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容纳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9089发布日期:2019-06-15 00:40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蓄电池容纳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将至少一个蓄电器容纳在工具机上的设备。所述工具机例如可以是圆锯或类似物。



背景技术:

按照现有技术,蓄电器常常固定在工具机的壳体的下侧上。然而,为此使用的用于将蓄电池可再脱开地固定在工具机上的设备通常在技术上相对基本或者说简单地设计。

蓄电池在工具机上的节省空间的且主要是人体工程学的设置经常足以构成大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发明的任务在于解决上述问题并且提供一种改进的用于将至少一个蓄电器容纳在工具机上的设备,所述设备能实现蓄电器在工具机上的节省空间的以及人体工程学的设置。

所述任务通过独立权利要求1所述的技术方案解决。按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有利的实施方式包含在从属权利要求中。

在此,所述任务通过提供一种用于将至少一个蓄电器容纳在工具机、特别是圆锯上的设备解决。

按照本发明规定:所述设备包含用于可再脱开地保持所述至少一个蓄电器的容纳板和具有第一旋转轴线和第二旋转轴线的双铰链装置,所述容纳板具有至少一个用于连接所述蓄电器和所述工具机的接触装置,其中,所述第一旋转轴线定位在所述工具机的壳体上并且所述第二旋转轴线定位在所述容纳板上,使得所述容纳板能绕所述第一旋转轴线以及所述第二旋转轴线相对于所述壳体可逆地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偏转。

按照本发明的一种有利的实施方式可能的可以是,所述容纳板包含第一导向销以及第二导向销并且所述壳体包含第一导向槽以及第二导向槽,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槽设计用于容纳和引导所述第一导向销并且所述第二导向槽设计用于容纳和引导所述第二导向销,使得所述容纳板至少在偏转运动期间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引导。由此,可以确保容纳板相对于壳体的可靠运动以及阻止双铰链装置在容纳板相对于壳体倾斜或转动时的过度受载。

附图说明

其他优点从以下附图说明得出。在附图中示出本发明的不同实施例。附图、说明书和权利要求包含大量的特征组合。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所述特征适宜地也单独地被考察并且被组合成有意义的其他组合。

在附图中,相同的和同类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注。附图中:

图1示出具有蓄电池的工具机的第一透视图;

图2示出具有蓄电池的工具机的侧视图;

图3示出具有蓄电池的工具机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4示出具有蓄电池的工具机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5示出蓄电池的透视图;

图6示出容纳板的透视图,所述容纳板具有按照本发明的用于将至少一个蓄电器容纳在工具机上的设备的接触装置;

图7示出容纳板的另一个透视图,所述容纳板具有按照本发明的用于将至少所述蓄电器容纳在工具机上的设备的接触装置;

图8示出容纳板的另一个透视图,所述容纳板具有按照本发明的用于将至少所述蓄电器容纳在工具机上的设备的接触装置;

图9示出具有接触装置的容纳板的后端的部分视图;

图10示出具有接触装置的一部分的容纳板的后端的另一个部分视图;

图11示出具有接触装置的一部分的容纳板的后端的另一个部分视图;

图12示出具有接触装置的一部分的容纳板的后端的另一个部分视图;

图13示出没有接触装置的容纳板的后端的仰视图;

图14示出具有接触装置的一部分的容纳板的后端的另一个仰视图;

图15示出具有接触装置的一部分的容纳板的后端的另一个部分视图;

图16示出具有接触装置的整个容纳板的仰视图;

图17示出具有接触装置的整个容纳板的侧视图;

图18示出没有接触装置的容纳板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19示出接触装置的透视图;

图20示出接触装置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21示出接触装置的另一个透视图;

图22示出工具机的壳体的透视的部分视图;

图23示出工具机的壳体的另一个透视的部分视图,其中,双铰链装置处于第一位置中;

图24示出工具机的壳体的另一个透视的部分视图,其中,双铰链装置处于第一位置中;

图25示出工具机的壳体的另一个透视的部分视图,其中,双铰链装置处于第二位置中;

图26示出工具机的壳体的另一个透视的部分视图,其中,双铰链装置处于第二位置中;

图27示出工具机的壳体的透视图,其中,容纳板处于第一位置中;

图28示出工具机的壳体的另一个透视图,其中,容纳板处于在第一位置中;

图29示出工具机的壳体的另一个透视图,其中,在第一位置中的容纳板;

图30示出工具机的壳体的另一个透视图,其中,容纳板和接触装置处于第一位置中;

图31示出工具机的壳体的透视的部分视图,其中,容纳板和接触装置处于第一位置中;

图32示出工具机的壳体的另一个透视的部分视图,其中,容纳板和接触装置处于第一位置中;

图33示出工具机的壳体的透视图,其中,容纳板和接触装置处于第二位置中;并且

图34示出工具机的壳体的透视图,其中,容纳板和蓄电池处于第二位置中。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4示出工具机1和用于将至少一个蓄电器8容纳在工具机1、特别是圆锯上的设备2。然而也可能的是,涉及任何其他合适的工具机。

在本实施情况中,工具机1以圆锯的形式构造并且主要包含壳体4、后面的第一把手5、上面的第二把手6以及锯片s。在两个把手5、6上,设计为圆锯的工具机1可以由使用者引导。使用者在附图中未示出。

壳体4具有隆起部(ausbuchtung)7,蓄电器8(也称为蓄电池)可以容纳和保持到所述隆起部中。隆起部7也可以称为留空部。如在图5中示出的那样,蓄电池8以长方体的形式设计。在上侧8a上定位有两个轨道8b、8c和一个接触元件8d。轨道8b用于可以将蓄电池8在对应的部位上推到工具机1上。

用于将至少一个蓄电器8容纳在工具机1上的设备2主要包含容纳板9和双铰链装置10。

如在图6至图18中示出的那样,容纳板9基本上以扁平的盘形的板的形式设计。容纳板9用于可再脱开地保持蓄电池8与工具机1的隆起部7。在此,容纳板9具有上侧9a、下侧9b、前侧9c、后侧9d、第一侧壁9e和第二侧壁9f。此外,在容纳板9的上侧9a上定位有接触装置11。

如在图19至图21中示出的那样,接触装置11扁平地构造并且具有两个留空部11a、11b以及一个连接元件11c。对应地两个轨道8b、8c可以推入到蓄电池8的两个留空部11a、11b中,使得蓄电池8可再脱开地固定在接触装置11或者说容纳板9上。当蓄电池8完全推入到接触装置11上时,接触元件8d在蓄电池8的上侧8a上与接触装置11的连接元件11c接触。在此,接触装置11不仅具有机械的接触元件而且具有电的接触元件。

此外,容纳板9包含第一导向销以及第二导向销12、13(参考图6)。第一导向销12定位在第一侧壁9e上并且第二导向销13定位在第二侧壁9f上。不仅第一导向销而且第二导向销12、13在与容纳板9的扁平的盘形的板或者说与接触装置11相同的平面中延伸(参考图6至图9)。此外,容纳板9在下侧9b上包含第三导向销14和第四导向销15。第三导向销14定位在第一接片16的端部上并且第四导向销15定位在第二接片17的端部上。第一接片16和第二接片17在垂直于容纳板或者说接触装置11的平面的平面中延伸(参考图14和图15)。

如已经在上面阐述的那样,工具机1的壳体4具有隆起部7,蓄电池8可以借助于容纳板9容纳和保持到所述隆起部中。如下面较详细地说明的那样,容纳板9可以相对于隆起部7可逆地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偏转。图28例如示出处于第一位置中的容纳板9并且图33示出处于第二位置中的容纳板9。

隆起部7主要包含第一侧壁7a、第二侧壁7b、底部7c和后壁7d(参考图22至30)。隆起部7容纳蓄电池8本身,其中,容纳板9定位在隆起部7中并且蓄电池8移动到容纳板9上。隆起部7如此确定尺寸,使得可以容纳所述容纳板9和蓄电池8的至少一部分。在此,隆起部7的底部7c平行于容纳板9的上侧或者说下侧9a、9b,如果容纳板9处于第一位置中的话。在第一位置中,容纳板9也平行于锯片s(参考图27和图28)。隆起部7的第一侧壁7a包含第一导向槽18并且隆起部7的第二侧壁7b包含第二导向槽19。第一导向槽18设计用于容纳和引导第一导向销12并且第二导向槽19设计用于容纳和引导第二导向销13。不仅第一导向槽而且第二导向槽18、19具有轻微的s形的走向。

此外,隆起部7在底部的端部上包含留空部20,在该留空部中定位有双铰链装置10的连接元件21。双铰链装置10包含第一旋转轴线a和第二旋转轴线b,其中,第一旋转轴线a定位在工具机1的壳体4上并且第二旋转轴线b定位在容纳板9上,使得容纳板9能绕第一旋转轴线a以及第二旋转轴线b相对于壳体4可逆地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偏转。

连接元件21具有用于对应地容纳所述容纳板9的第三导向销14和第四导向销15的第一旋转支承部22和第二旋转支承部23。

如在图22中可看出的那样,第一旋转轴线a处于隆起部7的底部7c上,使得连接元件21可以相对于隆起部7的底部7c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偏转(参考图22和25)。

第二旋转轴线b通过第一旋转支承部22和第二旋转支承部23以及通过第三导向销14和第四导向销15形成。连接元件21和容纳板9可以通过第二旋转轴线b相对于彼此偏转。

在图22至图24中,双铰链装置10的连接元件21在第一位置中示出。在第一位置中,连接元件21扁平地贴靠在隆起部7的底部7c上并且几乎填满在隆起部7的底部7c上的留空部20。

在图25和图26中,双铰链装置10的连接元件21在第二位置中示出。在第二位置中,连接元件21基本上垂直于隆起部7的底部7c地设置并且从隆起部7的底部7c上的留空部20延伸出来。

此外,隆起部7包含弹簧和锁紧机构25。如在图22至图26中示出的那样,弹簧24以螺旋弹簧的形式设计并且从隆起部7的底部7c延伸。当容纳板9定位在隆起部7中时,弹簧24处于隆起部7的底部7c与容纳板9的下侧9b之间。在此,弹簧24的弹簧力将容纳板9沿箭头方向a背离隆起部7的底部7c挤压。

锁紧机构25同样定位在隆起部7的底部7c上并且用于使容纳板9克服弹簧24弹簧力保持在隆起部7的底部7c上和第一位置中。用于锁紧机构25的触发元件26在图4和图22中示出。

如已经在上面阐述的那样,容纳板9可以相对于隆起部7可逆地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运动。当容纳板9与接触装置11一起处于第一位置中且蓄电池8移动到接触装置11上时,容纳板9平行地贴靠在隆起部7的底部7c上并且蓄电池8节省空间地且人体工程学地与设计为圆锯的工具机1连接。

当容纳板9与接触装置11一起处于第二位置中且蓄电池8移动到接触装置11上时,容纳板9与隆起部7的底部7c成角度α(参考图33和图34)。在第二位置中,蓄电池8可以在后面的第一把手5旁边经过并且沿箭头方向b从接触装置11或者说从容纳板9拉出。第二位置也用于使蓄电池8移动到接触装置11中或者说在容纳板9上移动,以便将所述蓄电池作为能量源与工具机1连接。

为了使容纳板9可以相对于隆起部7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偏转,容纳板9的第三导向销14定位在连接元件21的第一旋转支承部22中并且容纳板9的第四导向销15定位在双铰链装置10的连接元件21的第二旋转支承部23中。第一导向销12在此定位在第一导向槽18中并且第二导向销13在此定位在第二导向槽19中(参考图27至图32)。

当容纳板9从第一位置偏转到第一位置时,第一导向销12沿着第一导向槽18移动并且第二导向销13沿着第二导向槽19移动。双铰链装置10引起:容纳板9可以特别节省空间地绕第一旋转轴线a和第二旋转轴线b偏转。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