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45409发布日期:2018-08-24 18:54阅读:33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导光板裁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刀具。



背景技术:

导光板是液晶显示装置的背光源中的重要部件。导光板通常由树脂材料通过注塑工艺形成,故其在注塑模具的材料入口处会形成水口(即注塑模具材料入口中的树脂固化后形成的结构),该水口通常位于导光板侧面。由于水口不应作为导光板产品的一部分,故需要用刀具将其裁切掉。

现有用于导光板水口裁切的刀具截面如图2所示,其刀身1上连接的刀刃2为单锋单斜面结构,刀刃角c在30°左右;在裁切时,如图1所示以刀锋29平行于导光板5的方式入刀(即入刀角为0°),将凸出于导光板5侧面的水口59切掉。

但是,现有刀具形式不合理,故会在裁切处产生毛刺、撕裂等,切面不光洁,从而导致液晶显示装置在靠近水口产生亮线等漏光不良;而且,现有刀具的使用寿命短、维修频次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至少部分解决现有的用于导光板水口裁切的刀具产生的切面不平整,且刀具使用寿命短的问题,提供一种可产生平整切面,且使用寿命长的刀具。

解决本实用新型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刀具,其用于导光板水口的裁切,所述刀具具有刀身和刀刃,所述刀身具有相互平行且相对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

所述刀刃远离刀身一侧为与第一侧面平行的、直线的刀锋,所述刀锋位于第一侧面所在平面与第二侧面所在平面间,且两侧分别通过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与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连接,所述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间的夹角为刀刃角。

优选的是,所述刀刃角c满足:54°≤c≤60°。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刀刃角c满足:c=57°。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间的距离d满足:0.5mm≤d≤0.7mm。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刀刃角的垂直平分面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

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刀刃角的垂直平分面与第一侧面所在平面间的距离a满足:0.01mm≤a≤0.1mm。

进一步优选的是,在垂直于所述刀锋长度方向的截面中,所述第一斜面在平行于所述第一侧面的方向上的尺寸b满足:0.02mm≤b≤0.2mm。

优选的是,在所述刀锋长度方向的两端,所述刀身分别具有连接在第一侧面与第二侧面间第一端面和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平行于第二端面;

所述刀锋和与第一端面垂直的线间的夹角e满足:0°<e≤15°。

优选的是,构成所述刀刃的材料的硬度大于构成所述刀身的材料的硬度。

优选的是,用于对刀身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

本实用新型的刀具中,刀刃从现有的“单锋单斜面”形式变为“单锋双斜面”形式,而双斜面比单斜面更能耐冲击,裁切效果更好,故使用该刀具裁切时,可减少断毛刺、撕裂等,使切面更加平整,避免漏光不良,同时刀刃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维修频次少。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刀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沿AA’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刀具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沿BB’面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种刀具裁切导光板时的接触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为:1、刀身;11、第一侧面;12、第二侧面;13、第一端面;14、第二端面;2、刀刃;21、第一斜面;22、第二斜面;29、刀锋;291、垂直平分面;3、加热单元;5、导光板;59、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3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刀具,用于导光板5水口59的裁切,刀具具有刀身1和刀刃2,刀身1具有相互平行且相对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

本实施例的刀具用于将注塑得到的导光板5上的水口59切掉,以得到侧面平滑的导光板5产品。该刀具包括用于进行切割的刀刃2,刀刃2则连接在刀身1上。

其中,刀刃2远离刀身1一侧为与第一侧面11平行的、直线的刀锋29,刀锋29位于第一侧面11所在平面与第二侧面12所在平面间,且两侧分别通过第一斜面21和第二斜面22与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连接,第一斜面21和第二斜面22间的夹角为刀刃角。

如图3、图4所示,刀刃2最远离刀身1的边缘线为刀锋29,刀锋29是在裁切时最先接触导光板5的部分。本实施例的刀具中,刀锋29是直线,且平行于刀身1的侧面,且刀锋29位于刀身1的两侧面(第一侧面11与第二侧面12)之间,故其两侧需要分别通过两个斜面(第一斜面21与第二斜面22)与刀身1的两侧面相连。

本实施例的刀具中,刀刃2从现有的“单锋单斜面”形式变为“单锋双斜面”形式,而双斜面比单斜面更能耐冲击,裁切效果更好,故使用该刀具裁切时,可减少断毛刺、撕裂等,使切面更加平整,避免漏光不良,同时刀刃2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维修频次少。

优选的,刀刃角c满足:54°≤c≤60°,更优选c=57°。

也就是说,本实施例的刀具的刀刃角比现有技术更大,可在57°左右。而这种增大的刀刃角可获得更好的裁切效果。

更优选的,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间的距离d满足:0.5mm≤d≤0.7mm。

也就是说,基于以上刀刃角,刀身1的厚度d优选在0.5~0.7mm之间。

进一步优选的,刀刃角的垂直平分面291平行于第一侧面11;进一步优选的,刀刃角的垂直平分面291与第一侧面11所在平面间的距离a满足:0.01mm≤a≤0.1mm;进一步优选的,在垂直于刀锋21长度方向的截面中,第一斜面21在平行于第一侧面11的方向上的尺寸b满足:0.02mm<b≤0.2mm。

如图4所示,刀刃角优选被平行于刀身1侧面的面平分,即第一斜面21与第一侧面11间的夹角等于第二斜面22与第二侧面12间的夹角。但同时,虽然角度对称,但第一斜面21和第二斜面22的尺寸优选不同,其中第一斜面21的宽度a应在0.01~0.1mm之间,高度b则在0.02~0.2mm。显然,由于第一斜面21的宽度a小于刀身1厚度的一半,故第二斜面22的宽度必然大于刀身1厚度的一半,因此该第一斜面21是较小的斜面,而第二斜面22则为较大的斜面。

经研究发现,符合以上尺寸和角度要求的刀具可获得最好的裁切效果。

优选的,在刀锋29长度方向的两端,刀身1分别具有连接在第一侧面11与第二侧面12间第一端面13和第二端面14,第一端面13平行于第二端面14;所述刀锋29和与第一端面13垂直的线间的夹角e满足:0°<e≤15°。

刀身1除第一侧面11和第二侧面12外,在长度方向上还应具有两个端面(第一端面13和第二端面14),而从垂直于第一侧面11的方向上看,现有刀具的刀锋29是垂直于其刀身1端面的(如图1所示);而在本实施例的刀具中,刀锋29则与刀身1端面成非垂直的角度(如图3所示),具体是刀锋和与端面垂直的方向成0~15°(不含0°)的夹角。

在裁切时,通常是在刀身1的端面、侧面均垂直于导光板5的情况下让刀具向导光板5运动。故对于现有刀具而言,其刀锋29是平行于导光板5的(即入刀角为0°),刀锋29的各位置会同时与导光板5产生线接触,实际接触面积大,阻力大,裁切困难,容易产生毛刺、撕裂等。而本实施例的刀具中,刀锋29与导光板5间的夹角e不是0°,故其入刀角也为e,在0~15°(不含0°)。可见,如图5所示,此时刀锋29与导光板5间始终保持点接触,接触面积小,阻力小,更容易裁切出光滑的切面。

另外,由于采用点接触形式,故刀具的受力不会随着切面的增长而增大,因此,采用本实施例的刀具可进行整边裁切,即让刀具比导光板5的侧面更长,从而可将导光板5设有水口59的侧面完全切掉,而不是仅切掉水口59部分;而这样切出的导光侧5面各部分的结构均匀,不存在水口59处结构不一致的问题,从而可彻底避免水口59处的亮线等问题。

优选的,构成刀刃2的材料的硬度大于构成刀身1的材料的硬度;更优选的,构成刀刃2的材料的肖氏硬度大于或等于80Hs;构成刀身1的材料的肖氏硬度大于或等于60Hs。

现有刀具的刀刃2和刀身1采用相同材料,故硬度相同,且一般硬度较低(45Hs左右),故其使用寿命短,维修频次高。而本实施例的刀具中,刀刃2采用比刀身1硬度更高的材料,且更优选刀刃2硬度在80Hs以上,而刀身1硬度在60Hs以上,均比现有刀具的硬度高,从而可获得更好的裁切效果和更长的使用寿命。

具体的,为实现以上硬度,刀刃2、刀身1可分别选用现有的钨钢、陶瓷等材料构成,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优选的,本实施例的刀具还包括:用于对刀身1进行加热的加热单元3。

也就是说,可设置加热单元3以加热刀身1,同时也带动刀刃2温度升高,从而在裁切时,可使导光板5与刀具接触的部分受热软化,使裁切更容易实现。

如图4所示,加热单元3可夹在刀身1的两侧面外,如为两个加热片。当然,加热单元3也可为其它形式。

可以理解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而采用的示例性实施方式,然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此。对于本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实质的情况下,可以做出各种变型和改进,这些变型和改进也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