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装卸工艺及可调式轴承装卸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00786发布日期:2018-09-11 17:27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轴承装卸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指一种轴承装卸工艺及可调式轴承装卸器。



背景技术:

机器设备工程安装或检修过程中,施工工艺的优劣和所用的工装器具性能的差异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和效率。在各种机器设备中,轴承是广泛应用的标准部件,轴承的功用有二:一为支承轴及轴上零件,并保持轴的旋转精度;二为减少转轴与支承之间的摩擦与磨损。轴承与轴杆之间必须按一定的配合公差装配,并采取合理的方法进行装卸,以确保其承载作用和轴杆的旋转精度。轴承的安装方法基本上的两种:利用套管等工具安装或轴承预热安装,对于轴承拆卸,人们多利用带钩头的拆卸器进行。其中预热法是用于过盈量较大或大型轴承的安装,这种方法要求高,工装投资较大;利用套管或拆卸器的方法,由于大小不一,各种规格的轴承无法实现通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轴承装卸工艺及可调式轴承装卸器,其目的在于解决利用现有的套管或拆卸器拆装时,由于各种规格的轴承大小不一,套管或拆卸器无法通用的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轴承装卸工艺,包括以下步骤:(1)将调节杆一、调节杆二和调节杆三通过装配零件相互之间可活动的连接在一起,搭建成一个可调节的三角形支架,并在调节杆一、调节杆二和调节杆三均设有一用于顶持轴承内圈的凸起,制成一可调节的装卸钳;(2)利用底座将轴杆及轴承架高,使轴杆的下端离开台面;(3)调整装卸钳,使各调节杆的凸起均顶持于轴承内圈,再通过装配零件将调节杆一、调节杆二和调节杆三相互固定;(4)将圆套管套于轴杆,并使圆套管的下端与所述装卸钳相互顶持;(5)一只手扶持装卸钳,另一只手握手锤朝下击打圆套管,使轴承和轴杆相互移动,从而装卸轴承和轴杆。

进一步,所述步骤(1)中,所述装配零件包括销轴、紧固螺栓一和紧固螺栓二,在所述调节杆一的一端设置连接臂,另一端设置连接条一,在所述连接条一开设条形螺孔一;在所述调节杆二的一端设置连接座,另一端设置连接条二,在所述连接条二开设条形螺孔二;在所述调节杆三的一端相邻的两个面分别开设条形螺孔三和第一条形孔,另一端相邻的两个面分别开设条形螺孔四和第二条形孔;将所述连接臂通过销轴可转动地设置于连接座,将所述连接条一可活动地穿设于第一条形孔,将紧固螺栓一穿设于条形螺孔一和条形螺孔三;将所述连接条二可活动地穿设于第二条形孔,将紧固螺栓二穿设于条形螺孔二和条形螺孔四。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所述底座的上端面竖直设有一直径比轴杆小的柱体,将轴杆的下端放置于柱体,使轴杆的下端离开台面,并保存轴杆竖直摆放。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所述圆套管的直径大小,应可使其沿轴向活动地套设于轴杆,同时使圆套管的下端面位于三个凸起的正上方,而圆套管的长度可按需求,并以利于手持为宜。

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在圆套管的上端装设一圆托座,手锤朝下击打所述圆托座,通过圆托座、圆套管和装卸钳将作用力传递于轴承内圈,使轴承和轴杆相互移动。

一种可调式轴承装卸器,包括装卸钳和至少一圆套筒,所述装卸钳包括调节杆一、调节杆二、调节杆三和装配零件,所述调节杆一、调节杆二和调节杆三通过装配零件相互之间可活动的连接在一起,搭建成一个可调节的三角形支架,所述调节杆一、调节杆二和调节杆三在装卸钳的同一侧均设有一用于顶持轴承内圈的凸起;所述圆套筒可沿轴向活动地套设于需装卸轴承的轴杆,并且圆套筒的一端与装卸钳的上端面相抵触。

进一步,所述装配零件包括销轴、紧固螺栓一和紧固螺栓二,所述调节杆一的一端设有连接臂,另一端设有连接条一,该连接条一开设有条形螺孔一;所述调节杆二的一端设有连接座,另一端设有连接条二,该连接条二开设有条形螺孔二;所述调节杆三的一端在相邻的两个面分别开设有条形螺孔三和第一条形孔,另一端在相邻的两个面分别开设有条形螺孔四和第二条形孔;所述连接臂通过销轴可转动地设置于连接座,所述连接条一可活动地穿设于第一条形孔,紧固螺栓一穿设于条形螺孔一和条形螺孔三;所述连接条二可活动地穿设于第二条形孔,紧固螺栓二穿设于条形螺孔二和条形螺孔四。

进一步,所述调节杆一、调节杆二和调节杆三的凸起均位于三角形支架的内侧边缘。

进一步,还包括圆托座,该圆托座的一端设有定位轴肩,圆托座通过定位轴肩可拆卸地装设于所述圆套管。

和现有的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中,可调式轴承装卸器包括装卸钳、圆套筒和圆托座,装卸钳是通过装配零件相互之间可活动连接的调节杆一、调节杆二和调节杆三,搭建而成的一个可调节的三角形支架。调节杆一、调节杆二和调节杆三均设有凸起。装卸轴承时,调整装卸钳,将各调节杆的凸起顶持于轴承内圈,再将圆套管套于轴杆上,并与装卸钳相顶持。一手扶持装卸钳,另一只手握手锤施加外力,通过圆托座、圆套管和装卸钳,使手锤的压力均匀传递到轴承内圈上,可以简单快速地实现装配或拆卸轴承,可以避免因借用滚动体传递压力而损坏轴承精度。同时,装卸钳能够通过调节来适应不同规格的轴承装卸任务。

附图说明

图1为可调式轴承装卸器中,装卸钳的示意图。

图2为调节杆一的主视图。

图3为调节杆一的左视图。

图4为调节杆二的主视图。

图5为调节杆二的左视图。

图6为调节杆三的主视图。

图7为调节杆三的左视图。

图8为可调式轴承装卸器中,圆套筒的剖视图。

图9为可调式轴承装卸器中,圆托座的剖视图。

图10为可调式轴承装卸器中,装卸钳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全面理解本发明,下面描述到许多细节,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无需这些细节也可实现本发明。

参照图1、图8和图10,一种可调式轴承装卸器,包括装卸钳10和至少一圆套筒7。装卸钳10包括调节杆一1、调节杆二2、调节杆三3和装配零件。调节杆一1、调节杆二2和调节杆三3通过上述装配零件相互之间可活动的连接在一起,搭建成一个可调节的三角形支架。并且调节杆一1、调节杆二2和调节杆三3在装卸钳10的同一侧分别设有一用于顶持轴承内圈a1的凸起11、凸起21和凸起31。圆套筒7可沿轴向活动地套设于需装卸轴承a的轴杆(图中未画出)上,并且圆套筒7的一端与装卸钳10的上端面相抵触。

参照图1至图7,具体地,上述装配零件包括销轴4、紧固螺栓一5和紧固螺栓二6。其中,调节杆一1的一端设有连接臂101,另一端设有连接条一102,该连接条一102开设有条形螺孔一12。调节杆二2的一端设有连接座201,另一端设有连接条二202,该连接条二202开设有条形螺孔二22。调节杆三3的一端在相邻的两个面分别开设有条形螺孔三32和第一条形孔301,另一端在相邻的两个面分别开设有条形螺孔四33和第二条形孔302。连接臂101通过销轴4可转动地设置于连接座201,使得调节杆一1与调节杆二2相互铰接。连接条一102可活动地穿设于第一条形孔301,紧固螺栓一5穿设于条形螺孔一12和条形螺孔三32,使得调节杆一1与调节杆三3可调节组装。连接条二202可活动地穿设于第二条形孔302,紧固螺栓二6穿设于条形螺孔二22和条形螺孔四33,使得调节杆二2与调节杆三3可调节组装。

参照图1至图10,凸起11、凸起21和凸起31均位于三角形支架的内侧边缘。这样,当装卸钳10的调节杆一1、调节杆二2和调节杆三3从三个方向夹持于轴杆的同时,凸起11、凸起21和凸起31顶持于轴承内圈a1,可以更好的借助轴杆固定装卸钳10,防止敲击时,装卸钳10偏移,使凸起11、凸起21和凸起31与轴承内圈a1相互错位,造成轴承a意外受损。

参照图7,上述可调式轴承装卸器包括若干直径不同的圆套管7,圆套管7直径以圆套管7的下端面利置于三个凸起的上方和利于手持为宜,长度可按需求,并以利于手持为宜。

参照图1、图8和图9,上述可调式轴承装卸器还包括圆托座8,圆托座8可拆卸地装设于圆套筒7的一端。还包括圆托座8,该圆托座8的一端设有定位轴肩81,圆托座8通过定位轴肩81可拆卸地装设于圆套管7。

参照图1至图10,上述可调式轴承装卸器的使用方法:若轴杆与轴承内圈a1相套接时:(a)松开紧固螺栓一5和紧固螺栓二6,调节杆一1、调节杆二2和调节杆三3,使凸起11、凸起21和凸起31同时顶持于轴承内圈a1,再固定紧固螺栓一5和紧固螺栓二6,让装卸钳10的三角形状固定住。(b)利用底座将轴杆及轴承a架高,使轴杆的下端离开台面;具体地,底座的上端面竖直设有一直径比轴杆小的柱体,将轴杆的下端放置于柱体,使轴杆的下端离开台面,并保存轴杆竖直摆放;(c)选着合适的圆套管7(圆套管7的直径大小:应可沿轴向活动地套设于轴杆,同时圆套管7的下端面位于三个凸起的正上方,而圆套管7的长度可按需求,并以利于手持为宜。),将圆套管7套于轴杆,并使圆套管7的下端与装卸钳10相互顶持,并将圆托座8装于圆套管7的上端;(d)一只手扶持装卸钳10,另一只手握手锤或其它重物朝下击打圆托座8,通过圆托座8、圆套管7和装卸钳10将作用力传递于轴承内圈a1,从而简单快速地实现轴承的拆卸,轴承的装配方法原理相同,可参考步骤(a)至步骤(d)。

参照图1至图10,一种轴承装卸工艺,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将调节杆一1、调节杆二2和调节杆三3通过装配零件相互之间可活动的连接在一起,搭建成一个可调节的三角形支架,并在调节杆一1、调节杆二2和调节杆三3分别设有一用于顶持轴承内圈a1的凸起11、凸起21和凸起31,制成一可调节的装卸钳10。具体地,上述装配零件包括销轴4、紧固螺栓一5和紧固螺栓二6,在调节杆一1的一端设置连接臂101,另一端设置连接条一102,在连接条一102开设条形螺孔一12;在调节杆二2的一端设置连接座201,另一端设置连接条二202,在连接条二202开设条形螺孔二22;在调节杆三3的一端相邻的两个面分别开设条形螺孔三32和第一条形孔301,另一端相邻的两个面分别开设条形螺孔四33和第二条形孔302;将连接臂101通过销轴4可转动地设置于连接座201,将连接条一102可活动地穿设于第一条形孔301,将紧固螺栓一5穿设于条形螺孔一12和条形螺孔三301;将所述连接条二可活动地穿设于第二条形孔,将紧固螺栓二6穿设于条形螺孔二22和条形螺孔四33。

(2)利用底座(图中未画出)将轴杆(图中未画出)及轴承架高,使上述轴杆的下端离开台面。具体地,上述底座的上端面竖直设有一直径比上述轴杆小的柱体,将上述轴杆的下端放置于上述柱体,使上述轴杆的下端离开台面,并保存上述轴杆竖直摆放。

(3)调整装卸钳10,使各调节杆的凸起均顶持于轴承内圈a1,再通过上述装配零件将调节杆一1、调节杆二2和调节杆三3相互固定。具体地,通过紧固螺栓一5和紧固螺栓二6锁紧调节杆一1、调节杆二2和调节杆三3,让其相互之间无法活动。

(4)将圆套管7套于上述轴杆,并使圆套管7的下端与装卸钳10相互顶持。具体地,在选着圆套管7时,圆套管7的直径大小,应可使其沿轴向活动地套设于上述轴杆,同时使圆套管7的下端面位于三个凸起的正上方,而圆套管7的长度可按需求,并以利于手持为宜。

(5)一只手扶持装卸钳10,另一只手握手锤(图中为画出)或其它重物朝下击打圆套管7,使轴承a和上述轴杆相互移动,从而装卸轴承a和上述轴杆。作为优选,在圆套管7的上端装设一圆托座8,手锤朝下击打圆托座8,通过圆托座8、圆套管7和装卸钳10将作用力传递于轴承内圈a1,使轴承a和上述轴杆相互移动,以达到装卸轴承a的目的。

综上可见,本发明中的装卸工艺和可调式轴承装卸器,可以简单快速地实现装配或拆卸轴承,可以避免因借用滚动体传递压力而损坏轴承精度。同时,装卸钳能够通过调节来适应不同规格的轴承装卸任务。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发明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发明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