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推抱式软管辅助插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89241发布日期:2018-06-15 13:25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插管装置,具体是一种推抱式软管辅助插管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喷头类吸管装配工艺按管身材质区分,大多分为硬管装配和软管装配,一般硬管装配插管比较容易,但是会有瓶底无法完全吸干净的问题。有些制造商会采用软管装配来改善吸不干净的问题,但是由于管身材质刚性不足,插管过程中容易变形,请参阅图5-6,有些情况下为保证软管装配后的拉拔力性能要求,软管与主体孔位装配设计间隙较小,大过盈量造成软管更加不易插入喷雾器主体孔位,不利于自动化生产。软管折弯失效,是受到了过大的弯矩导致的。当软管受到了与其轴线不平行的力,或者这个力虽然与轴线平行但不与轴线重合,都会使软管内部产生弯矩,这个弯矩一旦大于一个值(强度极限值),就会将软管折弯,造成产品报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推抱式软管辅助插管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推抱式软管辅助插管装置,包括插管孔主体、导向机构、顶针和用于驱动顶针运动的水平移载机构,所述导向机构用于放置软管,导向机构上软管的两侧位置分别对应插管孔主体和水平移载机构,水平移载机构的端部安装有位置对应软管的顶针,所述导向机构的上方还设有用于对软管产生抱紧力的软管压紧机构,抱紧力与软管的轴线方向垂直,所述软管压紧机构的位置靠近插管孔主体。

作为本发明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导向机构上开设有用于容纳软管的半圆形槽,软管压紧机构上同样设有位置对应的半圆形槽,两个所述半圆形槽拼接在一起形成对软管运动进行导正的圆形导正通道。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圆形导正通道的内径比软管的最大直径大0.1毫米。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针的直径比软管的内径至少小0.3毫米。

作为本发明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顶针的外部设有台阶,台阶的宽度大于软管的外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采用推抱式软管辅助插管装置可改善软管插管过程中变形的问题,并可代替人工实现自动装配软管,提高装配工作效率,该机构结构简单实用,投入使用可代替人工,极大地降低了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一机多用”和“一人多机”,且高产稳产,帮助客户减少人力投入、提高装配效率,扩大利润。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推抱式软管辅助插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推抱式软管辅助插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插管前)。

图3为一种推抱式软管辅助插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插管后)。

图4为一种推抱式软管辅助插管装置中软管的受力图。

图5为背景技术中提及的吸管装配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A处结构放大图。

图中:1-插管孔主体、2-软管、3-水平移载机构、4-顶针、5-软管压紧机构、6-导向机构、F1-推力、F2-抱紧力、F3-支撑力。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4,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推抱式软管辅助插管装置,包括插管孔主体1、导向机构6、顶针4和用于驱动顶针4运动的水平移载机构3,所述导向机构6用于放置软管2,导向机构6上软管2的两侧位置分别对应插管孔主体1和水平移载机构3,水平移载机构3的端部安装有位置对应软管2的顶针4,由水平移载机构3驱动顶针4插入至软管2内,并由水平移载机构3驱动软管2进一步运动直至其插入到插管孔主体1内,所述导向机构6的上方还设有用于对软管2产生抱紧力的软管压紧机构5,抱紧力与软管2的轴线方向垂直,软管2在抱紧力和顶针4轴向推力的共同作用下,改善了软管2本身的刚性不足的问题,避免软管2出现随机弯折的现象,保证了插管作业的顺利装配,所述软管压紧机构5的位置靠近插管孔主体1。

所述导向机构6上开设有用于容纳软管2的半圆形槽,软管压紧机构5上同样设有位置对应的半圆形槽,两个所述半圆形槽拼接在一起形成对软管2运动的圆形导正通道。

所述圆形导正通道的内径比软管2的最大直径大0.1mm,能够让软管2压缩时有一定膨胀空间,并且不会折弯。

所述顶针4的直径比软管2的内径至少小0.3毫米。

所述顶针4的外部设有台阶,台阶的宽度大于软管2的外径,使得顶针4插入至软管2内时,台阶与软管2的管口相互抵触,顶针4能推动软管2向插管孔主体1处运动。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是:首先当水平移栽机构检测软管已到上料位后,水平移栽机构带动顶针向前移栽并插入软管内,然后通过顶针上的台阶顶住软管尾部继续向前移动(即推力F1的作用);

气缸带动软管压紧机构向下压紧,与导向机构形成圆形导正通道,然后水平移栽机构带动顶针和软管向圆形导正通道内运动,此时圆形导正通道和顶针对软管形成外部抱紧(即抱紧力F2)和内部支撑(即支撑力F3)的作用,以解决前文中所述的软管容易变形问题;

水平移栽机构带动顶针和软管通过圆形导正通道后,向插管孔主体孔内导正插入,并通过顶针对软管的内部支撑作用(即支撑力F3)将插管孔主体孔内的过盈结构强行挤开,软管装配到位后,水平移栽机构带动顶针抽回,自动装配动作完成。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本技术方案中,水平移载机构和软管压紧机构的驱动方式未进行公开,但是现有技术完全可以实现,不会影响本技术方案的完整性。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