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挂锁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182821发布日期:2019-03-22 21:03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挂锁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特别是一种挂锁。



背景技术:

传统的机械锁具与解锁装置通常采用接触式连接结构,存在安全性低,故障率高,功能局限性大等缺点。随着电子锁具的研发,其已经普遍使用于现在社会中。锁芯是锁具中最重要的一个组件,锁具的开启和锁止的绝大部分动作都通过锁芯来完成。

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智能挂锁的结构示意图。请参见图1、授权公告号CN205531813U 的文献公开了一种电子挂锁,包括锁体、锁钩(锁梁)和锁芯组件,锁芯组件包括:闭锁弹珠(硬球),闭锁弹珠与锁钩凹槽配合;闭锁转轴211,闭锁转轴211可转动地装于锁体内,闭锁转轴211具有第一转动位置和第二转动位置,当闭锁转轴211转动至第一转动位置时将闭锁弹珠推入锁钩凹槽中,当闭锁转轴211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时松开闭锁弹珠;电机驱动机构,电机驱动机构通过离合机构与闭锁转轴211相连,电机驱动机构驱动闭锁转轴211从第一转动位置转动至第二转动位置;弹性复位件,弹性复位件使闭锁转轴211复位至第一转动位置;和电子部件,电子部件用于控制电机驱动机构。

但是该锁芯结构相对较为复杂,内部组件较多,导致安装相对复杂,生产成本较高;同时其闭锁解锁方式单一,已经无法满足多元化市场需要,无法实现同时具备机、电闭锁功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挂锁,零件数量少。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挂锁包括:锁体、U形的锁梁、钢球,该锁梁开设有与该钢球对应的配合凹陷,该挂锁还包括位于该锁体内的转动柱、第一锁芯,该转动柱具有用于将该钢球限制在该配合凹陷内的凸出部分和用于为该钢球提供脱离该配合凹陷空间的缺口部分;所述转动柱开设有转轴孔,所述锁体具有容纳在所述转轴孔内的转轴,该转轴用于保持所述转动柱的转动轴线,所述转动柱外周面具有第一从动齿,所述第一锁芯设有与所述第一从动齿对应的第一主动齿;

该第一锁芯用于转动该第一主动齿使该转动柱从该凸出部分朝向该钢球的锁定位置转动到该缺口部分朝向该钢球的解锁位置,以允许该钢球与该配合凹陷完全分离;该第一锁芯还用于转动该第一主动齿使转动柱从该解锁位置转动到该锁定位置,以使该钢球的咬合该配合凹陷,实现该锁体与该锁梁的锁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挂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体包括隔板,所述转动柱包括转动柱主体和穿过所述隔板的从动齿固定轴,该从动齿固定轴外周面具有转动限位部,所述隔板设有与所述转动限位部对应的限位配合部,当所述转动限位部抵靠所述限位配合部时,所述钢球咬合所述配合凹陷。

在本实用新型的挂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体和所述转动柱之间设有用于保持所述转动限位部抵靠所述限位配合部的第一弹性部。

在本实用新型的挂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弹性部为扭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挂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柱外周面具有第二从动齿,所述挂锁包括由第二锁芯驱动旋转的第二主动齿,所述第二主动齿与所述第二从动齿配合使所述转动柱从所述锁定位置移动至所述解锁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的挂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转动柱本体具有插入所述从动齿固定轴的圆缺形连接端,该从动齿固定轴具有与所述圆缺形连接端对应的插孔,所述圆缺形连接端的端面开设有连接螺孔,所述插孔内具有与所述连接螺孔对应的连接通孔,所述圆缺形连接端与所述从动齿固定轴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固定。

在本实用新型的挂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锁芯为电子锁芯,所述第二锁芯为机械锁芯。

在本实用新型的挂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钢球的数量为两个,所述转动柱位于两个所述钢球之间。

在本实用新型的挂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锁梁与所述锁体间具有锁梁压簧。

在本实用新型的挂锁的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挂锁还包括验证模块和控制模块,所述第一锁芯、所述验证模块均与所述控制模块电连接,该控制模块用于当所述验证模块通过验证后所述控制模块向所述第一锁芯供电,所述验证模块为蓝牙验证模块、密码输入模块、声音验证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指纹验证模块中的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挂锁中,通过控制转动柱的凸出部分或缺口部分朝向钢球,实现挂锁的锁定或解锁,挂锁的结构简单,结构紧凑。

附图说明

图1所示为现有的一种挂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挂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所示为图2的挂锁的爆炸图。

图4所示为图2的挂锁的截面图。

图5所示为图3的隔板的仰视图。

图6所示为图3的转动柱本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7所示为图6的转动柱本体的仰视图。

图8所示为图3的从动齿固定轴的结构示意图。

图9所示为图7的从动齿固定轴的仰视图。

图10所示为图3的转动柱本体与钢球配合的原理图。

图11所示为图2的挂锁的锁定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所示为图2的挂锁的第一锁芯解锁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所示为图2的挂锁的第二锁芯解锁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实用新型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请参见图2-4,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的挂锁,包括U形的锁梁1、锁体2、转动柱3、钢球4,第一锁芯5、第二锁芯6。锁梁1、锁体2通过配合实现挂锁的锁定或开启。转动柱3、钢球4,第一锁芯5、第二锁芯6都容纳在锁体2内。

锁梁1开设有与钢球4对应的配合凹陷10,优选的锁梁1与锁体2间具有锁梁压簧1t。锁梁1包括长锁杆11、弧形的连接杆12、短锁杆13。

锁体2包括锁壳21、隔板22、安装架23、垫板24、锁盖25。

锁壳21和锁盖25形成一个封闭的空间,锁壳21开设有与指纹模块7对应的窗口210。

请参见图5,隔板22用于安装转动柱3,确定转动柱3的轴向位置。隔板22设有与转动限位部321对应的限位配合部221,当转动限位部321抵靠限位配合部221时,钢球4咬合配合凹陷10。隔板22还设有定位柱223、定位槽224和贯穿孔225。定位柱223用于安装扭力弹簧。定位槽224用于容纳从动齿固定轴32。贯穿孔224使转动柱本体31的圆缺形连接端311穿过。

请参见图6-9,转动柱3包括转动柱主体31和穿过隔板22的从动齿固定轴32,从动齿固定轴32外周面具有转动限位部321、第一从动齿322、第二从动齿323。

第一从动齿322、第二从动齿323分别具有2-3个齿牙。优选的,选用2个齿牙。

当转动限位部321抵靠限位配合部221时转动柱3处于锁定位置,当转动限位部321远离限位配合部221时转动柱3处于解锁位置。

转动柱本体31具有插入从动齿固定轴32的圆缺形连接端311,从动齿固定轴32具有与圆缺形连接端311对应的插孔320,圆缺形连接端311的端面开设有连接螺孔311a,插孔320内具有与连接螺孔311a对应的连接通孔320a,圆缺形连接端311与从动齿固定轴32通过连接螺栓连接固定。

转动柱主体31还具有用于将钢球4限制在配合凹陷10内的凸出部分311和用于为钢球4提供脱离配合凹陷10空间的缺口部分310;转动柱主体31开设有转轴孔310,锁壳21具有容纳在转轴孔310内的转轴211,转轴211用于保持转动柱3的转动轴线。

请参见图10,凸出部分311为围绕转动柱3转动轴线C的圆弧形面。当凸出部分311朝向钢球4时,钢球4的球心A,E、凸出部分311与钢球的接触点B,D、转动轴线C位于同一平面,这是为了保证在挂锁锁定状态下,暴力向上拉动锁梁时,钢球对转动柱的压力方向朝向转动轴线C,防止转动柱受钢球压力产生转动。

钢球4的数量为两个,转动柱3位于两个钢球4之间。

第一锁芯5、第二锁芯6用于带动转动柱3从凸出部分311朝向钢球4的锁定位置转动到缺口部分310朝向钢球4的解锁位置,以允许钢球4与配合凹陷10完全分离。

扭力弹簧3t位于隔板22与转动柱3之间,一端与定位柱223配合固定,另一端与圆缺形连接端311配合固定,用于保持转动柱3处于锁定位置。扭力弹簧3t还用于带动转动柱3从解锁位置转动到锁定位置,以使钢球4的咬合配合凹陷10,实现锁体2与锁梁1的锁定。

第一锁芯5驱动旋转第一主动齿51、第二锁芯6驱动旋转第二主动齿61,第一主动齿51与第一从动齿322配合使转动柱3从锁定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第二主动齿61与第二从动齿323配合使转动柱3从锁定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

第一锁芯51为电子锁芯,第二锁芯6为机械锁芯。挂锁还包括验证模块和控制模块,第一锁芯、验证模块均与控制模块电连接,控制模块用于当验证模块通过验证后控制模块向第一锁芯供电。验证模块为蓝牙验证模块、密码输入模块、声音验证模块、人脸识别模块、指纹验证模块中的一种。

请参见图11,第一主动齿51、第二主动齿61没有与第一从动齿322、第二从动齿323配合时,在扭力弹簧3t的作用下,转动柱的凸出部分311朝向钢球,凸出部分将钢球限制在配合凹陷内,实现锁体与锁梁的锁定。

请参见图12,使用者通过与验证模块对应的方式输入验证信息,验证模块通过验证后,控制模块向第一锁芯供电,第一主动齿51带动第一从动齿322使转动柱3从锁定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在锁梁压簧的作用下,钢球受到配合凹陷的挤压而脱离配合凹陷,锁梁移动到开启位置。

请参见图13,使用者使用机械钥匙,使第二锁芯6旋转,第二主动齿61带动第二从动齿323使转动柱3从锁定位置移动至解锁位置。在锁梁压簧的作用下,钢球受到配合凹陷10的挤压而脱离配合凹陷10,锁梁1移动到开启位置。

锁梁移动到开启位置时,锁梁的长锁杆还留在锁梁孔内,长锁杆将限制钢球的移动范围,使转动柱处于解锁位置。

使用者需要再次将挂锁锁定时,使用者按压弧形连接杆使短锁杆进入锁梁孔,当配合凹陷10的位置和钢球对应时,在扭力弹簧3t的作用下,转动柱的凸出部分朝向钢球,凸出部分将钢球挤压并限制在配合凹陷内,实现锁体与锁梁的锁定。

本实用新型的挂锁中,通过控制转动柱的凸出部分或缺口部分朝向钢球,实现挂锁的锁定或解锁,挂锁的结构简单,结构紧凑。

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和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