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及自行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0183发布日期:2018-08-04 15:33阅读:38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车锁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锁及自行车。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的一种锁,包括:锁口,用于在其内部套入被锁对象;设有挡槽的锁销,通过自身的移动来开放或关闭锁口,从而将被锁对象锁住或释放;锁舌,通过进出于锁销的挡槽,来阻挡或释放锁销的移动;第一施力构件,对锁销赋予向开放锁口的方向移动的力;第二施力构件,对锁舌赋予向进入锁销的挡槽的方向移动的力;以及开锁控制组件。开锁控制组件包括:电机;电机驱动模块,驱动电机的输出轴的旋转;以及锁舌驱动构件,连接于电机的输出轴,将电机的旋转驱动力转变成使锁舌从锁销的挡槽中移出的驱动力。

前述锁设置第一施力构件、第二施力构件和锁舌,结构复杂,虽能通过第一施力构件对锁销进行施力,完成自动开锁,但闭锁时需手动转动锁销至闭锁位置,锁舌才能进入锁销上的挡槽,阻挡锁销的移动,完成闭锁,闭锁操作不方便,而且开锁状态时锁销处于自由状态,骑行时锁销容易晃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锁及自行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锁的结构复杂,不能自动闭锁,骑行时锁销容易晃动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锁,包括控制装置、锁壳、可转动地设于所述锁壳上的锁栓和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锁壳上设有用于容纳被锁对象的锁口,所述锁栓相对所述锁壳转动能开放或关闭所述锁口;所述驱动装置的输出轴上设有主动齿轮,所述锁栓上设有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与所述从动齿轮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锁栓包括连接头及设于所述连接头上并用于开放或关闭所述锁口的锁杆,所述连接头上设有所述从动齿轮。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齿轮为圆柱齿轮,所述连接头上设有第一安装孔,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内壁设有沿其周向分布的多个齿牙,所述主动齿轮嵌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并与所述第一安装孔内壁的齿牙啮合。

进一步地,还包括含油轴承,所述连接头的背离所述主动齿轮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孔,所述含油轴承嵌于所述第二安装孔内,所述锁壳上设有凸轴,所述含油轴承套设于所述凸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输出轴或所述主动齿轮抵接于所述第一安装孔的底部并将所述连接头压合在所述凸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主动齿轮和所述从动齿轮为锥齿轮,所述连接头通过转轴安装于所述锁壳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监测所述锁栓是否处于闭锁位置的闭锁位置传感器,所述闭锁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监测所述锁栓是否处于开锁位置的开锁位置传感器,所述开锁位置传感器与所述控制装置通信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接收控制指令的天线。

自行车,包括前述锁。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及自行车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锁,利用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驱动锁栓,实现了自动开锁和关锁,使用方便;结构简单,主动齿轮与从动齿轮啮合,既能够将驱动装置的转动输出传递给锁栓,带动锁栓转动,又能够在驱动装置停转后锁死锁栓,避免骑行过程中锁栓晃动,保证工作稳定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锁的开锁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闭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的爆炸图;

图4为图1的A-A剖面示意图;

图5为图2的B-B剖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锁的爆炸图;

图7为图6省略第二壳体后的装配状态示意图;

图8为图7闭锁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的C-C剖面示意图;

图10为图8的D-D剖面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2-锁壳;21-锁口;22-第一壳体;23-第二壳体;3-锁栓;31-连接头;312-第二安装孔;32-锁杆;4-驱动装置;41-输出轴;5-主动齿轮;6-从动齿轮;7-含油轴承;8-凸轴;9-转轴。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及类似用语,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间接在该另一个元件上。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间接连接至该另一个元件上。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及类似用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

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10,现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进行说明。锁,包括控制装置、锁壳2、可转动地设于锁壳2上的锁栓3和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的驱动装置4,锁壳2上设有用于容纳被锁对象的锁口21,锁栓3相对锁壳2转动能开放或关闭锁口21;驱动装置4的输出轴41上设有主动齿轮5,锁栓3上设有从动齿轮6,主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6啮合。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与现有技术相比,利用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4驱动锁栓3,实现了自动开锁和关锁,使用方便;主动齿轮5与从动齿轮6啮合,既能够将驱动装置4的转动输出传递给锁栓3,带动锁栓3转动,又能够在驱动装置4停转后锁死锁栓3,避免骑行过程中锁栓3晃动,保证工作稳定性;无需额外设置施力机构辅助开锁和关锁,简化了结构,有利于减小锁的体积和降低锁的生产成本。

具体地,驱动装置4可为电机。优选驱动装置4为带刹车装置的电机,保证电机断电后不会转动,能够更好的控制开锁和闭锁,防止电机过度转动导致锁栓松脱甚至损坏。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和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锁栓3包括连接头31及设于连接头31上并用于开放或关闭锁口21的锁杆32,连接头31上设有从动齿轮6;通过锁杆32上设置连接头31,方便了从动齿轮6的设置,从动齿轮6设于连接头31上,有利于平稳传动,保证结构稳固性。优选连接头31和锁杆32一体设置。

具体地,从动齿轮6可一体设于连接头31,也可作为独立结构固设于连接头31。

具体地,锁杆32可为直杆。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主动齿轮5为圆柱齿轮,连接头31上设有第一安装孔,第一安装孔的内壁设有沿其周向分布的多个齿牙,主动齿轮5嵌于第一安装孔内并与第一安装孔内壁的齿牙啮合;设于第一安装孔的内壁的齿牙与主动齿轮5啮合,相当于连接头31作为从动齿轮起作用,简化了结构,易于装配,圆柱齿轮的转动轴线与锁栓3的转动轴线重合,结构更为紧凑,有利于减小体积,从动齿轮的齿牙直接设置于连接头31上,有利于平稳传动,有利于将锁杆32稳固于开锁状态或闭锁状态。当然,从动齿轮也可为设置于连接头31的一侧的结构,如此从动齿轮的转动轴线与主动齿轮5的转动轴线是平行的。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含油轴承7,连接头31的背离主动齿轮5的一侧设有第二安装孔312,含油轴承7嵌于第二安装孔312内,锁壳2上设有凸轴8,含油轴承7套设于凸轴8上。含油轴承7对锁栓3的转动起润滑作用,减小锁栓3与锁壳2之间的摩擦,输出轴41与凸轴8共同支撑连接头31,保证锁栓3的顺畅转动,有利于对开锁和闭锁过程进行降噪,有利于延长锁的使用寿命。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3至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输出轴41或主动齿轮5抵接于第一安装孔的底部并将连接头31压合在凸轴8上。输出轴41配合凸轴8实现连接头31轴向定位,简化了结构,易于装配,结构更为稳固,有利于保证锁的工作稳定性。

进一步地,请一并参阅图6至图10,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主动齿轮5和从动齿轮6为锥齿轮,连接头31通过转轴9安装于锁壳2上。利用锥齿轮传动,传动更平稳,实现相交轴的传动,能够将驱动装置4设置于锁栓3的外侧,结构更为紧凑,有利于锁的小型化。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监测锁栓3是否处于闭锁位置的闭锁位置传感器,闭锁位置传感器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关锁过程中,当闭锁位置传感器反馈锁栓3处于闭锁位置时,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4停止对主动齿轮5的驱动;保证可靠闭锁的同时,又对动力传递的结构进行保护,防止输出轴41、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和锁杆32变形甚至损坏。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还包括用于监测锁栓3是否处于开锁位置的开锁位置传感器,开锁位置传感器与控制装置通信连接。开锁过程中,当开锁位置传感器反馈锁栓3处于开锁位置时,控制装置控制驱动装置4停止对主动齿轮5的驱动;保证可靠开锁的同时,又对动力传递的结构进行保护,防止输出轴41、主动齿轮5、从动齿轮6和锁杆32变形甚至损坏。

进一步地,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锁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控制装置包括用于接收控制指令的天线。方便接收后台服务器的远程控制指令。

具体地,控制装置包括设于锁壳2内的电路板和设于电路板上的控制器,驱动装置4与电路板连接,天线与电路板连接。

具体地,锁壳2内设有电池,电池连接电路板,为各电子元件供电。

具体地,锁壳2包括对合的第一壳体22和第二壳体23,驱动装置4、控制装置和电池设于锁壳2内,有利于保证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自行车,包括前述任一实施例的锁。通过设置前述锁,有利于简化锁的结构,减小体积,降低成本,实现自动开锁和关锁,保证锁止状态稳固。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