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客车气动逃生窗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52933发布日期:2018-12-21 20:19阅读:3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客车气动逃生窗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窗开启装置,尤其是一种客车气动逃生窗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化建设的推进,信息化时代的发展,道路运输网络的完善,营运性车辆越来越多的投放到我们的生活之中。人们出行往来,工作生活,都离不开车辆的运载,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出行工具。特别是国家城市化建设,使越来越多的人们集中到城市工作和生活,而国家同步加大力对城市公交的建设,据相关数据统计,全国目前为止公交车保有量大概70万台。在国家大力行城市化建设同步大力发展城市公交的进程中,车辆安全技术应用是车辆安全营运的重要保障。

随着车辆技术的发展,车身设备安全技术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提高和保障,但车辆安全事故仍然时有发生,长途客车或公交车自燃或人为引发的车辆失火情况,对乘客照成了巨大的人身伤害或伤亡。虽然车辆有安全锤,应急窗等设施,但紧急之下,很难有人有清醒的意识去及时处理,一旦发生失火情况往往造成很大的悲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快速打开逃生通道,确保人员逃离,保障乘客人身安全,提升营运性车辆的应急逃离能力,是本专利实现的目的。

传统公交车、客车进出主要集中在上下门,特别是长途客车。同时车辆上配备一定数量的安全锤,遇到紧急性况,可打开门通道逃生,当门通道失效或被截止,可以用安全锤打碎窗玻璃逃离。除此之外,有的车辆上有手动可以推开的应急窗,但都要人为去操作,而且窗户只能呈大概60°角度打开,通道较小。在遇到紧急情况时,特别是长途客车辆在夜间行驶过程中,很难保障有多数人员保持清醒的意识去操作,往往产生混乱,进而造成严重的安全事故。

鉴于此提出本实用新型。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在紧急情况下可以快速打开逃生窗的客车气动逃生窗装置,具有开窗速度快,开窗角度大的特点。

为了实现该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客车气动逃生窗装置,包括,逃生窗体、进气装置、驱动机构、应急阀、安全锁装置和触发装置,

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路和与进气管路连接的进气控制阀;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车体窗框上的行程气缸、传动机构,以及控制行程气缸动作的双控电磁阀;所述双控电磁阀通过进气控制阀与进气管路连接,所述行程气缸固定在车体窗框上,其活动端通过传动机构与逃生窗体连接,以驱动逃生窗体相对车体窗框移动;

所述应急阀与行程气缸的进气口相连通,用于将行程气缸内的气体释放;

所述安全锁装置包括,与逃生窗体配合的自锁式锁体,与双控电磁阀连接的气动开启装置和设置在车体窗框上的机械式开锁开关;所述气动开启装置和机械式开锁开关分别通过安全锁吊丝与自锁式锁体连接,以用于解锁自锁式锁体;

所述触发装置包括开窗开关和关窗开关,所述双控电磁阀具有两个控制端并分别与开窗开关和关窗开关连接,所述开窗开关用于控制行程气缸伸长,关窗开关用于控制行程气缸缩短。

进一步,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齿条机构、传动轴、驱动连杆、从动连杆,所述齿轮齿条机构包括,与行程气缸活动端连接的齿条和与传动轴连接的齿轮,所述传动轴与车体窗框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连杆的一端与传动轴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逃生窗体铰接,所述从动连杆的一端与车体窗框铰接,另一端与逃生窗体铰接;所述行程气缸通过齿轮齿条机构带动传动轴转动,以打开或者关闭逃生窗体。

进一步,所述双控电磁阀具有第一出气口和第二出气口,双控电磁阀的进气口与进气控制阀的出气口连接;所述行程气缸具有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双控电磁阀的第一出气口连接有三通管,并分别与行程气缸的第一进气口和气动开启装置的进气口连接,双控电磁阀的第二出气口通过软管与行程气缸的第二进气口连接,当行程气缸的第一进气口进气时,行程气缸伸长,当行程气缸的第二进气口进气时,行程气缸缩短。

进一步,所述驱动连杆和从动连杆各为一对,并设置在逃生窗体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应急阀为手动阀,其进气口与进气管路连接,所述进气控制阀具有两个进气口,一个进气口与进气管路连接,另一进气口与应急阀的出气口连接。

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后,带来以下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可以由驾驶员操作触发装置实现一键式开启逃生窗,并且可以在车前中后安装多个,在第一时间同时打开多处逃生通道,最大限度的降低和减少灾难性事故带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同时,本实用新型逃生窗装置采取整窗全开式结构,解决了传统逃生窗半开式结构存在窗打开角度小、逃生空间小、人员通过不便的问题。其次,逃生窗处设置有应急阀,乘客可通过应急阀开启逃生窗,从而最大限度的保障生命通道的开启。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本实用新型安全锁装置部分的结构图;

其中:1、车体窗框 2、逃生窗体 3、应急阀 4、进气管路 5、进气控制阀 6、行程气缸 7、双控电磁阀 8、开窗开关 9、关窗开关 10、传动轴 11、驱动连杆 12、从动连杆 13、齿条 14、齿轮 15、气动开启装置 16、机械式开锁开关 17、自锁式锁体 18、安全锁吊丝 61、第一进气口 62、第二进气口 71、第一出气口 72、第二出气口 73、开窗控制端 74、关窗控制端 151、小型气缸 152、连接件 171、脱扣器 172、锁销。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客车气动逃生窗装置,包括,逃生窗体2、进气装置、驱动机构、应急阀3、安全锁装置和触发装置,所述逃生窗体2通过驱动机构可活动地安装在车体窗框1上,并与车体窗框1配合,用于打开或者关闭逃生窗口。所述进气装置包括进气管路4和与进气管路4连接的进气控制阀5,进气管路4的进气口与车辆空压机储气罐连接,由空压机进行供气。所述进气控制阀5具有两个进气口,一个进气口直接与进气管路4连接,另一进气口与应急阀3的出气口连接,应急阀3的进气口与进气管路4连接,进气控制阀5具有两种进气方式,一种由进气管路4直接进气,另一种经过应急阀3进气,两种进气方式选择性工作,进气控制阀5始终有一路与进气管路4相连通,具体工作过程将在下文中详细描述。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在车体窗框1上的行程气缸6、传动机构,以及控制行程气缸6动作的双控电磁阀7;所述双控电磁阀7通过进气控制阀5与进气管路4连接,具体地,所述双控电磁阀7具有一进气口、两出气口和两个控制端,两出气口分别为第一出气口71和第二出气口72,两控制端分别为开窗控制端73和关窗控制端74。所述触发装置包括开窗开关8和关窗开关9,开窗控制端73与开窗开关8连接,关窗控制端74与关窗开关9连接,优选地,开窗开关8和关窗开关9设置在驾驶室内,由司机操作,所述开窗控制端73接收到控制信号时,双控电磁阀7的进气口与第一出气口71连通,所述关窗控制端74接收到控制信号时,双控电磁阀7的进气口与第二出气口72连通,所述双控电磁阀7的进气口与进气控制阀5的出气口连接。所述行程气缸6具有第一进气口61和第二进气口62,双控电磁阀7的第一出气口71与行程气缸6的第一进气口61,双控电磁阀7的第二出气口72与行程气缸6的第二进气口62连接,当开窗开关8被触发时,行程气缸6的第一进气口61进气,第二进气口62排气,行程气缸6伸长,当关窗开关9被触发时,行程气缸6的第二进气口62进气,第一进气口61排气,行程气缸6缩短。

所述行程气缸6固定在车体窗框1上,行程气缸6的活动端通过传动机构与逃生窗体2连接,以驱动逃生窗体2移动。

具体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齿轮齿条机构、传动轴10、驱动连杆11、从动连杆12,所述齿轮齿条机构包括,与行程气缸6活动端连接的齿条13和与传动轴10连接的齿轮14,所述传动轴10与车体窗框1转动连接,所述驱动连杆11的一端与传动轴10固定连接,另一端与逃生窗体2铰接,所述从动连杆12的一端与车体窗框1铰接,另一端与逃生窗体2铰接;所述行程气缸6在伸长或缩短时通过齿轮14齿条13机构带动传动轴10转动,以打开或者关闭逃生窗体2。

优选地,所述应急阀3为手动阀。

结合图3所示,所述安全锁装置包括,与逃生窗体2配合的自锁式锁体17,与双控电磁阀7连接的气动开启装置15和设置在车体窗框1上的机械式开锁开关16;所述气动开启装置15和机械式开锁开关16分别通过安全锁吊丝18与自锁式锁体17连接,以用于解锁自锁式锁体17。

具体地,所述气动开启装置15具有进气口,所述双控电磁阀7的第一出气口71通过一三通管分别与行程气缸6的第一进气口61和气动开启装置15的进气口连接,行程气缸6的第一进气口61和气动开启装置15配置为同时进气,以使行程气缸6驱动逃生窗体2移动时,气动开启装置15同步解锁自锁式锁体17。所述气动开启装置15包括一小型气缸151和与小型气缸151连接的连接件152,所述连接件152与安全锁吊丝18连接,小型气缸151通气时通过连接件152拉动安全锁吊丝18以打开自锁式锁体17。所述机械式开锁开关16通过转动的方式拉动安全锁吊丝18以打开自锁式锁体17,具体地,所述自锁式锁体17包括与安全锁吊丝18连接的脱扣器171和与逃生窗体2连接的锁销172,所述锁销172固定在逃生窗体2的两侧,当锁销172卡在脱扣器171内时,逃生窗体2无法推动,拉动安全锁吊丝18时可以带动脱扣器171旋转,使锁销172得到释放,逃生窗体2便可被推动。

优选地,所述驱动连杆11和从动连杆12各为一对,并设置在逃生窗体2的两侧。

优选地,当车辆行驶速度低于5公里时速时,所述进气控制阀5与应急阀3相连通,与进气管路4直接连接的气路阻断,在低于5公里时速状态下打开应急阀3可通过应急阀3对气行程气缸6内的气体泄压,手动打开逃生窗体2;当时速超过5公里时,所述进气控制阀5与应急阀3相连的气路阻断,与进气管路4直接连通,此时无法通过应急阀3打开逃生窗,防止车辆在快速行驶过程中人为打开窗体造成人员掉出车辆或跳出车辆造成的安全事故。

本实用新型的逃生窗打开的过程为:双控电磁阀7的开窗控制端73接到驾驶员开窗开关8信号,双控电磁阀7动作使其第一出气口71与进气管路4连通,压缩空气推动气动开启装置15动作,并拉动安全锁吊丝18,使自锁式锁体17解锁,同时行程气缸6的第一进气口61进气,第二进气口62排气,压缩空气推动行程气缸6的活动端带着齿条13向下移动,并驱动齿轮14转动;所述齿轮14与传动轴10一同转动并带动驱动连杆11转动;驱动连杆11拉动逃生窗体2及从动连杆12向外向上平移;当行程气缸6达到行程限位处,齿条13停止向下移动,齿轮14停止转动,驱动连杆11、逃生窗体2、从动连杆12停止移动,逃生窗体2到达开启位置,窗体完全打开。

本实用新型的逃生窗关闭的过程为:所述双控电磁阀7的关窗控制端74接到驾驶员关窗开关9信号,双控电磁阀7动作使其第二出气口72与进气管路4连通,气动开启装置15复位,同时行程气缸6的第二进气口62进气,第一进气口61排气,压缩空气推动行程气缸6的活动端带着齿条13向上移动,齿条13带动齿轮14换向旋转,传动轴10带动驱动连杆11转动,驱动连杆11拉动逃生窗体2及从动连杆12向内向下平移;当行程气缸6达到行程限位处,齿条13停止向上移动,齿轮14停止转动,驱动连杆11、逃生窗体2、从动连杆12停止移动,驱动连杆11及从动连杆12将逃生窗体2拉到关闭位置并与车体窗框1紧密贴合,自锁式锁体17的锁销172卡入脱扣器171内,逃生窗体2关闭。

当车辆遇到紧急状况开窗开关8失效时,在车速低于5公里时速状态下,可打开应急阀3,对气行程气缸6内的气体泄压,手动拉动机械式开锁开关16,通过安全锁吊丝18拉动自锁式锁体17解锁,手动向外推动逃生窗体2,打开逃生窗。

以上所述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还可以做出多种变形和改进,这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