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缆管切割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15838发布日期:2018-11-13 22:04阅读:12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缆管切割设备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切割设备,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电缆管切割设备。



背景技术:

电缆保护管又名电缆管、电力电缆管、水泥电缆管、电力排管、电力电缆保护管等。电缆保护管主要安装在通讯电缆与电力线交叉的地段,防止电力线发生断线造成短路事故,引起通讯电缆和钢丝绳带电,以保护电缆、交换机、机芯板,以至整机不被烧坏,对电力线磁场干扰也起到一定的隔离作用。

在电缆管加工生产时,首先在挤塑机内模具成型一根电缆管,经过冷却后会运输到切割机处,根据不同的长度的规格进行切割,现有的对管道切断的方法很多,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通过使用锯条或者切割机对管道进行切断。

现有的可参考的授权公告号为 CN203409349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其公开了一种管道切割机,包括支座,在所述支座上设置有使待切割的管道穿过其中的通孔;夹持装置,所述夹持装置设置在所述支座上,用于定位并夹紧所述待切割的管道;以及管道切割刀具组件,所述管道切割刀具组件设置在所述支座上,使得所述管道切割刀具组件能够相对于所述支座运动,所述管道切割刀具组件包括由电机提供动力的切割刀具;所述管道切割机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用于驱动所述待切割的管道旋转,在使用时,将电缆管插接在通孔内,通过使用夹持装置对电缆管进行夹紧,在切割时,通过驱动装置带动管道进行转动,然后通过切割刀具对管道进行切割。

现有的这种方式虽然能够对管道进行切断,但是,在实际生产时,电缆管挤塑成型时为一个整体,管道较长,不方便进行旋转,现提供一种电缆管切割设备。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缆管切割设备,能够避免转动电缆管,驱动切割装置进行较为稳定的转动,使得切割装置绕电缆管进行切断。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缆管切割设备,包括机架,所述机架相对两侧开设有供电缆管穿进和穿出的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还包括设置在机架上且位于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外侧对穿过的电缆管进行夹紧的压紧装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对电缆管进行切割的切割装置;所述机架上设置有带动所述切割装置以电缆管传送方向为轴进行转动的转动装置;所述转动装置包括以电缆管传送方向为轴竖直转动在第一通孔上的转盘、以及设置在机架上带动所述转盘进行转动的传动组件,所述转盘中间开设有供电缆管穿过的第一连接口;所述转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靠近第二通孔一侧的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中部开设有供电缆管穿过的第二连接口;所述转盘和支撑盘之间且于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切割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所述转盘和支撑盘上且与支撑杆相对的一侧设置有配重杆;所述配重杆上固定设置有配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对电缆管进行切割时,将电缆管由第一通孔内穿进,由第二通孔内穿出,通过两侧的压紧装置对电缆管进行压紧后,通过转动装置带动切割装置绕电缆管进行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切割装置对电缆管进行切割,通过转动切割装置,避免了在切割较长电缆管时对电缆管进行转动操作,使得切割较为顺利,同时,通过设置在远离切割装置一侧的配重块,切割装置进行转动时,较为稳定。

较佳的,所述配重杆在远离所述切割装置的一侧设置有两个,所述配重杆的两端分别滑动连接有呈条形的配重板,所述配重板另一端可拆卸固定在配重块的两端;两块配重板的长度和大于配重杆之间的距离;所述配重板上螺纹连接有可抵接在配重杆上的锁定螺杆。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通过滑动设置的配重板,配重板的另一端固定在配重板上,通过将两块配重板的距离设置为大于两配重杆之间的距离,从而,使得配置块固定在配重杆远离电缆管的一侧,同时,通过锁紧螺栓对配重板进行固定。

较佳的,所述转盘上设置有带动所述切割装置沿电缆管传送方向转动的调节组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带动切割装置进行转动,从而控制切割装置对不同壁厚的电缆管进行切割。

较佳的,所述切割装置包括固定在所述转盘上的支撑板、以及与支撑板固定的第一驱动电机、以及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带动其转动的切割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支撑板、以及设置在支撑板上的第一驱动电机以及切割刀,在第一驱动电机带动切割到转动的过程中,对电缆管进行切割。

较佳的,所述支撑板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套筒,所述支撑套筒轴线平行电缆管移动方向;所述支撑套筒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所述转动轴一端套接切割刀,另一端套接有第一带轮,所述第一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套装有第二带轮,第一带轮和第二带轮之间连接有皮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转动设置在支撑套筒内的转动轴,一端通过皮带带动其进行转动,另一端连接切割刀,从而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对切割刀进行驱动,使其进行切割。

较佳的,所述传动组件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第二驱动电机、以及于第二电机输出轴上套装的第一链轮、以及套装在第一链轮和转盘上的链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第二驱动电机带动转盘进行转动,转盘在转动过程中带动切割装置绕电缆管进行转动。

较佳的,所述转动装置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机架上且靠近第二通孔一侧的支撑盘,所述支撑盘中部开设有供电缆管穿过的第二连接口;所述转盘和支撑盘之间且于第一连接口和第二连接口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杆,所述切割装置设置在所述支撑杆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支撑盘,通过支撑盘和转盘之间的支撑杆对切割装置进行支撑。

较佳的,所述压紧装置包括竖直间隔固定的两个导柱、滑动设置在导柱上的上夹紧盘和下夹紧盘、以及固定在机架上且于上夹紧盘和下夹紧盘相互远离的一侧的上气缸和下气缸;所述上气缸的活塞端连接在所述上夹紧盘上,所述下气缸的活塞固端连接在所述下夹紧盘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设置的压紧装置对电缆管进行固定,在固定时,上气缸带动上夹紧盘向下移动,下气缸带动下夹紧盘向上移动,从而使得上夹紧盘和下夹紧盘相互靠近,使得二者对电缆管进行夹持。

较佳的,所述上夹紧盘和下夹紧盘呈半圆弧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上夹紧盘和下夹紧盘设置呈半圆弧状,可以将电缆管卡接在二者之间,使得电缆管在固定切断时,更加稳定。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在对电缆管进行切割时,将电缆管由第一通孔内穿进,由第二通孔内穿出,通过两侧的压紧装置对电缆管进行压紧后,通过转动装置带动切割装置绕电缆管进行转动,在转动过程中,切割装置对电缆管进行切割,通过转动切割装置,避免了在切割较长电缆管时对电缆管进行转动操作,使得切割较为顺利,同时,通过设置在远离切割装置一侧的配重块,切割装置进行转动时,较为稳定;

2、通过设置的调节组件带动切割装置进行转动,从而控制切割装置对不同壁厚的电缆管进行切割;

3、通过转动设置在支撑套筒内的转动轴,一端通过皮带带动其进行转动,另一端连接切割刀,从而通过第一驱动电机对切割刀进行驱动,使其进行切割。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电缆管切割设备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电缆管切割设备中突出压紧装置意图;

图3为一种电缆管切割设备切割装置的示意图;

图4为一种电缆管切割设备突出切割装置的示意图;

图5为一种电缆管切割设备中出调节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机架;11、第一通孔;12、第二通孔;2、压紧装置;21、导柱;22、上夹紧盘;23、下夹紧盘;24、上气缸;25、下气缸;3、转动装置; 31、转盘;311、第一连接口;32、传动组件;321、第二驱动电机;322、第一链轮;323、链条;33、支撑盘;331、第二连接口;34、支撑杆;35、安装杆;36、配重杆;4、切割装置;41、支撑板;42、第一驱动电机;43、切割刀;44、支撑套筒;45、转动轴;46、第一带轮;47、第二带轮;48、皮带;5、调节组件;51、第三驱动电机;52、蜗轮;53、蜗杆;54、调节套筒;55、限位壳;56、限位单元;561、限位板;562、限位槽;563、限位开关传感器;6、配重块;61、配重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底面”和“顶面”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 “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一种电缆管切割设备,结合图1和图2所示,包括机架1、设置在机架1上对传送的电缆管进行夹持的压紧装置2、设置在机架1上用于对电缆管进行切割的切割装置4、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带动切割装置4以电缆管传送方向为轴进行转动的转动装置3,在对电缆管进行切割时,将电缆管插接在机架1上,通过使用压紧装置2对电缆管进行夹紧,然后,转动装置3带动切割装置4进行转动,在切割装置4转动过程中对电缆管进行切割。

机架1呈矩形,内部开设有空腔,在其竖直一侧开设有供电缆管穿进和穿出的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压紧装置2设置在机架1外侧且位于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处,转动装置3和切割装置4设置在机架1内侧。

压紧装置2包括竖直固定在第一通孔11或第二通孔12两侧的导柱21、滑动设置在导柱21上的上夹紧盘22和下夹紧盘23、以及固定在机架1上且于上夹紧盘22和下夹紧盘23相互远离一侧的上气缸24和下气缸25,其中,上气缸24的活塞端连接在上夹紧盘22上,下气缸25的活塞端连接在下夹紧盘23上,通过上气缸24和下气缸25的驱动,带动上夹紧盘22和下夹紧盘23向相互靠近的一侧移动,从而对电缆管进行夹紧。

进一步的,上夹紧盘22和下夹紧盘23在相互靠近的一侧设置呈半圆弧形,从而,当对电缆管进行夹持时,电缆管的位置能够固定,切割时较为稳定。

如图2所示,转动装置3包括以电缆管传送方向为轴线转动连接在第一通孔11处的转盘31、以及设置在机架1上且带动转盘31进行转动的传动组件32,其中,在转盘31的中部开设有供电缆管穿过的第一连接口311,其中,切割装置4固定在转盘31上且于第一连接口311的一侧。

传动组件32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第二驱动电机321、以及固定于第二驱动电机321上的第一链轮322、以及套装在第一链轮322和转盘31上的链条323,通过第二驱动电机321带动转盘31进行转动,从而带动切割装置4带动沿转盘31转动,从而使得切割装置4随转盘31一同转动,实现对电缆管的转动切割。

结合图2和图3所示,进一步的,在机架1上且于第二通孔处转动设置有支撑盘33,其中,支撑板41的中部开设有供电缆管穿出的第二连接口331,第二连接口331和第一连接口311直径相同,在转盘31和支撑盘33之间且于第一连接口311和第二连接口331的内壁上固定设置有支撑杆34,切割装置4设置在支撑杆34上。

切割装置4包括设置在支撑杆34上的支撑板41、以及固定设置在支撑板41上的第一驱动电机42、以及通过第一驱动电机42带动其转动的切割刀43,其中,在支撑板41上固定设置有支撑套筒44,其中,支撑套筒44的轴线平行于电缆管移动方向,在支撑套筒44内转动连接有转动轴45,其中,转动轴45的一端套接有切割刀43,在另一端套接有第一带轮46,在第一驱动电机42上的输出轴上套装有第二带轮47,第一带轮46和第二带轮47之间通过皮带48连接,从而,使得切割刀43垂直于电缆管的传送方向,可以通过使用第一驱动电机42对切割刀43进行驱动,使其进行转动。

结合图4和图5所示,进一步的,在转盘31和支撑盘33支撑固定有平行支撑杆34的安装杆35,为了使得切割刀43能够对不同厚度的电缆管进行切割,在支撑杆34上设置有带动其进行转动的调节组件5。

其中,调节组件5包括固定在安装杆35上的第三驱动电机51、以及套装在第三驱动电机51上的蜗轮52、以及与蜗轮52相互啮合的蜗杆53、以及一端铰接在支撑板41上另一端螺纹连接在蜗杆53上的调节套筒54,其中,在蜗轮52和蜗杆53上套装有对二者进行限位使其在转动过程中保持紧密啮合的限位壳55;在使用时,通过第三驱动电机51带动蜗轮52进行转动,从而带动蜗杆53进行转动,在转动过程中使得调节套筒54沿蜗杆53进行移动,从而,带动支撑板41进行转动,使其上放置的切割刀43向靠近或者远离电缆管的方向移动,从而实现对切割刀43切割深度的调节。

进一步的,在限位壳55上设置有对调节套筒54的移动进行限位的限位单元56,限位单元56包括固定在限位壳55上且平行蜗杆53长度方向的限位板561、设置在限位板561上的限位开关传感器563,其中,在限位板561上且在竖直方向上开设有限位槽562,限位开关传感器563,可以在限位槽562内滑动,从而,通过调节限位开关传感器563在限位槽562内的位置,从而改变调节套筒54在蜗杆53上的位置。

在使用过程中,由于切割装置4位于转盘31的一侧,在转动过程切割过程中,转盘31受力不均匀,转动过程中容易发生倾斜,从而使得切割刀43倾斜,从而在切割电缆管时,容易发生倾斜,故在转盘31上且远离切割装置4的一侧设置有配重块6。

结合图3所示,在转盘31和支撑盘33之间且相对远离支撑杆34的位置设置有两根配重杆36,配重块6设置在配重杆36上,其中,在配重杆36上分别滑动连接有两个呈长条形的配重板61,其中,配重板61的另有一端套接在配重块6两端的心轴上,从而对配重块6进行固定,进一步的,配重板61上螺纹连接有可抵接在配重杆36上的锁紧螺栓,进而对配重板61进行固定,两块配重板61的总长度大于两根配重杆36之间的距离,从而,通过四块配重板61的配合使得配重块6的位置可以固定,同时,又方便不同重量的配重块6进行配重,使其切割工作更加稳定。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