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服装开口袋用的新型切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2777发布日期:2018-10-19 23:07阅读:1661来源:国知局
一种服装开口袋用的新型切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服装生产用刀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服装开口袋用的新型切刀。



背景技术:

开袋是服装行业做袋子的工序,因为车缝过程中需要在主身布中切开口,才能将袋布贴上去。现有开口袋切刀的刀片横截面为一字形,开口袋时先将一叠服装布料放整齐,再在最上层的布料上画出两条对称且开口朝外的V形线和一条连接两条V形线的直线,然后用切刀一次对准一条V形线的一侧冲切,一共需要冲切四次才能完成两个V形切口,最后用剪刀对准直线剪切以将两个V形切口连通起来。这种结构的切刀存在以下缺点:由于布料层叠比较厚,冲切次数太多,不仅操作麻烦,劳动强度大,而且工作效果差,仅能保证上面几层布料会形成两个V形切口,下面几层布料因容易错位而很难形成V形切口,因此只能减少每次冲切的布料层数。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服装开口袋用的新型切刀,它设计新颖、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且使用效果好,能够有力保证层叠布料每层都能形成V形切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服装开口袋用的新型切刀,包括刀片,所述刀片的横截面呈V字形,所述刀片包含相互连接且对称分布的第一侧片和第二侧片,所述第一侧片与所述第二侧片之间形成第一夹角,所述第一侧片的末端部设置有第一开刃部,所述第一开刃部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刀刃,所述第二侧片的末端部设置有第二开刃部,所述第二开刃部的末端设置有第二刀刃。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刀座,所述刀片的首端部固定在所述刀座上。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刀座的侧面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安装平面,所述安装平面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所述第一侧片和所述第二侧片的首端部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侧片和所述第二侧片分别通过第一螺丝穿过第一通孔锁紧固定在相应的安装平面上,所述第一螺丝与第一螺纹孔相配合。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螺丝配套有第一垫片。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还包括刀杆,所述刀座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刀杆的末端。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刀座的端面开设有第二通孔,所述刀杆的末端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所述刀座通过第二螺丝穿过第二通孔锁紧固定在所述刀杆的末端,所述第二螺丝与第二螺纹孔相配合。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刀杆的首端部设置有手柄。

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刀刃和所述第二刀刃均为倾斜刀刃,所述第一刀刃与所述第二刀刃之间形成第二夹角。

作为进一步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刀刃的内端和所述第二刀刃的内端的连接处形成凹部,所述第一刀刃的外端和所述第二刀刃的外端分别形成尖部。

作为进一步的另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刀刃的内端和所述第二刀刃的内端的连接处形成尖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将刀片设计成V字形,开口袋时只需冲切两次,不仅操作更容易,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而且工作效果好,能够保证每层布料都会形成两个V形切口,一次能够加工的布料层数更多,生产效率更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的俯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后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的俯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后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的俯视图。

图10为采用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进行开口袋的流程图。

图中标记:100、刀片;110、第一侧片;111、第一开刃部;112、第一刀刃;120、第二侧片;121、第二开刃部;122、第二刀刃;130、第一通孔;140、尖部;150、凹部;200、刀座;210、安装平面;211、第一螺纹孔;220、第二通孔;310、第一螺丝;320、第一垫片;330、第二螺丝;340、第二垫片;400、刀杆;401、第二螺纹孔;410、手柄;500、布料;510、袋口;A、第一夹角;B、第二夹角;C、倾斜角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特征和优点更明显易懂,下面特举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一:如图1~3所示,一种服装开口袋用的新型切刀,包括刀片100,所述刀片100的横截面呈V字形,所述刀片100包含相互连接且对称分布的第一侧片110和第二侧片120,所述第一侧片110与所述第二侧片120之间形成第一夹角A,所述第一侧片110的末端部设置有第一开刃部111,所述第一开刃部111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刀刃112,所述第二侧片120的末端部设置有第二开刃部121,所述第二开刃部121的末端设置有第二刀刃122。

在实施例一中,所述第一开刃部111和所述第二开刃部121的厚度均由首端向末端逐渐变薄,以便于研磨形成第一刀刃112和第二刀刃122。

在实施例一中,为了方便固定,所述第一侧片110和所述第二侧片120的首端部侧面分别开设有第一通孔130。

在实施例一中,所述第一夹角A优选但不局限于锐角,例如30°~60°,当然也可以是直角或钝角。

实施例二:如图4~6所示并参考图2,一种服装开口袋用的新型切刀,其结构与实施例一的区别是:(1)它还包括刀座200,所述刀片100的首端部固定在所述刀座200上;(2)所述第一刀刃112和所述第二刀刃122均为倾斜刀刃,所述第一刀刃112与所述第二刀刃122之间形成第二夹角B,通过倾斜的第一刀刃112和第二刀刃122对层叠的布料500进行冲切,效果更好;(3)所述第一刀刃112的内端和所述第二刀刃122的内端的连接处形成尖部140,通过尖部140更容易冲切和定位层叠的布料500。

在实施例二中,所述刀座200的侧面设置有两个对称分布的安装平面210,所述安装平面210上开设有第一螺纹孔211,所述第一侧片110和所述第二侧片120分别通过第一螺丝310穿过第一通孔130锁紧固定在相应的安装平面210上,所述第一螺丝310与第一螺纹孔211相配合。由于刀片100与刀座200之间采用螺丝固定,当刀片100损坏时,更换刀片100即可;当然,刀片100与刀座200之间也可以采用焊接等其它固定方式,例如采用焊接固定,则在刀片100损坏时需要连同刀座200一起更换。

在实施例二中,为了防止松动,所述第一螺丝310配套有第一垫片320,以增大接触面积、减小压力、保护零件和螺丝。当然,也可以取消第一垫片320。

在实施例二中,为了方便连接,所述刀座200的端面开设有第二通孔220。

在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一刀刃112和所述第二刀刃122的倾斜角度C均为10°~30°,优选但不局限于20°。

在实施例二中,所述第二夹角B优选但不局限于钝角,例如120°~150°,优选135°,当然也可以是直角或锐角。

实施例三:如图7~9所示并参考图6,一种服装开口袋用的新型切刀,其结构与实施例二的区别是:(1)它还包括刀杆400,所述刀座200可拆卸地连接在所述刀杆400的末端;(2)所述第一刀刃112的内端和所述第二刀刃122的内端的连接处形成凹部150,所述第一刀刃112的外端和所述第二刀刃122的外端分别形成尖部140,通过尖部140更容易冲切和定位层叠的布料500。

在实施例三中,所述刀杆400的末端面开设有第二螺纹孔401,所述刀座200通过第二螺丝330穿过第二通孔220锁紧固定在所述刀杆400的末端,所述第二螺丝330与第二螺纹孔401相配合。为了防止松动,所述第二螺丝330配套有第二垫片340,以增大接触面积、减小压力、保护零件和螺丝;当然,也可以取消第二垫片340。。由于刀座200与刀杆400之间采用螺丝连接,当刀片100损坏时,把刀座200取下,即可安装已经装有新刀片100的另一刀座200,更换速度快,基本不影响生产效率;当然,刀座200与刀杆400之间也可以采用内外螺纹套接等其它可拆卸式连接方式,通过旋转拆装。

在实施例三中,为了方便生产人员握持,所述刀杆400的首端部设置有手柄410,所述手柄410的材质优选但不局限于塑料,所述手柄410上设置有防滑纹,方便人工开口袋。当然,所述刀杆400也可以安装在自动化设备上,进行自动开口袋。

如图10所示,开口袋时:先使用上述的新型切刀在一叠服装布料500的预定开口袋位置两端分别切一个V形切口,两个V形切口相对称且它们的顶点相对;接着使用剪刀在两个V形切口的顶点之间剪一个一字形切口,该一字形切口连通两个V形切口,以形成两片三角形布料头和两片梯形布料头;最后将四片布料头向内翻折,即形成袋口510。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但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做任何简单的修改、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的涵盖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