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定位安装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77574发布日期:2018-09-07 23:38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零件的定位,特别涉及一种定位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定位安装机构一般是由操作者在机台把产品从模具中取出,然后再用一个简易的工具把金属件逐一压入产品的四个孔中,这种定位装置存在定位困难,易压坏塑料骨架的问题,而且这种简易的工具依赖人工,容易造成漏装,费时费力,如果忘记安装极易造成客户的投诉,无法保证产品的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定位安装机构,其设计合理、结构简单、便于安装和维护。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定位安装机构,其技术要点是,包括上板、带有立柱和过孔的中板及带有定位型腔的下板,上板和中板通过第一导柱连接在一起,中板和下板通过第二导柱连接在一起,所述的立柱穿过中板并突出中板底面,在立柱的下端连接磁铁,磁铁与金属件连接,上板连接气缸,并在气缸的带动下向中板方向移动,产品安装在下板的定位型腔内,中板在上板的压力下向下板方向移动使金属件在压力作用下进入产品的安装孔内。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的中板上设有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连接有导套,导柱一端插接在导套内,导柱的另一端插接在下板的安装孔内。

上述方案中,在所述的立柱突出中板底面5mm。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定位安装机构,包括上板、中板及下板,上板和中板、中板和下板分别通过导柱连接,气缸带动上板向中板方向移动,中板挤压下板将金属件插入产品安装孔中,该定位安装机构解决了现有产品安装金属件时定位困难、容易压坏塑料骨架、容易漏装并且费时费力的问题,操作者可以方便固定金属件和待安装产品,利用气缸压入金属件,极大程度降低了操作者的劳动强度,定位检测可以保证每个产品的四个孔洞中均安装金属件,并且采用双开关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其具有定位准确、省时省力、操作安全的优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安装机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定位安装机构主视图;

图中序号说明如下:1上板、2中板、3下板、4过孔、5定位型腔、6导柱、7导套、8导柱、9立柱。

具体实施方式

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1、图2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安装机构,包括上板1、带有立柱9和过孔4的中板2及带有定位型腔5的下板3,上板1和中板2通过导柱8连接在一起,中板2和下板3通过导柱6连接在一起,立柱9穿过中板2并突出中板2底面5mm,在立柱9的下端连接强磁铁,强磁铁下连接金属件,上板1连接气缸,并在气缸的带动下向中板2方向移动,产品安装在下板3的定位型腔5内,中板2在上板1的压力下向下板3方向移动使金属件在压力作用下进入产品的安装孔内。

本实施例中在中板2上设有安装孔,在安装孔内连接有导套7,导柱6一端插接在导套7内,导柱6的另一端插接在下板3的安装孔内。

利用本实施例中的定位安装机构将金属件安装如产品安装孔的过程如下:

首先,把产品放入下板的定位型腔中并固定。然后,在四个立柱突出中板底面的部分安放四个金属件,双手按动气缸的开关,上板在气缸的带动下向中板方向移动,中板在压力作用下向下板方向移动,最终将四个金属件直接压入产品的四个孔中。最后,从定位型腔中取出产品,安放另一个产品后重复上述操作过程。通过这种方式能够有效的避免漏装的问题。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