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辊子的拆卸工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19212发布日期:2018-11-30 21:04阅读:743来源:国知局
一种辊子的拆卸工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辅助工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辊子的拆卸工装。



背景技术:

一般来说,冶金轧钢行业生产线均拥有数量庞大的各种辊子。尤其是轧机设备的辅助类辊子,装配较为复杂。辊子的结构,一般包括辊筒和穿设在辊筒内的混轴,滚轴的两侧通过轴承和端盖进行固定。目前这些辊子的拆卸维护方式为:首先,拆除两侧轴承及端盖;然后通过铜棒将辊轴从辊筒内慢慢敲击出来;最后将辊筒内部的油污去除。该种拆卸维护方式不仅工作效率低,而且劳动强度高。

综上所述,如何解决辊子拆卸工作效率低和劳动强度高的问题,已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辊子的拆卸工装,以提高辊子拆卸的工作效率低,同时降低劳动强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辊子的拆卸工装,包括工作平台和与提升机构连接的钢丝绳,所述工作平台包括辊筒放置区和与所述辊筒放置区相邻布置的辊轴导出区,所述辊轴导出区比所述辊筒放置区高出预设差值,且所述预设差值为辊筒与辊轴的半径差值;

所述辊筒放置区上设置有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所述第一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所述辊筒的径向滚动,所述第二限位装置用于限制所述辊筒的轴向滑动;

所述辊轴导出区的末端设置有导向轮,且所述导向轮的轴心与放置至所述辊筒放置区的所述辊筒的轴心垂直相交;

所述钢丝绳的末端穿过所述导向轮且能够与所述辊轴的端部固定。

优选地,所述辊筒放置区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第一托辊,所述第一托辊用于支撑所述辊筒,且所述第一辊托的轴心与所述辊筒的轴心垂直。

优选地,所述辊轴导出区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第二托辊,所述第二托辊用于支撑从所述辊筒中拉出的所述辊轴,且所述第二托辊的轴心与所述辊筒的轴心垂直。

优选地,所述工作平台的底部设置有接油槽。

优选地,所述接油槽的结构为自上而下逐渐收容的结构。

优选地,所述接油槽的底部设置有集油口。

优选地,所述工作平台上还设置有工具放置台。

优选地,所述工具放置台的位置与所述辊子的端盖拆卸时的位置相对应。

优选地,所述工作平台的长度为5600mm,宽度为480mm。

优选地,所述工作平台整体为钢板和型钢焊接而成。

相比于背景技术介绍内容,上述辊子的拆卸工装,包括工作平台和与提升机构连接的钢丝绳,工作平台包括辊筒放置区和与辊筒放置区相邻布置的辊轴导出区,辊轴导出区比辊筒放置区高出预设差值,且预设差值为辊筒与辊轴的半径差值;辊筒放置区上设置有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第一限位装置用于限制辊筒的径向滚动,第二限位装置用于限制辊筒的轴向滑动;辊轴导出区的末端设置有导向轮,且导向轮的轴心与放置至辊筒放置区的辊筒的轴心垂直相交;钢丝绳的末端穿过导向轮且能够与辊轴的端部固定。上述拆卸工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将辊子放置在辊筒放置区,拆卸完轴承及端盖后,将钢丝绳的末端与辊轴的端部固定,由于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的限位作用使得辊筒不会跟随辊轴发生轴向移动,通过提升机构提升钢丝绳,即可将辊轴从辊筒中轴向拉出,仅需将钢丝绳与辊轴的端部固定后,操控提升机构即可实现辊轴从辊筒的取出,相比于传统的通过铜棒对准辊轴,慢慢敲打,将辊轴从辊筒中逐渐冲击出来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辊子拆卸工装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辊子拆卸工装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上图1和图2中,

工作平台1、提升机构2、钢丝绳3、辊筒放置区4、辊轴导出区5、辊筒6、辊轴7、导向轮8、第一辊托9、第二辊托10、接油槽11、工具放置台12、框架13。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辊子的拆卸工装,以提高辊子拆卸的工作效率低,同时降低劳动强度。

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辊子的拆卸工装,包括工作平台1和与提升机构2连接的钢丝绳3,工作平台1包括辊筒放置区4和与辊筒放置区4相邻布置的辊轴导出区5,辊轴导出区5比辊筒放置区4高出预设差值,且预设差值为辊筒6与辊轴7的半径差值;辊筒放置区4上设置有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第一限位装置用于限制辊筒6的径向滚动,第二限位装置用于限制辊筒6的轴向滑动;辊轴导出区5的末端设置有导向轮8,且导向轮8的轴心与放置至辊筒放置区4的辊筒6的轴心垂直相交;钢丝绳3的末端穿过导向轮8且能够与辊轴7的端部固定。

上述拆卸工装在实际使用过程中,通过将辊子放置在辊筒放置区,拆卸完轴承及端盖后,将钢丝绳的末端与辊轴的端部固定,由于第一限位装置和第二限位装置的限位作用使得辊筒不会跟随辊轴发生轴向移动,通过提升机构提升钢丝绳,即可将辊轴从辊筒中轴向拉出,仅需将钢丝绳与辊轴的端部固定后,操控提升机构即可实现辊轴从辊筒的取出,相比于传统的通过铜棒对准辊轴,慢慢敲打,将辊轴从辊筒中逐渐冲击出来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大大降低了劳动强度。

在一些具体的实施方案中为了使得辊筒取放移位、定位是更加方便,上述辊筒放置区4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第一托辊9,第一托辊9用于支撑辊筒6,且第一辊托9的轴心与辊筒6的轴心垂直。同样,为了使辊轴从辊筒中脱离时,避免辊轴与辊轴导出区的摩擦阻力,对应辊轴导出区5的结构,可以包括多个平行布置的第二托辊10,第二托辊10用于支撑从辊筒6中拉出的辊轴7,且第二托辊10的轴心与辊筒6的轴心垂直,这样使得辊轴从辊筒中拉出时,更加顺畅。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为了方便第一托辊9和第二托辊10的布置,一般工作平台上还设置有框架13,对应第一托辊和第二托辊布置在框架13上。

此外,为了避免辊轴从辊筒中抽离时,内部的油液流到对应工位区,清理困难的问题,一般在工作平台1的底部还设置有接油槽11,从而能够将辊轴抽离辊筒时流出的油液进行很好的收集。并且该接油槽11的结构为自上而下逐渐收容的结构,这样能够避免油液挂留在接油槽的槽壁上。并且为了方便接油槽内的油液更好的导出收集,对应接油槽11的底部设置有集油口,这样通过集油口可以方便的将接油槽内的油液导出到对应的储油罐内。

为了防止辊子拆除轴承及端盖时,螺钉等小部件的丢失,对应工作平台1上还设置有工具放置台12。该工具放置台能够供放置对应的拆装工具和拆卸下来的螺钉等容易丢失的部件。为了工具防止台的使用更加便捷,对应工具放置台12的位置与辊子的端盖拆卸时的位置相对应。

另外需要说明的,上述工作平台1的规格尺寸,优选长度为5600mm,宽度为480mm。当然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规格尺寸仅仅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优选举例,实际应用过程中,还可以根据实际需求选择对应的其他尺寸规格。

此外,一般来说,工作平台1整体为钢板和型钢焊接而成。比如采用价格低廉的普通钢板及型钢(材料为Q235)焊接而成。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辊子的拆卸工装进行了详细介绍。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上述要素的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