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殊形状的工件脱离模具后保持原形状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37096发布日期:2018-06-19 20:4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特殊形状的工件脱离模具后保持原形状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加工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特殊形状的工件脱离模具后保持原形状的装置。



背景技术:

有些工件的加工,由于材质和结构特性的约束,使得被工件的加工工艺和手段也不尽相同。对于一些具有特殊形状或被加工表面具有曲率特征的需用模具而成形的大型工件,当工件从模具中脱离时,自身的强度不能保证在模具中的尺寸与形状方面的技术指标,加工此工件时,为了保证加工工件的技术指标,需要复原加工工件的理论技术指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对于一些需用模具而成形的大型工件,当工件从模具中脱离时,自身的强度不能保证工件在模具中的尺寸与形状方面的技术指标,加工此类工件时,为了保证加工工件的技术指标,需要复原加工工件的理论技术指标,保证加工精准度。本实用新型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在一个工作平台上装设多个伺服浮动托架,每个伺服浮动托架可以在工作平台上所设定的区域内可以移动到任意某个点。伺服浮动托架的顶部设有吸盘,吸盘可以延托架的直立方向任意调整高度,在伺服浮动托架顶部吸盘的下部设有角度调整装置,可以任意调整吸盘口的角度朝向。这样,吸盘可以到达设定的三维空间内的任意一点和吸盘口的任意角度的朝向。如果多个托架分别占据一定面积的工作平台,那么在一定的三维空间内都可以被某个吸盘所触及。如果一个从模具中脱离的工件在放置时的技术参数指标需要得到保证,所述的吸盘就到达所要求的技术参数点,将工件吸附定位,复原到理论的技术指标。

为了保证吸盘吸附部位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在托架上还设有吸盘调整好角度的锁定。在角度调整附近还设有刻度尺,以便于操作者方便观察和记录。

本实用新型也适合于一些工件在脱离模具后保持形状的的工件,也适合于一些大型设备在静置时所需要的支撑,保证在时效的情况下不变形。

图2为一种特殊形状的工件脱离模具后保持原形状的装置的工作示意图,其中001为被保持的工件,002为工件参数定位点,003为柔性附着吸附托架,004为工作平台,005为单个柔性附着吸附托架在工作平台上的活动区域。

采用的技术方案

一种特殊形状的工件脱离模具后保持原形状的装置,包括:控制箱、柔性附着吸附托架、工作平台和气泵;

其中柔性附着吸附托架主要由:接线排、第一电动机组件、伸缩杆、第一调角机构、第二调角机构、吸盘、电磁阀组件和托架组成;其特征在于:

托架上的电源接线组端及安装位置02与第一电动机组件上的电源接线组端及安装位置01连接;

第一电动机组件上的转动信号接线组端02连接接线排上的接线组端02;第一电动机组件上的动力输出端03连接伸缩杆的动力输入端01,伸缩杆的安装位置02与第一调角机构的位置01连接;第一调角机构的位置02与第二调角机构的位置01连接;第二调角机构的位置02与吸盘的位置01连接;

工作平台上的动力、控制输出端及设定安装位置01与托架上的动力、控制输入端及安装位置01连接;工作平台上的动力及控制输入端00与控制箱上的动力及控制输出端00连接;

气泵的动力及控制端输入端01连接控制箱的接线组端03;气泵的气压口 02连接电磁阀组件的气压接收口 02,电磁阀组件的控制电源接线组端03连接托架上的电源接线组端05,电磁阀组件的气压输出口 01连接吸盘的气压接收口 03,电磁阀组件的状态信号接线组端04连接接线排的接线组端03;

接线排的接线组端01与控制箱的信号接线组端01连接;吸盘的吸口为吸附于工件上的一个对应参数点的口。

第二电动机组件的动力输出口 01连接第一调角机构的动力输入口 03;第二电动机组件的动力输入口 03连接托架上的动力输出口 03;第二电动机组件的转动信号接口 02连接接线排上的信号接线口 05;

第三电动机组件的动力输出口 01连接第二调角机构的动力输入口 03;第三电动机组件的动力输入口 03连接托架上的动力输出口 04;第三电动机组件的转动信号接口 02连接接线排上的信号接线口 04。

多个柔性附着吸附托架上的托架上的动力、控制输入端及安装位置01与工作平台上的多个对应动力、控制输出端及设定安装位置连接;

多个柔性附着吸附托架上的吸盘的吸口为吸附于工件上的多个对应参数点的口;

多个柔性附着吸附托架上的接线排的接线组端01连接控制箱上的多个信号对应接线组端;

多个柔性附着吸附托架上的电磁阀组件的气压接收口 02与气泵的气压口 02连接。

电动机、电磁阀和吸盘为市售产品。

优点

当工件从模具中脱离时,自身的强度不能保证在模具中的尺寸与形状方面的技术指标,当要加工此工件时,可以复原加工工件的理论技术指标,保证加工精度,提高工件的加工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特殊形状的工件脱离模具后保持原形状的装置的构成方框图;

图2为一种特殊形状的工件脱离模具后保持原形状的装置的工作示意图;

图3为权利要求1方框图;

图4为权利要求2方框图;

图5为柔性附着吸附托架的方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特殊形状的工件脱离模具后保持原形状的装置,包括:控制箱1、柔性附着吸附托架2、工作平台12和气泵14;

其中柔性附着吸附托架2主要由:接线排3、第一电动机组件4、伸缩杆5、第一调角机构6、第二调角机构7、吸盘8、电磁阀组件10和托架13组成;其特征在于:

托架13上的电源接线组端及安装位置02与第一电动机组件4上的电源接线组端及安装位置01连接;

第一电动机组件4上的转动信号接线组端02连接接线排3上的接线组端02;第一电动机组件4上的动力输出端03连接伸缩杆5的动力输入端01,伸缩杆5的安装位置02与第一调角机构6的位置01连接;第一调角机构6的位置02与第二调角机构7的位置01连接;第二调角机构7的位置02与吸盘8的位置01连接;

工作平台12上的动力、控制输出端及设定安装位置01与托架13上的动力、控制输入端及安装位置01连接;工作平台12上的动力及控制输入端00与控制箱1上的动力及控制输出端00连接;

气泵14的动力及控制端输入端01连接控制箱1的接线组端03;气泵14的气压口 02连接电磁阀组件10的气压接收口 02,电磁阀组件10的控制电源接线组端03连接托架13上的电源接线组端05,电磁阀组件10的气压输出口 01连接吸盘8的气压接收口 03,电磁阀组件10的状态信号接线组端04连接接线排3的接线组端03;

接线排3的接线组端01与控制箱1的信号接线组端01连接;吸盘8的吸口为吸附于工件上的一个对应参数点的口。

实施例2

一种特殊形状的工件脱离模具后保持原形状的装置的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第二电动机组件11的动力输出口 01连接第一调角机构6的动力输入口 03;第二电动机组件11的动力输入口 03连接托架13上的动力输出口 03;第二电动机组件11的转动信号接口 02连接接线排3上的信号接线口 05;

第三电动机组件9的动力输出口 01连接第二调角机构7的动力输入口 03;第三电动机组件9的动力输入口 03连接托架13上的动力输出口 04;第三电动机组件9的转动信号接口 02连接接线排3上的信号接线口 04。

实施例3

一种特殊形状的工件脱离模具后保持原形状的装置的实施例3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多个柔性附着吸附托架2上的托架13上的动力、控制输入端及安装位置01与工作平台12上的多个对应动力、控制输出端及设定安装位置连接;

多个柔性附着吸附托架2上的吸盘8的吸口为吸附于工件上的多个对应参数点的口;

多个柔性附着吸附托架2上的接线排3的接线组端01连接控制箱1上的多个信号对应接线组端;

多个柔性附着吸附托架2上的电磁阀组件10的气压接收口 02与气泵14的气压口 02连接。

实施例4

一种特殊形状的工件脱离模具后保持原形状的装置的实施例4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多个柔性附着吸附托架2上的托架13上的动力、控制输入端及安装位置01与工作平台12上的多个对应动力、控制输出端及设定安装位置连接;

多个柔性附着吸附托架2上的吸盘8的吸口为吸附于工件上的多个对应参数点的口;

多个柔性附着吸附托架2上的接线排3的接线组端01连接控制箱上的多个对应信号接线组端;

多个柔性附着吸附托架2上的电磁阀组件10的气压接收口 02与气泵14的气压口 02连接。

工作原理

控制箱为工作平台提供动力及控制电源,且接收反馈信号,柔性附着吸附托架置于工作平台上,控制箱通过工作平台向柔性附着吸附托架提供动力及控制电源;第一电动机组件、第二电动机组件、第三电动机组件和电磁阀组件通过托架得到控制电源。

柔性附着吸附托架被驱动可以在工作平台上到达所设定的区域内的任意一一点;第一电动机组件驱动伸缩杆的伸缩长度在所设定的高度范围内无级调节。

在伸缩杆的顶端连接设有第一调角机构、第二调角机构和吸盘,第一调角机构被第二电动机组件驱动,调整吸盘口的面向角度;第二调角机构被第三电动机组件驱动,调整吸盘口的面向角度。第一调角机构的旋转面垂直于第二调角机构的旋转面。

伸缩杆的上端上下运动,第一调角机构和第二调角机构的角度的无级调节,使得吸盘口的角度朝向和高度位置可以在所设定的空间内任意无级设定。对于吸盘是否需要吸附工件,电磁阀组件通过控制箱控制是否开启吸附工件。在吸盘开始吸附之前气泵是处于开启状态的。

多个柔性附着吸附托架装设在工作平台所设定的区域内,在工作平台的一定的区域内,多个吸盘被设定于三位空间所指定的多个点,并且可以设定吸盘口的朝向。

对于一些如用模具而成形的大型工件,当工件从模具中脱离时,由于自身的强度不能保证在模具中的尺寸与形状方面的技术指标,为了保证加工工件的技术指标,需要复原加工工件的理论技术指标,多个柔性附着吸附托架就会支撑工件的多个技术参数点。

所设计的一种特殊形状的工件脱离模具后保持原形状的装置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对于被加工的工件,其上面有许多的数据指标是需要保证的。如果多个柔性附着吸附托架上的多个吸盘吸附到被加工的工件需要保证技术参数的位置进行吸附和定位,可以满足支撑的要求。让工件达到理论技术指标,保证加工的精度与质量。

起驱动作用的吸盘组件、第一电动机组件、第二电动机组件和第三电动机组件的工作状态通过接线排反馈给控制箱,控制箱根据反馈信号再对吸盘吸附点的位置进行矫正,直到满足工件的要求。关于多个吸盘到达工件吸附位置的三维坐标点的问题,先建立工件的三维图。控制箱接受工件的三维信息,多个柔性附着吸附托架上的吸盘将在智能程序的控制下到达指定的工件上的多个吸附点。

—种特殊形状的工件脱离模具后保持原形状的装置还具有对上述工件技术指标的修复作用。如模具所加工的工件的一些技术指标有偏离时,本实用新型可以进行修正。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