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笔芯护套拔除装置的笔芯顶升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87219发布日期:2018-08-17 19:20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笔芯划线检测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用于笔芯护套拔除装置的笔芯顶升机构。



背景技术:

笔,是人类的一项伟大实用新型,是供书写或绘画用的工具,多通过笔尖将带有颜色的固体或液体(墨水)在纸上或其他固体表面绘制文字、符号或图画,也有利用固体笔尖的硬度书写画图用铅笔和炭笔。现今普遍使用的是中性笔和圆珠笔,绘制艺术底稿和画图则多用铅笔。

中性笔或圆珠笔通常包括笔芯及装有笔芯且便于握持的笔杆,在笔芯生产完后至将笔芯包装入库之前,需要对笔芯的书写顺滑度进行检测,所谓书写顺滑度是指书写时的流畅度和润滑度的综合反映,对于书写流畅度可以在规定的书写角度、书写速度和书写压力下,采用专有的笔芯划线检测机,通过检测书写划线轨迹的连续性、出墨量大小、及其波动状况来定量地判定其书写流畅性。

而在笔芯划线检测之前,需要将笔尖上套设的笔芯护套拔除,然后再将拔除后的笔芯护套传送出去以便于统一回收,而无论在笔芯护套拔除过程还是在之后的笔芯护套有无检测过程中,都需要将传送链上的笔芯顶起,以防止链条对作业产生干扰,然而现有的笔芯顶升机构存在以下几个问题:首先,自动化程度较低,需要人工辅助的步骤较多,这就降低了笔芯护套拔除效率及笔套有无检测效率;其次,现有的顶升动力大多数采用顶升气缸,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出现漏气导致的顶升位置不准、可靠性差等问题;再次,现有的顶起座大多只支撑笔芯中段,而对笔芯前段及后段由于缺乏有效支撑,使得笔芯在拔除护套过程中容易出现定位不准、笔芯弯折等问题。有鉴于此,实有必要开发一种用于笔芯护套拔除装置的笔芯顶升机构,用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笔芯护套拔除装置的笔芯顶升机构,其在提高自动化程度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对笔芯整体的支撑程度,大大降低了笔芯在拔除护套过程中发生定位不准、笔芯弯折等问题的几率,同时提高了笔芯顶升的顶升精度及可靠性。

为了实现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和其他优点,提供了一种用于笔芯护套拔除装置的笔芯顶升机构,包括:

沿直线延伸的基座;以及

用于支撑基座的至少一组顶升组件,

其中,基座上相邻地设有笔芯护套拔除工位及笔芯护套有无检测工位,基座上、笔芯护套拔除工位及笔芯护套有无检测工位处分别设有笔芯中段顶起座,基座在顶升组件的顶升下周期性地在竖直平面内升降。

优选的是,所述顶升组件包括:

固定设置的连杆固定座;

一端与连杆固定座相铰接的连杆;以及

与连杆的另一端相铰接的顶升轴,

其中,连杆的下方设有凸轮,凸轮的外周与连杆的下沿保持接触。

优选的是,顶升轴沿竖直方向延伸,顶升轴的底端与连杆相铰接,其顶端则与基座的下表面相抵。

优选的是,基座的前侧、笔芯护套拔除工位及笔芯护套有无检测工位处分别设有笔芯后段顶起座。

优选的是,笔芯后段顶起座的上沿开设有若干个与笔芯后段相适应的笔芯后段卡接槽。

优选的是,基座的后侧、笔芯护套拔除工位及笔芯护套有无检测工位处分别设有笔芯前段顶起座。

优选的是,笔芯前段顶起座的上沿开设有若干个与笔芯前段相适应的笔芯前段卡接槽。

优选的是,笔芯护套有无检测工位处、笔芯前段顶起座的外侧设有笔头顶起座。

优选的是,笔头顶起座的上沿开始有若干个与笔头相适应的笔头卡接槽。

优选的是,笔芯中段顶起座的上沿开始有若干个与笔芯中段相适应的笔芯中段卡接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是:其在提高自动化程度的同时,还能够提高对笔芯整体的支撑程度,大大降低了笔芯在拔除护套过程中发生定位不准、笔芯弯折等问题的几率,同时提高了笔芯顶升的顶升精度及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根据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用于笔芯护套拔除装置的笔芯顶升机构的三维结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和其它目的、特征、方面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在附图中,为清晰起见,可对形状和尺寸进行放大,并将在所有图中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来指示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下列描述中,诸如中心、厚度、高度、长度、前部、背部、后部、左边、右边、顶部、底部、上部、下部等用词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特别地,“高度”相当于从顶部到底部的尺寸,“宽度”相当于从左边到右边的尺寸,“深度”相当于从前到后的尺寸。这些相对术语是为了说明方便起见并且通常并不旨在需要具体取向。涉及附接、联接等的术语(例如,“连接”和“附接”)是指这些结构通过中间结构彼此直接或间接固定或附接的关系、以及可动或刚性附接或关系,除非以其他方式明确地说明。

参照图1,用于笔芯护套拔除装置的笔芯顶升机构32包括:

沿直线延伸的基座325;以及

用于支撑基座325的至少一组顶升组件,

其中,基座325上相邻地设有笔芯护套拔除工位A及笔芯护套有无检测工位B,基座325上、笔芯护套拔除工位A及笔芯护套有无检测工位B处分别设有笔芯中段顶起座326,基座325在顶升组件的顶升下周期性地在竖直平面内升降。

进一步地,所述顶升组件包括:

固定设置的连杆固定座321;

一端与连杆固定座321相铰接的连杆322;以及

与连杆322的另一端相铰接的顶升轴324,

其中,连杆322的下方设有凸轮323,凸轮323的外周与连杆322的下沿保持接触。

进一步地,顶升轴324沿竖直方向延伸,顶升轴324的底端与连杆322相铰接,其顶端则与基座325的下表面相抵。

进一步地,基座325的前侧、笔芯护套拔除工位A及笔芯护套有无检测工位B处分别设有笔芯后段顶起座327。

进一步地,笔芯后段顶起座327的上沿开设有若干个与笔芯后段相适应的笔芯后段卡接槽。

进一步地,基座325的后侧、笔芯护套拔除工位A及笔芯护套有无检测工位B处分别设有笔芯前段顶起座328。

进一步地,笔芯前段顶起座328的上沿开设有若干个与笔芯前段相适应的笔芯前段卡接槽。

进一步地,笔芯护套有无检测工位B处、笔芯前段顶起座328的外侧设有笔头顶起座329。

进一步地,笔头顶起座329的上沿开始有若干个与笔头相适应的笔头卡接槽。

进一步地,笔芯中段顶起座326的上沿开始有若干个与笔芯中段相适应的笔芯中段卡接槽。

这里说明的设备数量和处理规模是用来简化本实用新型的说明的。对本实用新型的应用、修改和变化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是显而易见的。

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实用新型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图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