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在非丁基胶的轮胎内衬层表面划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5282发布日期:2018-08-24 18:53阅读:15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轮胎制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在非丁基胶的轮胎内衬层表面划线装置。



背景技术:

在轮胎生产过程中,为了方便识别和管理,需要在轮胎胎面上划线做不同标记,目前业内解决此问题的处理方式基本都是采取后序人工划线的作业方式,如此不但工作效率极其低下,而且划线品质不佳,不良率较高,不利于市场竞争。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在非丁基胶的轮胎内衬层表面划线装置,设计合理,构思灵活。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在非丁基胶的轮胎内衬层表面划线装置,它包括输送装置、固定支架、划线装置、非丁基胶的轮胎内衬层、油墨补给箱,输送装置与基座之间固定连接,在输送装置上放置有非丁基胶的轮胎内衬层,在输送装置的上方设计有固定支架,固定支架与基座之间固定连接,划线装置与固定支架之间固定连接,油墨补给箱固定连接在划线装置上方的基座上,油墨补给箱通过传输管道与划线装置之间连通,且传输管道与油墨补给箱和划线装置之间密封连接,划线装置包括:划线装置外壳、滚轮、油墨筒、出墨口、出墨槽、销轴,划线装置外壳内部设计有油墨筒,油墨筒向下延伸有连接部,油墨筒和连接部由一出墨口连通,在连接部对应出墨口的位置设有出墨槽,滚轮置于出墨口中并通过销轴旋转安装于连接部的出墨槽中,且滚轮一部分伸入所述油墨筒中,滚轮另一部分伸出连接部外。

所述的油墨筒内设计有液位传感器,在传输管道上设计有控制阀门,液位传感器与控制阀门分别通过专线与控制器之间控制连接。

所述划线装置外壳采用塑料材质,滚轮采用金属材质。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划线装置外壳采用塑料材质,油墨易清洗,且不易生锈堵塞,成本低;划线装置外壳与油墨瓶通过一次性铸造完成,且传输管道与油墨补给箱和划线装置之间密封连接,油墨不会漏出;机械操作取代人工操作,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划线品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划线装置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在非丁基胶的轮胎内衬层表面划线装置,它包括输送装置3、固定支架2、划线装置1、非丁基胶的轮胎内衬层4、油墨补给箱5,输送装置3与基座之间固定连接,在输送装置3上放置有非丁基胶的轮胎内衬层4,在输送装置3的上方设计有固定支架2,固定支架2与基座之间固定连接,划线装置1与固定支架2之间固定连接,油墨补给箱5固定连接在划线装置1上方的基座上,油墨补给箱5通过传输管道7与划线装置1之间连通,且传输管道7与油墨补给箱5和划线装置1之间密封连接,划线装置1包括:划线装置外壳、滚轮11、油墨筒14、出墨口、出墨槽12、销轴,划线装置外壳内部设计有油墨筒14,油墨筒14向下延伸有连接部13,油墨筒14和连接部13由一出墨口连通,在连接部13对应出墨口的位置设有出墨槽12,滚轮11置于出墨口中并通过销轴旋转安装于连接部的出墨槽12中,且滚轮11一部分伸入所述油墨筒14中,滚轮11另一部分伸出连接部13外。

所述的油墨筒14内设计有液位传感器,在传输管道7上设计有控制阀门6,液位传感器与控制阀门6分别通过专线与控制器之间控制连接。

所述划线装置外壳采用塑料材质,滚轮11采用金属材质。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先将非丁基胶的轮胎内衬层放置在输送装置上,调整号划线装置到非丁基胶的轮胎内衬层的距离,启动输送装置,通过非丁基胶的轮胎内衬层与划线装置上的滚轮摩擦,带动划线装置上滚轮转动进行划线标记,待到划线装置内油墨筒的油墨量下降到一定程度时,液位传感器会将信息反馈给控制器,控制器会发出指令打开控制阀门对油墨筒进行补充油墨,保证划线的连续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