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锁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24334发布日期:2019-01-16 00:14阅读:180来源:国知局
一种锁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锁具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锁座。



背景技术:

门锁在现在生活中及工业中应用较为普遍,一般一个门锁包括锁芯和锁座,两者相互独立,又相互配合使用,并且通用性较高,且一般在锁座上设置有反锁机构,这样就会使整个锁座结构就变得复杂,内部零部件种类较多,但是对一些对反锁和安全性没有太高要求的场合,用此种结构就显为太复杂,对于一些较小的门则无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锁座,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锁座,包括固定座、盖板,拨叉和锁头,所述的固定座的侧部设置有锁头安装孔,固定座的上部为开口的腔体,锁头安装孔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孔,腔体内设置有与锁头安装孔同轴心的定位柱和两个第二安装孔,拨叉上设置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拨叉臂和第二拨叉臂,拨叉上还设置有一个正方形的锁具孔,第一拨叉臂上设置有半圆形的拨叉槽,第二拨叉臂的侧部设置有拨叉柱,盖板上设置有一个盖板孔,盖板孔的两侧设置有第三安装孔,盖板的下部设置有圆弧形的锁头限位槽,锁头上设置有轴体部,轴体部的两端设置有直径比轴体部大的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第二凸起部上设置有一个弧形部和平面部,第一凸起部的端部上设置有与轴体部同轴的定位孔,拨叉槽与轴体部轴心重合,拨叉槽安装在第一凸起部和第二凸起部之间,定位柱设置在定位孔内,第三安装孔与相对应安装的第二安装孔同心。

所述的第二安装孔为螺纹孔,第一安装孔和第三安装孔均为沉头孔。

所述的锁具孔与盖板孔轴心重合。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能实现简易反锁的锁座,成本低,结构简单,体积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锁头结构示意图;

图中:1-固定座,2-盖板,3-拨叉,4-锁头,11-锁头安装孔,12-第一安装孔,13-第二安装孔,14-定位柱,15-腔体,21-盖板孔,22-锁头限位槽,23-第三安装孔,31-第一拨叉臂,32-第二拨叉臂,33-拨叉槽,34-拨叉柱,35-锁具孔,41-轴体部,42-平面部,43-弧形部,44-第一凸起部,45-第二凸起部,46-定位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见附图1-2,本实用新型包括固定座1、盖板2,拨叉3和锁头4,所述的固定座1的侧部设置有锁头安装孔11,固定座1的上部为开口的腔体15,锁头安装孔11的两侧设置有两个第一安装孔12,腔体15内设置有与锁头安装孔11同轴心的定位柱14和两个第二安装孔13,拨叉3上设置两个对称分布的第一拨叉臂31和第二拨叉臂32,拨叉3上还设置有一个正方形的锁具孔35,第一拨叉臂31上设置有半圆形的拨叉槽33,第二拨叉臂32的侧部设置有拨叉柱34,盖板2上设置有一个盖板孔21,盖板孔21的两侧设置有第三安装孔23,盖板2的下部设置有圆弧形的锁头限位槽22,锁头4上设置有轴体部41,轴体部41的两端设置有直径比轴体部41大的第一凸起部44和第二凸起部45,第二凸起部45上设置有一个弧形部43和平面部42,第一凸起部44的端部上设置有与轴体部41同轴的定位孔46,拨叉槽33与轴体部41轴心重合,拨叉槽33安装在第一凸起部44和第二凸起部45之间,定位柱14设置在定位孔46内,第三安装孔23与相对应安装的第二安装孔13同心。

所述的第二安装孔13为螺纹孔,第一安装孔12和第三安装孔23均为沉头孔。

所述的锁具孔35与盖板孔21轴心重合。

在实际应用中,锁座直接可以通过第一安装孔12安装在门上,第一凸起部44的端部上设置有与轴体部41同轴的定位孔46,拨叉槽33与轴体部41轴心重合,拨叉槽33安装在第一凸起部44和第二凸起部45之间,定位柱14设置在定位孔46内,第三安装孔23与相对应安装的第二安装孔13同心,锁头4可沿轴体部41的轴心横向移动,并能通过以实现门锁止的目的,同时平面部42来实一反锁,从另一侧无法开门,而弧形部又可以使门顺利的关上,锁头4的运动通过拨叉3上的第一拨叉臂31来实现运动,锁头4在整个过程中,通过拨叉槽33、定位柱14、锁头限位槽22的共同作用下来实现运动的平稳性,此锁座具有结构简单,故障低,使用可靠,成本低的优点。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