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芯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538192发布日期:2019-01-08 20:05阅读:353来源:国知局
锁芯的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锁芯领域,尤其是涉及到一种锁芯的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锁芯采用多项防盗技术,多种异形防拔弹子,杜绝技术开启,配合独特的弹子与叶片结构设计,具有很高防技术性开启的安全性能,锁胆内装有精密号码弹子和异形弹子结构,在进行技术开启时号码弹子和异形弹子必须同时拔动的情形下会自动上锁,从而使技术开启无功而返,锁芯采用了多种异形弹珠多重组合,最多可编制数十亿种钥匙号码,从而实现区域零互开,锁芯增加了侧向内压式边柱卡销装置,大大提高了防止暴力强扭能力,防盗锁的国家标准分为分"普通防护级别"和"高级防护级别",前者用字母"a"表示,后者用字母"b"表示,市面上的所谓超b级和c级锁是一些商家自己定义的,严格来说应该算作b级锁,锁芯的主要功能是由头部传递扭力,从而带动锁的其他部件,达到开锁和闭锁,挂锁、抽屉锁、门锁及自行车锁的锁芯头部结构不尽相同,传递扭力的方式也不一样,但作用是一样的。

使用人员在进行使用时由于锁紧长时间受到摩擦从而容易遭到磨损,一旦受损后使用人员便无法正常使用装置,需要更换装置,浪费大量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锁芯的安装结构,其结构包括润滑机构、钥匙插孔、锁柱、锁芯、安装孔、固定底座,所述的钥匙插孔设于锁柱前端,所述的锁柱和钥匙插孔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的锁柱上设有锁芯,所述的锁芯和锁柱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锁柱底部设有固定底座,所述的固定底座和锁柱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固定底座上设有安装孔,所述的安装孔和固定底座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的润滑机构设于锁柱前端底部,所述的锁柱和润滑机构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润滑机构由双接喷口装置、入油装置、顶料装置、滑轮装置、送料管、活塞装置、储料槽、动力装置、顶起装置、出料装置组成,所述的双接喷口装置顶端设有滑轮装置,所述的滑轮装置和双接喷口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滑轮装置顶端固定设有入油装置,所述的入油装置内部设有顶料装置,所述的顶料装置和入油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滑轮装置顶端右侧设有送料管,所述的送料管和滑轮装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送料管右侧设有活塞装置,所述的活塞装置和送料管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活塞装置右侧底部设有顶起装置,所述的顶起装置和活塞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顶起装置左侧设有动力装置,所述的动力装置和顶起装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动力装置底部设有左侧设有出料装置,所述的出料装置和动力装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出料装置顶端设有储料槽,所述的储料槽和出料装置为一体化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双接喷口装置由受力转盘、通料管、双接进料口、双接进料通管、齿轮拉绳、扇形齿轮、平面齿轮、控料杆、旋杆、喷油口组成,所述的受力转盘上设有齿轮拉绳,所述的齿轮拉绳和受力转盘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齿轮拉绳底部设有扇形齿轮,所述的受力转盘通过齿轮拉绳和扇形齿轮连接,所述的扇形齿轮上设有平面齿轮,所述的平面齿轮和扇形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平面齿轮设于旋杆上,所述的旋杆和平面齿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旋杆底部设有控料杆,所述的控料杆和旋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控料杆左右两侧安装有喷油口,所述的喷油口顶端设有双接进料通管,所述的双接进料通管和喷油口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双接进料通管顶端设有双接进料口,所述的双接进料口通过双接进料通管和喷油口连接,所述的双接进料口顶端设有通料管,所述的通料管和双接进料口为一体化结构受力转盘和滑轮装置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入油装置由拉块、阀门、送料箱、回拉杆、拉动齿条、拉动齿轮、运输轮组成,所述的拉块设于阀门上,所述的阀门和拉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阀门顶端设有回拉杆,所述的回拉杆和阀门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回拉杆右侧设有拉动齿条,所述的拉动齿条和回拉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拉动齿条底部设有拉动齿轮,所述的拉动齿轮和拉动齿条相互啮合,所述的拉动齿轮底部安装有运输轮,所述的运输轮上设有送料箱,所述的送料箱和运输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送料箱和顶料装置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顶料装置由顶料弹簧、第一阻挡杆、顶起杆、受力杆、第二阻挡杆、下压弹簧、下压块组成,所述的顶料弹簧上设有第一阻挡杆,所述的顶料弹簧和第一阻挡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一阻挡杆底部设有顶起杆,所述的顶起杆和第一阻挡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顶起杆右侧顶端设有下压块,所述的下压块和顶起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下压块顶端安装有下压弹簧,所述的下压弹簧上设有第二阻挡杆,所述的第二阻挡杆和下压弹簧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二阻挡杆左侧设有受力杆,所述的受力杆和第二阻挡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受力杆和送料箱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滑轮装置由下推杆、进料槽、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绳组成,所述的下推杆设于进料槽内部,所述的进料槽和下推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下推杆左侧底部设有动滑轮,所述的动滑轮和下推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动滑轮上设有滑轮绳,所述的滑轮绳和动滑轮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滑轮绳右侧设有定滑轮,所述的定滑轮通过滑轮绳和动滑轮连接,所述的定滑轮和受力转盘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活塞装置由活塞块、活塞杆、平衡杆、顶推杆、顶起拉绳、第一椭圆轴组成,所述的活塞块顶端设有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和活塞块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活塞杆右侧设有平衡杆,所述的平衡杆和活塞杆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平衡杆右侧底部设有顶推杆,所述的顶推杆和平衡杆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顶推杆底部安装有第一椭圆轴,所述的第一椭圆轴上设有顶起拉绳,所述的顶起拉绳和第一椭圆轴采用间隙配合。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动力装置由马达电机、第一锥形齿轮、第二锥形齿轮、翻转块、电机开关组成,所述的马达电机右侧设有电机开关,所述的电机开关和马达电机间隙配合,所述的马达电机底部设有第一锥形齿轮,所述的第一锥形齿轮和马达电机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一锥形齿轮底部设有第二锥形齿轮,所述的第二锥形齿轮和第一锥形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第二锥形齿轮底部设有翻转块,所述的翻转块和第二锥形齿轮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电机开关和顶起装置为一体化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顶起装置由支撑块、伸缩弹簧、顶起板、第二椭形轴、连轴拉绳、传动齿轮、传动齿条组成,所述的支撑块上安装有伸缩弹簧,所述的伸缩弹簧底部设有顶起板,所述的顶起板和伸缩弹簧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顶起板底部固定设有第二椭形轴,所述的第二椭形轴上设有连轴拉绳,所述的连轴拉绳和第二椭形轴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连轴拉绳底部设有传动齿轮,所述的传动齿轮通过连轴拉绳和第二椭形轴连接,所述的传动齿轮左侧设有传动齿条,所述的传动齿条和传动齿轮相互啮合,所述的顶起板和电机开关为一体化结构。

作为本技术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所述的出料装置由封闭杆、出料口、出料通管组成,所述的封闭杆安装于出料口底部,所述的出料通管底部设有出料口,所述的出料口和出料通管为一体化结构。

有益效果

本发明锁芯的安装结构,使用人员握住拉块往左侧拉动拉块,拉块受力后往左侧倾斜从而带动阀门跟随拉块的方向倾斜,然后使用人员倒入润滑油,润滑油落入送料箱内部,在阀门倾斜的同时位于阀门顶端的回拉杆受到阀门力的作用后往左侧拉动拉动齿条跟随回拉杆往左侧移动,拉动齿条在移动的过程中和底部的拉动齿轮相互啮合从而带动拉动齿轮进行旋转,拉动齿轮旋转后带动底部的运输轮运输送料箱,从而送料箱往右侧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送料箱推动底部的受力杆,受力杆受力后旋转带动底部的第一阻挡杆跟随受力杆进行旋转,下压弹簧由于没有了第一阻挡杆的阻挡后释放自身压力从而向底部下压,然后通过底部的下压块压动底部的顶起杆,从而顶起杆受力左侧往顶端顶起,从而推动左侧顶端的第二阻挡杆,从而第二阻挡杆倾斜,释放顶料弹簧的压力,顶料弹簧便会顶起顶端的送料箱,送料箱受到顶料弹簧的推动后自身往右侧倾斜,从而把材料倒入进料槽内部,材料进入进料槽后通过通料管流入活塞块底部,同时位于进料槽内部的下推杆受到材料的力后向下移动,推动左侧底部的动滑轮拉动滑轮绳向下移动,从而滑轮绳带动定滑轮进行旋转,定滑轮旋转后带动右侧的第一椭形轴旋转顶起顶端的顶推杆,从而顶推杆受力后向上移动推动顶端的平衡杆,平衡杆受力后自身失去平衡,从而左侧向下倾斜对底部的活塞杆施加压力,活塞杆受力后通过底部的活塞块推动材料流入储料槽内部,储料槽内部的材料部分流向通料管,从而通料管内部的材料通过双接进料口流入双接进料通管内部,在定滑轮带动第一椭圆轴旋转的同时位于定滑轮底部的受力转盘跟随定滑轮进行旋转,受力转盘受力转动后带动底部左右两侧的扇形齿轮进行旋转,扇形齿轮受力旋转后和平面齿轮相互啮合,通过平面齿轮带动底部左右两侧的控料杆旋转从而材料从双接进料通管流入喷油口内部,喷油口喷洒出润滑油对锁紧左侧进行润滑,同时传动齿条向上移动和右侧的传动齿轮相互啮合,从而带动传动齿轮进行旋转,传动齿轮旋转后通过连轴拉绳拉动顶端的第二椭形轴进行旋转第二椭形轴受力旋转推动顶端的顶起板向上移动,从而顶起板在顶起的过程中带动电机开关向上移动打开马达电机的开关,马达电机打开开关后带动底部的第一锥形齿轮和底部的第二锥形齿轮相互啮合,从而第二锥形齿轮旋转通过翻转块带动翻转块左侧的封闭杆改变方向,位于储料槽内部的材料流入出料通管内部,从而通过出料通管流向出料口,材料从出料口流出润滑右侧的锁芯。

基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采用使用人员只需要倒入一点润滑油后装置能够对锁芯进行润滑滋润,从而装置受到磨损后能够缓解摩擦后留下的后遗症,有效的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使用人员不需要浪费大量资源购买装置。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本发明锁芯的安装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锁芯的安装结构润滑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锁芯的安装结构润滑机构的使用过程图一。

图4为本发明锁芯的安装结构润滑机构的使用过程图二。

图5为本发明锁芯的安装结构润滑机构的部件细化图。

图6为本发明锁芯的安装结构润滑机构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中:润滑机构-1、钥匙插孔-2、锁柱-3、锁芯-4、安装孔-5、固定底座-6、双接喷口装置-11、入油装置-12、顶料装置-13、滑轮装置-14、送料管-15、活塞装置-16、储料槽-17、动力装置-18、顶起装置-19、出料装置-110、受力转盘-111、通料管-112、双接进料口-113、双接进料通管-114、齿轮拉绳-115、扇形齿轮-116、平面齿轮-117、控料杆-118、旋杆-119、喷油口-1110、拉块-121、阀门-122、送料箱-123、回拉杆-124、拉动齿条-125、拉动齿轮-126、运输轮-127、顶料弹簧-131、第一阻挡杆-132、顶起杆-133、受力杆-134、第二阻挡杆-135、下压弹簧-136、下压块-137、下推杆-141、进料槽-142、定滑轮-143、动滑轮-144、滑轮绳-145、活塞块-161、活塞杆-162、平衡杆-163、顶推杆-164、顶起拉绳-165、第一椭圆轴-166、马达电机-181、第一锥形齿轮-182、第二锥形齿轮-183、翻转块-184、电机开关-185、支撑块-191、伸缩弹簧-192、顶起板-193、第二椭形轴-194、连轴拉绳-195、传动齿轮-196、传动齿条-197、封闭杆-1101、出料口-1102、出料通管-110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以及附图说明,进一步阐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案。

实施例

请参阅图1-图5,本发明提供锁芯的安装结构,其结构包括润滑机构1、钥匙插孔2、锁柱3、锁芯4、安装孔5、固定底座6,所述的钥匙插孔2设于锁柱3前端,所述的锁柱3和钥匙插孔2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的锁柱3上设有锁芯4,所述的锁芯4和锁柱3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锁柱3底部设有固定底座6,所述的固定底座6和锁柱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固定底座6上设有安装孔5,所述的安装孔5和固定底座6为一体化结构

所述的润滑机构1设于锁柱3前端底部,所述的锁柱3和润滑机构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润滑机构1由双接喷口装置11、入油装置12、顶料装置13、滑轮装置14、送料管15、活塞装置16、储料槽17、动力装置18、顶起装置19、出料装置110组成,所述的双接喷口装置11顶端设有滑轮装置14,所述的滑轮装置14和双接喷口装置1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滑轮装置14顶端固定设有入油装置12,所述的入油装置12内部设有顶料装置13,所述的顶料装置13和入油装置1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滑轮装置14顶端右侧设有送料管15,所述的送料管15和滑轮装置14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送料管15右侧设有活塞装置16,所述的活塞装置16和送料管1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活塞装置16右侧底部设有顶起装置19,所述的顶起装置19和活塞装置16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顶起装置19左侧设有动力装置18,所述的动力装置18和顶起装置1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动力装置18底部设有左侧设有出料装置110,所述的出料装置110和动力装置18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出料装置110顶端设有储料槽17,所述的储料槽17和出料装置110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双接喷口装置11由受力转盘111、通料管112、双接进料口113、双接进料通管114、齿轮拉绳115、扇形齿轮116、平面齿轮117、控料杆118、旋杆119、喷油口1110组成,所述的受力转盘111上设有齿轮拉绳115,所述的齿轮拉绳115和受力转盘11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齿轮拉绳115底部设有扇形齿轮116,所述的受力转盘111通过齿轮拉绳115和扇形齿轮116连接,所述的扇形齿轮116上设有平面齿轮117,所述的平面齿轮117和扇形齿轮116相互啮合,所述的平面齿轮117设于旋杆119上,所述的旋杆119和平面齿轮11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旋杆119底部设有控料杆118,所述的控料杆118和旋杆11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控料杆118左右两侧安装有喷油口1110,所述的喷油口1110顶端设有双接进料通管114,所述的双接进料通管114和喷油口1110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双接进料通管114顶端设有双接进料口113,所述的双接进料口113通过双接进料通管114和喷油口1110连接,所述的双接进料口113顶端设有通料管112,所述的通料管112和双接进料口113为一体化结构受力转盘111和滑轮装置1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入油装置12由拉块121、阀门122、送料箱123、回拉杆124、拉动齿条125、拉动齿轮126、运输轮127组成,所述的拉块121设于阀门122上,所述的阀门122和拉块12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阀门122顶端设有回拉杆124,所述的回拉杆124和阀门12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回拉杆124右侧设有拉动齿条125,所述的拉动齿条125和回拉杆12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拉动齿条125底部设有拉动齿轮126,所述的拉动齿轮126和拉动齿条125相互啮合,所述的拉动齿轮126底部安装有运输轮127,所述的运输轮127上设有送料箱123,所述的送料箱123和运输轮127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送料箱123和顶料装置13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顶料装置13由顶料弹簧131、第一阻挡杆132、顶起杆133、受力杆134、第二阻挡杆135、下压弹簧136、下压块137组成,所述的顶料弹簧131上设有第一阻挡杆132,所述的顶料弹簧131和第一阻挡杆13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一阻挡杆132底部设有顶起杆133,所述的顶起杆133和第一阻挡杆13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顶起杆133右侧顶端设有下压块137,所述的下压块137和顶起杆13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下压块137顶端安装有下压弹簧136,所述的下压弹簧136上设有第二阻挡杆135,所述的第二阻挡杆135和下压弹簧136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二阻挡杆135左侧设有受力杆134,所述的受力杆134和第二阻挡杆13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受力杆134和送料箱123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滑轮装置14由下推杆141、进料槽142、定滑轮143、动滑轮144、滑轮绳145组成,所述的下推杆141设于进料槽142内部,所述的进料槽142和下推杆14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下推杆141左侧底部设有动滑轮144,所述的动滑轮144和下推杆14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动滑轮144上设有滑轮绳145,所述的滑轮绳145和动滑轮14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滑轮绳145右侧设有定滑轮143,所述的定滑轮143通过滑轮绳145和动滑轮144连接,所述的定滑轮143和受力转盘11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活塞装置16由活塞块161、活塞杆162、平衡杆163、顶推杆164、顶起拉绳165、第一椭圆轴166组成,所述的活塞块161顶端设有活塞杆162,所述的活塞杆162和活塞块161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活塞杆162右侧设有平衡杆163,所述的平衡杆163和活塞杆16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平衡杆163右侧底部设有顶推杆164,所述的顶推杆164和平衡杆16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顶推杆164底部安装有第一椭圆轴166,所述的第一椭圆轴166上设有顶起拉绳165,所述的顶起拉绳165和第一椭圆轴166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动力装置18由马达电机181、第一锥形齿轮182、第二锥形齿轮183、翻转块184、电机开关185组成,所述的马达电机181右侧设有电机开关185,所述的电机开关185和马达电机181间隙配合,所述的马达电机181底部设有第一锥形齿轮182,所述的第一锥形齿轮182和马达电机181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第一锥形齿轮182底部设有第二锥形齿轮183,所述的第二锥形齿轮183和第一锥形齿轮182相互啮合,所述的第二锥形齿轮183底部设有翻转块184,所述的翻转块184和第二锥形齿轮183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电机开关185和顶起装置19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顶起装置19由支撑块191、伸缩弹簧192、顶起板193、第二椭形轴194、连轴拉绳195、传动齿轮196、传动齿条197组成,所述的支撑块191上安装有伸缩弹簧192,所述的伸缩弹簧192底部设有顶起板193,所述的顶起板193和伸缩弹簧192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顶起板193底部固定设有第二椭形轴194,所述的第二椭形轴194上设有连轴拉绳195,所述的连轴拉绳195和第二椭形轴194采用间隙配合,所述的连轴拉绳195底部设有传动齿轮196,所述的传动齿轮196通过连轴拉绳195和第二椭形轴194连接,所述的传动齿轮196左侧设有传动齿条197,所述的传动齿条197和传动齿轮196相互啮合,所述的顶起板193和电机开关185为一体化结构,所述的出料装置110由封闭杆1101、出料口1102、出料通管1103组成,所述的封闭杆1101安装于出料口1102底部,所述的出料通管1103底部设有出料口1102,所述的出料口1102和出料通管1103为一体化结构。

本发明的原理:使用人员握住拉块121往左侧拉动拉块121,拉块121受力后往左侧倾斜从而带动阀门122跟随拉块121的方向倾斜,然后使用人员倒入润滑油,润滑油落入送料箱123内部,在阀门122倾斜的同时位于阀门122顶端的回拉杆124受到阀门122力的作用后往左侧拉动拉动齿条125跟随回拉杆124往左侧移动,拉动齿条125在移动的过程中和底部的拉动齿轮126相互啮合从而带动拉动齿轮126进行旋转,拉动齿轮126旋转后带动底部的运输轮127运输送料箱123,从而送料箱123往右侧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送料箱123推动底部的受力杆134,受力杆134受力后旋转带动底部的第一阻挡杆132跟随受力杆134进行旋转,下压弹簧136由于没有了第一阻挡杆132的阻挡后释放自身压力从而向底部下压,然后通过底部的下压块137压动底部的顶起杆133,从而顶起杆133受力左侧往顶端顶起,从而推动左侧顶端的第二阻挡杆135,从而第二阻挡杆135倾斜,释放顶料弹簧131的压力,顶料弹簧131便会顶起顶端的送料箱124,送料箱124受到顶料弹簧131的推动后自身往右侧倾斜,从而把材料倒入进料槽142内部,材料进入进料槽142后通过通料管15流入活塞块161底部,同时位于进料槽142内部的下推杆141受到材料的力后向下移动,推动左侧底部的动滑轮144拉动滑轮绳145向下移动,从而滑轮绳145带动定滑轮143进行旋转,定滑轮143旋转后带动右侧的第一椭形轴166旋转顶起顶端的顶推杆164,从而顶推杆164受力后向上移动推动顶端的平衡杆163,平衡杆163受力后自身失去平衡,从而左侧向下倾斜对底部的活塞杆162施加压力,活塞杆162受力后通过底部的活塞块161推动材料流入储料槽17内部,储料槽17内部的材料部分流向通料管112,从而通料管112内部的材料通过双接进料口113流入双接进料通管114内部,在定滑轮143带动第一椭圆轴166旋转的同时位于定滑轮143底部的受力转盘111跟随定滑轮143进行旋转,受力转盘111受力转动后带动底部左右两侧的扇形齿轮116进行旋转,扇形齿轮116受力旋转后和平面齿轮117相互啮合,通过平面齿轮117带动底部左右两侧的控料杆118旋转从而材料从双接进料通管114流入喷油口1110内部,喷油口1110喷洒出润滑油对锁紧左侧进行润滑,同时传动齿条197向上移动和右侧的传动齿轮196相互啮合,从而带动传动齿轮196进行旋转,传动齿轮196旋转后通过连轴拉绳195拉动顶端的第二椭形轴194进行旋转第二椭形轴194受力旋转推动顶端的顶起板193向上移动,从而顶起板193在顶起的过程中带动电机开关185向上移动打开马达电机181的开关,马达电机181打开开关后带动底部的第一锥形齿轮182和底部的第二锥形183齿轮相互啮合,从而第二锥形齿轮183旋转通过翻转块184带动翻转块184左侧的封闭杆1101改变方向,位于储料槽17内部的材料流入出料通管1103内部,从而通过出料通管1103流向出料口1102,材料从出料口1102流出润滑右侧的锁芯,例如甲村的一锁芯的安装结构,使用人员在进行使用时由于锁紧长时间受到摩擦从而容易遭到磨损,一旦受损后使用人员便无法正常使用装置,需要更换装置,浪费大量资源,那么便可以使用本发明使用人员只需要倒入一点润滑油后装置能够对锁芯进行润滑滋润,从而装置受到磨损后能够缓解摩擦后留下的后遗症,有效的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使用人员不需要浪费大量资源购买装置。

本发明所述的顶料弹簧131是一种利用弹性来工作的机械零件,用弹性材料制成的零件在外力作用下发生形变,除去外力后又恢复原状。

本发明解决的问题是使用人员在进行使用时由于锁紧长时间受到摩擦从而容易遭到磨损,一旦受损后使用人员便无法正常使用装置,需要更换装置,浪费大量资源,本发明通过上述部件的互相组合,使用人员只需要倒入一点润滑油后装置能够对锁芯进行润滑滋润,从而装置受到磨损后能够缓解摩擦后留下的后遗症,有效的增加了装置的使用寿命,同时使用人员不需要浪费大量资源购买装置。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或基本特征的前提下,不仅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因此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