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的门盖系统的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80282发布日期:2018-12-22 09:25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机动车的门盖系统的驱动系统的制作方法

由于特别是在客货两用车中的后门盖的高的重量,对于用户在调节门盖时对抗门盖重力的支持变得越来越重要。在此,概念“门盖”可以很宽泛地理解。该概念特别地包括机动车的后门盖、行李舱盖、发动机盖、侧门、货舱盖、升降顶等等。

所说的驱动系统有助于在调节门盖时支持用户。所述驱动系统可以纯弹簧驱动或者也可以马达驱动。

已知的驱动系统(de10001054a1)配备了用于门盖的马达调节的驱动马达,本发明以所述驱动系统为出发点。附加地,驱动系统具有用于产生在两个驱动接头之间的弹簧力的弹簧系统。所述弹簧系统被配备了两个互相分离的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根据门盖的调节分别施加弹簧力到所述驱动接头上。在这种情况下,这样地进行布置:在闭合调节时,一个弹簧元件首先起作用,并且在门盖的闭合位置的区域中,第二弹簧元件才起作用。通过这种在门盖的闭合位置的区域中“接上”另外的弹簧元件,产生作用到驱动接头上的总弹簧力的关于驱动系统的调节的不连续的曲线变化。虽然利用该驱动系统,在驱动接头之间的总弹簧力的、以第一近似有针对性的调整是可能的。例如可以这样地设计另外的弹簧元件,以便提供特别高的弹簧力,用来将门盖从闭合位置推出来。但是,所产生的驱动系统由于需要多个弹簧元件在机械方面是花费高的。此外通过突然地将另外的弹簧与驱动系统相耦联,另外产生了不希望的接合噪声,以及视觉上较不舒适的调节过程。最后所说的方面通常被视为舒适性损失。

本发明以该问题为基础:这样地构造以及改进已知的驱动系统,以利用简单的结构上的措施,使得作用在驱动接头上的弹簧力的灵活的可调整性是可能的。

上述的问题在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所述的驱动系统中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得到解决。

根据建议认识到的是:在总弹簧力的曲线变化中分别要求的曲线斜率以特别简单的方式通过使用具有累进的弹簧特性的螺旋弹簧元件来实现。概念“累进的弹簧特性”在此可以宽泛地理解并且通常意味着:由螺旋弹簧元件产生的螺旋弹簧力的、关于螺旋弹簧元件的压缩的曲线变化的曲线斜率升高。曲线斜率的这种升高可以关于螺旋弹簧元件的压缩而连续地或者不连续地进行。特别地因此包括由所述螺旋弹簧元件施加的螺旋弹簧力的、关于所述螺旋弹簧元件的压缩的曲线变化,该曲线变化由两个线性的曲线区段组成,所述曲线区段在一或多或少地尖锐的拐点处转变到彼此中。

详尽地提出了:螺旋弹簧系统具有至少一个一体的螺旋弹簧元件,所述螺旋弹簧系统负责用于产生在所述两个驱动接头之间的总弹簧力,所述螺旋弹簧元件具有上述的累进的弹簧特性。在这种情况下,这样地进行布置:门盖的调节——这里特别是门盖的闭合调节——伴随着所述螺旋弹簧元件的压缩。相应地,具有其累进的弹簧特性的螺旋弹簧元件完成了用于产生在总弹簧力中的不同的曲线斜率的一部分。

利用根据建议的解决方案,总弹簧力的不同的曲线变化利用小的结构上的花费得以实现。原则上甚至可以考虑的是:可以放弃使用多个弹簧元件,所述多个弹簧元件直到现在总是被需要的。

利用根据建议地使用具有累进的弹簧特性的螺旋弹簧系统实现了总弹簧力关于驱动系统的调节的曲线变化的不同的曲线区段,而没有使在曲线区段之间的过渡与耦联附加的弹簧元件相关联。因此,可以使所述过渡更柔和地并且很大程度上无噪声地进行。

原则上,螺旋弹簧元件可以涉及螺旋拉力弹簧元件。但是当前特别优选地是使用螺旋压力弹簧元件,该螺旋压力弹簧元件的累进的弹簧特性能够机械上特别容易地产生。

在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优选的构造方案中,螺旋弹簧元件的累进的弹簧特性由以下方式得出:所述螺旋弹簧元件沿着螺旋弹簧轴线具有变化的弹簧配置。这种弹簧配置可以部段式或者连续地设置,这相应地表现在不连续的累进的弹簧特性上或者表现在连续的累进的弹簧特性上(权利要求3)。

根据权利要求5和6的另外地优选的构造方案涉及弹簧配置沿着螺旋弹簧轴线的变化的可能方案。在这种情况下,螺旋弹簧元件沿着螺旋弹簧轴线的螺旋斜度(windungssteigung)的变化当前有特别的重要性,因为这一方面能够机械上容易地实施,并且另一方面在周向上不影响螺旋弹簧元件的几何形状,使得根据建议的解决方案没有提出附加的取决于结构空间的问题。

特别地利用沿着螺旋弹簧轴线变化的螺旋斜度容易地实现了优选的根据权利要求7的构造方案,在该构造方案中,所述螺旋弹簧元件的压缩导致了:螺旋弹簧元件的弹簧圈(federwindung)互相贴靠并且有弹性的圈数减少。在这种情况下通常如此,使得门盖的调节首先伴随着“软的”弹簧圈的压缩和贴靠,使得对于后续的压缩仅仅还剩下“硬的”弹簧圈。这一点的原因在于:弹簧圈在上述的意义上的贴靠意味着,所涉及的弹簧圈压缩直至贴靠,使得进一步的压缩分别被相邻的弹簧圈所挡住。

原则上根据权利要求8的第一备选方案可以考虑的是:螺旋弹簧元件具有一带有“软的”弹簧圈的弹簧区段,所述弹簧圈同时、也就是说局部地互相贴靠。但是根据权利要求8的另一备选方案也可以考虑的是:弹簧圈在调节门盖时依次地互相贴靠。

特别地,对于设置了弹簧圈的上述的贴靠的情况,可以是有利的是:使所涉及的弹簧圈承受表面处理。该表面处理有助于减少噪声,所述噪声可能与弹簧圈的贴靠相关联。备选地或者附加地,表面处理也可以有助于磨损减少。

在根据权利要求11的特别地优选的构造方案中,在门盖的闭合调节的最后的区段中设置了在总弹簧力中的上升。这意味着:在闭合的门盖时,利用很高的力来预紧闭合弹簧元件,以使得门盖的开启调节至少开头时被利用很高的总弹簧力进行支持。这对应于宽泛地作为“推升弹簧”已知的系统的功能。

在根据权利要求12的另外地优选的构造方案中附加的是:在门盖的闭合调节的最后的区段中,也设置了在总弹簧力的曲线变化的曲线斜率中的上升。这考虑到以下情况:在上面提到的推升弹簧的功能的意义上,期望在门盖的小的调节范围上对螺旋弹簧元件进行高的预紧。

原则上,根据建议的、关于螺旋弹簧系统的驱动系统可以是单纯弹簧驱动的。但是在特别优选的、根据权利要求13和14的构造方案中,根据建议的驱动系统是马达驱动的。根据权利要求14的主轴-主轴螺母传动机构与根据建议的螺旋弹簧系统的组合,在合适的设计中、特别是当螺旋弹簧轴线和主轴轴线互相同轴地指向时,使得特别紧密的构造方案成为可能。

按照根据权利要求15的、另一具有独立意义的教导,分配了根据建议的驱动系统的门盖系统作为这样的门盖系统被要求权利。

根据建议的门盖系统具有上面所说的门盖,该门盖可以在敞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进行调节,其中,所述门盖能够借助于根据建议的驱动系统进行调节。可以参阅所有的对于根据建议的驱动系统的实施方式。

以下借助于仅仅示出一个实施例的附图进一步阐释本发明。在附图中示出了:

图1机动车的尾部区域,该尾部区域具有根据建议的、带有根据建议的驱动系统的门盖系统,

图2根据图1的、在纵剖面图中的驱动系统,以及

图3根据图2的驱动系统的、在完全示意性的纵剖面图中的弹簧元件,所述弹簧元件a)当门盖处于敞开位置中时b)当门盖处于中间位置中时以及c)当门盖处于闭合位置中时具有总弹簧力的配属的曲线变化。

根据建议的驱动系统1被配属于机动车的门盖系统2。所述门盖系统2具有门盖3,该门盖能够在敞开位置(在图1中以实线示出)和闭合位置(在图1中以虚线示出)之间进行调节。所述概念“门盖”当前可以宽泛地理解。就该点而言可以参阅说明书的开始的部分。

所述驱动系统1具有两个机械的驱动接头4、5,用于驱动系统1的驱动技术上的连接。在所示出的并且就该点而言优选的实施例中,驱动接头4与机动车的车身6驱动技术上相耦联,并且驱动接头5与门盖3驱动技术上相耦联。

所述驱动系统1可以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只是用于补偿所述门盖3的重力。在这种情况下,驱动系统1完全地弹簧驱动。但是在这里并且优选地是这样的,使得驱动系统1用于将门盖3在敞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进行马达地调节。闭合位置可以涉及一种预闭合位置,该预闭合位置略微位于完全地闭合的门盖3的位置之前。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地设置,使得布置在所述门盖3上的机动车锁7提供了拉紧功能,以便将门盖3从预闭合位置转换到完全闭合的位置中。

根据建议的驱动系统1具有螺旋弹簧系统8,该螺旋弹簧系统可以在图2中看出。所述螺旋弹簧系统8有助于在两个驱动接头4、5之间产生总弹簧力9。在示出的以及就这点而言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螺旋弹簧系统8挤压分开驱动接头4、5。这也可以反过来设置。

为了符合门盖3的运动学的边界条件以及特别地符合门盖3的重力的影响,通过调节驱动系统1,也就是说通过相对地互相调节驱动接头4、5,设置了在所述两个驱动接头4、5之间的总弹簧力9的特殊的曲线变化。在这种情况下,根据驱动位置——也就是说驱动接头4、5的互相相对的位置——实现不同的曲线斜率特别重要。这结合推升弹簧的功能示例性地进行解释。

现在基本上,螺旋弹簧系统8具有至少一个一体的螺旋弹簧元件10,该螺旋弹簧元件在这里并且优选地涉及螺旋压力弹簧元件。但是原则上,所述螺旋弹簧元件10也可以涉及螺旋拉力弹簧元件。在所示出的并且就该点而言优选的实施例中,螺旋弹簧元件10涉及螺旋弹簧系统8的唯一的螺旋弹簧元件。

所述螺旋弹簧元件10优选地构造成柱形的螺旋弹簧。另外的构造方案——例如按照桶形弹簧等等的方式的构造方案也是可能的。给所述螺旋弹簧元件10分配了螺旋弹簧轴线11,所述螺旋弹簧轴线11说明了螺旋弹簧元件10的纵向延伸。在这里以及优选地,螺旋弹簧轴线11延伸通过所述两个驱动接头4、5。

驱动接头4、5的互相相向的调节就在图2中示出的并且就该点而言优选的实施例中与螺旋弹簧元件10的压缩相关联。这一点的原因在于,用于螺旋弹簧元件10的贴靠面12a与驱动接头4相连接,并且用于螺旋弹簧元件10的另外的贴靠面12b与驱动接头5相连接。就该点而言,驱动系统1提供了可伸缩的线性驱动,正如以下进一步地阐释的那样。

共同观察图1和2可以得出:对于门盖3的调节——这里是闭合调节——又伴随着螺旋弹簧元件10的压缩。为了产生总弹簧力9的、具有不同的曲线斜率的曲线变化,所述螺旋弹簧元件10具有在上述的意义上累进的弹簧特性。在此,原则上足够的是:通过被限制的压缩区段来设置累进的弹簧特性。

在图3中分别在右侧示出了力f的、也就是说总弹簧力9的、关于驱动系统1的调节的曲线变化。箭头p在此说明了在图3中分别在左侧示出的状态。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总弹簧力9的曲线变化以第一近似也示出了螺旋弹簧力13的曲线变化,所述螺旋弹簧力由螺旋弹簧元件10作为这样的螺旋弹簧元件产生,因为所述螺旋弹簧元件10涉及唯一的作用在驱动接头4、5上的弹簧元件,并且因为所有的其他的还待阐释的驱动部件不是自锁的。由螺旋弹簧元件10所产生的螺旋弹簧力13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那么以第一近似对应于总弹簧力9。

根据图3的示图示出了关于螺旋弹簧元件10的位置s的总弹簧力9或者说螺旋弹簧力13,该位置总是相应于驱动接头4、5的相互相对的位置并且因此相应于门盖3的位置。相应地,图2示出了在位置ss中的螺旋弹簧元件10,该位置相应于门盖3的闭合位置。螺旋弹簧元件10的、仅在图2中表明的位置so相应于门盖3的敞开位置。在门盖3的闭合调节期间,螺旋弹簧元件10经过在图3中示出的位置so、sk和ss。总弹簧力9的曲线变化在螺旋弹簧元件10的位置so和sk之间示出了相对小的曲线斜率,该曲线斜率在转折点sk中明显地升高。总弹簧力9的曲线变化的曲线斜率的这种明显的升高相应于推升弹簧的上面提到的功能。这里已经示出了根据建议的解决方案的一个优点,根据该解决方案能够实现推升弹簧的功能,而不必为此设置一分开的弹簧元件。

在这里以及优选地是这样的:螺旋弹簧元件10的、根据建议的累进的弹簧特性通过下述方式得出:所述螺旋弹簧元件10沿着螺旋弹簧轴线11具有变化的弹簧配置。该概念“弹簧配置”当前包括所有的、影响螺旋弹簧元件10的弹簧特性曲线的参数。在所示出的以及就该点而言优选的实施例中,螺旋弹簧元件10沿着螺旋弹簧轴线11具有部段式变化的弹簧配置。这导致了在螺旋弹簧元件10的弹簧特性曲线中的、在图3中示出的以及上面提到的拐点sk。根据螺旋弹簧元件10的所述设计方案,该拐点sk可以在特性曲线示图中或多或少地被圆滑,并且导致在曲线区段之间或多或少地柔和的过渡。

但是原则上也可以考虑的是:设置一种连续地变化的弹簧配置,以使得出现连续的、累进的弹簧特性,该弹簧特性不具有拐点,而是具有曲线斜率的连续的上升。

共同观察图2和3示出了,所述螺旋弹簧元件10具有弹簧区段14以及弹簧区段15,所述弹簧区段14具有第一弹簧配置,所述弹簧区段15具有第二弹簧配置。具有第一弹簧配置的弹簧区段14拥有比较小的螺旋斜度1,而具有第二弹簧配置的弹簧区段15拥有相对大的螺旋斜度2。在这种情况下需要注意的是,原则上可以设置多个具有第一弹簧配置的弹簧区段14和多个具有第二弹簧配置的弹簧区段5。此外可以考虑的是,设置至少一个另外的弹簧配置,该弹簧配置相应地被配属于至少一个弹簧区段。

通常,在所示出的并且就该点而言优选的螺旋弹簧元件10中设置了,螺旋弹簧元件10的不同的弹簧配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弹簧几何形状。详细地,正如上面提到的那样,进一步设置了:螺旋弹簧元件10的不同的弹簧配置的不同之处在于螺旋斜度1、2。所述螺旋斜度在图3a中对于位置s0以角度1和2来表明。

备选地或者附加地可以设置的是:螺旋弹簧元件10的不同的弹簧配置的不同之处在于螺旋直径(windungsdurchmesser)。这可以甚至于是有利的,以便使得所述螺旋弹簧元件10与相应的、结构空间技术上的边界条件相匹配。备选地或者附加地可以进一步设置,螺旋弹簧元件10的不同的弹簧配置的不同之处在于弹簧丝直径。这在下述情况下是特别有利的:当不应当偏离所述螺旋弹簧元件10的、原来的、特别是柱形的形状构造方案时。同样地适用于同样优选的构造方案,该构造方案可以再次备选地或者附加地设置:在该构造方案中,不同的弹簧配置的不同之处在于螺旋弹簧材料的材料参数。所述材料参数可以特别地涉及所述螺旋弹簧材料的刚度。

上面提到的不同的螺旋斜度1、2像在图3中示出的那样导致了在两个弹簧区段14、15中的不同的螺旋间距d1、d2。

总体来说,这样地进行布置,使得所述螺旋弹簧元件10的、沿着螺旋弹簧轴线11变化的弹簧配置导致了:在调节(这里以及优选地闭合调节)门盖3时,至少在门盖3的一调节范围中,螺旋弹簧元件10的弹簧圈在压缩时互相贴靠,并且有弹性的圈数减少。门盖3的闭合调节由图3a、b、c的顺序得出。从图3a到图3b上的过渡示出了,螺旋w1、w2、w3、w4在转折点sk中已经互相贴靠。从在图3b中示出的拐点sk开始,因此只有螺旋w5、w6、w7、w8还弹性地起作用。所述螺旋w1、w2、w3、w4相贴靠并且因此被卡住。通过弹簧圈w5、w6、w7、w8在其他方面的弹簧配置相同时具有比弹簧圈w1、w2、w3、w4更大的螺旋斜度,使得在位置sk和位置ss之间得出了在总弹簧力9的曲线变化中更高的曲线斜率。这是一种特别简单并且机械上稳健的解决方案,以便产生螺旋弹簧元件10的、根据建议的、累进的弹簧特性。

正如上面阐释的那样,螺旋弹簧元件10的弹簧圈局部地(这里在具有第一弹簧配置的弹簧区段14中)互相贴靠。但是备选地可以考虑的是:弹簧圈在调节门盖3时依次地互相贴靠,使得同样地像上面阐释的那样得出连续的累进的弹簧变化。“依次地贴靠”指的是:弹簧圈在调节门盖3时单个地相继地互相贴靠。

根据螺旋弹簧元件10的设计方案,弹簧圈的贴靠可能导致一定的磨损或者噪声。在该背景下,优选地设置了:至少互相贴靠的弹簧圈是表面处理过的。为此,一个例子是弹簧圈的植绒,为了减少在处于接合中的弹簧圈之间的摩擦。

螺旋弹簧元件10的特别简单的设计方案通过以下方式得出:螺旋弹簧元件10的弹簧区段14、15在这里分别各自自身具有一种基本上线性的弹簧特性曲线。但是原则上也可以考虑的是:所述两个弹簧区段14、15分别又再各自自身具有累进的弹簧特性。

当前,螺旋弹簧系统8的、考虑到门盖3的调节的设计方案特别重要。优选地是这样的,使得在门盖3闭合调节的第二半部中、优选地在门盖3闭合调节的最后三分之一中、进一步优选地在门盖3闭合调节的最后四分之一中,螺旋弹簧系统8才产生在总弹簧力9中的上升。

进一步优选的是这样的:在门盖3闭合调节的第二半部中、优选地在门盖3闭合调节的最后三分之一中进一步优选地在门盖3闭合调节的最后四分之一中,螺旋弹簧元件10的累进的弹簧特性才产生在总弹簧力9的曲线变化的曲线斜率中的上升。

所述两个最后提到的、优选的设计变型方案原则上使推升弹簧的功能的实现成为可能,而不必为此设置一分开的弹簧元件,所述设计变型方案一方面涉及总弹簧力9的上升并且涉及总弹簧力9的曲线变化的曲线斜率的上升。

根据建议的解决方案利用所示出的实施例以特别简单的结构方式进行实施。这里设置了:驱动系统1具有驱动马达16和必要时通过中间传动机构17后接于驱动马达16的进给传动机构18,用于产生驱动运动,所述驱动运动能够通过驱动接头4、5传导出去。所述进给传动机构18在这里以及优选地构造成线性传动机构,用于产生沿着驱动轴线的、线性的驱动运动,其中所述驱动轴线在示出的以及就该点而言优选的实施例中相应于螺旋弹簧轴线11。一种特别紧凑的构造方案通过以下方式得出:所述线性传动机构构造成主轴-主轴螺母传动机构,其中所述螺旋弹簧元件10优选地沿着驱动轴线、进一步优选地与驱动轴线同轴地取向。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螺旋弹簧元件10包围了构造成主轴-主轴螺母-传动机构的进给传动机构18,这进一步提高了所述系统的紧凑性。

要指出的是:在图2中示出的驱动系统1具有驱动壳体19,该驱动壳体随着驱动接头4、5的调节能够伸缩。所有的驱动部件、特别是螺旋弹簧系统8都布置在壳体19中。但是原则上也可以设置:驱动系统1以其驱动部件在门盖3上分散地布置。特别地可以设置:螺旋弹簧系统8的至少一部分——特别是螺旋弹簧元件10——布置在壳体19之外。

另外应该指出的是,所述螺旋弹簧系统8除了螺旋弹簧元件10之外还可以具有另外的螺旋弹簧元件,以便实现总弹簧力9关于驱动系统1的调节的相应期望的曲线变化。

关于驱动系统1在产生马达的驱动运动时的、基本的工作方式可以参阅德国实用新型de202010016474u1,其追溯到本申请人,并且其内容就该点而言被作为本申请的对象。

根据另外的、具有独立意义的教导,机动车的、上述的门盖系统2作为这样的门盖系统被要求权利。

所要求权利的门盖系统2具有门盖3,该门盖在敞开位置和闭合位置之间可以调节。所要求权利的门盖系统2此外具有配属于门盖3的、根据建议的驱动系统1。可以参阅所有的、用于根据建议的驱动系统1的实施方案,所述实施方案适合用于将门盖系统2作为这样的门盖系统进行说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