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机动车的翻盖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80242发布日期:2018-12-22 09:25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用于机动车的翻盖的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以及根据权利要求2的前序部分的用于机动车的翻盖的驱动装置和根据权利要求14的机动车的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机电式的翻转装置在机动车中越来越多地使用在舒适度提升的范围内。其用于在打开位置和关闭位置之间调节翻盖(例如wo2014037468a1)。概念“翻盖”当前宽泛地理解,并且包括后盖、后备箱盖、发动机罩、车门,尤其是侧门等类似物。

本发明从其出发的公知的驱动装置(de102014100125a1)用于调节机动车的后盖。驱动装置具有设计为主轴驱动器的线性驱动器,其布置在后窗的侧面。主轴驱动器通过传递装置一方面与后盖,并且另一方面与机动车车身耦联,从而驱动运动传递到翻盖上,用以对其进行调节。主轴驱动器具有驱动电机和后置于驱动电机的主轴-主轴螺母-传动装置。此外,在驱动电机与主轴-主轴螺母-传动装置之间连接有形式为过载离合器的补偿装置,其在过载情况下允许两个爪式地相互嵌接的离合器元件之间的补偿运动,从而避免在过载情况下损坏驱动部件。就此而言,公知的驱动装置甚至在过载情况下也显示出高的运行可靠性。然而,过载离合器的机械实现是耗费的,并且在设计方面是不太灵活的,这是因为其被整合到主轴驱动器中。

公知的驱动装置此外示出用于鉴于不期望地、由重力导致地调节翻盖而提升运行可靠性的措施。详细地,盘簧装置连接到主轴-主轴螺母-传动装置的两个驱动接头之间,盘簧装置至少与翻盖的由重力导致的不期望的调节相抗。机械实现在此也耗费地和不太灵活地进行,这是因为需要的弹簧装置整合到主轴驱动器中。因此,公知的驱动装置虽然能够实现非常高的运行可靠性,但该驱动装置通过耗费的机械实现和尤其是通过高的费用在变型方案形成时得到。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设计和改进公知的驱动装置,从而在简单的设计费用和简单的变型方案形成的情况下确保高的运行可靠性。上述的技术问题在根据权利要求1的前序部分的驱动装置中通过权利要求1的特征部分的特征解决。

如下基本思想是重要的:与用于传递驱动运动的线性驱动器耦联的传递装置提供补偿装置。补偿装置首先一次性地用于以驱动技术耦联驱动装置的两个布置在线性驱动器外部的驱动元件。只有在极限负载情况下,即在超过两个驱动元件之间的预先确定的极限负载的情况下,补偿装置允许两个驱动元件之间的引导的补偿运动。在此,补偿装置提供的是,两个驱动元件之间的力作用在补偿运动期间是受限的,从而又避免在过载情况下损坏驱动元件。

根据另外的教导,上述的技术问题在根据权利要求2的前序部分的驱动装置中通过权利要求2的特征部分的特征解决。根据另外的教导重要的是如下事实:传递装置在提升运行可靠性的意义中可以提供驱动装置的弹簧预紧。这种弹簧预紧在此通过复位弹簧装置实现,其配属于驱动装置的驱动元件,并且使翻盖在已安装的状态下朝调节方向预紧。

根据另外的教导重要的是,传递装置提供上面提到的复位弹簧装置。替选地或附加地可以设置的是,传递装置与弹簧装置耦联。

两个根据建议的教导归因于如下基本知识:用于传递由线性驱动器产生的驱动运动的传递装置可以在提高运行可靠性的范围内使用,即用于实现补偿装置和用于实现用于驱动装置的弹簧预紧的弹簧装置。两个措施到布置在线性驱动器外部的传递装置的转移能够实现简化的设计,这是因为整合到具有与之相关的结构空间限制的线性驱动器中不是必需的。此外,简单的变型方案形成可以通过传递装置的简单的更换实现。

在根据权利要求4的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中,传递装置具有转向单元,其以特别的方式适用于实现补偿装置和弹簧装置。

在根据权利要求5的同样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转向单元具有带有两个在驱动技术上相互耦联的转向杆元件的转向杆。因此,用于卡锁装置的不同的变型方案可以以特别简单的设计方式实现。

在根据权利要求6的进一步优选的设计方案中设置的是,两个配属于补偿装置的驱动元件在取消极限负载后总是可以相对彼此复位到正常方位中。这就此而言是有利的,作为当前的距离测量系统在出现过载情况后不必重新校准。

权利要求8示出了用于实现补偿装置的示例,其中驱动元件通过极限负载弹簧装置相互耦联,其在补偿运动期间偏转。因此,在过载情况下也可以实现对翻盖的在一定程度上平稳的驱动。

权利要求9示出了实现补偿装置的另外的优选的可能性,其中转向杆元件通过可松开的卡锁装置相互耦联。在此有利的是,在两个转向杆元件之间的耦联在过载情况下可以几乎取消,从而又特别有效地避免在过载情况下损坏驱动元件。

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的进一步优选的设计方案涉及用于实现复位弹簧装置的优选的可能性,其用于驱动装置的弹簧预紧。特别紧凑的装置根据权利要求12以如下方式得到:使复位弹簧装置具有螺旋弹簧,其在进一步优选的设计方案中可以朝配属于复位弹簧装置的转向杆的枢转轴线取向。

按照根据权利要求14的同样具有独立的意义的另外的教导,要求保护机动车的具有翻盖和根据两个之前提到的教导的其中一个教导的驱动装置的翻转装置。可以参考针对根据建议的驱动装置的所有实施方式。

附图说明

本发明随后借助示出仅一个实施例的附图详细阐述。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机动车的具有根据建议的翻转装置的尾部区域,翻转装置装备有根据建议的驱动装置;

图2示出了根据图1的在第一实施方式中的a)在翻盖闭合时,b)在翻盖打开时,c)在极限负载情况下的驱动装置的传递装置;

图3示出了根据图1的在第二实施方式中的a)在翻盖闭合时,b)在翻盖打开时,c)在极限负载情况下的驱动装置的传递装置;和

图4示出了根据图1的在第三实施方式中的a)在翻盖闭合时,b)在翻盖打开时的驱动装置的传递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附图中示出的翻转装置1具有驱动装置2和机动车的翻盖3。驱动装置2用于翻盖3在图1中以实线示出的关闭位置与在图1中以虚线示出的打开位置之间的机电式的调节。

在图1所示的和就此而言优选的实施例中,翻转装置1分为两个部分。在此,已经提到的翻盖3是下翻盖,另一翻盖4是上翻盖。两个翻盖3、4分别可围绕基本上水平的翻转轴线3a、4a枢转。两个翻盖3、4封闭翻转装置1的翻转开口5,只要两个翻盖3、4位于关闭状态中。图1示出仅在打开位置中的上翻盖4。

当前,下翻盖3是最重要的,根据建议的驱动装置2配属于下翻盖。所有相关的实施方案可以原则上相应用于上翻盖4。

根据建议的驱动装置2装备有用于产生线性的驱动运动的线性驱动器6,其在此和优选地设计为主轴驱动器。用于传递驱动运动的传递装置7与线性驱动器6耦联。传递装置7可以是单个传递元件,或者在此是还将阐述的传递机构。

为了尤其是在过载情况下避免损坏驱动装置2的驱动部件而设置有补偿装置8,其将驱动装置2的两个驱动元件9、10在驱动技术上相互耦联。驱动装置2的“驱动元件”理解为布置在对于产生驱动运动来说需要的力作用链中的元件,也就是说,该元件用于传递驱动力。

在超过两个驱动元件9、10之间的极限负载的情况下,补偿装置8允许两个驱动元件9、10之间的引导的补偿运动。在此涉及极限负载情况,其中根据极限负载的限定也可以涉及过载情况。利用“引导的补偿运动”表示的是,两个驱动元件9、10的耦联虽然在任何情况下部分地被取消,但对驱动元件9、10的运动的引导保持存在。

补偿装置8优选以如下方式得到:使可在驱动元件9、10之间传递的驱动力在补偿运动期间是受限的。即使当例如通过错误操作导致高的负载从翻盖3作用到驱动装置2上时,通过该限制也可以有效地避免损坏驱动装置2的驱动元件。这种补偿装置8在图2和3中在两个优选的实施方式中示出。

在两个在图2和3中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重要的是,传递装置7也提供补偿装置8。因此,补偿装置8不配属于线性驱动器6,而是配属于传递装置7。补偿装置8可以因此不依赖于线性驱动器6地设计,从而在设计补偿装置8时取消由结构空间导致的设计限制。这可以从图2和3的图示中看到。此外得到如下可能性:设置针对补偿装置8的不同的变型方案,而不改变线性驱动器6。这总体上简化了变型方案形成。

图4示出了一种驱动装置2,其中复位弹簧装置11配属于驱动装置2的驱动元件9,并且其中复位弹簧装置11在已安装的状态下朝调节方向,在此和优选地朝翻盖3的关闭方向12预紧翻盖3。复位弹簧装置11优选以如下方式设计:其支持翻盖3的与重力相反的调节。在此,如上面提到的那样,这是关闭方向12。

对于根据图4的设计方案来说重要的是,传递装置7提供复位弹簧装置11。附加地,在所示的和就此而言优选的实施例中,传递装置7与复位弹簧装置11耦联。原则上也可以设置的是,在此仅设置传递装置7与复位弹簧装置11之间的耦联。

图2、3的驱动装置2和图4的驱动装置2的不同之处首先在于补偿装置8或复位弹簧装置11的实现。在其他方面,对不同的实施方式的所有阐述是相互适用的。尤其是可以指出的是,每个所示的驱动装置2可以装备有补偿装置8和复位弹簧装置11。

线性驱动器6在此和优选地设计为主轴驱动器,其具有驱动电机13和后置于驱动电机13的主轴-主轴螺母-传动装置14。可以从根据图1的图示中看到的是,驱动装置2总体上在已安装的状态下配属于翻盖3,并且跟随翻转运动。相应地,驱动装置2在此和优选地布置在翻盖3的空心空间中。替选地可以设置的是,驱动装置2布置在翻盖3的侧面旁边。这示例性地针对配属于上翻盖4的驱动装置15、16在图1中示出。进一步替选地可以设置的是,驱动装置2布置在机动车的车身中,尤其是后车顶框架中(针对上翻盖4),或者布置在装载面下方(针对下翻盖3)。

特别紧凑的设计方案在图1所示的实施例中以如下方式得到:传递装置7具有带有转向杆18的转向单元17。在此优选地,转向单元17在输入侧与线性驱动器6耦联,在输出侧与连杆19耦联。在第一近似中,侧向的驱动运动(其基本上沿机动车的后保险杠20的延伸尺寸来延伸)通过转向单元17转向为基本上向下或向上指向的运动。优选地,转向单元17产生使驱动运动转向至少45º,进一步优选地在70º至110º之间的范围内转向。因此可以实现驱动装置2的特别的紧凑性,如图1所示的那样。

转向杆18在此具有输入侧的接头18a和输出侧的接头18b,其布置在转向杆18的不同的部位上,在图2和3中布置在转向杆18的不同的杆臂上。

在图2和3所示的实施方式中,转向杆18分别多件式地实施。转向杆18详细地具有两个在正常运行时在驱动技术上相互耦联的转向杆元件21、22,其分别提供配属于补偿装置8的驱动元件9、10。

不依赖于其设计方案地,转向杆18优选可围绕转向杆轴线23枢转地支承在翻盖3上。在所示的和就此而言优选的实施例中,转向杆18可枢转地铰接在承载元件24上,其中承载元件24紧固在翻盖3上。

在正常运行时,驱动元件9、10相互处于正常方位中,如在图2a、b和图3a、b中示出的那样,在正常运行时,负载在极限负载以下在配属于补偿装置8的驱动元件9、10之间运动。

图2a和图3a示出了在正常运行时,在处于关闭位置中的翻盖3的情况下的转向单元17。从图2a到图2b或从图3a到图3b的过渡示出了翻盖3的机电式的打开。在此,压力通过连杆19传导至机动车的车身,在此传导至支座25,由此得到围绕翻盖3的翻转轴线3a朝打开方向的驱动力矩。翻盖3的机电式的关闭相反地通过经由连杆19传递拉力来实现。打开翻盖3因此归因于设计为主轴驱动器的线性驱动器6的移出,而翻盖3的关闭归因于设计为主轴驱动器的线性驱动器6的合拢。

图2c和图3c示出极限负载情况,在极限负载情况中,负载,在此是两个驱动元件9、10之间的转矩超过极限负载,即极限力矩。该极限负载情况例如可以由此导致的是,翻盖3在机电式的打开期间保持在关闭位置中。这由对图2a和2c以及图3a和图3c的概览得到。在取消两个驱动元件9、10之间的极限负载的情况下,驱动元件9、10可以又相互复位到其正常方位中。在图2所示的和就此而言优选的实施例中,驱动元件9、10在取消极限负载的情况下弹簧驱动地复位到正常方位中,如从图2c到图2a的过渡中得到的那样。

在两个在图2和3中所示的实施例中,补偿装置8允许从正常方位出发沿两个相反的运动方向的补偿运动。根据图2c和图3c的图示相应于沿第一方向的补偿运动,而驱动元件10的在图2c和图3c中虚线示出的位置相应于沿相反的运动方向的补偿运动。

如可从图2和图3的图示中看到的那样,驱动元件9、10分别可以围绕转向杆轴线23枢转。这能够实现驱动元件9、10借助补偿装置8的特别简单的耦联。在图2所示的和就此而言优选的实施例中,驱动元件9、10,在此是转向杆元件21、22(其如上面提到的那样可围绕转向杆轴线23枢转)通过补偿装置8的极限负载弹簧装置26相互耦联,其在补偿运动期间偏转。在此和优选地,极限负载弹簧装置26具有至少一个线形弹簧,优选至少一个螺旋扭力弹簧,螺旋扭力弹簧利用其支脚端部26a、26b分别与转向杆元件21、22耦联。在此所述装置以如下方式得到:使支脚端部26a、26b不依赖于补偿运动的运动方向地张开。为了与支脚端部26a、26b嵌接,转向杆元件21、22分别具有与转向杆轴线23间隔开的嵌接元件21a、22a。螺旋扭力弹簧进一步优选根据ω弹簧的类型设计。

在所示的和就此而言优选的实施例中,具有螺旋扭力弹簧的极限负载弹簧装置26朝转向杆轴线23取向。这意味着的是,极限负载弹簧装置26的弹簧圈26c与转向杆轴线23同心地取向。

在补偿装置8的图2所示的基于弹簧的设计方案中,补偿运动的进行相应地相应于极限负载弹簧装置26的偏转。在极限负载弹簧装置26的适当的设计中,可通过转向杆元件21、22传递的驱动力可以有效地受到限制,从而尤其是在过载情况下避免损坏驱动部件。

但原则上,极限负载弹簧装置26也可以具有至少一个优选由可压缩的塑料或类似物构成的能弹性压缩的元件,其提供相应的弹性作用。替选地或附加地此外可以设置的是,极限负载弹簧装置26为了提供弹性作用具有至少一个弹性的板材,尤其是弹性的冲压弯曲件。

补偿装置8的另外的优选的设计方案在图3中示出,其中转向杆元件21、22通过卡锁装置27相互耦联,其中卡锁装置27在极限负载情况下松开。在此,转向杆元件21、22朝图3a和图3b所示的正常方位的复位手动地实现。在此没有设置基于弹簧的复位。但原则上,这种基于弹簧的复位可以通过附加的复位弹簧实现。

为了建立卡锁连接,两个转向杆元件21、22分别具有卡锁成形部28、29,其在正常运行时通过卡锁弹簧装置30相互保持在形状锁合和力锁合的嵌接中。图3a中的分解图示出了这一点,根据分解图,转向杆元件21的卡锁成形部28凹形地设计,并且转向杆元件22的卡锁成形部29凸形地设计,从而相应使凹形的卡锁成形部28和凸形的卡锁成形部29处于形状锁合的嵌接中,只要转向杆元件21、22位于正常方位中。卡锁成形部28、29的彼此互补的成形方向分别基本上沿转向杆轴线23设置。为了保持上述的形状锁合,卡锁弹簧装置30沿(相对于转向杆轴线23)轴向的方向相互挤压两个转向杆元件21、22。

在极限负载情况下,即在超过转向杆元件21、22之间的极限负载时,转向杆元件21、22的相互配属的卡锁成形部28、29彼此没有嵌接。这通常与转向杆元件21、22相互间的细微的关于转向杆轴线23轴向的调节有关。转向杆元件21、22彼此间的去耦联优选归因于相互配属的卡锁成形部28、29相互滑动。为此,卡锁成形部28、29具有相应的倾斜部,其最后导致转向杆元件21、22相互间的上述的轴向的调节。

原则上,配属于补偿装置8的驱动元件9、10可以在过载情况下彼此线性地调节(未示出)。在此,驱动元件9例如可以弹簧预紧地支承在另外的驱动元件10的长孔中,其中补偿运动是长孔延伸穿过驱动元件9。在此,两个驱动元件9、10可以共同构造出耦联杆,尤其是上面提到的连杆19,其尤其是具有一侧或两侧的球头连接。

在另外的同样未示出的实施方式中,两个驱动元件9、10分别是优选单件式地设计的总驱动元件的组成部分。总驱动元件优选具有弹簧弹性,由于弹簧弹性,总驱动元件在超过两个驱动元件之间的极限负载时弹性地偏转。在此,驱动元件9、10可以例如分别构造出总驱动元件的杆臂,其中两个杆臂的至少其中一个杆臂优选弹簧弹性地设计。弹簧弹性例如可以以如下方式实现:总驱动元件至少部分由弹性的板材件,尤其是弹性的冲压弯曲件设计。总驱动元件优选构造出上面提到的转向杆18。

图4示出了根据第二次提到的教导的驱动装置2,其中复位弹簧装置11设置用于翻盖3沿调节方向的弹簧预紧。

原则上,复位弹簧装置11可以以如下方式设计:复位弹簧装置至少在调节范围内与翻盖的重量相抗地保持翻盖3。但也可想到的是,复位弹簧装置11更弱地设计,并且仅提供作用到翻盖3上的重力的一定的补偿。

在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中,除了复位弹簧装置11以外设置有至少一个复位弹簧装置,其作用到驱动装置2的驱动系上。优选地,设计为主轴驱动器的线性驱动器6具有复位弹簧装置,其尤其是形式为盘簧,其使线性驱动器6预紧至移出的位置或移入的位置。在这种情况下,复位弹簧装置的弹性作用可以彼此相协调,从而在翻盖3的调节范围内得到产生的弹簧预紧的预先确定的进程。

图4示出了复位弹簧装置11的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其导致翻盖3朝其关闭方向的弹簧预紧。为此,复位弹簧装置11在图4a中沿顺时针方向预紧转向杆18。

图4所示的和就此而言优选的复位弹簧装置11具有螺旋弹簧31,其中在此和优选地,螺旋弹簧31朝配属于复位弹簧装置11的转向杆18的枢转轴线取向。枢转轴线在此和优选地是转向杆轴线23。螺旋弹簧31具有两个接头32、33,其一方面与机动车的车身,在此与承载元件24,另一方面与转向杆18,在此与布置在转向杆18上的凸鼻34嵌接。根据图4的图示示出的是,利用螺旋弹簧31的阐述的设计方案和布置方案可以实现特别紧凑的布置。

替选地或附加地,复位弹簧装置11可以具有未示出的盘簧,在此和优选地具有螺旋拉簧,其在与转向杆18的枢转轴线间隔开的部位上,在此在与转向杆18的转向杆轴线23间隔开的部位上耦联。这导致特别廉价的和同时可很好调节的复位弹簧装置11。

根据另外的同样具有独立的意义的教导,要求保护机动车的具有翻盖3和根据建议的用于调节翻盖3本身的驱动装置2的翻转装置1。可以参考针对之前提到的两个教导的所有实施方式。

在特别优选的设计方案中,驱动装置2本身配属于翻盖3并且跟随翻转运动,如同样此外在上面描述的那样。驱动装置2在翻盖3中的安置可以尤其是通过使传递装置7装备有上面提到的转向单元17以设计上特别简单的和同时结实的方式实现。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