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分切机粉尘收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28163发布日期:2018-07-13 17:35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切机粉尘处理结构,特别涉及一种分切机粉尘收集装置。



背景技术:

分切机是一种将宽幅纸张或薄膜分切成多条窄幅材料的机械设备,一般包括设置在机架上的定长棍及定长棍上的切刀,卷筒纸张或薄膜放卷后通过送料辊、压辊后卷入定长棍,由定长棍上的切刀进行裁切,得到的定宽纸张或薄膜再经进料辊收卷后进入下一道工序。对于金属薄膜分切来讲,金属薄膜在经过切刀裁切后,切刀经过处的金属粉容易脱离基膜,堆积在机械设备上或飘散在空中,污染工作环境,影响长期从事该工作工人的身体健康,传统的吸尘方式为三管平吸式吸尘,只能清除管口边缘的粉尘杂物,不能满足大批量的分切处理,不适合长久的发展和使用。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分切机粉尘收集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切机粉尘收集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分切机粉尘收集装置,包括分切机机架、刀轴驱动器、分切刀架和右边料牵引轴,所述分切机机架一侧固定连接有刀轴驱动器,所述刀轴驱动器一侧固定连接有分切刀架,所述分切刀架底侧固定有右边料牵引轴,所述右边料牵引轴顶部位于分切刀架底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集尘漏斗,所述集尘漏斗底部导通连接有吸尘管接口,所述吸尘管接口通过吸尘管连接有吸尘器。

进一步地,所述右边料牵引轴一侧位于分切机机架另一侧壁固定连接有左边料牵引轴。

进一步地,所述分切机机架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且吸尘器固定连接于底座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集尘漏斗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该种分切机粉尘收集装置,由底座对分切机机架进行安装固定,使分切机机架对分切刀架进行固定,利用刀轴驱动器对分切刀架进行调整,进而方便分切刀架固定的道具对半成品材料进行切割,在对半成品材料切割的过程中,其掉落的灰尘、粉末颗粒以及大块杂料由集尘漏斗进行收集。

2.其集尘漏斗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由过滤网可以对大块杂料进行承载,避免大块杂料落入集尘漏斗内部,导致吸尘管堵塞,影响吸尘器对灰尘和粉末颗粒的吸取,由集尘漏斗对粉尘进行收集后,使用吸尘器通电运行,将集尘漏斗内腔的粉尘进行排除,进而避免影响半成品材料加工的环境。

3.采用自由落体式能集中九成以上粉尘及杂物,除尘效果较好,传统的吸尘方式为三管平吸式吸尘,只能清除管口边缘的粉尘杂物,从而提高加工车间的空气质量,较为实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切机粉尘收集装置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分切机粉尘收集装置的集尘漏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分切机粉尘收集装置的过滤网结构示意图。

图中:1、分切机机架;2、刀轴驱动器;3、分切刀架;4、集尘漏斗;5、右边料牵引轴;6、左边料牵引轴;7、底座;8、吸尘管接口;9、吸尘管;10、吸尘器;11、过滤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3所示,一种分切机粉尘收集装置,包括分切机机架1、刀轴驱动器2、分切刀架3和右边料牵引轴5,所述分切机机架1一侧固定连接有刀轴驱动器2,所述刀轴驱动器2一侧固定连接有分切刀架3,所述分切刀架3底侧固定有右边料牵引轴5,所述右边料牵引轴5顶部位于分切刀架3底侧表面固定连接有集尘漏斗4,所述集尘漏斗4底部导通连接有吸尘管接口8,所述吸尘管接口8通过吸尘管9连接有吸尘器10。

其中,所述右边料牵引轴5一侧位于分切机机架1另一侧壁固定连接有左边料牵引轴6。

其中,所述分切机机架1底部固定连接有底座7,且吸尘器10固定连接于底座7表面。

其中,所述集尘漏斗4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1。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分切机粉尘收集装置,工作时,由底座7对分切机机架1进行安装固定,使分切机机架1对分切刀架3进行固定,利用刀轴驱动器2对分切刀架3进行调整,进而方便分切刀架3固定的道具对半成品材料进行切割,在对半成品材料切割的过程中,其掉落的灰尘、粉末颗粒以及大块杂料由集尘漏斗4进行收集,其集尘漏斗4表面固定连接有过滤网11,由过滤网11可以对大块杂料进行承载,避免大块杂料落入集尘漏斗4内部,导致吸尘管9堵塞,影响吸尘器10对灰尘和粉末颗粒的吸取,由集尘漏斗4对粉尘进行收集后,使用吸尘器10通电运行,将集尘漏斗4内腔的粉尘进行排除,进而避免影响半成品材料加工的环境,采用自由落体式能集中九成以上粉尘及杂物,除尘效果较好,传统的吸尘方式为三管平吸式吸尘,只能清除管口边缘的粉尘杂物,从而提高加工车间的空气质量,较为实用。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