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双动平台结构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237691发布日期:2019-03-30 08:26阅读:621来源:国知局
具有双动平台结构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机器人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具有双动平台结构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



背景技术:

塑料工业、电子产品工业、药品工业和食品工业是对我国国民经济有重要贡献。早期用于此类轻型生产流水线货品的包装、分拣、组合和拆解任务的工业机器人由串联机构实现。串联机构通过运动副依次连接而成,为开环结构,具有大的工业空间和高的灵活度,但其也具有明显的缺点:各运动副误差累积导致末端精度低、刚度低、惯性大、动力学性能不好。并联机构是一种闭环结构,其动平台部件通过至少两个独立的运动链与定平台相连接。与串联机构相比,并联机构具有刚度高、精度高、动力学性能好、结构紧凑等优点。

基于并联机构的优点,clavel提出了由三条对称支链构成的可实现三维平动的delta并联机构(us4976582),具有高速运动特征,在此构型的基础上,abb公司研发了“flexpicker”并联机器人并应用于食品包装生产线中代替人工完成食品等的快速分拣操作;为进一步增加拾取动作的柔性和效率,pierrot等提出了具有四条支链,双动平台部件特征的可实现scara运动的h4并联机构(us2009019960和ep1084802);随后adept公司成功将其商业化,典型代表有“adeptquattrro”并联机器人。

对于以上部分设计的优缺点,有文献进行了点评,不足之处总结如下:

专利cn202592386指出专利us20090019960和ep1084802中h4机构动平台部件的多个部件处于同一平面内,使得动平台部件尺寸较大,不够紧凑,且相邻的两条支链驱动动平台部件的一个部件,传力效果不好,不利于提高机构效率;专利cn102229141指出专利us20090019960和ep1084802中动平台部件受驱动的部件只有两个,这两个部件相当于平行四边形的一组对边,这样的驱动方式不灵活,受力情况不均匀,不利于机构的顺畅运行。此外,现有高速并联机器人被动支链多采用开放式球铰和细长碳杆结构,难以实现高精度操作。

综上,设计研发性能优异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仍是机器人领域关注的热点问题,一款具有动态特性好、整机刚度大、输出端定位和转角精度高等特点,易实现高速、高精度操作的高性能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具有广阔的科研及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发明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具有双动平台结构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所述具有双动平台结构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具有动态特性好、整机刚度大、输出端定位和转角精度高等特点,易实现高速、高精度操作。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双动平台结构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包括定平台、四个驱动装置、四个支链和动平台部件。四个所述驱动装置设在所述定平台上,每个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一个主动臂和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臂枢转的驱动单元,所述驱动单元设置在所述定平台上;四个所述支链沿所述定平台的周向间隔开,四个所述支链一一对应地与四个所述主动臂相连,每个所述支链的上端通过第一虎克铰与所述主动臂相连,每个所述支链均为单根杆,每个所述第一虎克铰由两个垂直相交的第一转动副和第二转动副组成;所述动平台部件设在所述定平台下方,所述动平台部件与四个所述支链的下端相连,每个所述支链通过第二虎克铰与所述动平台部件相连,每个所述第二虎克铰由两个垂直相交的第一转动副和第二转动副组成;所述动平台部件包括外动平台、内动平台和转动丝杠,所述内动平台位于所述外动平台内且两端从所述外动平台内伸出,所述转动丝杠可枢转地设在所述外动平台和所述内动平台上,所述内动平台上设有螺纹孔,所述转动丝杠穿设在所述螺纹孔内,所述转动丝杠与所述螺纹孔之间为螺纹配合,所述外动平台的两端与两个所述支链相连,所述内动平台的两端与另两个所述支链相连,所述外动平台和所述内动平台沿所述转动丝杠的轴向相对移动时,所述转动丝杠转动,所述转动丝杠用于连接末端执行器;其中同一根所述支链上,所述第一虎克铰的第一转动副与所述第二虎克铰的第一转动副相互平行,所述第一虎克铰的第二转动副与所述第二虎克铰的第二转动副相互平行。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双动平台结构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定平台通过四个驱动链与双动平台相连,与传统的具有upu支链的delta机器人相比,取消了定平台与动平台之间的中间upu悬链,工作空间增大,使用寿命延长。与quattrro机器人相比,四个驱动装置与四个支链采用第一虎克铰相连,四个支链和动平台部件采用第二虎克铰相连,有效避免了开放式球铰和细长碳杆结构带来的低精度和低刚度问题。

另外,根据本发明的具有双动平台结构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的技术特征: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丝杠与所述螺纹孔之间设有滚珠。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动平台包括:上拱板和下拱板,所述上拱板的两端与所述下拱板的两端相连,所述上拱板的中间部分向上拱起,所述下拱板的中间部分向下拱起,所述内动平台位于所述上拱板和所述下拱板之间。

可选地,所述上拱板和所述下拱板的中心处均设有拱板穿孔,所述转动丝杠穿可枢转地设在所述上拱板、所述下拱板的所述拱板穿孔处。

可选地,所述上拱板和所述下拱板为一体成型件。

可选地,所述内动平台、所述外动平台、所述主动臂上设有减重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平台包括:中心环和多对定耳,所述多对定耳连接在所述中心环的外周壁上,每对所述定耳之间连接一个定轴,所述主动臂连接所述定轴。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双动平台结构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的结构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动平台部件的结构图。

附图标记:

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100、

定平台1、中心环11、定耳12、

驱动装置2、主动臂21、主动臂的枢转轴211、驱动单元22、

支链3、

第一虎克铰41、上链杆411、上承杆412、第二虎克铰42、下链杆421、下承杆422、

动平台部件5、外动平台51、上拱板511、下拱板512、内动平台52、转动丝杠53、卡台53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或彼此可通讯;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参考图1-图2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双动平台结构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100。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双动平台结构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100,如图1所示,包括定平台1、四个驱动装置2、四个支链3和动平台部件5。

四个驱动装置2设在定平台1上,每个驱动装置2包括一个主动臂21和用于驱动主动臂21枢转的驱动单元22,每个驱动单元22均固定在定平台1上。

四个支链3沿定平台1的周向间隔开,四个支链3一一对应地与四个主动臂21相连,也就是说,驱动单元22可以驱动主动臂21枢转,枢转的主动臂21带动对应的支链3转动及移动,驱动单元22、主动臂21和主动臂21对应的支链3形成一条驱动链,四个驱动单元22、四个主动臂21和四个支链3形成四条驱动链。

动平台部件5设在定平台1下方,动平台部件5与四个支链3的下端相连,也就是说,四条独立的驱动链可分别控制动平台部件5的一端。四条驱动链的一端均与定平台1相连,四条驱动链的另一端均与动平台部件5相连,由此可构成封闭环的结构形式,有利于结构的稳定。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全文提到的“上”、“下”及相关词语,均是为了描述部件相对位置关系而引入的术语。本文中不是以相对地面的高度为参考而限定出的上下关系,而是相对定平台1和动平台部件5的位置引入的相对位置关系。因此,全文中限定某一部件,距离定平台1近的一端为其上端,距离定平台1远的一端为其下端,这与动平台部件5设在定平台1下方的描述均是相一致的。除此之外,下文中为便于参照附图描述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100的工作原理,还引入了图1所示的由x轴、y轴、z轴构成的笛卡尔坐标系。在笛卡尔坐标系中,z轴方向相当于上下方向。但是,这些指示关系,并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具体地,每个支链3的上端通过第一虎克铰41与主动臂21相连。第一虎克铰41为十字形,使主动臂21与支链3之间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每个支链3通过第二虎克铰42与动平台部件5相连。同样的,第二虎克铰42为十字形,使支链3与相连的动平台部件5之间具有两个转动自由度。

动平台部件5包括外动平台51、内动平台52和转动丝杠53,内动平台52位于外动平台51内且两端从外动平台51内伸出,转动丝杠53可枢转地设在外动平台51和内动平台52上。内动平台52上设有螺纹孔,转动丝杠53穿设在螺纹孔内,内动平台52与转动丝杠53通过螺纹配合。外动平台51的两端与两个支链3相连,内动平台52的两端与另两个支链3相连。

其中,外动平台51和内动平台52沿转动丝杠53的轴向相对移动时,转动丝杠53转动,转动丝杠53用于连接末端执行器。

在本发明实施例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100中,连接外动平台51的两条驱动链,均连接在定平台1上,因此形成一条闭合链。连接内动平台52的两条驱动链,均连接在定平台1上,因此形成另一条闭合链。

由构件运动轨迹的分析可以看出,两条闭合链的配合,可以实现动平台部件5在x轴、y轴和z轴的三个方向的平动,从而末端执行器具有三个平动自由度。

而由于转动丝杠53可枢转地设在外动平台51和内动平台52上,内动平台52与转动丝杠53通过螺纹配合,因此外动平台51和内动平台52在z轴方向相对移动时,外动平台51和内动平台52会带动转动丝杠53转动,从而末端执行器具有绕z轴的一个转动自由度。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100,由外动平台51、内动平台52构成的双动平台结构,通过两条闭合驱动链的驱动实现四个自由度。本发明实施例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100,具有如下诸多优点:

1、外动平台51、内动平台52分别由一条闭合驱动链驱动,相对于驱动链为开环的传动方式而言,闭合驱动传动更加稳定,控制精度更高。

2、动平台部件5上连接的四条驱动链中,每条驱动链组成的主动臂21、支链3均是单杆结构,而不是现有设计中采用的双平行连杆结构。这里不得不提的问题是,双平行连杆结构在主动臂21转动至一个极限位置时,双平行连杆结构随主动臂21会扭转到极限形状。当主动臂21向另一极限位置转动时,双平行连杆结构因卡在极限形状而无法回转。为避免这一问题,通常采用这一结构的机器人要减小主动臂21幅度,避免卡死。而本发明采用单杆传动,上述限制就能避免。因此主动臂21无论上转还是下转,支链3均能表现良好随动性,其性能一致性、保持性均非常突出。

3、支链3的两端均通过虎克铰相连,将闭合式的虎克铰替换常见高速并联机器人的开放式的球铰,不存在脱铰风险,传动更加稳定,因此有助于提高机器人精度和刚度。

4、将驱动单元22固定在定平台1上,而不像传统串联机器人一样随着驱动链的活动而活动。这样设置有利于实现驱动链的轻量化,提高驱动链的动态响应表现。而且驱动链摆脱了驱动单元22的负累后,还能够降低能耗。

5、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100,采用四条驱动链来带动双动平台活动,而不是像delta机器人那样另设置中间upu悬链,能够延长使用寿命。这是因为delta机器人需要通过中间悬链实现绕z轴的转动自由度,中间悬链是随动平台的活动而往复伸缩运动。这种随动机构注定其磨损严重、寿命较短。另外,中间悬链还会影响机器人末端执行器活动幅度,造成机器人工作空间减小。而本发明中能够去掉该中间悬链,有效提升了机器人的使用寿命,并获得了更大的工作空间。

优先地,驱动单元22以电机为佳,当然本发明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采用液压驱动机构替代电机。例如,在生产线上多台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100操作时,可采用液压缸(通过活塞、齿轮系统等)对各主动臂21传输动力,联动设置成本可得到有效控制。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将驱动装置2与支链3的连接处采用第一虎克铰41,将动平台部件5与支链3的连接处采用第二虎克铰42,采用第一虎克铰41、第二虎克铰42的特殊结构特性,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机器人结构稳定性有着突出表现。

具体地,如图1所示,第一虎克铰41为十字形,该十字形由两个互相垂直的杆体构成,为方便说明,将第一虎克铰41的两个杆体分别命名为上链杆411和上承杆412。其中,支链3的上端开叉并与上链杆411相连,上链杆411相对支链3是可枢转的,构成第一虎克铰41的第一转动副。主动臂21的端部开叉与上承杆412相连,上承杆412相对主动臂21是可枢转的,构成第一虎克铰41的第二转动副。

第二虎克铰42为十字形,该十字形由两个互相垂直的杆体构成,为方便说明,将第二虎克铰42的两个杆体分别命名为下链杆421和下承杆422。其中,支链3的下端开叉并与下链杆421相连,下链杆421相对支链3是可枢转的,构成第二虎克铰42的第一转动副。动平台部件5上开叉与下承杆422相连,下承杆422相对动平台部件5是可枢转的,构成第二虎克铰42的第二转动副。

其中,上承杆412与主动臂21的枢转轴211相互平行布置。每个支链3的两端,上链杆411与下链杆421相平行,上承杆412与下承杆422平行。即第一虎克铰41的第一转动副与第二虎克铰42的第一转动副平行布置,第一虎克铰41的第二转动副与第二虎克铰42的第二转动副平行布置。

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外动平台51和内动平台52在xy平面的投影均为长方形,外动平台51与内动平台52互相垂直设置。

具体地,如图2所示,转动丝杠53的上端连接在外动平台51上,转动丝杠53穿过内动平台52,转动丝杠53的下端再连接并穿过外动平台51,并连接末端执行器。

具体地,如图1所示,四个主动臂21呈十字形连接在定平台1上,四个主动臂21的长度相等,四个支链3的长度也相等。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外动平台51包括:上拱板511和下拱板512,上拱板511的两端与下拱板512的两端相连,上拱板511的中间部分向上拱起,下拱板512的中间部分向下拱起,内动平台52位于上拱板511和下拱板512之间。

也就是说,外动平台51由上拱板511和下拱板512构成,内动平台52设在上拱板511和下拱板512之间。上拱板511和下拱板512在中间限定出活动空间,使内动平台52沿z轴相平动。

可选地,上拱板511和下拱板512可以为一体成型件,由此,可以使得外动平台51具有较好地结构刚度,稳定性能好。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也不排除上拱板511和下拱板512通过螺钉连接或者铆接等方式连接。

具体地,如图2所示,上拱板511和下拱板512的中心处均设有拱板穿孔,转动丝杠53穿设在上拱板511、下拱板512的拱板穿孔处。由此,通过转动丝杠53与拱板穿孔的转动配合,可以将转动丝杠53连接在外动平台51上。

更具体地,上拱板511和下拱板512上的拱板穿孔均是光孔。

如图2所示,转动丝杠53上位于上拱板511的上方连接一个卡台531,位于下拱板512的下方连接另一个卡台531。这样限制转动丝杠53相对外动平台51只能绕z轴转动,不能平动。

具体地,内动平台52上设有螺纹孔,转动丝杠53穿设在螺纹孔内,转动丝杠52与螺纹孔之间设有滚珠。即该转动丝杠53为滚珠丝杠,可以极大程度减小磨损,提高控制精度。

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中不排除转动丝杠53其他连接方式,例如,转动丝杠53与上拱板511和内动平台52均通过螺纹孔连接,而下拱板512配合转动丝杠53的拱板穿孔为光孔。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外动平台51、内动平台52和主动臂21上设有减重孔,减重孔可以降低外动平台51、内动平台52和主动臂21的重量,增加机器人的动态特性。

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定平台1包括:中心环11和多对定耳12,多对定耳12连接在中心环11的外周壁上,每对定耳12之间连接一个定轴,主动臂21连接定轴。如图1所示,中心环11为圆环形,定耳12设有四对,四对定耳12沿中心环11的外周壁均匀设置,即四对定耳12沿中心环11的外周壁两两对称设置,每对定耳12设有两个定耳12,在两个定耳12之间设有定轴,主动臂21与定轴配合,主动臂21可转动地安装在两个定耳12之间,驱动单元22设有四个,四个驱动单元22分别安装在每对定耳12的一侧,驱动单元22驱动主动臂21进行转动,然后控制动平台部件5的移动,进而使得转动丝杠53带动末端执行器产生相对于定平台1沿着x轴、y轴和z轴方向的三维移动自由度和绕z轴方向的一维转动自由度,该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100装配简单、控制方便。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具有双动平台结构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100的其他构成例如电机等以及操作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都是已知的,这里不再详细描述。

下面参考附图1描述本发明一个具体实施例中具有双动平台结构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100的具体结构。

如图1所示,具有双动平台结构的四自由度并联机器人100包括定平台1、四个驱动装置2、四个支链3、动平台部件5。

具体地,定平台1包括中心环11和四对定耳12,四对定耳12沿周向间隔开设置,四对定耳12沿中心环11的外周壁两两对称设置,每对定耳12设有两个定耳12,两个定耳12之间设有定轴。

驱动装置2包括驱动单元22和主动臂21,主动臂21与定轴配合,主动臂21可转动地设在两个定耳12之间,驱动单元22安装在每对定耳12的一侧,驱动单元22可以驱动主动臂21转动。

四个主动臂21与四个支链3一一对应相连,即每个支链3的上端通过第一虎克铰41与对应的主动臂21相连。支链3为单根杆,支链3上端分叉与第一虎克铰41相连。

每个支链3的下端通过第二虎克铰42与动平台部件5相连。具体地,动平台部件5包括外动平台51、内动平台52,外动平台51、内动平台52两端分别连接一根支链3。

外动平台51包括上拱板511和下拱板512,上拱板511和下拱板512为一体成型件。上拱板511和下拱板512的中心处均设有拱板穿孔,内动平台52上设有螺纹孔,内动平台52穿在上拱板511和下拱板512之间。动平台部件5包括转动丝杠53,转动丝杠53穿过拱板穿孔和螺纹孔将内动平台52和外动平台51连接,螺纹孔内设有滚珠。内动平台52上设有减重孔以减轻重量。

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实施例”、“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

尽管上面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上述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范围内可以对上述实施例进行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