与推钉块3保持同一运动,即当外钉夹6旋转晃动时其两内侧面被限位块8限位,实现了外钉夹6底部和顶部同时被导向。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