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尼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47857发布日期:2019-01-18 19:04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一种阻尼翻转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工业控制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打开和关闭诸如盖子或门之类的翻转件的阻尼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们对日常使用的电器产品的控制程度和安全性能需求越来越高。其中包含家用电器、汽车等,这些产品多数都带有翻转件(例如盖子或门),翻转件通过翻转装置驱动翻转,翻转装置内设有弹性件。传统上,由于翻转装置内弹性件不可调节,故弹性件的压缩值也不可调节,在长久使用中,翻转装置的阻尼效果会改变,从而翻转装置的翻转件关闭速度容易过快而产生碰撞及夹伤等问题,发生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调节弹性件压缩值、使用更安全可靠的阻尼翻转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阻尼翻转装置,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和安装于壳体开口外端的端盖,壳体内设有弹性件、阻尼移动块、轴承和旋转轴,弹性件和轴承均套装于旋转轴上,壳体另一端设有调节机构,该调节机构包括设于壳体内抵于弹性件端面的垫片、安装于壳体侧端的螺母和与螺母配合的调节螺丝,调节螺丝内端与垫片接触连接。

优选的,上述壳体外端设有缺槽,缺槽内安装有调节片,螺母为内六角螺母,螺母与调节片匹配连接。

优选的,上述弹性件包括套装于旋转轴里端的内压簧和套装于内压簧外周的外压簧。

优选的,上述内压簧和外压簧长度相同。

优选的,上述旋转轴包括位于内端的内轴部、位于中部与阻尼移动块咬合连接的咬合体和伸出端盖外端的外轴部,所述咬合体的外端设有圆周凹槽,在凹槽内设有一安装孔,在安装孔内安装有一销轴,销轴顶端略高于外轴部;在凹槽内插装有一U型弹弓,弹弓的两个支脚安装于壳体上。

优选的,上述咬合体的咬合起始端为圆角。

优选的,上述销轴顶部呈球面状。

优选的,阻尼翻转装置设置在汽车尾门、洗衣机翻盖、电冰箱翻盖或马桶板翻盖等装置,所述阻尼翻转装置的旋转轴与汽车尾门、洗衣机翻盖、电冰箱翻盖或马桶板翻盖等装置连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显著效果:

本实用新型手动翻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翻转件行程控制更稳定可靠,通过设置销轴和弹弓,在压簧的阻尼、销轴与弹弓摩擦挤压的共同作用下,不但实现了轻松开启翻转件的目的,实现了在开盖30°以上时,可任意停止;而且在小角度关盖时,例如30°以下,及时提供了阻力,仍能平稳缓慢闭合,而在15°时,翻转件会自动缓慢下降,实现了更安全闭合翻转件的目的,消除了夹伤手的风险,克服了市面上翻转机构小角度30°以下合盖时阻尼失效的问题,提高带手动翻转件的设备主体的使用便利性和安全性,提高产品使用寿命,以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本实用新型阻尼翻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实时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弹性件压缩值,保证翻转装置的阻尼效果,使用更安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翻转件行程控制也更稳定可靠,实现了轻松开启翻转件的目的,实现了在开盖30°以上时,可任意停止;而且在小角度关盖时,例如30°以下,及时提供了阻力,仍能平稳缓慢闭合,而在15°时,翻转件会自动缓慢下降,实现了更安全闭合翻转件的目的,消除了夹伤手的风险,克服了市面上翻转机构小角度30°以下合盖时阻尼失效的问题,提高翻转件的设备主体的使用便利性和安全性,提高产品使用寿命,以及提高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形象。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分解结构示意图;

附图4是图1A-A剖视结构示意图;

附图5是本实用新型阻尼移动块、旋转轴和外压簧连接结构示意图。

附图符号说明:

1壳体 11缺槽 2端盖 3调节机构 31垫片 32螺母 33调节螺丝

34调节片 4阻尼移动块 5轴承 6旋转轴 61内轴部 62咬合体 621凹槽 622安装孔 623咬合起始端 63外轴部 7内压簧 8外压簧 9销轴 10弹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将结合附图以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附图1~5所示,本实施例揭示的阻尼翻转装置包括一端开口的壳体1和安装于壳体1开口外端的端盖2,壳体1内设有弹性件、阻尼移动块4、轴承5和旋转轴6,弹性件包括套装于旋转轴6里端的内压簧7和套装于内压簧7外周的外压簧8,内压簧7和外压簧8的长度相同,轴承5套装于旋转轴6上,该阻尼翻转装置通过旋转轴6与翻转件连接,翻转件可以为汽车尾门、洗衣机翻盖、电冰箱翻盖或马桶板翻盖等装置。

本实施例中,壳体1另一端设有调节机构3,该调节机构3包括设于壳体1

内抵于弹性件端面的垫片31、安装于壳体1侧端的螺母32和与螺母32配合的调节螺丝33,调节螺丝33内端与垫片31接触连接;在壳体1外端设有缺槽11,缺槽11内安装有调节片34,螺母32为内六角螺母,螺母32与调节片34匹配连接。当正向调节调节螺丝33时,螺母32使垫片31产生轴向往里位移,从而垫片31压缩弹性件,达到调整弹簧力大小的目的,从而保证了翻转装置的阻尼效果,使用更安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

另外,旋转轴6包括位于内端的内轴部61、位于中部与阻尼移动块4咬合连接的咬合体62和伸出端盖2外端的外轴部63,在咬合体62的外端设有圆周凹槽621,在凹槽621内设有一安装孔622,在安装孔622内安装有一销轴9,销轴9顶部呈球面状;在凹槽621内插装有一U型弹弓10,弹弓10的两个支脚安装于壳体1上,销轴9顶端略高于外轴部623,以使销轴9在随旋转轴6旋转时能够对弹弓10进行挤压。

当该阻尼翻转装置初始状态时,旋转轴6的咬合体62与阻尼移动块4咬合紧密连接,内压簧7和外压簧8均处于压缩状态,翻转件处于合盖状态,同时,销轴9随旋转轴6朝向弹弓10的U型槽内;当手动打开翻转件时,旋转轴6正向旋转,咬合体62远离与其配合的阻尼移动块4,即旋转轴6外移,内压簧7和外压簧8的弹力释放,同时,销轴9随旋转轴6旋转,直至开盖后,销轴9朝向弹弓10的开口处。内压簧7和外压簧8的弹力释放,以及咬合体62与阻尼移动块4的分离,为开盖提供助力,并且具有开盖角度机械限位功能,咬合体62与阻尼移动块4的咬合设计大大减小了摩擦阻力,开盖过程轻便省力。

当需手动盖上翻转件时,手动按下翻转件,旋转轴6反向旋转,咬合体62朝阻尼移动块4移动,即旋转轴6内移,内压簧7和外压簧8受挤压,弹力逐渐增大,同时,销轴9随旋转轴6旋转,销轴9逐渐旋转,触碰并挤压弹弓10,弹弓10变形,直至咬合体161与阻尼移动块14咬合紧密连接,在合盖过程,不但内压簧7和外压簧8提供了阻力,而且,销轴9从触碰开始挤压弹弓10至合盖完成也提供了阻力,销轴9与弹弓10挤压运动配合,达到了缓冲减速的效果,更好的消除了合盖过程中重力转换时产生的冲击问题,全程更平稳缓慢闭合,消除了夹伤手的风险。由于销轴9顶部呈球面状,销轴9与弹弓10的挤压运动,不会刮花弹弓10,不会产生铁屑等杂质。

本实施例中,咬合体62的咬合起始端623为圆角,从而旋转轴6带动咬合体62与阻尼移动块4咬合工作时,咬合起始端623不会刮花阻尼移动块4,不会产生铁屑等杂质,防止杂质影响咬合传动,避免了造成卡顿情况,保证咬合工作更稳定和更可靠。

本实用新型阻尼翻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通过设置调节机构,可实时根据实际情况调节弹性件压缩值,保证翻转装置的阻尼效果,使用更安全,防止安全事故发生;翻转件行程控制也更稳定可靠,通过设置销轴9和弹弓10,在压簧的阻尼、销轴9与弹弓10摩擦挤压的共同作用下,不但实现了轻松开启翻转件的目的,实现了在开盖30°以上时,可任意停止;而且在小角度关盖时,例如30°以下,及时提供了阻力,仍能平稳缓慢闭合,而在15°时,翻转件会自动缓慢下降,实现了更安全闭合翻转件的目的,消除了夹伤手的风险,克服了市面上翻转机构小角度30°以下合盖时阻尼失效的问题,使用更安全,寿命更长。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实现的优选方案,并非限定性穷举,在相同构思下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他变换形式,例如弹性件为扭簧,该结构同样能达到本实用新型设计要求。需要说明的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发明构思的前提下,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均在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