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爆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911114发布日期:2018-07-10 23:26阅读:24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排爆机器人。



背景技术:

为保护被救援人员以及最大限度的避免救援人员因爆炸所造成的威胁,排爆机器人被用于人工排爆前的前期勘察。排爆机器人体积小,能够进入狭小空间,能够利用链轮结构克服各种障碍物的阻挡,同时能够将勘察的图像实时传输到外部的显示器。

排爆机器人内部结构比较紧凑,用于设置电池的电池盒的空间也较小,能够用于手动取出电池的缝隙也较小,所以取出电池的难度较大。同时,由于排爆机器人运动过程中颠簸比较厉害,电池盒内电池容易松动,导致电池接触不良,影响排爆机器人性能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排爆机器人的电池盒内的电池不易取出以及电池盒内电池容易松动的缺陷,提供一种电池盒内的电池容易取出且电池盒内电池不易松动的排爆机器人。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一种排爆机器人,其包括移动臂、链轮、驱动器、摄像装置和壳体,所述链轮可转动地连接所述壳体,所述驱动器固定于所述壳体内,所述驱动器驱动所述链轮转动,所述移动臂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所述壳体,所述摄像装置固定于所述移动臂的另一端,所述壳体上设有电池盒,所述电池盒包括:

盒体,所述盒体的顶部开有敞口,所述盒体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上开有通孔,所述通孔连通所述盒体的内部和外部,所述底板的底面上固定有固定部;

上盖,所述上盖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盒体,并覆盖于所述敞口上,所述上盖的底面上设有防松块;

线绳,所述线绳的一端固定于所述固定部,所述线绳的另一端穿过所述通孔并位于所述盒体的内部。

较佳地,所述固定部为针状固定柱,所述针状固定柱向所述盒体的外部延伸,所述针状固定柱穿设于所述线绳的一端。

在本方案中,针状固定柱穿设于线绳的一端使得固定部与线绳的连接更为可靠。

较佳地,所述针状固定柱的材质为塑料材质。

在本方案中,塑料材质的针状固定柱使得针状固定柱能够与线绳熔化为一体,提高针状固定柱与线绳的连接可靠性。

较佳地,所述针状固定柱和所述底板之间设有凸台。

在本方案中,针状固定柱可熔化于凸台上,防止盒体的底板被熔坏。

较佳地,所述盒体具有首尾依次相接并均邻接于所述底板的第一侧壁、第二侧壁、第三侧壁和第四侧壁,所述第一侧壁与所述第三侧壁相对设置,所述第二侧壁与所述第四侧壁相对设置;

所述第一侧壁的内壁面上设有电极连接片,所述通孔位于所述底板中靠近所述第二侧壁或所述第四侧壁的区域。

在本方案中,通孔位于底板中靠近第二侧壁或第四侧壁的区域,使得线绳对电池的推力较大,较容易将电池推出原固定位置。

较佳地,所述防松块上开有凹槽,所述凹槽的开口朝向所述盒体,所述凹槽内设有软质材料。

在本方案中,凹槽内的软质材料按压在电池盒的电池上,既起到了防止电池松动的作用,又避免防松块将电池压坏。

较佳地,所述盒体的一内壁面上设有正电极连接片和负电极连接片,所述正电极连接片和所述负电极连接片之间设有绝缘块,所述绝缘块固定于所述盒体的内壁面。

在本方案中,绝缘块能够防止正电极连接片和负电极连接片相接触造成短路。

在符合本领域常识的基础上,上述各优选条件,可任意组合,即得本实用新型各较佳实例。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线绳的一端固定于盒体的底板的底面上,线绳的另一端位于盒体的内部,拉直盒体内的线绳时,线绳对电池盒内的电池的底部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将电池推出原固定位置,从而便于将电池从电池盒内取出。上盖的底面上的防松块按压在电池盒内的电池上,防止电池出现松动,避免电池接触不良从而影响排爆机器人性能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排爆机器人的一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排爆机器人的另一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排爆机器人的电池盒的盒体的一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排爆机器人的电池盒的盒体的另一位置状态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排爆机器人的电池盒的上盖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移动臂100

链轮200

摄像装置400

壳体500

电池盒600

盒体610

敞口611

底板612

通孔613

固定部614

第一侧壁615

第二侧壁616

第三侧壁617

第四侧壁618

绝缘块619

上盖620

防松块621

凹槽622

正电极连接片623

负电极连接片624

凸台630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举个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

图1-图5示出了一种排爆机器人,其包括移动臂100、链轮200、驱动器、摄像装置400和壳体500。链轮200可转动地连接壳体500,驱动器固定于壳体500内,驱动器驱动链轮200转动。移动臂100的一端可转动地连接于壳体500,摄像装置400固定于移动臂100的另一端。壳体500上设有电池盒600,电池盒600包括:盒体610、上盖620和线绳(图中未示出)。盒体610的顶部开有敞口611,盒体610的底部设有底板612,底板612上开有通孔613,通孔613连通盒体610的内部和外部,底板612的底面上固定有固定部614。固定部614为针状固定柱,针状固定柱的材质为塑料材质。针状固定柱向盒体610的外部延伸,针状固定柱穿设于线绳的一端并与线绳的一端相固定,线绳的另一端穿过通孔613并位于盒体610的内部。针状固定柱和底板612之间设有凸台630,凸台630的材质为塑料材质。上盖620可拆卸地连接于盒体610,并覆盖于敞口611上,上盖620的底面上设有防松块621。防松块621上开有凹槽622,凹槽622的开口朝向盒体610,凹槽622内设有软质材料。

在本实施例中,固定于盒体610的底板612的底面上的针状固定柱穿设于线绳的一端,针状固定柱的材质为塑料材质,在高温电烙铁的作用下,针状固定柱和线绳的一端熔化成一体并和凸台630成一体结构,从而使线绳与针状固定柱的连接更为牢固。线绳的另一端位于盒体610的内部,拉直盒体610内的线绳时,线绳对电池盒600内的电池的底部产生一个向上的推力,将电池推出原固定位置,从而便于将电池从电池盒600内取出。上盖620盖于盒体610上时,防松块621上的凹槽622内的软质材料按压在电池盒600内的电池上,既起到了防止电池松动的作用,又避免防松块621将电池压坏。

如图4所示,盒体610具有首尾依次相接并均邻接于底板612的第一侧壁615、第二侧壁616、第三侧壁617和第四侧壁618,第一侧壁615与第三侧壁617相对设置,第二侧壁616与第四侧壁618相对设置。第一侧壁615的内壁面上设有电极连接片,通孔613位于底板612中靠近第二侧壁616或第四侧壁618的区域。通孔613位于底板612中靠近第二侧壁616或第四侧壁618的区域,使得线绳拉直后相对底板612的角度较大,对电池的推力也较大,较容易将电池推出原固定位置。

另外,盒体610的一内壁面上设有正电极连接片623和负电极连接片624,正电极连接片623和负电极连接片624之间设有绝缘块619,绝缘块619固定于盒体610的内壁面。绝缘块619能够防止正电极连接片623和负电极连接片624相接触造成短路。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