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智能天线辊刀裁切及真空贴敷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65309发布日期:2019-01-29 17:57阅读:173来源:国知局
一种智能天线辊刀裁切及真空贴敷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智能天线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智能天线辊刀裁切及真空贴敷系统。



背景技术:

RFID智能标签是在传统不干胶标签的内部敷贴上一层智能天线,在智能标签的生产过程中,需要将成卷的智能天线切割成等间距的单张天线并且准确地放置到涂布有压敏胶的底纸上,现有的主流生产工艺是通过一把旋转的切刀切断智能天线后在通过一块滑板转移到一个圆柱形真空鼓上,再由真空鼓将单张的智能天线贴敷到带胶底纸上,此生产工艺切刀与真空鼓是分离的,导致其有三大缺陷:

1.由于切刀与真空鼓是分离,智能天线经过两道转移后切刀-真空鼓-带胶底纸,无法保证模切后天线与真空鼓,真空鼓与底纸的精准配合,直接影响贴敷精度;

2.对于间距较小的智能天线容易出现角度倾斜,导致很难精准落入底纸的现象产生,直接影响贴敷精度;

3.高速运行条件下容易出现卡堵等故障。

已公开中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号CN201621292538.5,专利名称:一种RFID智能标签自动复合装置,申请日:20161129,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RFID智能标签自动复合装置,其结构包括固定圆板、固定座、刀底固定件、真空吸附辊、底刀、侧面固定连接件、调节丝杆、调节手柄、海绵压辊、下固定连接件、密封板、吸气腔密封板、固定前板、切刀、上固定连接件、刀辊、限位螺母、固定后板、动力送料装置、湿Inlay剥离装置,所述固定圆板通过螺栓与固定座螺纹连接,所述固定座与刀底固定件连接。本实用新型的一种RFID智能标签自动复合装置,结构采用无线射频识别技术RFID是一种非接触式的自动识别技术,它利用射频方式进行非接触双向通信,达到自动识别目标对象电子标签并获取相关数据,具有精度高、适应环境能力强、抗干扰强、操作快捷,自动化程度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智能天线辊刀裁切及真空贴敷系统,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智能天线辊刀裁切及真空贴敷系统,包括支撑底座1和安装在支撑底座1上的真空模切站机架2,所述真空模切站机架2的天线入料口安装有智能天线的给料装置3,所述给料装置3上安装有色标传感器4;

沿着智能天线的运动方向在所述真空模切站机架2内依次啮合设置有模切顶辊5、真空模切辊6和模切底辊7,所述模切底辊7通过安装在支撑底座1底部的模切驱动模块8驱动,

所述模切底辊7的水平两侧分别设置有成品导向辊9和底纸导向辊10,所述成品导向辊9设置在靠近出料的一侧;

所述真空模切辊6的一侧安装有导流盘11。

优选的,模切顶辊5、真空模切辊6通过两侧凸台形成模切间隙12,所述智能天线经过模切间隙12模切,所述真空模切辊6和模切底辊7通过两侧凸台形成智能天线的贴覆间隙13,所述智能天线经过贴覆间隙13生成智能标签。

优选的,靠近所述真空模切站机架2的天线入料口上方设置有智能天线张力控制单元14,所述真空模切站机架2沿着智能标签运动的方向上设置有主驱动单元15。

优选的,导流盘11包括真空区111与吹气区112及可变区113,所述真空区111与吹气区112及可变区113分别通过内腔对应真空模切辊6内的气孔,导流盘11安装在真空模切辊6的一侧面上并通过真空管连接至真空泵,所述真空区111与吹气区112及可变区113都可无极调节。

优选的,给料装置3的天线入料口一侧设置有除静电刷16。

优选的,除静电刷16相对设置有一对。

优选的,模切顶辊5顶部通过轴承压力板17连接有压力杆18。

优选的,真空模切站机架2上安装有从动辊19,多数所述从动辊19依次设置在张力辊20与真空模切站机架2入料口之间。

优选的,真空模切站机架2上还安装有真空传感器21。

优选的,真空模切站机架2上还安装有标签传感器22。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将切刀和真空鼓合二为一成一个真空模切辊,并在标准辊式模切站设计的基础上,将真空模切辊集成到一个特殊设计的真空模切站内,最后配合由伺服电机拖动的主驱动单元精确控制带胶底纸的传输速度:

(1)针对不同规格的智能天线及智能标签,不更换真空模切辊,仅设置运行参数即可实现快速切换,达成柔性生产,节省了配件成本和时间成本;

(2)采用可更换刀片式真空模切辊,磨损后只需更换刀片无需更换整个模切辊,延长寿命节约成本;

(3)实现了智能天线从拖动—裁切—转移—贴敷的不间断高速高精度工艺流程;

(4)产品精度高,从速度、位置、辊子与胶带的配合,精确控制;

(5)适应性高:小间距的智能天线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6)运行速度高:由于采用辊式模切站设计从而大大提高了运行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时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3为图2中A-A向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给料机构的俯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模切顶辊、真空模切辊和模切底辊的结构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导流盘的结构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智能标签模切前后的示意图,其中左边为未模切智能标签,右边为模切后并贴覆于底纸上的智能标签;

图中,

1、支撑底座;2、真空模切站机架;3、给料装置;4、色标传感器;5、模切顶辊;6、真空模切辊;7、模切底辊;8、模切驱动模块;9、成品导向辊;10、底纸导向辊;11、导流盘,111、真空区,112、吹气区,113、可变区;12、模切间隙;13、贴覆间隙;14、张力控制单元;15、主驱动单元;16、除静电刷;17、轴承压力板;18、压力杆;19、从动辊;20、张力辊;21、真空传感器;22、标签传感器;23、导流盘调节器。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3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有:支撑底座1和安装在支撑底座1上的真空模切站机架2,所述真空模切站机架2的天线入料口安装有智能天线的给料装置3,所述给料装置3上安装有色标传感器4;

沿着智能天线的运动方向在所述真空模切站机架2内依次啮合设置有模切顶辊5、真空模切辊6和模切底辊7,所述模切底辊7通过安装在支撑底座1底部的模切驱动模块8驱动,

所述模切底辊7的水平两侧分别设置有成品导向辊9和底纸导向辊10,所述成品导向辊9设置在靠近出料的一侧;

所述真空模切辊6的一侧安装有导流盘11。

在使用过程中,色标传感器4检测智能天线的偏移位置,并传输给机器实时调整模切位置,保证之后每次模切都处于同一位置;

第一步:给料装置3的上下一对驱动轮压住智能天线,并平稳的送入真空模切站机架2内;

第二步:智能天线依次通过给料装置3的引导限位板和模切顶辊5,到达模切顶辊5和真空模切辊6之间进行模切,此时位于模切后智能天线下方区域的真空模切辊6呈吸气状态,带动模切后智能天线旋转,当旋转至智能天线与模切底辊7相对时,此时位于模切后智能天线下方区域的真空模切辊6呈吹起状态,利用真空模切辊6和模切底辊7之间的间隙,将模切后智能天线吹送至带胶底纸上。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模切顶辊5、真空模切辊6通过两侧凸台形成模切间隙12,所述智能天线经过模切间隙12模切,所述真空模切辊6和模切底辊7通过两侧凸台形成智能天线的贴覆间隙13,所述智能天线经过贴覆间隙13生成智能标签。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靠近所述真空模切站机架2的天线入料口上方设置有由伺服电机拖动智能天线的张力控制单元14,所述真空模切站机架2沿着智能标签运动的方向上设置有主驱动单元15。

底纸通过主驱动单元15送入真空模切辊6和模切底辊7之间,位于模切后智能天线下方。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导流盘11包括真空区111与吹气区112及可变区113,所述真空区111与吹气区112及可变区113分别通过内腔对应真空模切辊6内的气孔,导流盘11安装在真空模切辊6的一侧面上并通过真空管连接至真空泵,所述真空区111与吹气区112及可变区113都可无极调节。

由于真空模切辊6同时起到吸附模切后智能天线和吹送智能天线到带胶底纸上的作用,真空模切辊6需要同时进行吹气和吸气的区域,因此设置导流盘11,可以达到上述目的。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给料装置3的天线入料口一侧设置有除静电刷16。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除静电刷16相对设置有一对。

设置除静电刷16,防止放卷过程产生的静电击穿智能天线上面的电子芯片,降低智能天线生产质量,避免成本增加,提高标签品质和工作效率。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模切顶辊5顶部通过轴承压力板17连接有压力杆18。

在使用中,需要将模切顶辊5、真空模切辊6和模切底辊7三者完全压合,模切顶辊5的水平方向的自由度由滚针轴承安装在真空模切站机架2的两侧控制,而压力杆18从上方向下对模切顶辊5施加竖直方向上的压力,防止模切顶辊5偏移跳动,并能间接压住真空模切辊6和模切底辊7。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真空模切站机架2上安装有从动辊19,多数所述从动辊19依次设置在张力辊20与真空模切站机架2入料口之间。

设置从动辊19,平整智能天线从卷料变成平料的张力,防止智能天线因柔软而卷曲翘边。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真空模切站机架2上还安装有真空传感器21。

设置真空传感器21,实施检测本实用新型在使用过程中整体装置的真空度,利于实时监控及调整真空度。

在本实施中优选的,真空模切站机架2上还安装有标签传感器22。

设置上述标签传感器22,识别带胶离型纸上的黑标位置,实现带胶离型纸的位移控制和纠偏控制,并传输给机器主控,结合手动,实时调整主驱动单元、模切驱动模块,实现纠偏。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保证智能天线的贴覆精度,要从以下三方面进行进度控制:

1、控制速度:真空模切辊6裁切速度和智能标签运动速度之比与真空模切辊6上裁切刀间距和智能标签间距之比相同,真空模切辊6裁切速度和智能天线运动速度之比与真空模切辊6上裁切刀间距和智能天线间距之比相同,也就是保证卷料智能天线与真空模切辊6的模切速度匹配,控制模切精度,带胶底纸的速度与模切后智能天线下落速度一致,控制贴覆精度;

2、控制位置:设置色标传感器4,控制卷状智能天线进入真空模切站机架2的初始位置正确,进而保证进入真空模切辊6的位置精确;

3、贴覆精度:通过导流盘11精确控制真空模切辊6的吸气吹气状态以及吸气吹气的区域气量大小。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