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起钉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04406发布日期:2018-10-19 20:41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机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起钉装置。



背景技术:

在铁钉的使用过程中,需要用锤子将铁钉锤入,但是,有时候会发生铁钉打错位置的情况,拔出铁钉十分费劲,需要借助起钉器或者一般的起钉锤。

目前市场上的起钉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大多使用起钉锤钉子进行取出,但是在取出时,需要起钉锤插入钉帽和木板的缝隙中,由于钉帽和木板之间的缝隙较小,使得起钉成功率低的同时使用起来比较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起钉装置,旨在解决目前市场上的起钉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大多使用起钉锤钉子进行取出,但是在取出时,需要起钉锤插入钉帽和木板的缝隙中,由于钉帽和木板之间的缝隙较小,使得起钉成功率低的同时使用起来比较麻烦。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起钉装置,包括支撑组件和起钉组件,所述支撑组件包括木板、钉帽、钉身、支座和支杆,所述钉帽固定连接于所述钉身,所述钉帽位于所述钉身的上端,所述钉身贯穿于所述木板,所述支座位于所述钉身的上方,所述支杆固定连接于所述支座,所述支杆位于所述支座的上方,所述起钉组件包括外环、连杆、转轴、握把和内环,所述连杆通过所述转轴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杆,所述外环和所述握把均固定连接于所述连杆,所述外环位于所述连杆的下端,所述握把位于所述连杆的上端,所述内环转动连接于所述外环,所述内环位于所述外环的内部。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支杆、外环、连杆、转轴、握把和内环的数量均为两个,两组所述支杆、外环、连杆、转轴、握把和内环对称分布于所述支座的两侧。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所述内环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所述内环设置为弧形。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握把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所述连杆的形状设置为折弯状。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所述外环设置为弧形,所述外环的内侧壁与所述内环的外侧壁相适配。

本发明还提供优选的,所述支座设置为圆环状,所述支座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一种起钉装置,通过设置所述内环和所述外环来实现起钉的,当在进行起钉时,将所述内环抵住所述钉帽的两侧,此时所述内环将所述钉帽进行夹紧,然后将所述握把向下压,此时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所述连杆通过所述外环带动所述内环向上抬升,从而将钉子从木板上取出,相比较现有的起钉机,新型的起钉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将起钉装置插入所述钉帽和所述木板的缝隙中,使用起来简单方便的同时更加省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内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组件、11-木板、12-钉帽、13-钉身、14-支座、15-支杆、2-起钉组件、21-外环、22-连杆、23-转轴、24-握把、25-内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请参阅图1-3,本发明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起钉装置,包括支撑组件1和起钉组件2,支撑组件1包括木板11、钉帽12、钉身13、支座14和支杆15,钉帽12固定连接于钉身13,钉帽12位于钉身13的上端,钉身13贯穿于木板11,支座14位于钉身13的上方,支杆15固定连接于支座14,支杆15位于支座14的上方,起钉组件2包括外环21、连杆22、转轴23、握把24和内环25,连杆22通过转轴23转动连接于支杆15,外环21和握把24均固定连接于连杆22,外环21位于连杆22的下端,握把24位于连杆22的上端,内环25转动连接于外环21,内环25位于外环21的内部。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外环21实现内环25能够始终抵住钉帽12的,将握把24向下压,此时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连杆22通过外环21带动内环25向上抬升,从而将钉子从木板上取出,在该过程中,内环25能够和钉帽12平行,从而增加接触面积,使得更加稳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内环25和外环21来实现起钉的,当在进行起钉时,将支座14放置在木板13上方,将内环25抵住钉帽12的两侧,橡胶垫增加了内环25和钉帽1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起钉时钉子飞出,使用起来更加安全,降低了安全隐患,当内环25实现对钉帽12进行夹紧后,将握把24向下压,此时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连杆22通过外环21带动内环25向上抬升,从而将钉子从木板上取出,在该过程中,内环25能够和钉帽12平行,从而增加接触面积,使得更加稳定,相比较现有的起钉机,新型的起钉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将起钉装置插入钉帽12和木板11的缝隙中,使用起来简单方便的同时更加省力。

进一步的,支杆15、外环21、连杆22、转轴23、握把24和内环25的数量均为两个,两组支杆15、外环21、连杆22、转轴23、握把24和内环25对称分布于支座14的两侧。

在本实施方式中,当在进行起钉时,将内环25抵住钉帽12的两侧,橡胶垫增加了内环25和钉帽1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起钉时钉子飞出,使用起来更加安全,降低了安全隐患,当内环25实现对钉帽12进行夹紧后,将握把24向下压,此时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连杆22通过外环21带动内环25向上抬升,从而将钉子从木板上取出,在该过程中,内环25能够和钉帽12平行,从而增加接触面积,使得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内环25的内侧设置有橡胶垫,内环25设置为弧形。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内环25实现对钉帽12进行夹紧的,当在进行起钉时,将内环25抵住钉帽12的两侧,橡胶垫增加了内环25和钉帽1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起钉时钉子飞出,使用起来更加安全,降低了安全隐患。

进一步的,握把24的外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连杆22的形状设置为折弯状。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握把24实现将钉子抬起的,当内环25实现对钉帽12进行夹紧后,将握把24向下压,此时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连杆22通过外环21带动内环25向上抬升,从而将钉子从木板上取出,在该过程中,内环25能够和钉帽12平行,从而增加接触面积,使得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外环21设置为弧形,外环21的内侧壁与内环25的外侧壁相适配。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外环21实现将内环25抬起的,当在进行起钉时,将内环25抵住钉帽12的两侧,橡胶垫增加了内环25和钉帽1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起钉时钉子飞出,使用起来更加安全,降低了安全隐患,当内环25实现对钉帽12进行夹紧后,将握把24向下压,此时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连杆22通过外环21带动内环25向上抬升,从而将钉子从木板上取出,在该过程中,内环25能够和钉帽12平行,从而增加接触面积,使得更加稳定。

进一步的,支座14设置为圆环状,支座14的下表面设置有防滑纹路。

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支座14实现支撑的,当在进行起钉时,将支座14放置在木板13上方,将内环25抵住钉帽12的两侧,橡胶垫增加了内环25和钉帽1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起钉时钉子飞出,使用起来更加安全,降低了安全隐患,当内环25实现对钉帽12进行夹紧后,将握把24向下压,此时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连杆22通过外环21带动内环25向上抬升,从而将钉子从木板上取出,在该过程中,内环25能够和钉帽12平行,从而增加接触面积,使得更加稳定。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本发明安装好过后,当在进行起钉时,将支座14放置在木板13上方,将内环25抵住钉帽12的两侧,橡胶垫增加了内环25和钉帽12之间的摩擦力,从而防止起钉时钉子飞出,使用起来更加安全,降低了安全隐患,当内环25实现对钉帽12进行夹紧后,将握把24向下压,此时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连杆22通过外环21带动内环25向上抬升,从而将钉子从木板上取出,在该过程中,内环25能够和钉帽12平行,从而增加接触面积,使得更加稳定,相比较现有的起钉机,新型的起钉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需要将起钉装置插入钉帽12和木板11的缝隙中,使用起来简单方便的同时更加省力。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