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50轧辊梅化套、轴承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838151发布日期:2019-02-12 21:17阅读:146来源:国知局
一种350轧辊梅化套、轴承拆卸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轴承拆卸装置,具体是一种350轧辊梅化套、轴承拆卸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大部分精度要求较高、稳定性较好的轧机设备的主轴轴承都采用单列或双列圆柱滚子轴承。因此,在平时的轧机主轴精度维修中,主轴轴承的拆卸在所难免。由于单列或双列圆柱滚子轴承的旋转滚子是通过保持架固定在内圈上,与轴承内圈成一整体结构,与轴承外圈是分体的。一般地,主轴轴头比轴承内圈大,无法使用直接敲击轴承内圈的方法或其它方法对轴承进行拆卸;

目前,任何的拉马工具拆卸此类轴承都无能为力,现有技术中所使用的拆卸装置,所拆卸下来的轴承都是滚子脱出、保持架变形,轴承受力不均匀,造成轴承报废不能重复使用,甚至在拆卸时造成主轴颈损坏。因此,不仅导致主轴精度下降,还会使维修成本大幅度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50轧辊梅化套、轴承拆卸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350轧辊梅化套、轴承拆卸装置,包括轴承卡箍、第一卡板及第二卡板,所述轴承卡箍由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铰接而成,所述第一卡板的底部左右两端对称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卡板的中部设有第一卡槽,所述第一卡板与第二卡板的相对面设有第一旋转臂,所述第一旋转臂的经过铰球与螺栓铰接,所述螺栓的下方设有螺帽,所述第二卡板的底部左右两端对称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卡板的中部设有第二卡槽,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大小相同,所述第二卡板与第一卡板的相对面设有第二旋转臂,所述第二旋转臂的右端与第一旋转臂的右端经过铰轴铰接,所述第二旋转臂的左端设有螺栓孔,所述轴承卡箍的底部下方左侧前后对称设有第一千斤顶,所述第一千斤顶的顶部与第一支撑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的顶部设有第一弹性层,所述轴承卡箍的底部下方右侧前后对称设有第二千斤顶,所述第二千斤顶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所述第二支撑板的上方设有第二弹性层,所述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的底部设有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为半圆形或者椭圆形,所述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大小相同。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栓能够向四周旋转0-45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栓孔相配合容纳螺栓穿过。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弹性层为PVC材质制作,所述第二弹性层为PVC材质制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的数量各位两个。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方案:所述第一缓冲板和第二缓冲板为弹性材料制成。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能够方便快捷地实现轴承拆卸,避免拆卸装置损坏,在明显提高轴承拆卸效率的同时,明显降低了轴承拆卸装置的故障率;

将螺栓穿过螺栓孔,相配合能够固定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将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绕着铰接处旋转一定的角度,第一卡槽和第二卡槽置于轴承的下方,旋转螺栓至合适的角度,将螺栓插入螺栓孔中,并旋转螺帽螺栓固定,从而有效的使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固定住轴承,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分别与第一凹槽和第二凹槽相配合,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抬升,从而将轴承卡箍装置抬升,第一千斤顶和第二千斤顶的数量各位两个,从而使第一卡板和第二卡板受力均匀,能够有效避免了轴承受力不均匀损坏的情况发生,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向上的力能够带动轴承卡箍向上,从而有效将轴承取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解决了现有设备中拆卸轴承造成轴承不可修复的损坏,拆卸效率高,符合实际需要,具有推广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轴承卡箍闭合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轴承卡箍张开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轴承卡箍,2-第一支撑板,3-第一千斤顶,4-第一缓冲板,5-第二支撑板,6-第二千斤顶,7-第一卡板,8-第二卡板,9-铰球,10-螺帽,11-第一凹槽,12-第二凹槽,13-第一卡槽,14-第二卡槽,15-第一旋转臂,16-第二旋转臂,17-铰轴,18-第二缓冲板,19-螺栓孔,20-螺栓,21-第一弹性层,22-第二弹性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350轧辊梅化套、轴承拆卸装置,包括轴承卡箍1、第一卡板7及第二卡板8,所述轴承卡箍1由第一卡板7和第二卡板8铰接而成,所述第一卡板7的底部左右两端对称设有第二凹槽12,所述第一卡板7的中部设有第一卡槽13,所述第一卡槽13为半圆形或者椭圆形,所述第一卡板7与第二卡板8的相对面设有第一旋转臂15,所述第一旋转臂15的经过铰球9与螺栓20铰接,所述螺栓20能够向四周旋转0-45度,所述螺栓20的下方设有螺帽10,所述螺帽10内部设有与螺栓20相配合的螺纹,所述第二卡板8的底部左右两端对称设有第一凹槽11,所述第二卡板8的中部设有第二卡槽14,所述第二卡槽14为半圆形或者椭圆形,所述第一卡槽13和第二卡槽14大小相同,所述第一卡槽13和第二卡槽14用以卡住轴承,所述第二卡板8与第一卡板7的相对面设有第二旋转臂16,所述第二旋转臂16的右端与第一旋转臂15的右端经过铰轴17铰接,所述第二旋转臂16的左端设有螺栓孔19,所述螺栓孔19相配合容纳螺栓20穿过,将螺栓20穿过螺栓孔19,相配合能够固定第一卡板7和第二卡板8,将第一卡板7和第二卡板8绕着铰接处旋转一定的角度,第一卡槽13和第二卡槽14置于轴承的下方,旋转螺栓20至合适的角度,将螺栓20插入螺栓孔19中,并旋转螺帽10螺栓固定,从而有效的使第一卡板7和第二卡板8固定住轴承,所述轴承卡箍1的底部下方左侧前后对称设有第一千斤顶3,所述第一千斤顶3的顶部与第一支撑板2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支撑板2的顶部设有第一弹性层21,所述第一弹性层21为PVC材质制作,防止轴承卡箍1的底部多次受力而损坏,所述第一弹性层21能够相配合第一凹槽11插入第一凹槽11中,所述轴承卡箍1的底部下方右侧前后对称设有第二千斤顶6,所述第二千斤顶6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支撑板5,所述第二支撑板5的上方设有第二弹性层22,所述第二弹性层22为PVC材质制成,防止轴承卡箍1的底部多次受力而损坏,所述第二支撑板5能够配合第二凹槽12插入第二凹槽12中,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5分别与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相配合,第一千斤顶3和第二千斤顶6抬升,从而将轴承卡箍1装置抬升,第一千斤顶3和第二千斤顶6的数量各位两个,从而使第一卡板7和第二卡板8受力均匀,能够有效避免了轴承受力不均匀损坏的情况发生,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5向上的力能够带动轴承卡箍1向上,从而有效将轴承取下,所述第一千斤顶3和第二千斤顶6的底部设有第一缓冲板4和第二缓冲板18,所述第一缓冲板4和第二缓冲板18为弹性材料制成,能够有效保护地面。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将螺栓20穿过螺栓孔19,相配合能够固定第一卡板7和第二卡板8,将第一卡板7和第二卡板8绕着铰接处旋转一定的角度,第一卡槽13和第二卡槽14置于轴承的下方,旋转螺栓20至合适的角度,将螺栓20插入螺栓孔19中,并旋转螺帽10螺栓固定,从而有效的使第一卡板7和第二卡板8固定住轴承,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5分别与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12相配合,第一千斤顶3和第二千斤顶6抬升,从而将轴承卡箍1装置抬升,第一千斤顶3和第二千斤顶6的数量各位两个,从而使第一卡板7和第二卡板8受力均匀,能够有效避免了轴承受力不均匀损坏的情况发生,第一支撑板2和第二支撑板5向上的力能够带动轴承卡箍1向上,从而有效将轴承取下。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